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疫木管理 遏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总结了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深入分析和阐述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松材线虫病疫木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疫木安全利用的管理,选用硫酰氟(sulfurylfluoride)原药,对不同规格的松材线虫病疫木进行熏蒸效果试验。在室内平均温度11℃的条件下,一次性投放60g/m^3的硫酰氟,持续熏蒸时间为72h,能100%杀灭直径大于5cm、小于15cm的疫木(原木)及板材中的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maus...  相似文献   

3.
通过浅析采伐、销售、运输、收购、除害处理各关键环节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尝试科学提出(县域)松材线虫病疫木流向全程监控管理模式,对松疫木的采伐、运输、收购、疫木定点加工企业及非松类涉木木材加工厂的监管作出相关管理对策的探讨,同时构建疫木流向核查验收制和疫木定点加工企业行业自律制的机制性框架,并对检疫法规修改和检疫机构体制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科学宏观调控布局,缓解"行政法律"与"市场经济"矛盾,变松疫木无序流动为有序流动,最大限度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完善本区域松材线虫除治方案,组织开展松材线虫及媒介昆虫在疫木体内分布规律研究,重点弄清疫木伐桩的传染性,并根据试验结果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宜昌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提出建议:适当简化伐桩处理;彻底清理林分中衰弱木和感病木;确保重点区域生态安全;加强疫木管控。  相似文献   

5.
为清理因松材线虫病导致大面积死亡的树木,利用GPS定位采取全林实测方法进行疫木调查,并精准定位每株枯死树,使松材线虫病采伐作业调查设计更加规范化,获得很好的效果,从而总结了松材线虫病疫木调查及施工管理的经验,为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松材线虫病主要通过携带病原线虫的松木及其制品人为运输进行传播。对疫木进行快速、彻底的除害是控制疫情蔓延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探索经济、高效、安全的疫木处理方法,2004年3月以来,我们尝试采用喷蒸法处理疫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喷蒸法即是在在使用喷蒸的条件下快速提高烘房内温度,杀灭疫木中的天牛和松材线虫。试验表明:6个小时烘房内温度即能达60℃以上,9个小时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死亡率都达100%。较传统方法,节约除害时间6小时,提高工效近2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林业工作参考》2007,(2):55-56
《松材线虫病疫木加工板材定点加工企业审批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9月12日国家林业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普查松材线虫病疫木,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有着成本低、效率高等诸多优点。文章以青岛市崂山区松材线虫病疫木监测为例,介绍无人机监测的完整流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PhotoScan的集群构建方法,采用集群可以大量、高速处理无人机航拍图像,进而快速完成疫木的判读,为后续快速处理疫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2011—2012年在福建省云霄园岭国有林场开展利用松活疫木、松病死木、松伐桩种植茯苓试验。结果表明:种植茯苓60 d后松病死木中的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全部死亡;茯苓在疫木上的生长量与试验地的光照、水分,松木大小、干燥和腐朽程度有关;以枯死30 d内的疫木及其伐桩种植茯苓效益最为显著。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种植茯苓是实现疫木不下山和无害化利用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松材线虫病疫木安全利用新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种植茯芩并杀死其中的松材线虫、松褐天牛达到安全利用的方法。研究表明:疫木种植茯苓第63天,样木中的松材线虫可全部死亡;第77天松褐天牛可全部死亡,种植240 d后,茯苓可采收,每立方米疫木可收益约1 100元。对利用疫木种植茯苓在种植技术、时间及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经济效益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时采用袋装熏蒸灭虫的技术方法;探讨了在松材线虫病治理工程区内的不同发生类型区,疫木袋装熏蒸灭虫技术措施与应用诱木杀虫、施用化学药剂灭虫、应用诱捕器和引诱剂杀虫、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等技术措施及配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广德松材线虫病疫木除害中心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国内首家热烘处理15 cm以下松疫木板材和方料的松材线虫病疫木安全利用定点加工试点企业.为规范广德松材线虫病疫木除害中心热烘处理的技术操作,保证处理效果,在2003年9~10月,安徽省林业厅组织有关人员在广德县进行了干燥窑热烘处理松材线虫罹病木板材及方料试验.通过试验,以期总结出干燥窑热烘处理松材线虫病疫木板材及方料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松材线虫疫木所处环境复杂、难以携带普通林业设备到达疫木位置的问题,需对实地铣削松材线虫疫木树蔸粉碎机的切削刀具进行减阻特性研究,最终达到设备轻量化的目的.阐述了树蔸粉碎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以切削刀具单刀片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的Ls-Dyna有限元显式求解程序进行松材线虫疫木树蔸铣削过程的仿真计算,构...  相似文献   

14.
记者5月6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强化疫木源头管理,提高疫情阻截能力,遏制松材线虫病传播扩散的严峻态势,有效保护我国松林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5.
高频微波速杀松材线虫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高频微波处理松材线虫病疫木的试验经验,以疫木中的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死亡率达到100%且不损害疫木材质为目标,探索了工业上常用规格松木包装的最少处理时间和最适宜的微波发射量,为工业生产上的设备研制开发,积累相关实验参数.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lbrer)Niclde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我市于1988年在原卞庄乡首次发现该病,至今先后有1185.9hm2松林发病,累计枯死松树60余万株,经济损失上亿元。尤其在2003年省政府将我市划定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后,我市松木生产和销售大受影响,损失无法估量。近几年松材线虫病工程治理的开展,疫木管理力度的加大,使松材线虫病发病率、死树率、松褐天牛种群密度显著降低,疫木利用秩序得到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17.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可控可防,各项相关科研成果丰硕,国家已制定限期拔除的总体部署,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有些关键技术问题容易被忽视,导致松材线虫病久治不愈,短期内难以拔除。笔者以贵州遵义疫区为例,初步分析了松材线虫病疫区除治工作中容易忽视却关系整个防治成效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一是合理的清理疫区伤口,即发现初始期加大疫木采伐力度;二是在监测过程中要合理使用诱木和诱捕器进行监测,不要适得其反;三是对疫木的处置要得当,特别是疫木的流失问题,一定要长期加强封锁力度,严格控制;四是要加大生物防治力度,实行以生物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选用来自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Nicle病疫区的6株病树和1块沙发板条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培养温度和时间对疫木直接保湿培养松材线虫分散型3龄幼虫发育成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0℃恒温条件下培养72h,幼虫的成虫率25%,高于25℃的成虫率。30℃培养72h,25℃培养96h以上时进行松材线虫快速检验,结果受疫木中线虫的分布和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的微波温度处理松材线虫病死木原木,观察了微波对松材线虫疫木中松墨天牛幼虫及松材线虫存活的影响,同时初步研究了微波处理后原木在材性上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微波处理温度达到50℃时,保持5 min,可完全杀灭病木中的松墨天牛幼虫;当微波处理温度达到55℃时,保持5 min,松材线虫完全死亡;温度在60℃左右时,对木材的开裂、抗弯弹性、抗弯强度等材性影响不显著,经微波处理的疫木可正常利用。因此5,5℃的微波处理可作为松材线虫疫木除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陕西采取扎实措施,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确保全省不发生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一是继续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二是及时下发《关于转发“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春季候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紧急通知”的通知》(陕林发【2008]52号),对雪灾后全省疫源疫病防控出现的新形势作了充分估计,要求各级监测机构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突出重点、强化监测。三是对汉中市、洋县、城固、勉县和南郑县等市县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进行了检查,督促各级监测站和野生动植物管理部门做好春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确保全省野生动物的安全。四是全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机构坚持执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检测巡护及日报、快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