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近几年来,全省小麦生产连年丰收,总产量一直稳定在200亿kg以上,标志着我省小麦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全面了解2004年我省小麦生产形势和品种利用情况,搞好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为各地合理利用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省种子管理站于5月下旬组织部分小麦专家分赴全省小麦主产区,对大田生产、新品种展示田及国家、省品种试验田情况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召开各市种子站长座谈会议,对2004年度小麦品种利用和种子生产形势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2.
马国岭  李培 《中国种业》2021,(12):54-56
回顾了1949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小麦品种的演变历史,总结分析了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对产量的贡献,探讨了小麦品种繁育、推广新途径,为今后漯河市乃至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不断革新,我国小麦种植技术全面提升。小麦种植中的田间管理技术是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对于确保小麦的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作用。品种的不同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以济麦22号、烟农19和烟农23等高产小麦品种为切入点,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和小麦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9年是河南省小麦生产连续第六个丰收年。一般认为,在提高粮食单产的诸多因素中,良种贡献率在40%以上。作为小麦育种和种植大省,目前河南省在生产上利用的品种有90多个,在2009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客观、公正地评价品种,根据品种在各地的表现,认真做好秋播品种布局工作,对确保2010年夏粮丰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驻马店市的小麦播种面积常年在66.67万hm2以上,是河南乃至全国的重要小麦生产基地。为深入了解该地区气象、土壤、病虫害和品种等因素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更好地指导小麦生产,对2010-2019年当地气象、土壤、病虫害和品种等因素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与小麦单产存在明显关联。生长期的降水量与小麦品质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尤其是5月份的降水量对小麦籽粒品质影响至关重要,在未构成干旱胁迫的条件下,降水量与降水天数的适度减少可提高籽粒品质。土壤养分的提升可促进小麦产量的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面积,以及防治面积与总发病面积占比均与小麦的单产和品质变化趋势一致。主导品种面积占比与产量和品质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生产条件、气候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河南省小麦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提出2017-2018年度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品种布局和利用意见.介绍了部分适宜河南省生产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近两年新审定的小麦品种及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并提出了这些品种的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小麦萌发时期生长状况直接影响作物以后的生长和产量,且种子发芽过程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评价小麦种子的耐盐性要以多个指标为依据综合评价。本试验以3个小麦品种为试材,探讨不同浓度的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为小麦抗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在当前小麦生产中缺乏对茎基腐病的抗病品种,近几年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使用苗期茎基部滴注法对河南省6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小麦茎基腐病的抗性鉴定,旨在为抗病品种选育、利用以及病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供试60个小麦品种(系)的病情指数在15.29~75.52之间。无免疫及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有豫农054和天民008,占3.33%;中感品种有郑麦366、望水白、国麦301和国麦206,占6.67%;高感品种(系)有植保273、郑麦99379、凭心1号等54个,占90.00%。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小麦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整体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南阳市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也是小麦种植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66.7万hm2,为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步伐,南阳市种子管理站在常年小麦利用品种的基础上,结合引进近年来通过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鉴定新品种在豫西南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为南阳市小麦品种合理利用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地指导河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品种合理布局,采用品种灰色布局原理与方法,对河南省2007-2008年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丰99515、W3242、花培87-8综合性状较好,适应性较广,应当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通过与品种区域试验联合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进一步证实了品种灰色布局原理与方法切实可行,对于小麦品种科学合理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在小麦品种的区试和利用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品种的正确鉴定和合理利用,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品种利用研究室与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等单位密切合作,结合生产实际,适应市场需求,对品种鉴定和分析方法、评价标准、繁种技术、品种利用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深受育种,用种者的欢迎。亦为我国其他农作物区试及品种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南阳市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也是小麦种植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66.7万hm2,为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步伐,南阳市种子管理站在常年小麦利用品种的基础上,结合引进近年来通过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鉴定新品种在豫西南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为南阳市小麦品种合理利用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我省秋作物生长期间,气候十分异常,降雨量较往年多1~2倍,8~9月份长期阴雨连绵、低温寡照,对秋作物生长极为不利。为掌握特殊气候条件下各种秋作物品种在大田生产中的表现,科学筛选及鉴定优良品种,为2004年各地利用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河南省种子管理站于2003年9月下旬组织省农业厅、农科院、农业大学的专家,对全省部分市、县的玉米、水稻、棉花、大豆、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大田、品种试验田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参考各市种子管理部门的品种考察报告,对全省秋作物品种利用情况进行了汇总。  相似文献   

14.
豫麦56号选育成功和推广应用为河南省增添了一个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本文主要叙述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要点,为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臧虎生 《种子科技》2024,(2):134-136
小麦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构成了威胁。因此,需要科学改进小麦栽培和越冬管理技术,通过处理土壤为优质麦种提供养料充足且安全的生长环境,在小麦生长到成熟全过程的田间管理中落实好科学施肥的观念。栽培管理中整地质量、品种选择、水肥运筹和病虫草害防治环节的改进能为麦苗越冬提供全面的保障,为小麦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从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整地精细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小麦栽培技术要点,阐述了小麦越冬管理技术,并以青岛市即墨区为例,介绍了即墨区小麦高产、优产的种植经验,以期促进小麦产业发展,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吴民学 《种子世界》2013,(11):45-45
陕西省铜川市地处渭北黄土高原中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小麦生育期间光照充足,温度适宜,为小麦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品种的更新换代,我市小麦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小麦收获面积2.53万hm2,由于冬春持续严重干旱,小麦单位产量较2012年减产7.6%。而我市在小麦生产中却存在着耕层过浅、整地播种质量差、施肥不合理、播种期偏早播量偏大、病虫草害防治不力、倒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又是全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大省,稳定并逐步增加优质小麦生产面积并提高产量对于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战略储备具有重要意义。顺麦6号为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35。介绍了顺麦6号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从精细整地、适期适量播种等方面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迅速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当地的农业部门、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了解品种、选择品种的机会,也为了给育种单位和种子企业宣传品种、推广品种提供便利条件,我们筛选了近几年审定的一批小麦新品种,在小麦主产区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田间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春性品种以新麦21产量最高,半冬性的品种以丰德存麦1号为最高,许科316及豫教5号产量也较高,综合抗性好,适宜在河南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种业导刊》2007,(8):8
河南省既是小麦生产大省,也是全国小麦良种繁育大省,预计今年全省小麦秋播面积将保持在7700万亩左右,常年需种量约6亿公斤.2007年全省小麦种子生产基地面积394万亩,预计产种量12亿公斤,除满足本省需求外,并可支援周边省份.今年河南省秋播小麦种啥品种好?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站长汤其林结合全省各地实际情况,对各麦区的小麦品种搭配提供了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南阳是一个小麦生产大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60万hm^2,为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南阳市种子管理站组织了一批小麦新品种进行集中展示,鉴定这些品种在南阳市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其他特征特性,总结出生长规律和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为全市小麦品种利用和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