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6):F0003-F0003
四川省农业微生物专家段儒斌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花费7年多时间终于找到了可以让秸秆快速腐烂在田地间的细菌组合,这种叫“微生物催腐剂”的细菌组合在全国10多个省市投入广泛试验并取得成功,实验效果显示,秸秆在38天左右完全腐烂,与泥土合二为一成为有机肥,对土壤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秸秆还田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并配施EM微生物菌剂后对土壤氮、磷、钾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玉米秸秆经微生物菌剂发酵后,协调了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供应,土壤全磷及速效磷略有增加,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及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小麦产量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301"高效复合菌剂是山东省菏泽市农业局科技人员与中国农科院有关专家联合研制的高新技术产品,1996年2月被国家专利局确认属"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93101092·6."301"高效复合菌剂快速堆腐秸秆还田技术既能快速有效地堆腐利用作物秸秆,提高土壤肥力,又解决了作物秸秆的存放和污染问题,一年四季均可应用,堆腐作物秸秆速度快,腐熟质量好,无毒无污染,是一项快速培肥地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301"高效复合菌剂产品的开发1998年获山东省科委星火科技开发三等奖,并被农业部指定为加速推广的技术产品.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作物秸秆施用广东金葵子微生物腐秆剂对比试验,鉴定和评价金葵子微生物腐秆剂田间应用效果,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使用金葵子腐秆剂秸秆还田增产显著,比无秸秆还田对照增产稻谷1 318 kg/hm~2,增产率14.04%;比无秸秆腐熟剂的秸秆还田增产稻谷704 kg/hm~2,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及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施肥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分布有很大影响。从微生物总数看,秸秆翻埋处理JH3>常规处理JH1>秸秆全层还田处理JH2;分层施肥秸秆表面覆盖处理BH3>分层施肥保护性耕作处理BH1>干混施肥保护性耕作处理BH2。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其中秸秆全层还田对于微生物总数的增加不明显,但有利于耕作层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增加。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表面覆盖只进行土壤表层耕作造成了土层的"上富下贫",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土壤0~10cm土层内微生物数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探讨了秸秆还田不同处理方式对黑土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土壤微生物采用稀释平板法及四分法进行测定。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测定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和靛酚比色法。[结果]在秸秆施入量相同的情况下,施腐熟秸秆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幅分别为61.1%、111.3%和113.5%。秸秆还田处理和施用有机肥处理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有促进作用,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结论]该研究可为退化黑土耕地的恢复和秸秆还田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催腐剂对小麦秸秆的催腐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培养箱接种试验比较了6种微生物催腐剂对小麦秸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各催腐剂处理均能显著促进小麦秸杆的降解(P<0.05),其中经哈茨木霉处理的小麦秸杆降解率最高(20.81%),广宇生物腐熟剂处理的小麦秸杆降解率最低(10.84%).催腐剂发酵培养后产生的水溶物比率以巨景土壤调节剂为最高(12.81%),而发酵培养后产生的中性洗涤剂溶解物比率以人元秸秆快腐剂为最高(13.29%),巨景土壤调节剂产生的水溶物与中性洗涤剂溶解物之和最高(25.90%);所有微生物催腐剂处理后秸杆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下降幅度为对照的为25.2%(阿姆斯秸秆腐熟剂)~46.6%(巨景土壤调节剂);所有微生物催腐剂处理后秸杆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上升幅度为对照的6.6倍(巨景土壤调节剂)~10.6倍(哈茨木霉),所有微生物催腐剂处理后秸杆中的离子含量也有显著增加(P<0.05).综合秸杆降解率和发酵培养后产生的可利用营养物质比率分析,巨景土壤调节剂和人元秸秆快腐剂是小麦秸杆有氧发酵培养较好的微生物催腐剂.  相似文献   

8.
催腐剂快速腐熟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还田即将农作物收获后的残余物堆积沤制成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并改善土壤结构。麦秸基本能用于还田。但玉米秆却不易腐烂。结合我们任城区实际,利用生物茵快速堆沤玉米秸秆简单易行,又能消化大量秸秆。既适合一家一户进行,也适合规模化生产。秸秆资源利用造福社会、惠及天地。  相似文献   

9.
秸秆催腐还田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秸秆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而且还含有农作物生长必所必需的氮、磷、钾和中微量营养元素。通过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增加土壤通透能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抑制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对当季作物有显著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显著,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玉米秸秆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以采摘籽实后的玉米秸秆为原料,选用植物乳杆菌、啤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3种微生物作为复合微生物菌剂,运用感官评定和实验室化学分析的方法确定菌剂的成分和合理的添加量。试验结果表明,与商品发酵组相比自然条件下常温发酵30d后,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微贮后饲料的色泽和原料相似,气味芳香、结构完整、无霉变、感官评定优良。饲料适口性良好,与羊草组相比动物采食速度明显提高(P0.05)。达到了试验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对土壤脲酶活性·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微生物量氮、土壤氮素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索发展低碳农业、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为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多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并且结合室内分析。[结果]小麦、玉米秸秆能显著提高土壤的全氮含量、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与对照相比,小麦、玉米秸秆还田不施肥处理在2010年小麦播种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和2011年玉米播种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收获期土壤脲酶的活性增幅分别为21.93%、4.92%、35.88%、4.71%、21.79%、0.99%、31.52%、21.77%、8.52%、3.74%、12.89%,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加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小麦、玉米秸秆还田不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比单独施肥处理高出19.32%。[结论]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添加碳氮对大豆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设置3因素(秸秆(S)、红糖(T)、氮素(N))、2水平(添加(1)、未添加(0)),共8个处理STN1、STN0、SN1、SN0、TN1、TN0、N1、N0,在室温下进行60d的土壤培养试验,测定各处理在培养时期内的土壤呼吸、微生物量碳、3种土壤酶(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为前期快速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随之趋于稳定;随培养时间变化,各处理土壤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大豆秸秆还田与不还田处理相比,对3种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以及微生物量碳含量有促进作用,其中秸秆+氮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提高最显著,秸秆+红糖+氮肥处理对土壤呼吸速率、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低温菌剂降解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东北黑土区低温菌剂降解秸秆还田对玉米田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菌剂的施入较常温菌剂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碳、氮含量.经低温复合菌剂处理和低温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土壤细菌数量分别高于对照(不施菌剂)5.12%和3.72%,其他处理均明显低于对照.各处理土壤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均高于对照,且低温复合菌土壤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最多,分别高于对照2.11倍和21.34%.除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和纤维素分解菌处理土壤脲酶活性低于对照外,低温纤维素分解菌处理、低温复合菌处理、低温表面活性剂处理和复合菌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分别高于对照14.67%、7.43%、6.17%和1.67%.低温复合菌剂处理、复合菌处理、纤维素分解菌处理、低温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低温纤维素分解菌处理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高于对照9.01%、4.71%、4.23%、3.66%、2.89%和1.48%.施菌剂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以及碳、氮含量,且施加低温菌剂的处理在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方面优于常温菌剂.  相似文献   

14.
以深耕(常规耕作)、秸秆还(不还)田为要素组合5种不同处理,研究其对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灌浆速率(百粒重)、下部茎节、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玉米籽粒在灌浆前期干重快速增长,而后平缓持续增长;秸秆还田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影响较大,对下部茎节的节长和茎粗影响也较大;隔1年深耕+秸秆还田处理在夏玉米的各个测定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处理。可见,深耕和秸秆还田可增加夏玉米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叶面积指数,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水稻和油菜品种为材料,不施秸秆为对照,研究无水层灌溉栽培和常规淹水栽培条件下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水稻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常规淹水栽培条件下,小麦秆与土壤混合、油菜秆与土壤混合处理第1年水稻产量较对照增加5.9%~7.2%,第2、3、4年水稻产量分别较对照减少6.7%~8.0%、16.0%~17.9%、22.6%~23.9%;无水层灌溉栽培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第1年水稻产量较对照增加6.3%~11.5%,第2、3、4年水稻产量分别较对照减少0~21.3%、2.1%~2.8%、9.6%~11.6%;秸秆还田处理第1年油菜产量较对照增加1.8%~9.3%,第2、3年油菜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3%~10.6%、5.9%~14.1%。[结论]秸秆还田后第1年水稻产量增加,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后油菜产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油菜秸秆还田对不同水稻品种秧苗前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裂区试验设计,以油菜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为主处理,水稻品种为副处理,分析油菜秸秆不还田、覆盖还田以及翻埋还田对宜香优2115和德优4727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不同水稻品种在油菜秸秆翻埋还田处理下均表现为,秧苗前期的分蘖数、根长、叶面积指数及地上部分干重低于对照与秸秆覆盖还田;相同还田方式下,德优4727在所有观测时期的分蘖数、根长、叶面积指数及地上部分干重均高于宜香优2115。[结论]秸秆翻埋还田造成水稻僵苗,由于不同水稻品种对秸秆还田方式的响应不同,为适应机械化操作,生产上应推广适宜秸秆翻埋还田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三明烟区冬季较为适宜的稻草还田方式。[方法]探讨了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稻草堆沤后于起垄整畦前撒施回田处理烟株长相长势及烟叶产质量表现优于稻草溶田处理,尤其在"烂冬"天气表现更加明显,但其青枯病发率和发病程度高于稻草溶田处理。[结论]在"烂冬"天气或黏烂田可采取稻草堆沤腐烂后撒施回田的方式进行稻草还田,在中壤田冬季正常气候条件下采取100%稻草溶田,以降低青枯病发病率和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室内培养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秸秆还田室内培养试验,向土壤中添加4%不同形态玉米秸秆和根系进行室内培养腐解转化,探讨不同土壤圈对微团聚体的作用。结果表明:相同处理,不同圈数,从内层(0)到外层(7),粒径为0.05~0.02mm和0.02~0.002mm依次增加,而<0.002mm及>0.25mm则表现为依次降低。可知:添加有机物降低了粒径0.05~0.02mm和0.02~0.002mm微团聚体含量,增加了<0.002mm及>0.25mm团聚体含量;相同圈土壤,不同处理间,团聚体变化最为明显的为N2处理,故各处理间比较,添加秸秆粉末对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影响最为明显。由此可知,添加秸秆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具有明显作用,为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设计不同处理试验,探索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肥力、产量所产生的效应,为秸秆直接还田、科学利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连续3年利用小区定位进行秸秆还田试验。[结果]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生育期没有差异;各处理前期灌浆速率较低,以后逐渐上升,至末期籽粒饱满后灌浆逐渐停止。处理②~⑥灌浆速率至28 d基本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处理①(单施化肥)灌浆速率的高峰早于其他处理,后期灌浆速率较低,致使最终千粒重最低。[结论]前茬玉米全部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