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畜牧》2011,(12):51
<正>2011年10月21-23日,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接受了国家核心育种场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考核实际操作、查找猪群、查阅资料等环节,对中心在种猪育种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今后中心育种工作的发展方向等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及建议。2011年11月20日,经过核心场验收专家组投票,北京养猪育种中心通过了国家核心  相似文献   

2.
鲁西黄牛是中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为了更有效的制定适宜的育种方案,加快鲁西黄牛肉用品系的选育,本研究在鲁西黄牛青年公牛体系和核心群育种方案的基础上,分别设定开放和闭锁核心群育种方案,采用确定性模型评估了开放和闭锁核心群育种体系的育种效果。结果表明,开放与闭锁核心群育种方案相比,综合遗传进展提高了0.80%;育种产出量提高了9.39%;育种效益提高了10.64%;世代间隔延长了0.90%,开放核心群体系优于闭锁核心群体系。这充分说明,在鲁西牛核心群育种方案中,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优于闭锁核心群育种体系。  相似文献   

3.
依据生产实践中育种工作的开展情况,采集核心群母猪育种数据信息对2012年及2013上半年的育种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对核心群的繁殖、生长性能的表型值及估计育种值(EBV)进行对比、分析,查找育种工作开展中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1疫病防控理念疫病防控理念在规模饲养场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是截止到现在,大部分猪场管理者还是仅仅停留在防疫层面或生物安全上。所以,饲养场通常只是消灭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传染源,却忽视了对于猪群本身的重视,即仅仅重视特异性免疫,忽视非特异性免疫。其实,非特异性免疫在猪群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所以,要将猪群防疫作为整体的系统工程对待。将生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掌握好,明确工作方向,继而制定符合本场切实可行的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以来利用国外无角道赛特、萨福克和夏洛莱羊为父本,以国内小尾寒羊为母本育成杂交,采用核心群、育种群和改良群三级开放式育种模式,并应用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国内市场急需的具有繁殖率高、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的肉羊新品种.几年来,在育种基地共培育符合品种标准的肉用种公羊738只;核心群母羊达850只;育种群母羊达1 300只;改良群母羊达5.5万只;核心群母羊中特一级羊比例达73.1%;成年母羊产羔率达198.6%.培育的肉羊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计划目标,符合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6.
1疫病防控理念疫病防控理念在规模饲养场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是截止到现在,大部分猪场管理者还是仅仅停留在防疫层面或生物安全上。所以,饲养场通常只是消灭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传染源,却忽视了对于猪群本身的重视,即仅仅重视特异性免疫,忽视非特异性免疫。其实,非特异性免疫在猪群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所以,要将猪群防疫作为整体的系统工程对待。将生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掌握好,明确工作方向,继而制定符合本场切实可行的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7.
估计育种值是种猪选育的主要依据,而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猪群的遗传进展。随着育种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育种值的估计方法也不断的发展和更新。近年来由于数理统计(尤其是线性模型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等学科领域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动物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未来的猪育种工作中,依靠经典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依然是今后育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相对传统的闭锁核心群育种而言,拥有更广泛的遗传基础、近交增量小等优点,从而备受动物育种工作者的亲睐。本文就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遗传学特征及其优势进行介绍,阐述犬人工授精技术推动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实施,并对该育种技术在中系德国牧羊犬培育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为开展中系德国牧羊犬培育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苏淮猪的选育方法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苏淮猪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有计划培育的猪新品种,是在大白公猪与新淮母猪杂交二代中选择黑猪组建零世代基础群,经7个世代选育形成的。苏淮猪选育按照事前制定并经专家审定的育种方案进行,系谱等档案资料完整,育种群有完整的系谱记录。猪群血  相似文献   

10.
加强联合育种 提高种猪质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提高我国种猪质量 ,逐步减少引种数量 ,制定联合育种方案 ,应用人工授精技术 ,组织区域性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种猪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工作势在必行。本文针对我国种猪遗传评估现状 ,结合发达国家猪遗传改良方案 ,就通过人工授精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实现猪联合育种的途径和建立优良种猪基因库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世界养猪大国,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之中,繁育体系“金字塔”顶端的核心种猪资源一直依赖进口。为此,全国畜牧总站高度重视,多年来已先后多次组织专家、企业进行研讨,并制定、颁布了《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瘦肉型种猪遗传评估技术规范》等,尤其是在2003年又牵头实施了农业部“948”项目“猪遗传评估技术的引进与中国优秀种猪核心群繁育体系的持续发展”,大大推进了我国的猪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于凡  杨桂霞  崔敏 《猪业科学》2013,(7):102-103
随着规模化猪场对种猪生产性能的不断追求,人们对猪的育种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如何做好猪场的育种工作,是一线技术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取得良好的育种效果呢!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阐述。1猪场育种目的制定一个能达到的或可能达到的目标,使猪群重要经济性状得到遗传改良;根据体型、性能、血缘制定合理的配种  相似文献   

13.
保证种猪核心育种群中的猪只均为纯品种,是为专门化品系及配套系的培育提供优良种质资源的基础。然而在大型养猪公司的引种过程中,以杂种猪冒充纯种猪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为养猪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究如何对核心群种猪进行品种成分鉴定,本研究利用Illumina 50K SNP芯片对四川省某猪场5 723个个体进行SNP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对混杂群体样本进行品种成分鉴定,结果显示主成分1和主成分2可以快速准确地依照猪只品种进行分群。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当K=3时,样本群体可以按照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进行分群。在分品种估算个体育种值和进行核心群引种时,为了保证种猪群体的品种纯度,可以利用种猪的基因型数据进行快速且准确的种猪品种成分鉴定。该研究成果可以实际应用于种猪核心育种群的引种及育种值估算工作,充分保障核心育种群的品种纯度,也为我国大型养猪公司体系内场间联合育种的发展与改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一)做好引种前的准备工作1.制订引种计划。猪场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种群更新计划,确定所需品种和数量,选择性地购进能提高本场种猪某种性能、满足自身要求,与自己的猪群健康状况相同的优良个体。如果是加入核心群进行育种的,则应购买经过生产性能测定的种公猪或种母猪。新建猪场应从所建猪场的生产规模、产品市场和猪场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5.
吴买生 《猪业科学》2020,37(12):124-128
文章在阐述配套系的定义、培育配套系的优势和主要技术环节基础上,全面介绍了湘沙猪配套系培育的背景、育种方案的制定、育种素材的收集、优势杂交组合筛选、专门化品系选育、配合力测定、繁育体系建设及示范推广等内容。同时提出开展配套系育种,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要有地方猪种等育种资源,要有优秀的技术创新团队,要采取“产学研推”管理模式,要有充足科研经费做保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种猪引种是将优良的种猪品种以甲地引到乙地繁殖和饲养。为了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应该到正规的、质量好的种猪场引进。1引种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制订扩繁及引种计划。养殖场(户)根据市场行情,结果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种群需要,研究所需品种和数量,最终制定扩繁及引种计划。根据计划有选择地购进种猪,以达到扩充和提高本场种猪某种性能、满足自身要求,并只购买与自己的猪群健康状况相同的优良个体,如果是加入核心群进行育种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国内外引进的波尔山羊、莎能羊、黄淮羊为父本,以本地山羊为母本育成杂交,采用核心群、育种群和改良群三级开放式育种模式,并应用胚胎移植生物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等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培育国内市场急需的具有肉用性状明显、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肉质好、板皮优、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广的肉羊新品种。6年来,共培育出符合品种标准的肉用种公羊852只,核心群母羊1076只,育种群母羊1621只,改良群母羊13.5万只;核心群母羊中特一级羊比例占79.2%;经产母羊产羔率204.4%。培育出的肉羊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合同计划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猪育种的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猪种资源、育种体系、选择方法等介绍了我国猪育种的现状与展望。在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中,强调了国家与地方的分级保种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猪种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育种新技术中,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分子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作为这些新技术在猪育种中应用的前景,本文列举了数量性状主效基因的检测,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值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猪活体测膘的电脑图象分析,优化育种方案和优化繁育体系以及作为商品肉猪生产的“理想猪”要求和“超级猪”计划  相似文献   

19.
《北方牧业》2013,(11):15
<正>5月12日,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第一次会议在江苏扬州举行,会议对改良计划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一是制定蛋鸡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等遴选标准和蛋鸡育种技术规范,出台主要垂直传播疾病的检测和净化技术方案,鼓励有育种实力的企业积极开展蛋鸡育种和疾病净化工作;二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2~3个国家级蛋鸡核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猪的选育已经由传统的育种方法逐渐过渡到分子育种,研究技术越来越先进,缩短了选育周期。育种的目的是改善猪的优良品质,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虽然使用传统育种方法进展缓慢,但其依然在育种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将其与现代分子育种相结合会取得更好的选育效果。在选育之前,第一步是要确定育种方案,估计目标猪群的遗传参数,因为遗传参数对制定育种方案、估算遗传进展、改善遗传进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对猪主要性状遗传力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对猪的选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