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薛平 《动物保健》2014,(8X):51-51
1猪瘟的注意事项 (1)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可高达43%,表现为隐性感染,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一旦有应激因素存在,就会导致猪瘟的爆发。  相似文献   

2.
1发生猪瘟的原因 1.1母猪持续感染与垂直传播 母猪持续感染在我国相当严重,妊娠母猪感染猪瘟后,其本身为隐性感染,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木乃伊,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3.
1疾病 1.1母猪持续感染与垂直传播 目前,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是引起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猪可以终生带毒、排毒,为猪瘟病毒的主要传播源。胎盘感染后,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出现弱胎、死胎,甚至木乃伊胎,从仔猪体内可分离到猪瘟病毒。有研究表明,将持续感染母猪与人工感染另1株猪瘟野毒的带毒公猪或健康公猪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使其怀孕产仔,  相似文献   

4.
利用来源于同一猪场的2头猪瘟病毒(HCV)持续感染的带毒母猪及所产35头仔猪(包括13头死胎)和6头阴性对照猪,观察母猪的胎儿发育成活状况、仔猪HCV带毒率及HCV垂直传播对仔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免疫效力的干扰作用,同时进行水平传播试验和观察HCV持续感染对母猪繁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CV持续感染对其中1头母猪的胎儿发育和成活有明显影响,而对另1头母猪的胎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HCV持续感染母猪可经过胎盘垂直传播病毒给仔猪,传播率达45%~86%;吃初乳和接种HCLV不能阻止带毒仔猪的死亡,9头带毒仔猪在45d内死亡4头;免疫HCLV不能使带毒仔猪产生免疫保护力。5头猪在强毒攻击后死亡4头;HCV垂直传播的带毒猪可发生水平传播,并引起3/4感染猪死亡;HCV持续感染可引起母猪生殖系统病理变化。导致繁殖障碍。  相似文献   

5.
1 猪瘟持续发生的原因 猪瘟在我国猪群中普遍存在,隐性感染或持续感染的带毒猪虽然表面看似健康,但能长期甚至终生带毒排毒,猪瘟病毒(CSFV),可通过水平传播感染其他猪,使这些猪发病死亡,或在体内滞留又成为持续感染者;也可通过母猪或公猪精液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胎儿,引起母猪流产或产下弱胎、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部分仔猪出生后不久发病死亡,成为仔猪阶段发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1流行特点 近年,世界各国的猪瘟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也不例外,普遍出现了长期持续存在的多点散发性猪瘟,临床上表现为非典型、温和型、亚临床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特别是持续感染、胎盘垂直传播、初生仔猪先天性带毒和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等非常普遍。其根源主要是带毒母猪,  相似文献   

7.
猪瘟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多以所谓非典型、温和性或亚急性的症状出现.以及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胎盘垂直感染、初生仔猪耐受和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等。对规模化猪场除实行兽医生物安全措施,减少和切断病原微生物侵入猪群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快速查出病原体并淘汰“带毒猪”.控制净化规模猪场猪瘟病毒,彻底清除带毒种猪对控制猪瘟持续感染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1流行特点1.1分布猪瘟病毒分布在猪全身各种体液和各脏器内,以脾脏、淋巴结含量最高,病猪的尿、粪便和各种分泌物都含有多量的猪瘟病毒。病毒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水平传播的发生主要是猪瘟病毒在易感猪之间水平传递而引起,易感猪吃了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或没经高温处理的泔水而引起发病;垂直传播是带毒怀孕母猪可经胎盘感染胚胎引起死胎、畸形胎以及流产,存活的仔猪在  相似文献   

9.
正猪瘟仍然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近年来,养猪生产中陆续出现妊娠母猪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毒株的猪瘟病毒,引发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又称隐性感染),造成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产前、产后均正常,产下外表健康的仔猪,导致仔猪发生先天性猪瘟。1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2014年2月底,重庆市万州某小型猪场出现1头母猪产下仔猪后,仔猪在1~10日龄内相继死亡7头,据畜主介绍,该窝仔猪发病前猪场并未发生过猪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5,(1)
<正>猪瘟仍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虽然近年来很少出现典型的临床病例,但发病猪群中总能见到猪瘟存在。现把目前猪瘟流行特点和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控建议总结如下。一、我国目前猪瘟的流行特点(一)猪瘟呈散发:没有出现大规模暴发,免疫猪群以非典型猪瘟为主。(二)持续性感染:猪场种猪带毒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猪场带毒率比较高,常见于母猪,造成繁殖障碍,可垂直传播,造成仔猪先天感染,是仔猪发病的主要原因。后备种猪有隐性感染或带毒现象,因种猪流通和交易而造成猪瘟病毒的传播,成为其它猪场和新建猪场猪瘟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1.
猪瘟(英文简称SF或HC)由黄病毒属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高度致死性、烈性传染病,各种年龄、品种、性别、季节,均易发病死亡。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很高。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是对养猪业危害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本病可经垂直传播。妊娠母猪的免疫力不足,感染不明显,带毒,导致胎儿带毒,分娩后仔猪不发病,断奶后发病。  相似文献   

12.
猪瘟的确诊与净化重在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畜牧报》2002年11月10日刊载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丘惠深研究员的文章如下: 笔者根据多年对猪瘟的实验室研究及田间调查,于今年1月20日在《中国畜牧报》上发表了“斩断猪瘟重在种猪”的观点,即带毒种猪是造成养猪场猪瘟持续感染的主要原因。带毒母猪可引起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公猪带毒会以精液传播,特别是那些人工授精的猪场危害更大。要控制和消灭猪瘟就要实行以净化种公、母猪及后备种猪为主的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瘟病毒(CSFV)混感时猪瘟脾淋苗与细胞苗阻断猪瘟(CSF)带毒母猪垂直传播的效果,以5个有代表性的规模化猪场为研究对象,将无临床症状PRRSV+CSFV混感带毒母猪随机分成2组进行免疫接种。试验组采用猪瘟脾淋苗2头份免疫,对照组采用猪瘟细胞苗6头份免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带毒母猪所产仔猪的阻断状况。结果表明:接受猪瘟脾淋苗免疫的带毒母猪所产仔猪的CSFV抗原阻断率(77.11%)明显高于对照组带毒母猪所产仔猪的抗原阻断率(49.40%),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PRRSV+CSFV混感时猪瘟脾淋苗阻断带毒母猪垂直传播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PCV-2)是导致猪繁殖障碍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它们均可以引起种猪的持续性感染,造成母猪的带毒综合征,表现为繁殖障碍。母猪感染上述病毒后,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方式将疾病传染给仔猪,造成仔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并且它们均能引起猪的免疫抑制,造成免疫缺陷,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机体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强,接种疫苗后不易产生免疫应答,猪群抗体水平整齐度差,保护  相似文献   

1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性转变为非典型、温和型或亚急性型,以及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初生仔猪耐受和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等,给猪瘟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蓝耳病、猪瘟和猪伪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多以母猪为主,带毒母猪会在猪群内将病毒以水平或垂直的形式进行传播,导致新生猪仔的免疫力低下甚至产生免疫抑制,对其他种类疫苗的免疫效果亦产生较大影响,使得仔猪易患其他细菌和病毒病,对猪场的疾病预防工作以及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影响。本文阐述了万美猪场对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的净化方案,以期为广大养猪从业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卫广森 《养猪》1999,(2):34-35
我国从50年代起就广泛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来预防猪瘟,它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流行。目前,注射疫苗的猪只仍有猪瘟发生,尤其是非典型猪瘟发生较多,并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和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母猪带毒、感染胎儿、引起死胎、弱胎及先天性震颤)...  相似文献   

18.
对猪瘟免疫虽然非常重视,但近年来,许多规模化猪场中猪瘟疫情仍时有发生。目前的猪瘟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急性暴发的少;主要表现为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仔猪胎盘垂直传播及仔猪先天免疫耐受、免疫麻痹等。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归根于猪瘟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9.
<正>猪瘟仍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虽然近年来很少出现典型的临床病例,但发病猪群中总能见到猪瘟存在。现把目前猪瘟流行特点和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控建议总结如下。一、我国目前猪瘟的流行特点(一)猪瘟呈散发:没有出现大规模暴发,免疫猪群以非典型猪瘟为主。(二)持续性感染:猪场种猪带毒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猪场带毒率比较高,常见于母猪,造成繁殖障碍,可垂直传播,造成仔猪先天感染,是仔猪发病的主要原因。后备种猪有隐性感染或带毒现象,因种猪  相似文献   

20.
繁殖障碍性猪瘟又称温和型猪瘟、非典型猪瘟,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后多数无临床症状,但不停的排毒,而且感染毒株的母猪能垂直传播给下一代,有些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临床中,有些母猪产仔,肉眼观察正常,可是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发病,猪瘟症状不典型,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高达90%,疫苗接种免疫应答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