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采用以食品风味、色泽、口感为主的感官和化学检定方法对欧式鱼排、鱼圆和口乐开3种淡水鱼冷冻制品,在不同保藏温度下的质量变化和保藏期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类含有鱼肉、淀粉、蔬菜等多种原料和化学组成的产品,在5℃和O℃冷藏温度下的质量变化主要是产品风味、色泽、口感等原有品质的迅速下降和馊败、腐败所导致的变质,分别在3~6d和9~14d内成为不可接受的产品。在-10℃和-18℃冻藏温度下,馊败或腐败被抑制,主要质量变化是产品原有风味、色泽、口感的下降.保持原有风味,色泽、口感不变的保质期限,在-100℃为3~5个月,在-18℃为6个月以上。从而为这类淡水鱼深加工产品在生产、贮运和消费过程中掌握和控制好产品保质的时间、温度条件提供了具有现实参考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研究了鲐鱼的不同鲜度的原料,真空包装与普通包装,-10℃与-18℃保藏温度,去头脏的鲜制品与腌制品等不同的加工保藏条件对制品的质量变化和保藏期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18℃保藏温度下,影响和决定鲐鱼制品质量变化和保藏期限的主要因素是脂肪的氧化酸败.各不同加工保藏条件中对制品质量和保藏期限影响最大的是制品的包装,原料鲜度和保藏温度.普通包装和低鲜度原料制品的保藏期低于2~3个月,POV值高达100~200meq/kg,真空包装.高鲜度原料和保藏在-18℃的保藏期最长可达到6个月以上.其POV值低于40meq/kg.其他具有不同包装方法和原料鲜度产品的保藏期则介于2~6个月之间。鲜制品与腌制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研究了鲐鱼的不同鲜度的原料,真空包装与普通包装,-10℃与-18℃保藏温度,去头脏的鲜制品与腌制品等不同的加工保藏条件对制品的质量变化和保藏期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18℃保藏温度下,影响和决定鲐鱼制品质量变化和保藏期限的主要因素是脂肪的氧化酸败.各不同加工保藏条件中对制品质量和保藏期限影响最大的是制品的包装,原料鲜度和保藏温度.普通包装和低鲜度原料制品的保藏期低于2~3个月,POV值高达100~200meq/kg,真空包装.高鲜度原料和保藏在-18℃的保藏期最长可达到6个月以上.其POV值低于40meq/kg.其他具有不同包装方法和原料鲜度产品的保藏期则介于2~6个月之间。鲜制品与腌制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以产品色香味和口感为主的感官质量检定方法,对4种新开发的鲐和远东拟沙丁鱼深加工产品.在10~30℃常温和50℃,~10℃低温下进行了质量和保藏期的测定.结果表明:除30℃保藏的鱼肉火腿外,所有产品都达到了出厂规定的保藏期限.包括5℃和~10℃保藏的维也纳香肠和口乐开所达到的保质期限,产品的加工质量是良好的;明确了这些产品保藏中的质量变化特点是以占总感官质量变化74.5%~96.8%的色香味口感为主的原有品质下降,以及比较轻微的脂肪酸败;这种以色香味口感为主的质量下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从-10℃至30℃范围保藏温度的高低;因此,防止这类密封包装和加热杀菌的常温流通产品质量下降的有效途径是采取适当的低温保藏,其中包括至少在夏季避免长时间的常温流通以及尽可能地全部在适当低温下流通,从而使这类深加工产品成为具有保持原有良好风味不变的一定保质期限和更好市场竞争力的商品。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以产品色香味和口感为主的感官质量检定方法,对4种新开发的鲐和远东拟沙丁鱼深加工产品.在10~30℃常温和50℃,~10℃低温下进行了质量和保藏期的测定.结果表明:除30℃保藏的鱼肉火腿外,所有产品都达到了出厂规定的保藏期限.包括5℃和~10℃保藏的维也纳香肠和口乐开所达到的保质期限,产品的加工质量是良好的;明确了这些产品保藏中的质量变化特点是以占总感官质量变化74.5%~96.8%的色香味口感为主的原有品质下降,以及比较轻微的脂肪酸败;这种以色香味口感为主的质量下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从-10℃至30℃范围保藏温度的高低;因此,防止这类密封包装和加热杀菌的常温流通产品质量下降的有效途径是采取适当的低温保藏,其中包括至少在夏季避免长时间的常温流通以及尽可能地全部在适当低温下流通,从而使这类深加工产品成为具有保持原有良好风味不变的一定保质期限和更好市场竞争力的商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以产品色香味和口感为主的感官质量检定方法,对4种新开发的鲐和远东拟沙丁鱼深加工产品,在10~30℃常温和5℃,-10℃低温下进行了质量和保藏期的测定。结果表明:除30℃保藏的鱼肉火腿外,所有产品都达到了出厂规定的保藏期限,包括5℃和-10℃保藏的维也纳香肠和口乐开所达到的保质期限,产品的加工质量是良好的;明确了这些产品保藏中的质量变化特点是以占总感官质量变化74.5%~96.8%的色香味口感为主的原有品质下降,以及比较轻微的脂肪酸败;这种以色香味口感为主的质量下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从-10℃至30℃范围保藏温度的高低;因此,防止这类密封包装和加热杀菌的常温流通产品质量下降的有效途径是采取适当的低温保藏,其中包括至少在夏季避免长时间的常温流通以及尽可能地全部在适当低温下流通,从而使这类深加工产品成为具有保持原有良好风味不变的-定保质期限和更好市场竞争力的商品。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研究了鲐鱼的不同鲜度的原料、真空包装与普通包装、-10℃与-18℃保藏温度、去头脏的鲜制品与腌制品等不同的加工保藏条件对制品的质量变化和保藏期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18℃保藏温度下,影响和决定鲐鱼制品质量变化和保藏期限的主要因素是脂肪的氧化酸败。各不同加工保藏条件中对制品质量和保藏期限影响最大的是制品的包装、原料鲜度和保藏温度。普通包装和低鲜度原料制品的保藏期低于2~3个月,POV值高达100~200meq/kg。真空包装、高鲜度原料和保藏在-18℃的保藏期最长可达到6个月以上,其POV值低于40meq/kg。其他具有不同包装方法和原料鲜度产品的保藏期则介于2~6个月之间。鲜制品与腌制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冷藏期间淡水鱼新鲜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冷藏期间鲫鱼和罗非鱼肉中三甲胺、次黄嘌呤含量及鱼新鲜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鲜活的鲫鱼和罗非鱼肉中均不含三甲胺,次黄嘌呤含量也不同。冷藏期间三甲胺,次黄嘌呤含量随着冷藏时间延长而升高,三甲胺含量<20μg/g,次黄嘌呤含量增加在50%以内鱼肉保持新鲜;三甲胺含量超过35μg/g,次黄嘌呤增加至100%,鱼肉开始腐败变质,不具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钙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钙摄入不足,轻者发生缺乏症,重的导致钙营养不良性疾病。充分利用淡水鱼深加工剩余的鱼骨,经高温,皂化脱脂,脱胶,脱腥等工艺制成的淡水鱼骨粉钙剂,通过生物利用和临床试用的研究表明,具有较好的钙吸收率和存留率,用以纠正缺钙的效果明显高于一般钙剂,可见是一种新型的优质天然钙剂,这在淡水鱼业加工综合利用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淡水鱼骨粉钙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钙摄入不足,轻者发生缺乏症,重的导致钙营养不良性疾病。充分利用淡水鱼深加工剩余的鱼骨,经高温,皂化脱脂,脱胶,脱腥等工艺制成的淡水鱼骨粉钙剂,通过生物利用和临床试用的研究表明,具有较好的钙吸收率和存留率,用以纠正缺钙的效果明显高于一般钙剂,可见是一种新型的优质天然钙剂,这在淡水鱼业加工综合利用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荞麦在收获后到食用时品质下降过快的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真空袋装方法对荞麦米就储藏期间的品质保持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真空袋装能有效地抑制荞麦米储藏期间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增长。真空度保持在80Kpa以上时,其游离脂肪酸浓度下降为同期常规储藏的42%左右:在荞麦米的色泽保持方面,避光条件下,真空袋装能很好地保持荞麦米原有色泽,但在光照条件下,它的护绿效果却很不明显,只略好于常规储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建立的模式可用于灌肠类产品的质量评价。应用模糊数学和计算机屏幕绘图技术处理数据,绘制不同表情的脸谱之形象化雷达折线分析图,表现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不同致死方法研究究死前不同生理状态对死后ATP及其相关物质的生化变化,并结合编、鲢、草鱼的部分K值测定结果,考察了鱼体在僵硬前期与全僵期的鲜度质量变化。测定结果表明:(1)活杀、挣扎死和半死的精,死后最初ATP和乳酸含量与达到全僵的时间直接相关,死前肌肉ATP和糖原消耗的有无和程度是决定其死后达到全僵时间长短与活杀效果大小的根本因素,因而对改进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编死后达到全僵的时间与IMP达到最高值的时间一致,随后IMP缓慢下降,HxR及K值缓慢上升,达到解僵前的IMP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3)不同季节的镛、鲢和草鱼死后达到全僵时的K值均基本保持在20%以内的高鲜度范围,但达到解僵时的K值,仅在解僵时间短的夏季和春季可能保持在20%以内,对在解僵时间长的秋季和冬季,均超过20%,甚至接近40%.表明鲜度质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不同致死方法研究究死前不同生理状态对死后ATP及其相关物质的生化变化,并结合编、鲢、草鱼的部分K值测定结果,考察了鱼体在僵硬前期与全僵期的鲜度质量变化。测定结果表明:(1)活杀、挣扎死和半死的精,死后最初ATP和乳酸含量与达到全僵的时间直接相关,死前肌肉ATP和糖原消耗的有无和程度是决定其死后达到全僵时间长短与活杀效果大小的根本因素,因而对改进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编死后达到全僵的时间与IMP达到最高值的时间一致,随后IMP缓慢下降,HxR及K值缓慢上升,达到解僵前的IMP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3)不同季节的镛、鲢和草鱼死后达到全僵时的K值均基本保持在20%以内的高鲜度范围,但达到解僵时的K值,仅在解僵时间短的夏季和春季可能保持在20%以内,对在解僵时间长的秋季和冬季,均超过20%,甚至接近40%.表明鲜度质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