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硒是奶牛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过多能引起中毒,过少引起发痛。硒在土壤中多以元素硒和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存在,不溶于水,不为植物所吸收,碱性土壤中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可缓慢的转化成可溶性亚硒酸钠盐,供植物利用。因此,在酸性土壤和水土容易流失地区,作物舍硒量少,牛只最易患硒缺乏症,药用硒多为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2.
硒是奶牛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过量能引起中毒,过少引起发病,适量能促进牛体的正常发育和正常生产。硒在土壤中多以元素硒和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存在,不溶于水,不为植物所吸收。碱性土壤中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可缓慢地转化成可溶性亚硒酸钠盐,供植物利用,因此,在酸性土壤和水土容易流失地区,作物含硒量少,牛只最易患硒缺乏症,药用硒多为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3.
硒是奶牛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过多会引起中毒,过少会引起发病,适量能促进牛体的正常发育和正常生产。硒在土壤中多以元素硒和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存在,不溶于水,不为植物所吸收。碱性土壤中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可缓慢地转化成可溶性亚硒酸钠盐,供植物利用,因此,在酸性土壤和水土  相似文献   

4.
辛谊 《饲料广角》2001,(16):20-21
硒作为一种化学元素,是在1819年由瑞典化学家柏塞吕斯(Bercelius)发现的。几乎在140年之后,人们才清楚地认识到,它是动物营养中一种必需的元素。大量证据表明,硒在饲料原料中含量差异很大,具体取决于土壤中硒的可利用状况。这里涉及的因素有土壤的pH值和通气性等,它们对植物吸收硒的数量影响很大,而酸性的或通气性不良的土壤所能提供给植物的可利用硒则很少。 通常硒在饲料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硒是奶牛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过多能引起中毒,过少引起发病,适量能促进牛体的正常发育和正常生产。硒在土壤中多以元素硒和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存在,不溶于水,不为植物所吸收。碱性土壤中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可缓慢的转化成可溶性亚硒酸钠盐,供植物利用,  相似文献   

6.
汪连云 《养猪》1995,(2):40-40
仔猪缺硒症的防治汪连云(黑龙江省安达市畜牧局,151400)硒是猪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过多能引起中毒,过少引起发病,适量能促进猪的生长。硒在土壤中多以元素硒和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存在,不溶于水,不为植物所吸收。碱性土壤中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可缓慢的转化成可...  相似文献   

7.
硒是猪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食入过多能引起中毒,过少引起发病(缺硒症),适量能促进猪的生长.硒在土壤中多以元素硒和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存在:在碱性土壤中多以水溶性的亚硒酸盐或硒酸盐存在,可供植物利用;而在酸性土壤中则与金属元素(如铁)形成难溶性的复合物,不能被植物利用.因此在酸性土壤和水土容易流失地区,作物含硒量少,猪易患硒缺乏症.据报道,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近年来,该病在我县一些猪场发病率较高,对养猪业影响很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硒是猪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食入过多能引起中毒,过少引起发病(缺硒症),适量能促进猪的生长。硒在土壤中多以元素硒和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存在:在碱性土壤中多以水溶性的亚硒酸盐或硒酸盐存在,可供植物利用;而在酸性土壤中则与金属元素(如铁)形成难溶性的复合物,不能被植物利用。因此在酸性土壤和水土容易流失地区,作物含硒量少,猪易患硒缺乏症。据报道,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近年来,该病在我县一些猪场发病率较高,对养猪业影响很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那日苏 《猪业科学》2003,20(9):57-59
硒(Se)于1817年被瑞典化学家Berzedius首次发现并命名,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毒元素。直到1957年美国Schwarz和Foltz首次发现硒可以预防动物某些疾病,才被认为是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畜禽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1973年Rotruk等用75Se示踪技术证实了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组分,揭示了硒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作用机理,其营养作用更加受到重视。1硒在动植物体内的分布1.1硒在饲料植物中的分布影响饲料植物对土壤硒利用因素主要有:第一,土壤pH值,碱性土壤中硒是水溶性化合物,易被植物吸收利用,而酸性土壤中硒与Fe形成难溶的氧化铁…  相似文献   

10.
在碱性土壤中的硒以亚硒酸盐或硒酸盐的形式被植物吸收;酸性土壤中的硒不溶于水,则不能被吸收。在山区、河岸、沙土地带,由于雨水冲刷和农田灌溉等原因而使水土流失,往往导致饲料中缺硒。肝脏是鸭体内物质代谢的一个中间代谢器官,脂肪代谢过程一定要在肝内进行。硒是跳氨酸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其作用是在胞浆内分解脂肪过氧化物,从而保护肝细胞的脂质膜(细胞膜)。鸭血浆中阶氨酸过氧化酶的含量,直接与摄入的硒有关。微量元素硒缺乏,肝细胞膜得不到保护,相反,由于过氧化物的产生,转而破坏肝细胞膜,使肝细胞的完整性丧失,遭到…  相似文献   

11.
<正>硒是猪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能引起中毒,过少则引起发病(缺硒症),适量能促进猪的生长。硒在土壤中多以元素硒和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存在:在碱性土壤中多以水溶  相似文献   

12.
硒是猪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能引起中毒,过少则引起发病(缺硒症),适量能促进猪的生长。硒在土壤中多以元素硒和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存在:在碱性土壤中多以水溶性的亚硒酸盐或硒酸盐存在,可供植物利用;而在酸性土壤中则与金属元素(如铁)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不能被植物利用。  相似文献   

13.
硒与禽流感     
1硒状况与病毒病的关系因为H5N1与类似病毒的影响较为深远,则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该病毒在何处及为何会出现,以便采取相关措施。研究发现,病毒对土壤含硒量低的地区影响较大,土壤硒含量低表明种植的植物和动物饲料原料硒含量亦较低。美国东部和西海岸的土壤硒含量较低或缺硒。土壤硒分布图表明,1918年流感暴发时,美国缺硒的东部地区病患死亡率高达0.6%~0.7%。相比之下,中西部土壤硒含量较高,因此当地居民膳食摄入硒亦较多,死亡率仅为美国东部的六分之一。纵观全球,流感死亡率较高的地区土壤硒含量均较低。除德国外的其它欧洲国家土壤硒含量亦较低,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硒是反刍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由于硒元素在全球的天然分布极不均匀 ,我国大面积地区不同程度地缺硒。在我国北纬 2 1~ 53℃ ,东经 97~ 1 35℃之间 ,由东北到西南走向的狭长地带 ,如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和四川等地的部分地区为缺硒和严重缺硒的地带。因此 ,硒对于这些缺硒地区反刍动物的营养和生长尤为重要。1 硒的代谢无机硒与有机硒化合物都能迅速被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皮下、肌肉或静脉吸收 ,硒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 ,胃和大肠几乎不吸收。硒的吸收水平与硒化合物的形态有关。通常谷物中的硒比硒酸盐和亚酸盐中的硒难吸收…  相似文献   

15.
奶牛硒缺乏症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缺乏症又称白肌病、犊牛硒反应性衰弱症。本病是由一长期饲喂缺硒的饲草料,在临床上是以营养性肌萎缩、生长缓慢以及成母牛繁殖性能障碍等为主征的地方性微量元素缺乏症。1病因1.1原发性硒缺乏症由于土壤、饲草料中硒含量过少,如土壤中硒含量在0.5m g/kg以下,饲草料中硒含量低于0.1m g/kg干物质,均可使牛群发病。1.2继发性硒缺乏症当土壤中硫化物含量过多(多因施用硫肥料所致)中摄取的饲草料含硫酸盐量过大时,由于硒与硫两者呈拮抗作用,势必要降低牛群对所吃进的饲草料中硒的吸收和利用率,导致硒缺乏症。另外,突然使牛群尤其是犊牛群过度…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东北缘放牧草地土壤矿物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科学评价放牧草地土壤矿物元素含量、分布特征以及对土-草-畜矿物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4个县(天祝、大通、玛曲、若尔盖)的土壤特征和矿物元素进行分析调查。共计采集256个来自该地区不同土壤类型(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沼泽土)的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11种矿物元素的有效含量(Ca、P、S、K、Mg、Na、Fe、Mn、Zn、Cu和Co)和2种矿物元素(Mo和Se)全部含量。分析发现,土壤中多数矿物元素含量随着地区和土壤类型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土壤中多数矿物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呈显著正相关,相反与土壤pH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土壤中矿物元素磷和镁的有效含量均低于动物可能出现缺乏的临界值,土壤中全量硒的含量严重低于动物硒缺乏的临界值。土壤中磷、镁、硒的缺乏可能会引起该地区放牧家畜该矿物元素缺乏。另外,土壤中元素铁的有效含量远高于推荐值,土壤铁的含量过高可以引起牧草中铁的含量上升,进而影响家畜对其他元素的吸收。然而,要确认家畜是否存在该类矿物元素缺乏和不平衡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该地区牧草和家畜组织矿物元素含量以及家畜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1 硒的合理注射和添加 不管是饲料性硒中毒还是非饲料性硒中毒,均是由于额外对猪进行硒添加不当所造成的。所以,在对饲料进行硒的添加时,必须考虑饲料原料的硒含量问题。据测定,常见饲草、料中,硒的含量为0.05~0.10mg/kg,但要受土壤硒水平的影响。而土壤中硒含量,因地区不同差异相当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境内只有少数几个地区(湖北恩施、陕西紫阳等)的土壤中的硒含量丰富,可以生产出富硒食品,但数量极为有限,且不能量化,远远不能满足全国72%以上缺硒人口的需求。目前市场上打出富硒的牌子的食品已经数不胜数,多数停留在概念炒作。也有采用叶面喷施,生产富硒食品,但由于科技含量低、施用量大、次数多(一般要喷施三次),受自然因素影响大(8小时内下雨要重喷),大部分的硒元素随水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使用富硒肥料必须解决硒的流失与植物吸收这难题。在饲料中添加硒,可以经动物转化贮存在动物体内,但无机硒动物是被动吸收,进入血液后立即排出体外。而有机硒可被动物主动吸收,并能在体内形成稳定的储备。  相似文献   

19.
硒中毒的各种原因和各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一种通过预混料常规添加于猪日粮中的必需微量元素 ,它是猪体内一种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的组成部分 ,这种酶能在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上保护细胞膜免受过氧化脂肪的损害。硒还可通过一种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和协调动物的代谢过程。根据饲料原料种植地区土壤类型的不同 ,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硒是必要的。例如 ,美国大多数玉米和大豆生产都集中在土壤含硒量很低的中西部地区 ,所以美国猪日粮中玉米和豆粕都很缺硒 ,因而必需在日粮中添加硒。硒过量的危险向猪日粮中添加硒时 ,要特别注意避免因故而添加过量 ,因为硒在众多微量元素中的…  相似文献   

20.
硒中毒发生于土壤中含硒量高的特殊地区,主要包括“碱病”和“瞎撞病”,前者于1856年首次报告在美国的内布拉斯加的军马中发生,于1933年证明为慢性硒中毒;后者是硒的急性中毒,1891年首次发生于堪萨斯。在爱尔兰、以色列、澳大利亚、苏联和南非都有一些局部的富硒地区,在这些地区植物含量较高,尤其是硒转化植物在放牧动物中毒中起重要作用,这些植物一方面可直接提供大量的硒,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