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回流提取北五味子不同部位(根、茎、叶、果实、种子)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并利用HPLC测定这3种木脂素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为使用新的药用部位打基础。在北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在根、茎、叶、果实的含量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由高到低为果实〉茎〉根〉叶;五味子甲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为根〉果实〉茎〉叶;五味子乙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为根〉果实〉茎〉叶。  相似文献   

2.
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分别是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和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的干燥成熟果实。北五味子用GA3、6-BA、KT和ABA不同浓度间、不同天数间的处理后发芽数量对比不是很明显,是低温处理后的正常出苗。南五味子几乎没有发芽。北五味子总酸含量245.52 g/kg显著高于南五味子总酸含量23.98 g/kg。但南五味子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含量(3.66 mg/g、2.04 mg/g)高于北五味子(0.60 mg/g、0.20 mg/g)。表明秦岭地带南五味子品种相比东北引进的北五味子有一定优势,开展南五味子规范化栽培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定与比较我国南北地区五味子藤茎中的五味子素的含量和差异,探究五味子藤茎的可开发利用度。以五味子酯甲与五味子乙素含量作为考察五味子素类化合物的指标,采用超声-乙醇法提取五味子素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条件:Kromasil-C18(4.6 mm×200 mm, 5 mm)色谱柱,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75∶25),进样量5μL,流速0.8 mL/min。结果显示五味子乙素含量在0.026 4~0.13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南五味子藤茎中约0.028%,在北五味子藤茎中约0.147%,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为1.33%。五味子酯甲含量在0.032 4~0.16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南五味子藤茎中约0.237%,在北五味子藤茎中约0.100%,平均回收率为103.64%,RSD为2.60%。表明了南五味子藤茎和北五味子藤茎中均含有丰富的五味子素类化合物,本研究中的两种五味子素类化合物在南北地区五味子藤茎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五味子藤茎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于2009年在山阳高坝华中五味子基地进行了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华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影响差异显著;各营养元素对五味子乙素含量影响依次为K>N>P;在本试验区条件下保证最佳华中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施肥量以氮、钾元素配合施用效果好,果实中五味子乙素含量高,最佳肥料用量:N用量240 kg/hm2,K2O用量160 kg/hm2。  相似文献   

5.
研究北五味子叶片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日变化,为今后人工合成木脂素类成分和开展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超声提取五味子叶片的木质素类成分,并利用HPLC对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袭进行含量测定。3种木脂素类成分在叶片中的含量从6:00时至9:00时呈上升趋势(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在9:00时达到1d中的最大值);9:00时至15:00时呈递减趋势;15:00时至18:00时又呈上升趋势(五味子甲素在18:00时达到1d中的最大值).同一节位叶片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高低顺序为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  相似文献   

6.
对北五味子、北五味子南引品种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从性状、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两者在性状、薄层色谱上差别甚微,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者均含有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且含量有较大差异。人工栽培的北五味子南引品种中所含的五味子甲素、乙素含量均高于北五味子,只有五味子醇甲含量稍低,但与药典规定标准(≥0.4%)相比仍高出56%,说明极具引种价值。  相似文献   

7.
聂江力  石聪  裴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48-17450,17454
[目的]对不同产地北五味[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的药材质量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并比较了不同产地北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应用HPLC方法测定并比较了不同产地北五味子中甲素和乙素含量;应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技术对不同产地北五味子进行了指纹图谱比较与分析。[结果]4个产地北五味子在化合物组成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苇河产北五味子与桃山产北五味子相似度较高;苇河产地北五味子的品质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评价北五味子产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及方法学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北五昧子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药食兼用树种,北五味子全身是宝,其果实是常用大宗名贵中药材,有效成分为木脂素,还含挥发油约3%,柠檬酸12%,苹果酸10%及少量酒石酸和单糖类。种子含脂肪油33%、挥发油1.6%、五味子素、五味子醇、Vc、Ve等。果实还可制作五味子酒、五味子茶、五味子蜜、五味子饮料等一系列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9.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品种北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色谱柱Waters C18柱(4.6mm×150mm,4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表明,五味子甲素在0.18-3.60μg(r=0.9999)、五味子乙素在0.20~4.0μg(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同收率分别为99.72%、102.72%,RSD均小于6.5%。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适合于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不同品种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测定北五味子果实、叶片、幼茎、枝蔓、幼根、主根、次根和毛根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卡平方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三者之比均符合9:2:5的比例,这种稳定的比例关系不随提取木脂素的部位和含量高低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比例稳定性是北五味子固有的种质特征或遗传特性,为今后药材真伪鉴别和不同部位的合理药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利  包东东  刘华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77-13179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五味子,增加其附加价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乙醇提取和水提等方法对北五味子成分进行提取,研究其提取物抑菌活性。[结果]北五味子提取物对供试茵有一定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对2种菌的抑制效果均高于超临界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结论]用醇提取法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较好,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五味子,增加其附加价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五味子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现有的研究成果不能确定五味子抑菌成分,其抗氧化和抑菌作用机理也不明了,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对五味子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北五味子高压醋蒸炮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五味子的最佳高压醋蒸工艺。以五味子总木脂素、五味子醇甲及五味子乙素为指标,选择闷润时间、蒸制时间、醋的用量3个因素,以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五味子进行醋蒸工艺的优选。最佳醋蒸工艺为加入30%醋,拌匀闷润3h,蒸制1h。采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能有效保证醋制北五味子中木脂素含量,为饮片质量标准制定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8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植物丙酮和甲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多数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活性;在50×10^-3g·mL^-1浓度下防风、落叶松和五味子的甲醇提取物的72 h抑制率分别为58.19%、80.41%、77.49%;蝙蝠葛、落叶松枝、落叶松叶、五味子丙酮提取物对病菌的72 h抑制率较高分别为82.26%、76.42%、66.60%。  相似文献   

15.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五味子配子体发育研究的结果表明,五味子的雄配子体发生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从8月中下旬初生造孢细胞产生到第2年5月下旬成熟花粉粒形成(去除休眠期180d),约经历90d左右的时间;从小孢子母细胞产生到成熟花粉粒形成,需经历30d左右的时间。雌配子体从8月中下旬胚珠原基分化开始至翌年的5月下旬胚囊分化完成(去除休眠期180d),需90d左右的时间;从大孢子母细胞形成到胚囊分化完成需经历15d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处理对北五味子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于2009年5月下旬,选用国光膨大素、碧护、膨大增产素、TDZ、赤霉素、6-BA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北五味子栽培基地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北五味子的产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北五味子的增产效果不同;国光膨大素、碧护在处理浓度为20mg/L时,其相对座果率最大,分别为168%和159%;膨大增产素、TDZ和赤霉素在处理浓度为5mg/L时,其相对座果率最大,依次为170%、169%和161%;而6-BA是在处理浓度为10mg/L时相对座果率最大,达168%;6种生长调节剂对北五味子果粒的膨大均没有明显效果。[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北五味子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综述了我国五味子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品种选育、栽培生理及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讨论了五味子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有"中药抗生素"之称。本文从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等方面对金银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金银花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