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明确豫西地区夏玉米最优行距,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密度(82 500株/hm2和97 500株/hm2)和5个行距(宽+窄)配置[60 cm+60 cm(CK)、70 cm+50 cm、80 cm+40 cm、90 cm+30 cm、100 cm+20 cm,宽窄行种植],研究行距配置对高产条件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密度条件下均以80 cm+40 cm(宽+窄)行距配置产量最高.随密度增加,对照茎粗降低0.1%,单株叶面积减小2.1%,单株干物质量减小16.3%,空秆率增加1.8个百分点,80 cm+40 cm处理空秆率最小.宽窄行处理随着宽行距的逐渐增加,穗位叶SPAD值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密度增加,稳位叶SPAD值减小.因此,在豫西地区夏玉米种植条件下,建议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时,采用80 cm+40 cm处理的种植行距;密度为97 500株/hm2时,采用80 cm+40 cm处理或50 cm+70 cm处理的种植行距,以利于玉米高密度群体植株的生长和最终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春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最佳种植模式,实现春玉米高产稳产,以桂单162为试材,4种行距配置方式为主处理,4种种植密度为副处理,裂区设计,研究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方式下的玉米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密度、行距×密度互作的玉米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等行距60 cm、等行距75 cm、宽窄行80 cm×40 cm配置3 000 株/667m2密度栽培时玉米穗粒数及产量表现较好,在宽窄行90 cm×40 cm栽培时配置3 500 株/667m2密度穗粒数及产量表现较好,获得最高产量的玉米种植模式为宽窄行80 cm×40 cm + 3 000株/667m2。在实际的生产中,应结合品种自身特性合理选择种植模式实现增产目标。  相似文献   

3.
宽窄行种植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松-122水稻品种为试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水稻在不同宽窄行配置下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 cm-20 cm宽窄行距配置使水稻的分蘖数、穗数、粒重降低,导致产量减少;50 cm-20 cm宽窄行距配置对水稻形态发育和产量形成无明显影响,可提高插秧效率,改善田间环境.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春播芝麻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以芝麻品种冀航芝2号和冀9014为试材,栽培模式设一穴双株宽窄行(宽行行距80 cm、窄行行距60 cm,密度16.7万株/hm~2)、一穴双株等行距(行距80 cm,密度16.7万株/hm~2)和一穴单株等行距(CK,行距60 cm,密度13.5万株/hm~2) 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芝麻植株生长、根系发育、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一穴双株栽培模式在株高、主茎始蒴高度、叶面积和根系发育上具有优势,病害发生种类和程度变化不大,茎粗、千粒重和单株生产力有所降低,但产量较高。在密度为16.7万株/hm~2的一穴双株栽培条件下,冀航芝2号和冀9014采用宽窄行种植的株高、叶面积、始蒴高度、根系发育、千粒重、产量等均优于等行种植,其中千粒重分别增加了8.3%和3.2%,产量分别增加了7.9%和5.6%。一穴双株宽窄行(80 cm-60 cm)栽培模式更适宜在春播芝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对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个超级稻品种培杂泰丰和玉香油占为材料,考察了不同机械精量穴直播密度对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撒播(对照)相比,水稻在4种精量穴直播密度(1.48万株/667 m2、2.38万株/667m2、2.22万株/667m2、1.85万株/667m2)下均表现出较高的有效穗数、群体颖花量和产量水平,不同穴直播密度对2个品种的千粒重的影响均不明显;其中培杂泰丰在4种精量穴直播密度下(P1~P4)分别增产69.07%、40.73%、34.34%和35.09%,玉香油占在4种精量穴直播密度下(Y1~Y4)分别增产109.97%、45.14%、84.86%和46.32%,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精量穴直播种植密度中,20cm行距在2个品种间的表现一致,产量和收获指数均达到最高,说明适宜的行距可提高精量穴直播水稻的收获指数;培杂泰丰产量以25cm行距为次高,(35+15)cm宽窄行和30cm行距产量水平相当;玉香油占以(35+15)cm宽窄行和30cm行距产量为次高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5cm行距再次之。精量穴直播水稻地上部分个体生物产量以30cm行距和(35+15)cm宽窄行为最高,而群体生物产量以20cm行距为最高;增加行距可提高个体生物产量,在适宜行距基础上可形成较高的群体生物产量。精量穴直播水稻在4种精量穴直播密度下均表现出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但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差异因品种而异;适宜的行距可保证精量穴直播水稻具有较高的群体光合量。因此,提高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仍是在保证一定群体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精量穴直播水稻每穗粒数,充分发挥精量穴直播成行成穴的优势,促进个体与群体、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增加群体光合量,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行距配置对春播高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高油大豆的大面积推广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同一密度(18万株/hm2)下设置等行距DH1(30、30 cm)、等行距DH2(40、40 cm)、等行距DH3(50、50 cm)、宽窄行KZ1(40、20 cm)、宽窄行KZ2(53、27 cm)、宽窄行KZ3(67、33 cm)6种行距配置方式,研究行距配置对高油大豆品种"长豆18号"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采用宽窄行(53、27 cm)种植,"长豆18号"叶面积指数在鼓粒后期仍可达3.67,较DH3处理高19.2%,单株干物质积累在收获时可达32.06 g,较DH3处理高30.2%,产量(2 374.2 kg/hm2)较KZ1处理高33.1%,为"长豆18号"的最佳行距配置.[结论]综合试验结果,针对"长豆18号"大豆品种,KZ2 、DH,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川中丘区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究密度与行距配置对川中丘区玉米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2个密度(D1:4.5×104株/hm~2、D2:6.75×104株/hm~2)和5个行距配置方式(100、80、60 cm等行距和150 cm+50 cm、110 cm+50 cm宽窄行),研究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物质积累和产量影响的互作效应显著。低密度显著提高了玉米花前、花后物质转运量、穗粒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单株籽粒产量,与D2相比,D1分别提高了24.77%、22.73%、25.13%、26.72%和23.21%,且等行距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宽窄行,玉米产量以60 cm等行距配置产量最高。高密度显著提高了玉米群体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与D1相比,D2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平均提高18.40%和21.74%,且宽窄行显著提高了花后物质积累量和玉米产量,玉米产量以110 cm+50 cm的宽窄行配置产量最高。【结论】川中丘区4.5×10~4株/hm~2密度下采用等行距配置可改善玉米植株个体物质积累分配,进而促进单株干物质生产提高产量,而6.75×10~4株/hm~2密度下宽窄行配置(110 cm+50 cm)能有效缓解密植个体竞争,提高玉米花后干物质积累,进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为薏苡高产、高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兴仁白壳薏苡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种植方式和栽培密度组合试验,分析不同处理薏苡的生长、干物质分配及产量形成。结果表明:1)种植方式对薏苡生长和产量影响不明显,栽培密度显著影响薏苡产量;2)相同种植方式下,随栽培密度增加,薏苡成熟期籽粒分配比例提高,有效穗数和产量增加,穗粒重和穗粒数下降,植株增高而主茎粗减小;3)3种种植方式下(等行距60cm、宽窄行70cm+50cm、宽窄行80cm+40cm),薏苡的适宜栽培密度为12万~15万株/hm~2,该密度范围内,薏苡产量可达3 375.0~3 491.67kg/hm~2。  相似文献   

9.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春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春谷子的高产、高效种植方式,以长农35为材料,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的方法,对宽窄行与等行距栽培条件下春谷子不同栽培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密度条件下,不同行距配置下春谷子株高、茎粗、穗长、穗粗、出谷率、千粒质量和穗数差异不显著,各处理间的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倒伏率与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春谷子在4种密度条件下,宽窄行种植方式(20 cm+40 cm)较等行距种植(30 cm+30 cm)的产量分别提高0.59%,2.74%,4.01%和1.80%,在密度为3万株/hm2条件下产量达最高,为4 903.5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指导知母合理移栽,采用不同移栽密度(行距为30 cm和宽窄行40/20 cm;株距为10 cm、20 cm、30 cm)进行知母栽培,旨在探索适合西陵知母移栽的密度,为知母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行距为宽窄行40/20 cm,株距为30 cm时,知母分蘖最少,株高值最小,单株鲜重、根茎鲜重、根茎最大直径和根茎长度均达到最大值,根茎药用活性成分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也符合2015版药典标准。综合不同移栽密度对知母生长性状和根茎中药用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说明,西陵知母最佳种植行距40/20 cm,株距30cm,移栽密度为1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对α-甲基苯乙烯(AMS)二聚反应的催化剂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果表明:其催化剂的选择正向着使该二聚反应高转化率、高选择性、绿色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择业渠道不够畅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既有社会原因,又有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表象是扩招,但深层原因与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渠道不畅、高校的培养模式与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等方面有很大关系.就业辅导员在工作中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应对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上唯一经常性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官邸,白宫聚集了无数目光,吸引众人前来造访。不妨随我们进行一次白宫之旅,探究其精致的室内装饰,以及其丰富巧妙的色彩运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生态图书馆的选址、建筑、内外环境和人文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北方40个水稻品种13个性状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水稻单株生产力与综合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典型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48、0.87103,它们所包含的信息分别占总信息量的79.0%和92.7%。穗部性状与粒型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82739,达极显著水平,所包含的信息占总信息量的62.3%。在这些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指标是经济产量(X2)、穗数(X3)、穗粒数(X4)、穗长(X7)、穗颈长(X8)、1次枝梗的比例(X9)及谷粒长度(X10)。  相似文献   

16.
山楂色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山楂色素的光谱学特性,Rf值、液相色谱性质。初步探明了山楂色素由两种色素组成,均为矢车菊色素,一种是矢车菊色素-3-半乳糖苷,一种是矢车菊色素的双糖或三糖苷类,两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分别为804%和196%。  相似文献   

17.
肉鸡养殖业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 1991- 1999年肉鸡养殖业国营集体、专业户两种饲养模式进行了成本效益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主产品价格、劳动价格、仔鸡价格、饲料价格、管理费用、销售费等是影响养鸡业成本效益的主要因素;同时,专业户每 10 0只鸡成本收益率要比国营集体平均高出 10 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及改善小麦品质的途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基于对小麦生产的重要性、我国小麦生产及品质现状进行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小麦品质的概念以及小麦品质的分类标准,重点说明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和改善小麦品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琦  韩城  周斌 《农业与技术》2003,23(4):156-160
本文分析了资源优化问题中普遍存在的模糊性及线性规划模型这一优化手段的不足之处,把模糊理论运用于该类规划问题,使优化模型更切合实际并探讨了新模型解的实现。最后以实例进一步阐述新模型运用的合理性,对实践中的资源优化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物理教学资源建设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核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课件,围绕大学物理的必修和选修教学模式展开,通过大学物理必修课件和物理选修课课件(理论课补充和延伸)的建设方式,实现了必修和选修理论教学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教学相长、教研相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的良性发展;该模式较好的缓解了大学物理内容多课时相对偏少的矛盾,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