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香橙果实香味浓郁,但是相关的物质基础并不清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开展香橙果实的挥发性物质组分检测与鉴定。结果表明,香橙果皮中主要含有61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萜烯类物质33种,总含量82.30%。果皮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物质是柠檬烯(14275.39 ± 1627.08 μg/g FW),占总物质的68%;其次是γ-松油烯(2096.32 ± 235.90 μg/g FW),占总物质的9.99%;芳樟醇(965.64 ± 14.53 μg/g FW),占总物质的4.60%。果肉主要含有4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萜烯类物质27种,占总含量的82.30%。果肉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物质也是柠檬烯(46.50 ± 12.61 μg/g FW),占总物质的65.94%;其次是芳樟醇(6.33 ± 1.48 μg/g FW),占总物质的8.98%;γ-松油烯(4.75 ± 1.27 μg/g FW),占总物质的6.74 %。作为香橙的特征香味物质,(+)-香橙烯在果实的果皮和果肉中的含量分别为136353.16 μg/g FW (0.65%)和 312.27 μg/g FW (0.44%)。  相似文献   

2.
正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黄龙病病菌侵染对茶枝柑果实类黄酮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作者石莹等)报道,为分析黄龙病病菌侵染对茶枝柑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花后180天感病与正常茶枝柑果实中类黄酮物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茶枝柑感染黄龙病病菌后,果皮中桔皮素等4种聚甲氧基黄酮以及α-蒎烯、辛醛等39种挥发性物质含量显著升高,而氮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胡椒烯等16种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三个不同产地的赣南早脐橙果实品质,为赣南早脐橙的合理区划提供借鉴。【方法】测定了信丰、兴山和秭归三个产区赣南早脐橙的果实品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样品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并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香气品质的评价。【结果】三个不同产区的赣南早脐橙的果实品质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地区的赣南早脐橙果皮和果肉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兴山赣南早脐橙果皮挥发性物质总量(4220.37ug/g)和果肉挥发性物质总量(40.87ug/g)均最高。D-柠檬烯在赣南早脐橙果皮和果肉挥发性物质中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单萜类及烯萜类氧化衍生物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形成不同产地赣南早脐橙的风味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能将不同产区的赣南早脐橙区分开。  相似文献   

4.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沙田柚果肉中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沙田柚由于受当地土壤、气候、栽培管理等条件的影响,在果肉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三个不同产区沙田柚果肉中共检测到5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广西沙田柚32种,广东沙田柚34种,四川沙田柚40种,相同的挥发性物质有21种。四川沙田柚含有11种独特挥发性物质、广西沙田柚3种、广东只有1种。萜类和醛类的种类最多,酯类和醛类含量最高。广西和广东沙田柚果肉中的挥发性物质以酯类为主,分别占总量的91.69%和60.28%,四川沙田柚果汁中醛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总量的48.14%。  相似文献   

5.
柑桔脚腐病是危害柑桔主干基部的病害。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柑桔脚腐病菌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进行了21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各药剂对寄生疫霉菌丝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其抑制率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其中毒力作用最强的是烯酰吗啉,EC50为0.2598 μg/mL;其次是唑醚-代森联、春雷霉素、丙森锌和多抗霉素,EC50分别为1.0476μg/mL、3.1074μg/mL、3.2056μg/mL、4.9501μg/mL。甲基硫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高达1713.833μg/mL,不推荐继续用于柑桔脚腐病的防治。这些药剂的筛选为田间进一步防控柑桔脚腐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区是典型水田产区,惯用红柠檬做砧木,近年不少新建园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柑桔裙腐病,个别果园发病率高达2 0 % ,严重影响柑桔品质和产量,对即将投产或初投产桔园为害很大。柑桔裙腐病又称柑桔脚腐病、柑桔疫霉病,是由好气性疫霉菌引发的真菌性传染病。可入侵植株枝、叶、茎、根等组织,形成水渍状斑点,导致组织腐烂并且不断扩大,危害最大的是砧木部和根颈部。发病病斑变褐色,流出松香状胶粒或引发斑状霉烂,严重时向根部环状扩展使整个树蔸皮层霉烂,引致植株叶片退绿、枯黄,影响品质和产量,甚至导致植株死亡。柠檬为高感品种。本病的感染方…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河西地区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通过相对香气活度值确定了甘肃高山细毛羊肉关键性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显示,甘肃高山细毛羊肉中共检测到43种挥发性化合物,占总离子峰的88.16%。主要为醛、醇、酮、酯、酸、烷烃及酚类,相对含量分别为30.65%、10.57%、27.62%、17.94%、5.85%、2.19%和1.44%,未检测到体现膻味的物质4-甲基辛酸和4-甲基壬酸。采用相对香气活度值确定了5种关键性挥发性香气成分为3-羟基-2-丁酮、gamma-丁内酯、1-辛烯-3-醇、辛醛、己醛。甘肃高山细毛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丰富,是风味较佳的畜产品,为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贮存时间和容器对香茅精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分装于2种不同精油瓶中贮存,通过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贮存时间的精油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贮存时间延长,内塞瓶香茅精油的挥发性成分数量逐渐增多,精油中的主要组分(萜类、单萜醛、(E)-柠檬醛和(Z)-柠檬醛)含量随贮存时间渐进性下降,非萜类物质含量显著增加。与提取当年相比,滴管瓶香茅精油贮存6 a后,挥发性成分数量增多,萜类、单萜醛、(E)-柠檬醛和(Z)-柠檬醛含量减少,酯类含量增加。内塞瓶不同贮存时间的精油样品相似率为0.989~0.996,内塞瓶与滴管瓶之间的相似率为0.697~0.723。研究表明,贮存时间和容器对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影响较大,内塞瓶更有助于保持精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2013年11月-2015年11月于江西省赣州全部18个县(市、区)进行了赣南脐橙贮藏期病害的调查,并对病果样品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8种病原真菌,分别为: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柑橘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柑橘扩展青霉病菌(Penicillium expansum)、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oleosporioides)、柑橘干腐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柑橘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柑橘黑腐病菌(Alternaria citri)、柑橘黑斑病菌(Phoma citricarpa);2种由病原细菌,分别为: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亚洲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m)。其中检出率高的贮藏病害包括柑橘青霉病、柑橘绿霉病、柑橘炭疽病与柑橘溃疡病,其中柑橘青霉病与柑橘绿霉病的检出率分别为40.7%,柑橘炭疽病与柑橘溃疡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6.6%、7%。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测定了甘南去势牦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甘南去势牦牛为试验组、公牦牛为对照组,宰后均取背最长肌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甘南去势牦牛肉中共检测到48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6种醇、10种烃、6种醛、4种酸、5种酯、4种酮、芳香族2种及杂环类1种,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约为38.02%,烃类物质为16.58%,醛类物质相对含量约为14.80%,酮类、酯类及酸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9.68%、6.72%和3.92%。公牦牛肉中共检测到5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6种醇、10种烃、6种醛、4种酸、5种酯、4种酮、芳香族3种及杂环类2种,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约为37.78%,烃类物质为16.99%,醛类物质相对含量约为14.63%,酮类、酯类及酸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9.81%、5.85%和3.95%。甘南去势牦牛中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比公牦牛少两种,主要的呈味物质代表鲜香味的醛类物质、清香味的醇类及油香的酮类物质均高于普通公牦牛。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柑橘品种之间的精油成分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沃柑、红江橙、橘柚3种柑橘果皮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沃柑、红江橙、橘柚分别检测出74、85、74种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81.6%、87.03%、79.38%,主要为萜烯烃类、酯类、醛类、醇类、酮类和酚类成分,其中萜烯烃类、酯类、醛类含量最高。三种柑橘果皮共有35种相同成分,主要为1-辛醇、香茅醇、紫苏醇等。独有的香气成分中,沃柑有21种、红江橙29种、橘柚20种。不同柑橘品种精油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之间的差异是造成柑橘果皮不同香气及加工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黑暗处理对植物挥发物释放日变化节律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在1天中6个时间点对正常光照和黑暗处理下的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测定。研究表明:百里香释放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烯烃类、芳香烃类、醇类、酚类和酯类,其中烯烃类挥发物的数量与相对含量均最多。正常光照下共检测出80种挥发物,8:00为挥发高峰期,12:00和0:00为挥发低谷期。黑暗处理组中共检测出77种,16:00数量最少,20:00数量最多。黑暗处理影响了各类挥发物相对含量日变化趋势,并且减小挥发物相对含量日变化波动幅度,其中烯烃类、芳香烃类、醇类挥发物的变化范围分别为正常光照的41.57%,61.03%,42.87%。本试验为进一步探明植物挥发物释放机理提供了试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柑橘果实富含酚类物质,主要包括类黄酮和酚酸,其中以类黄酮为主。本文围绕柑橘果实酚类物质的种类、含量与分布、动态变化,生物活性等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柑橘果实的科学利用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4.
瓯柑橘皮和柑橘皮的抗缺氧、抗疲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森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2):14-15,19
在小鼠饲料中添加10%的柑橘皮和瓯柑橘皮,饲喂2周后进行密闭抗缺氧和负重游泳抗疲劳试验。抗缺氧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柑橘皮组和瓯柑橘皮组小鼠的缺氧窒息死亡时间分别为:19.53±3.21 m in,23.88±7.10,26.86±3.65;抗疲劳试验结果,对照组、柑橘皮组和瓯柑橘皮组小鼠游泳死亡时间分别为:3.99±0.75,3.86±1.82,5.32±1.20。结果证明橘皮和瓯柑柑橘皮对小鼠均有极显著抗缺氧作用(P0.01),而且瓯柑橘皮的作用显著大于柑橘皮(P0.05);瓯柑橘皮还有极显著的抗疲劳作用(P0.01),而柑橘皮无此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5.
黄龙病是柑桔最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其病原菌在病株地上各部位和根部均有分布,主要通过病芽嫁接和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进行传播。本文研究了黄龙病通过柑桔根部传病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将感染黄龙病的红皮山桔苗与健康沙糖桔苗直接合种在一起,3年后健苗均没有发病;但是将病苗、健苗的侧根表面切除、相互连接绑缚合种在一起6个月后发现,30株健苗中有1株感染了黄龙病,9个月后感染数达到9株,12个月后为11株,感染率达36.67%,说明病树、健树根系直接交叉生长并不能传播黄龙病,但通过病根嫁接、病健苗的根系生长融合在一起则可以导致病原的传播,即病根嫁接与病芽嫁接一样具备传播黄龙病的能力,而且传播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定量衡量黄龙病菌量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采自海南琼中橘园中感染了柑橘黄龙病的琼中绿橙为实验材料,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的方法测定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的浓度,同时对果实品质的8个外在指标(果实纵经、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和5个内在指标(果汁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进行测定,研究黄龙病菌浓度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外观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包括果实纵经、果形指数、单果重(p<0.05),其中果实纵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64.97mm下降到57.44mm,相对较少11.59%;果形指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0.83上升到0.94,相对增多13.25%;单果重呈现下降趋势,从166.35g下降到109.66g,相对较少34.08%;果实横径、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等指标变化不明显。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内在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从9.65%下降到8.19%,相对减少15.13%;果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和TSS/TA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黄龙病菌浓度增加的情况下,琼中绿橙在果实外观、内在品质等多个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价黄龙病对柑橘果实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蒿挥发油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黄蒿Artemisia scoparia挥发油对几种植物受体的化感作用,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黄蒿挥发油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苜蓿Medicago sativa、白菜Brassia pekinensis、玉米Zea mays种子萌发和幼芽、幼根伸长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萝卜种子抑制作用最强,最终萌发率比对照减少27.3%。对苜蓿的幼芽和幼根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分别比对照减少19.2%和33.4%。用GC-MS-DS联用方法,共鉴定出挥发油中的38种化合物,检出物占总质量的87.53%,其中萜烯类12种,占45.04%。相对百分含量在1.5%以上的化合物有10种:1)2,5 亚乙烯基[4,2,2]螺桨 3,7,9 三烯;2)斯巴醇;3)石竹烯;4)1,2 二甲氧基 4(2 丙烯基)苯;5)石竹烯氧化物;6)毛蒿素;7)橙花叔醇;8)β 法呢烯;9)1 (1,5 二甲基 4 己基) 4 甲基苯;10)大根香叶烯。  相似文献   

18.
马森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3):9-10,13
从陈皮和瓯柑橘皮中提取类黄酮,试验不同剂量的类黄酮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作用,比较它们体外清除O2.的效果,并和维生C进行比较。结果:维生C对邻苯三酚自氧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0.1、0.2和0.3 mL的抑制率达到47.67±2.18(%)、78.61±1.45(%)和95.69±0.36(%);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均P0.01)。陈皮和瓯柑橘皮类黄酮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率为44.32±2.85和43.17±2.53(P0.01);两者均无量效关系,两者之间作用也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种橘皮类黄酮都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但作用小于同剂量的维生C(P0.01)。  相似文献   

19.
旨探寻内蒙古三河牛牛肉风味特征物质,分析不同部位生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以期探索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在牛肉中的作用机理。采集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三河牛牛肉16个部位共计48份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联合气相质谱分析仪(SPME-GC-MS)对三河牛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研究,挥发性组分通过与NIST20谱库及正构烷烃标准物质进行比对进行定性分析,且正反匹配度均大于800(最大值为1000)的鉴定结果予以确认,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16个部位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检测出7大类共159种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32种,醇类化合物21种,酸类化合物16种,烃类化合物37种,酯类化合物33种,酮类化合物10种和杂环类化合物11种。三河牛肉质氨基酸含量高、风味口感都非常好,是生产肉制品的高端原料。  相似文献   

20.
用索氏回流浸提法提取台湾椪柑果皮,得到乙醇粗提取物浸膏,蒸馏水复溶浸膏后采用梯度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步萃取。用HPLC鉴定各极性部位的类黄酮组分,用DPPH、ABTS、ORAC法鉴定各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台湾椪柑果皮醇提取物类黄酮主要富集在乙酸乙酯部分,且该部分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其他极性部位。说明柑橘类黄酮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