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14~2015,在幼果果皮开始转绿时,开展不同环割(剥)处理对沙糖橘保果效果试验,调查统计不同环割(剥)处理的保果率、秋梢数量和秋梢长度,弄清不同环割(剥)处理对沙糖橘保果效果。结果表明天气正常时,环割2-3次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沙糖橘的保果率;在长期低温阴雨天气时,环割3次或环剥1次才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沙糖橘的保果率;但环割1-3次或环剥1次会极显著地抑制秋梢的萌发与生长,致秋梢/果比极显著降低。因此,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沙糖橘的保果以环割2次为宜;在天气不正常情况下,环割3次保果即可。  相似文献   

2.
对适龄不结果的旺长柚树 ,一些果农采用环割、环剥、环扎或倒贴皮等促花措施后 ,效果仍不理想。因此 ,如何正确使用这一技术促花非常重要。一是改进环割、环剥技术 ,简称两次环割 (或环剥 )法。 5月上中旬进行第一次环割或环剥 ,作用是抑制春梢旺长 ,形成中庸枝条 ,为花芽分化打基础 ,同时对初挂果树有保果作用。第二次从 8月上旬开始至中旬在上次处理部位相距 4~ 6cm处 ,再次进行环割或环剥 ,可减少秋梢抽发和控制晚秋梢 ,促进花芽生理分化。两次处理的时间必须掌握好 ,这是成功关键。具体操作方法是 :利用晴天 ,环割选择主侧枝离分枝部…  相似文献   

3.
幼年桃树在扩大树冠的同时,总有些枝条疯长或方位不当,过去多将其疏去。为提高幼年桃树早期产量,于1998年对此类枝进行了环剥促果试验,取得明显成效。 供试品种为浏阳四斤桃,树龄3年,株行距3m×4m。冬季在 6株树体上需疏删的 15个比较粗的枝条上进行环剥,环剥宽度为1cm,深达木质部割一圈,不再进行冬剪。结果,次年环剥过的枝条新梢长只有9-16cm,未环剥枝条的新梢长60-90cm。环剥了的枝条比未环剥的枝条多采果 36.5kg(15个枝条),且每个枝条有20%的果为大果型,仅有24%左右的果较小,…  相似文献   

4.
1 适当实施螺旋环剥技术树龄10年生以内的树,环剥程度宜轻,10年生以上的树,环剥程度可重。树势壮旺,叶绿层厚,采果后重施有机肥,秋梢老熟后未进行过深翻土层的植株,环剥程度宜偏重;树势中、下,叶绿层中等,施过采后肥的,环剥程度也宜轻。肥水充足,灌溉方便的荔枝园和单株,环剥程度宜重,反之宜轻。树干径粗10cm左右者宜重,反之宜轻。生长势壮旺的品种,如大红袍、糯米糍和铊堤等,环剥程度可偏重;桂味、绛纱兰等宜轻。2 操作要点21 剥口宽度 一般以3~7mm宽为宜,过窄伤口愈合早,控制程度轻,过宽愈合时间长,控制程度重。22 螺距大小 螺…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1)间伐、间伐 环割、间伐 环剥等三种处理对促进大鸡心黄皮来花有明显的成效,间伐 环剥处理效果最好,其次是间伐 环割处理,采取单一措施间伐效果相对较差。(2)在四个处理中以间伐 环剥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间伐 环割处理,第三是间伐处理。间伐、间伐 环剥、间伐 环割处理等三种处理主要是通过提高来花结果枝条数、单株结果数提高产量。建议在黄皮低产园造中结合间伐、断根,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根据树势合理使用环剥、环割措施。  相似文献   

6.
干热河谷区光热资源充足 ,适宜荔枝生长发育 ,该区种植荔枝具有色泽鲜 ,风味好 ,早熟等特点。1 品种选择选择品质优良 ,产量高 ,经济性状好的品种。如三月红、糯米糍、妃子笑、桂味、怀枝和黑叶等。2 育苗2 .1 压条 时间为 3~ 8月 ,3月份为最佳时期。方法是 :从品质优良 ,丰产稳产且健壮的 3~ 4年生结果母树上选择直径 2 cm左右、较直立、皮光滑的健壮枝条 ,环剥后 ,切口处涂抹吲哚丁酸 5 0 0 0× 10 -6,再包裹生根基质。待环剥接处长出 2~ 3次根后可剪断下树 ,下树后假植一段时间 ,假植苗床应搭荫棚。2 .2 嫁接 采用补片芽接法。…  相似文献   

7.
1 夏改土 将以往荔枝园在冬季进行深翻改土、断根扩穴、增施有机肥改在采果后的夏季进行。初结果树在树冠滴水线内外挖深沟扩穴改土 ,沟深及宽35~ 4 0cm ,长度视树冠而定 ,已封行的结果树以浅耕、除草和培土为主 ,结合改土增施有机肥。按产5 0kg果计 ,株施钾肥 1~ 2kg ,磷肥 0 5kg ,碳铵1 5kg或复合肥 1 5kg ,撒施或开沟施用。2 早留芽 只要雨水充足 ,树体萌芽较整齐即可留芽护梢 ,夏、秋梢均可 ,每次新梢转绿期增施钾肥一次 ,天旱时可进行根外喷施。3 适环剥 进入 10月份即可开始对枝梢老熟的果树进行螺旋环剥控梢促…  相似文献   

8.
据《园艺学报》2013年第3期《遮阴和环剥对荔枝枝梢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作者莫伟平等)报道,以12年生"黑叶"荔枝为研究材料,进行遮阴、环剥及遮阴+环剥处理,观测这些处理对新梢生长,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和环剥处理均能显著抑制枝梢生长,降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但两种  相似文献   

9.
据《果树学报》2019年第2期《丰产期沙糖桔落果规律及环割(剥)保果效果研究》(作者张社南等)报道,以丰产期沙糖桔为试材,研究其落果规律及环割(剥)对其生理落果、秋梢萌发与成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沙糖桔开花期在4月上旬,开花期间无落蕾、落花现象;第一次生理落果出现在4月21日至5月23日。  相似文献   

10.
以10年生翠冠梨为供试品种,进行倒贴皮、环剥、环割等处理,探讨翠冠梨主枝创伤处理控梢、促花、保叶等效应。结果表明:翠冠梨主枝创伤处理,能有效抑制枝梢生长,缓和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增产效应明显;叶部真菌性病害发生较轻,病毒性病害却呈加重发生趋势;对梨叶早衰脱落具有一定减轻发生程度与延缓发生过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福建省屏南县巨峰葡萄为研究对象,开展冬季枝梢修剪试验,以探索高海拔山区不同修剪方式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旨为推迟物候期,避开倒春寒。结果表明:冬季采用中、长梢修剪较对照组(短梢修剪),其新梢粗度,大小果比例、物候期均有显著差异。新梢粗度减少至9.44 mm~10.10 mm,叶面积减少18 %~42 %,有效地削弱枝梢生长势;中、长梢修剪处理的大小果比例从对照的50.22 %分别下降到35.72 %和27.63 %,且果串均匀;物候期推迟近7 d。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提升至20.84 %~21.86 %、可滴定酸下降至0.42 g/ml。本研究结果可为巨峰葡萄的高山种植在控制长势,推迟物候期以及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贡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经济作物。种植的种苗来源主要有组培苗和吸芽苗,不同种苗类型对田间管理要求不同,从而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性状。本研究采用不同种苗类型为材料,探讨贡蕉生育期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性状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吸芽苗相对于组培苗,在幼苗期内球茎高度和宽度、粗根系直径上为极显著差异,分别增加了653.43%、391.24%、198.36%;抽蕾期假茎粗度、叶片宽度、假茎高度达到极显著差异,分别增加了18.36%,17.01%,16.82%;采收期果穗重、果指重、果指背长、果穗长上呈显著性差异,分别增加了34.50%、32.01%、24.33%、17.18%。再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果穗重量与内球茎高度和宽度、果穗长和果指粗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98、0.96和0.94。由此可见,在自然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吸芽种苗,具有较大的球茎器官,养分贮存足,发苗快,植株长势强,更易丰产稳产,研究结果对贡蕉高效种植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广西亚热带香蕉产区,以威廉斯B6为研究材料,以当前生产上常用的施肥量为对照,研究不同减量施肥对香蕉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和果实品质性状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减量施肥处理对香蕉植株的生物产量和果实产量以及果实的品质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施肥量过少会延缓香蕉的发育进程,使抽蕾开花期推迟;导致香蕉植株的生物产量和果实产量以及品质降低,但是不同处理之间果实产量和品质性状之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其中G2处理的果指长、单果指重及单株生物产量和果实产量最高,适当的减少施肥数量可以获得更好的产量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25%氟节胺悬浮剂对荔枝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改善作用,连续两年在荔枝秋梢成熟后而冬梢未出时喷施不同浓度的25%氟节胺悬浮剂。结果显示:25%氟节胺悬浮剂能够明显控制和抑制荔枝冬梢的萌发和生长,与对照相比,冬梢的控制率和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6.54% ~ 94.34%和90.26% ~ 98.84%;氟节胺对荔枝的增产效果显著,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116.12% ~ 206.23%;氟节胺对荔枝果实品质无显著提高改善作用。综合考虑,当药液浓度达到500 mg/kg时,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与最大值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喷施的适宜浓度为333.3 ~ 500 mg/kg。  相似文献   

15.
冬季放牧和春季火烧对新麦草生长与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前一年冬季放牧和春季火烧对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 (Fisch.) Nevski)植株生长与种子增产效应,旨在提出新麦草种子高产的田间管理技术。结果表明:前一年冬季放牧和春季火烧处理均可明显促进新麦草种子田的生育进程,返青分别较对照提前23 d和19 d,以冬季放牧更为显著;两种处理可提高地上生物量、单位面积的平均分蘖数和分蘖株的大小,而且收获期基部功能叶的叶面积有所增加,均以冬季放牧最高,表明冬季放牧能够促进新麦草生殖生长,抑制营养生长;两种处理均可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从而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的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均以冬季放牧最高,实际种子产量可达2303.9 kg/hm2,较春季火烧(1384.8 kg/hm2)和对照(928.4 kg/hm2)增产66%和148%;冬季放牧既可提高新麦草种子产量,又可充分利用种子田的饲草贮存,可作为重要的种子增产手段加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6.
凋萎病是杨梅产业的重大病害,为研究凋萎病树硼元素分配的变化和施硼对发病率的影响,本文测定病树与健康树(CK)的根、枝和叶等部位的硼含量、根际土壤速效硼含量,并且设计兑水浇施1.5、3.0、6.0、9.0 g/m2硼砂至杨梅苗圃地,0.75、1.5、3.0和4.5 g/m2成年树滴水线沟施硼砂,不施硼砂的作对照,调查施硼对凋萎病发生率。结果表明,凋萎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硼在杨梅树体内的吸收和分布。病树上有病症嫩梢的干枯叶片、没有病症的嫩梢叶片和老龄叶片的硼含量分别比CK显著低8.11%、6.04%和7.56%,病树表现症状的嫩梢枝皮、不表现症状的嫩梢枝皮和根部皮硼含量分别比CK显著高7.94%、9.76%和11.77%,病树根际土壤的速效硼含量比CK显著高29.03%,差异显著;病树无病症嫩梢枝干和根部干硼含量低于CK。9 g/m2硼砂处理杨梅苗木发病率比对照高7.4%,1.5 g/m2硼砂处理成年杨梅树发病率比对照降低7.6%,其他苗圃地和成年树处理发病率均无显著变化。本文研究结果将为开发杨梅凋萎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朱方容  何彬  林强  胡乐山 《蚕业科学》1999,25(3):135-140
对72 个桑树杂交组合进行两种冬伐处理,研究冬伐形式对桑树的花叶病抗性、春叶产量和叶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冬伐处理对桑树的花叶病抗性、春叶产量和叶质均有极显著的影响。采用冬留长枝的冬伐形式,可使花叶病的株发病率降低5517 % ,病情指数降低7399 % ,病害对产量的综合损失率降低8645 % ;桑树的总枝条长度、单位条长叶片数、单叶重分别增加3296% 、1233 % 和2377 % ,从而使春叶产量大幅提高,平均增产13593 % ;春叶的干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糖含量显著提高,桑叶养蚕可使全茧量、茧层量、产卵数、良卵数分别提高388 % 、416 % 、60 % 和60% 。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本试验研究了木薯淀粉厌氧发酵液(COD化学耗氧量,800-1000 mg/L)直接定量施用到香蕉地上对香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薯淀粉厌氧发酵液能显著提高香蕉植株的假茎高度、假茎围、绿叶数、果梳数、果穗长度、单株果穗重;抽蕾期比对照提早20-80天,产量提高40.8%-77.3%;生产成本下降(每hm2生产成本比常规施肥下降0.7-1.3万元),产值和利润提高(产值和利润每hm2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2.8-5.4万元和3.5-6.7万元),达到了变废为宝、降低香蕉生产成本的双重目的。木薯淀粉厌氧发酵液直接在香蕉上定量施用是可行的,尤以全生育期施用木薯淀粉厌氧发酵液总量为2700m3/ hm2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施肥及生长调节剂对高羊茅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地区研究氮肥、氯丁唑和调嘧啶对高羊茅种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高羊茅的生殖生长和种子发育。施氮后种子产量较对照明显提高,其中以施氮量120kg/hm2(春季施氮量占总施肥量3/4),种子产量最高,可达2473kg/hm2。在抽穗初期使用调嘧啶可显著降低种子的落粒性,减轻收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