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亚热带地区三明市栽培的西番莲品质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福建省西番莲鲜果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由5位专家于2017、2018年在三明市鉴评西番莲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果形、果皮色泽、果皮粗细与光洁度、风味、香气等8项品质指标的平均数据资料分析筛选关键质量控制指标,并以5%分位数与平均值Mean初步划分修订分级与分等指标,继再辅以单果品质测试数据予以验证修正。研究表明,①黄果品种的单果重与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紫果,同时两品种的所有可测品质指标中单果重变异系数最大,是最重要的品质控制指标;②单果重与可溶性固形物显著负相关P<0.05,与可食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鉴于两品种的可测指标中TSS变异系数最低CV3.579%、CV3.45%最低,与1%分位数为17.19%、16.3%,完全满足鲜食风味要求,因而两品种的鲜食优质方向同为大果。且降水对黄果品种的品质影响相较紫果品种更显著,栽培应予以注意。③单果重SFW分级建议:黄果品种SFW一级≥100g、二级≥85g;紫果品种SFW一级≥70g、二级≥60g。可溶性固形物TSS分等建议:黄果品种TSS一等≥18.0%、二等≥17.5%;紫果品种TSS一等≥17.5%、二等≥16.5%。现行《百香果标准 CODEX STAN 316-2014》、《NY/T 491-2002 西番莲》不适用西番莲在中亚热带气候带生产,且《NY/T 491-2002 西番莲》中规定的可溶性固形物指标偏低,有必要修订或制定新的鲜果标准。  相似文献   

2.
自福建省仙游县度尾文旦柚主产区,选取具代表性16个果园57样株3056个果实,进行外观指标和内质测试,分析结果表明:①果实裂度平均指数(FCAI)对裂果程度的分辨率优于传统果实裂度指数(FCI),其变异系数分别为72.66%和69.13%,依此推荐FCAI为果实裂度的首选评价规范;②由相关分析筛选,在非破坏性可测指标中,单果重(SFW)与TSS极显著负相关P=1.6E-13,果形指数(FSI)与裂宽(FCW)极显著负相关P<1E-16,即将SFW和FSI分别选作果实内质和果实裂度的间接控制性因子;③由SFW级间可溶性固形物(TSS)方差分析,以方差贡献最大(F=32.6、P<0.0001)的SFW梯度分级为推荐标准:S级500 g≤SFW<650 g、M级650 g≤SFW<850 g、L级850 g≤SFW<1100 g ;果实TSS分布呈非正态P(normal)=0.02,参照分位数推荐分等:特等TSS≥10.5%、一等TSS≥9.5%、二等TSS≥8.0%。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知火桔橙单果间及不同果瓣间风味品质的具体差异,以不知火桔橙果实为试材,对来源于不同结果母枝的单果及同一果实不同果瓣的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间内质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Vc、TSS/TA差异都很大,单果间TSS和TA极差分别达4.5和0.4个百分点;同一果实不同果瓣间TSS差异更大,果瓣间TSS极差达8.5个百分点。不知火桔橙单果间和果瓣间的内质差异大,口感风味悬殊,商品均一性较差。总体而言,来源于秋梢结果母枝的果实品质总体优于来源于春梢结果母枝的果实,且单果间和果瓣间的品质差异也更小。因此,不知火橘橙栽培管理上应尽量实现秋梢结果母枝结果,改善果实品质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4.
“老哥金柚”是从“安江早香柚”优良芽变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9年10月获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该品种果实卵圆形,果形端正,纵径15.5 cm,横径14.9cm,果形指数1.0,平均单果重1213.0 g;果皮厚度2.15 cm,黄色,较光滑、有光泽,果面油胞突出,海绵层淡红色,果梗长2~3 cm;囊瓣平均13个,大小一致,肉质脆嫩多汁,化渣,汁胞黄白色,可食率45%,含可溶性固形物14.3%,总糖11.72%,可滴定酸0.32%,维生素C 0.468 mg/g。  相似文献   

5.
为了定量衡量黄龙病菌量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采自海南琼中橘园中感染了柑橘黄龙病的琼中绿橙为实验材料,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的方法测定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的浓度,同时对果实品质的8个外在指标(果实纵经、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和5个内在指标(果汁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进行测定,研究黄龙病菌浓度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外观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包括果实纵经、果形指数、单果重(p<0.05),其中果实纵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64.97mm下降到57.44mm,相对较少11.59%;果形指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0.83上升到0.94,相对增多13.25%;单果重呈现下降趋势,从166.35g下降到109.66g,相对较少34.08%;果实横径、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等指标变化不明显。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内在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从9.65%下降到8.19%,相对减少15.13%;果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和TSS/TA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黄龙病菌浓度增加的情况下,琼中绿橙在果实外观、内在品质等多个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价黄龙病对柑橘果实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重庆三峡库区晚熟脐橙品质变化,以及确定其适宜采收期。2015年1-5月在重庆市奉节县的6个主产乡镇的10个代表性果园,分别采集凤晚和鲍威尔脐橙果实横径80-85mm的大果和横径60-70mm的小果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相同采果时期,2个品种的大果单果重、纵横径和皮厚均高于小果,但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Vc含量、还原糖、转化糖及总糖均低于小果,2种类型果实的各个品质指标大多数有显著性差异;由于小果的TA均高于大果,导致其固酸比(TSS/TA)低于大果。总体而言,两个品种随采果时期的推移,TSS和TSS/TA上升,TA含量下降;Vc含量先减后增,多数在4月18日最小,随后上升。两个品种果面色差L值随着采果时期的推移先减后增,在4月18日达到最小值,随后上升;凤晚脐橙果面色差a值在3月18日最大,鲍威尔脐橙果面色差a值在1月18日最大;而两个品种的果面色差b值均在1月18日最大;凤晚的果面色差a/b值先增后减,在3月18日达到最大值;鲍威尔的果面色差a/b值先减后增,在4月18日达到最小。总的来说,凤晚脐橙果实成熟期和适宜采收期为4月中旬,鲍威尔脐橙为5月中旬;凤晚脐橙品质优于鲍威尔脐橙;小果的果实品质优于大果。  相似文献   

7.
为贵州‘玛瑙红’樱桃果实分级提供参考,对贵州省6个主要产区‘玛瑙红’樱桃进行随机采样,测定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对果实质量分级评价标准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玛瑙红’樱桃果实质量的主要范围为2.2-3.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分布在11-15 %之间,单果重与可溶性固形物呈负相关关系,避雨栽培和‘开心形’树形能提高果实品质。建议‘玛瑙红’樱桃的果实单果重≥3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 %为一等果,单果重≥2.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 %为二等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泉州地区杧果优良品种缺乏、成熟期较为集中等问题,对引进的‘贵妃杧’和‘四季杧’在泉州地区的试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妃杧’长势较好,产量稳定,果实可食率高,纤维少,品质佳,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四季杧’植株具有速生快长的特性,周年开花结果且稳产丰产,果实品质佳,还可丰富杧果淡季销售市场,推广前景看好。‘贵妃杧’平均单果重547.9 g,可食率8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果肉细嫩爽口;‘四季杧’正造果平均单果重358.4 g,可食率77.3%,可溶性固形物17.5%,果汁较多;‘四季杧’反季果平均单果重313.4 g,可食率74.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5%,果汁较少但甜度更高。这两个品种在株产、平均单果重、可食率、纤维含量、果实品质等方面均优于本地杧果,适宜在泉州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夏甜”是从“冬枣”ד临猗梨枣”的杂交后代中选出的。2018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形指数1.1,平均单果重15.65 g,果实大小整齐,果面光滑,果柄较长,梗洼宽阔、浅,果顶平,果皮薄,红色。果肉白绿色,汁液多,致密细腻。果实可溶性固形物24.7%,维生素C含量3.32 mg/g,酸含量0.46%,可食率97.8%。口感酥脆,风味甜,无残渣,鲜食品质佳。  相似文献   

10.
正"沧冬3号"李是从广东地方品种"三华李"芽变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良种编号:冀S-SV-ZJ-105-2019)。平均单果重20.26 g,最大34.5 g;果实圆形,平均纵径3.7 cm,平均横径3.8 cm,果形指数0.9,果实大小均匀,赭红色;果点小、白色,果皮薄,果顶凹,梗洼中;果肉硬度11.8 kg/cm~2,果肉黄白;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4.9%,维生素C含量292 mg/100 g,可食率97.5%,果核纺锤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