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重庆三峡库区晚熟脐橙品质变化,以及确定其适宜采收期。2015年1-5月在重庆市奉节县的6个主产乡镇的10个代表性果园,分别采集凤晚和鲍威尔脐橙果实横径80-85mm的大果和横径60-70mm的小果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相同采果时期,2个品种的大果单果重、纵横径和皮厚均高于小果,但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Vc含量、还原糖、转化糖及总糖均低于小果,2种类型果实的各个品质指标大多数有显著性差异;由于小果的TA均高于大果,导致其固酸比(TSS/TA)低于大果。总体而言,两个品种随采果时期的推移,TSS和TSS/TA上升,TA含量下降;Vc含量先减后增,多数在4月18日最小,随后上升。两个品种果面色差L值随着采果时期的推移先减后增,在4月18日达到最小值,随后上升;凤晚脐橙果面色差a值在3月18日最大,鲍威尔脐橙果面色差a值在1月18日最大;而两个品种的果面色差b值均在1月18日最大;凤晚的果面色差a/b值先增后减,在3月18日达到最大值;鲍威尔的果面色差a/b值先减后增,在4月18日达到最小。总的来说,凤晚脐橙果实成熟期和适宜采收期为4月中旬,鲍威尔脐橙为5月中旬;凤晚脐橙品质优于鲍威尔脐橙;小果的果实品质优于大果。  相似文献   

2.
现获得晚熟脐橙品种‘晚棱脐橙’一芽变材料,果皮从果蒂到果顶方向有突起棱条。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南瓜状晚棱脐橙芽变与‘晚棱脐橙’同为二倍体。不同时期果实常规品质分析发现南瓜状晚棱脐橙芽变果实略呈扁圆形,维生素C含量较高,酸甜适中,成熟期晚于‘晚棱脐橙’。石蜡切片分析发现南瓜状晚棱脐橙芽变与‘晚棱脐橙’果皮显微结构发现二者存在细胞水平上的差异。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南瓜状晚棱脐橙芽变与‘晚棱脐橙’进行遗传鉴定,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反应优化体系。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7条能扩增出清晰度高、多态性好的引物,对南瓜状晚棱脐橙芽变与‘晚棱脐橙’的基因组DNA进行ISSR-PCR扩增,结果表明有9条引物可使南瓜状晚棱脐橙芽变与‘晚棱脐橙’在某些扩增位点上出现多态性,说明南瓜状晚棱脐橙芽变与‘晚棱脐橙’在DNA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确定瓯柑合适的采摘期,为瓯柑的采收、贮藏和销售提供参考。设置了三个采收期,测定了不同采收期的果实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率、失重率、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指标。结果表明,采收期Ⅰ的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较低,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酸含量高;采收期Ⅲ的果实品质较好,但在贮藏中果实腐烂率高,果实容易失水干枯;采收期Ⅱ的果实,贮藏结束后果实腐烂率低,无干枯果,总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高,总酸含量低,果实外观品质和口感好,并在常温贮藏中保持了较好的品质、耐贮性以及商品价值,因此认为采收期2(11月下旬)为瓯柑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三峡库区秭归地区不同海拔伦晚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Lane late’ Navel)果实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湖北三峡库区晚熟脐橙果实枯水防控栽培技术,进行了晚熟脐橙种植区域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北三峡库区,江南晚熟脐橙适宜区域化种植在海拔360 m以下,江北在海拔350 m以下。在适宜范围外,随海拔升高,晚熟脐橙果实品质下降,可食率、果汁率降低,酸下降快,化渣性变差,果实枯水加重。其次,探讨了晚熟脐橙果实枯水防控生产技术,冬季套袋试验效果好,果实枯水比率控制在5%以下,显著低于对照果实(枯水率50%),可有效减轻和防止晚熟脐橙果实枯水,而且套袋果实外观好,品质优。覆膜技术效果其次,果实枯水比率可以控制在20%以下,而且该技术简便、劳动量小且成本较低,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浙江省不同主产地脐橙的品质现状及亲缘关系,本研究对从5个栽培地引种的17个脐橙样品的理化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从300个引物中筛选出具有丰富多态性的17个10bp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09个DNA片段,片段大小在200bp-28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谱带为65条,占59.63%,表现出较为丰富的RAPD多态性,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了品种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产地的脐橙品种固形物含量在12%-15.25%,朋娜维生素C含量较纽荷尔低,朋娜平均裂果率达14.48%,纽荷尔平均裂果率为4.04%,其它脐橙品系的裂果率平均为10.08%,浙江省纽荷尔脐橙总体品种特性较朋娜和其它脐橙品系佳。结合脐橙品质和遗传距离,将浙江省主产17份脐橙材料可聚成三大类群,Q001,Q002,Q003,Q006,Q007,Q0013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为朋娜品种,Q0011,Q0015,Q0016,Q0017,可分为一类,为纽荷尔品种,其它品系的脐橙归为一类。  相似文献   

6.
7.
以福建余甘主栽品种‘粉甘’果实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余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迟和果实成熟度的提高,余甘果皮颜色由青绿色逐渐变成黄绿色,果核颜色由深绿色变成棕褐色,果实重量和大小逐渐增加,果实可食率和营养品质提高。可用果实重量和大小、果形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果实可食率作为确定余甘果实采收成熟度的参数。同时,不同采收期对余甘果实的耐贮性影响不同,盛花期后179 d采收的果实耐贮性最好,在常温25±1℃下贮藏16 d后,好果率为91%,失重率为3.51%。  相似文献   

8.
以4年生枳砧‘纽荷尔’脐橙为供试材料,200 mg.L-1的亚硒酸钠为喷施浓度,在大田条件下设置幼果期(T1)、膨大期(T2)及幼果期和膨大期(T3)3种叶面喷硒处理。结果表明,T3处理果实总硒及有机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且有机硒主要为硒代胱氨酸(SeCys2)、占比达98.1%;T3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依次提高了20.3%、16.2%、13.6%和26.7%,且维生素C、总黄酮及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T3处理模式可作为赣南脐橙优质富硒栽培技术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赣南脐橙品质现状及其不同区域、树龄及土壤类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2020年和2021年调查分析了17个县(市、区)66个主产乡镇204个果园脐橙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赣南脐橙果实整体品质优良,以中部盆地区域(北纬25°34′33″~26°8′5″)品质最优,当栽植地向北或向南推移时,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逐渐下降,南部较低纬度产区的TSS最低,可滴定酸(TA)含量最高;幼龄树果实TSS含量较低,14~20年生树果实品质趋于稳定且TSS含量最高,但树龄≥21年则品质开始降低;红砂土和紫色土上的脐橙品质要优于水稻土和红壤土。因品质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上市果品质量相对一致,赣南脐橙应根据区域和树龄等分批次采摘上市,中部果园、成年和老龄果园适时采收,南部和北部果园、幼龄果园适当延迟采收。栽培管理方面,幼龄树控制氮肥施用,老龄果园则通过更新复壮及扩穴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恢复树势改善品质。由于目前赣南脐橙绝大部分为2014年后定植,随着树龄的增长,在未来十多年内整个赣南脐橙果实的TSS和固酸比将呈现逐步升高趋势,有利于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明微生物水溶肥对赣南脐橙产量、品质、脐橙黄皮层香气物质含量的提升,及对重金属吸收的抑制效果。【方法】2020至2021年度,以赣南纽荷尔脐橙为试验对象,通过比较果农习惯施肥与微生物水溶肥对赣南脐橙品质及重金属的影响,在信丰县大塘埠镇果园开展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连续2年按照推荐用量施用微生物水溶肥使得脐橙产量平均提高了30.7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6.75%,还原型Vc含量提高了7.25%,脐橙可食部位铅含量降低了36.46%,脐橙黄皮层香气物质含量提高了16.33%;同时,整果铅、铬、砷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7.44%、43.27%、11.90%。【结论】施用微生物水溶肥有助于提高脐橙的产量、品质及脐橙黄皮层香气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脐橙果实重金属铅、铬、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用7组药剂分别对纽荷尔脐橙做浸果处理,处理至135天,结果显示:百可得 咪鲜胺处理组烂果率7.78%,病情指数4.81,防效75.5%;咪鲜胺处理组烂果率13.33%,病情指数8.52,防效56.6%;百可得 抑霉唑处理组烂果率14.44%,病情指数8.15,防效58.48%;清水处理组烂果率30%,病情指数19.63。百可得 咪鲜胺处理组储藏效果最好,其次是咪鲜胺处理组和百可得 抑霉唑处理组。在脐橙的储藏保鲜中推荐使用百可得与咪鲜胺或抑霉唑混配或咪鲜胺单剂。  相似文献   

12.
以1年生盆栽枳砧纽荷尔脐橙为试材,研究不同施N水平对叶片N含量,春梢、夏梢和秋梢落叶率,以及春梢、夏梢和秋梢叶绿素含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施N植株前期落叶率略高于未施N植株,后期无显著差异;叶片N含量与施N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7);施N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枝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且在整个测定时期内使叶绿素含量维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单株施N量高于6.5 g时叶绿素含量不再显著增加,但更有利于维持叶绿素含量的周年稳定;对照(不施N)的不同枝梢叶片叶绿素含量从当年9月开始明显下降,翌年3月出现锐降,而施N植株仅略微下降。由此可见,N不仅可提高叶绿素含量且可减少其季节性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个不同产地的赣南早脐橙果实品质,为赣南早脐橙的合理区划提供借鉴。【方法】测定了信丰、兴山和秭归三个产区赣南早脐橙的果实品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样品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并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香气品质的评价。【结果】三个不同产区的赣南早脐橙的果实品质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地区的赣南早脐橙果皮和果肉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兴山赣南早脐橙果皮挥发性物质总量(4220.37ug/g)和果肉挥发性物质总量(40.87ug/g)均最高。D-柠檬烯在赣南早脐橙果皮和果肉挥发性物质中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单萜类及烯萜类氧化衍生物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形成不同产地赣南早脐橙的风味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能将不同产区的赣南早脐橙区分开。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调环酸钙对夏梢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5年生枳砧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Newhall’)树为材料,在夏梢生长期采用叶面喷施和土施两种方式,施加100 mg/L和150 mg/L的调环酸钙,同时设置叶面喷施500 mg/L多效唑处理进行控梢效果对比,在夏老熟后调查了夏梢数量、长度、粗度和夏梢叶片长宽、叶绿素SPAD值,果实成熟期测定了品质指标。结果显示:叶面喷施150 mg/L调环酸钙能显著抑制夏梢抽发和伸长生长,促进夏梢增粗和叶片叶绿素SPAD值增高,降低夏梢叶片长度与宽度,提高成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出汁率,对其他外观和内在品质均无负面影响,具有较好的控制夏梢生长效果。本研究结果为研发合适的夏梢生长调控技术、实现柑橘枝梢生长的省力化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果园12月初至3月上旬的温度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两个冬季落果和果实出汁率差异较大年份冬季低温的发生特点及其对晚棱果实越冬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生产季冬季冰点以下低温的发生频率一样,但极端低温强度、持续时间存在差异。12月~2月份每月极端低温依次为-0.7℃、-1℃和-3℃的2016-2017生产季冬季落果率为18.4%、果实出汁率为57.4%,而冬季落果率和果实出汁率分别为54.6%和34.3%的2015-2016生产季冬季每月的极端低温依次为-2℃、-4.9℃和-3.9℃;从单次冰点以下低温持续时间来看,2015-2017两个生产季分别为2~8个小时和4~13个小时;从日均温来看,两个生产季主要在5~20℃之间,低于5℃的天数2015-2016生产季是8天,而2016-2017生产季仅4天。由此可见,-3℃以下极端低温加剧了冬季晚棱脐橙果实落果和导致果实出汁率的下降,此外,冰点以下低温和日均温低于5℃持续的时间均可能与晚棱冬季落果和果实出汁率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发酵脐橙粕对番鸭肠道形态结构、肠黏膜免疫功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究发酵脐橙粕用于番鸭节粮养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体重为(267.33±9.50)g的180只16日龄番鸭,随机分成2组(每组公母各半),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含有100 g/kg发酵脐橙粕的基础饲粮,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48 d。试验结束后,采集番鸭十二指肠组织样品和盲肠内容物。通过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十二指肠肠道形态学指标和肠黏膜免疫功能指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盲肠内容物的微生物16S rDNA进行测序,分析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100 g/kg发酵脐橙粕可极显著提高番鸭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P<0.01),显著提高绒毛表面积和上皮内淋巴细胞阳性率(P<0.05)。(2)显著物种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0 g/kg发酵脐橙粕饲粮极显著抑制了番鸭盲肠脱铁杆菌门、厌氧菌科和无胆甾原体等有害菌丰度(P<0.01),极显著提高了黄杆菌属、螺杆菌属和巨单胞菌属等有益菌的丰度(P<0.0...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不同贮存温度和时间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鸡蛋品质的影响,收集饲喂6种日粮的41周龄海兰褐蛋鸡所产蛋,每组40枚,随机均分为2份,分别放置于室温和4 ℃冰箱,在保存0、15、30、60和90 d时各取4枚测定鸡蛋失重率、比重和蛋黄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富含PUFA鸡蛋在贮存过程中失重率、比重和蛋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 P >0.05);鸡蛋室温与4 ℃贮存相比3个指标差异极显著( P <0.01),室温贮存失重率是4 ℃贮存的3倍左右,且失重率与贮存时间呈显著正相关;鸡蛋室温贮存比重下降大于4 ℃贮存,且比重与贮存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室温贮存蛋黄MDA含量均高于4 ℃贮存( P <0.05),各组蛋黄MDA含量随贮存时间延长呈显著正相关增加趋势。研究揭示,富含PUFA鸡蛋在储存过程中失重率、比重和蛋黄MDA含量变化与普通鸡蛋无差异;鸡蛋室温贮存15 d或4 ℃贮存30 d仍为鲜蛋,4 ℃贮存优于室温贮存。  相似文献   

18.
不同储藏方式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夏季常温保存和低温冷藏两种储藏方式对鸡蛋品质的影响,选择540个鸡蛋随机分为9组,1组当天测定蛋品质,3组置于28.31 ℃、湿度为68.13%的室温下保存,5组置于4~8 ℃的冷藏室保存,分别于第7、14、21、42和56 d测定蛋品质。结果表明,常温储藏的鸡蛋随着存放时间延长,鸡蛋品质不断下降,储藏21 d后,蛋重降低5.30%(P<0.05),蛋壳厚度变薄(P<0.05);哈氏单位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第0 d比第21 d的哈氏单位值高59.18%(P<0.05);蛋黄比率随储藏时间的延长有不断变大的趋势,第0 d的蛋黄比率比第21 d低15.58%(P<0.05)。低温冷藏的鸡蛋储藏到21 d时,仅哈氏单位比第0 d低6.78%(P<0.05);冷藏到56 d时,蛋重和哈氏单位比第0 d分别降低5.63%和15.07%(P<0.05),蛋黄比率提高了5.21%(P<0.05)。试验表明,鸡蛋在室温下的新鲜度适宜保存期不应超过21 d;低温冷藏时可以保存到56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