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桃流胶病是桃树上的一种常见病害。本文测定了9类16种杀菌剂对桃流胶病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毒力作用最强的杀菌剂是丙环唑,其次是多菌灵和咪鲜胺,对病菌B. dothidea LHKB-331的EC50值分别为0.0416 礸?mL-1、0.1131 礸?mL-1和0.1548 礸?mL-1;对病菌B. obtusa GA-422的EC50值分别为0.0187 礸?mL-1、0.0362 礸?mL-1和0.0717 礸?mL-1。在保护性杀菌剂中,代森锰锌要优于福美双。而三唑类中的三唑酮和新型杀菌剂嘧菌酯对2种病菌的抑菌作用都较差,对LHKB-331的EC50值分别为5.6247 礸?mL-1和6.7968 礸?mL-1,对GA-422的EC50值分别为11.3153 礸?mL-1和96.9203 礸?mL-1。  相似文献   

2.
对槟榔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均为25~30 ℃,最适生长pH值为6-7。同时明确了不同碳、氮源对槟榔炭疽病菌菌落生长及其产孢的影响。杀菌剂咪鲜胺抑制毒力最高,EC50为0.020 1礸?mL-1;其次为苯甲?丙环唑,EC50为0.225 3 礸?mL-1;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对槟榔炭疽病菌没有抑制作用,不能用于防治槟榔炭疽病。  相似文献   

3.
由扁桃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amydalina)引起的桃实腐病是为害桃树果实的一种重要真菌性病害。为了能筛选到对该病菌具有强毒力的杀菌剂,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用8种供试药剂对桃实腐病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00g/L氟硅唑(EC)的毒力最强,其EC50值为0.0770μg/mL;其次为125g/L氟环唑(SC),10%苯醚甲环唑(WG),300g/L苯甲?丙环唑(EC)和500g/L异菌脲(SC),它们的EC50值分别为0.2343μg/mL、0.2946μg/mL、0.4184μg/mL和0.4773μg/mL;70%丙森锌(WP)的毒力最弱,其EC50值达到2.1958μg/mL。根据毒力测定结果,我们认为400g/L氟硅唑(EC)可以作为桃实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4.
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是猕猴桃果腐病的病原菌。为了给猕猴桃果腐病田间药效试验提供备用药剂,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的毒力,结果表明,11%的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43%戊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和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对葡萄座腔菌具有强毒力,EC50分别为0.0225 礸/mL、0.0490 礸/mL、0.0798 礸/mL和0.1494 礸/mL;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4%腈苯唑悬浮剂、44%精甲?百菌清悬浮剂和2%春雷霉素水剂,对葡萄座腔菌具有较强的毒力,EC50各为0.5275礸/mL、0.5796礸/mL、2.4304礸/mL和3.3063礸/mL;2%宁南霉素水剂的毒力最弱,EC50值高达81.4643 礸/mL。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李果腐病菌、桃枝枯病菌和蓝莓枝枯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上述3种拟茎点霉病菌(Phomopsis sp.)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40%氟硅唑WP、40%咪鲜胺EW和12.5%腈菌唑EC等3种药剂对蓝莓枝枯病菌、桃枝枯病菌和李果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均小于1μg/mL。其中40%氟硅唑WP对桃枝枯病菌和李果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分别为0.02和0.13 μg/mL;40%咪鲜胺EW对蓝莓枝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66 μg/mL。本研究结果为这3种病害的田间防治药剂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定不同化学杀菌剂对香蕉灰纹病的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3株香蕉灰纹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和12.5%氟环唑悬浮剂(SC)毒力最强,平均EC50值均小于1 mg/L;25%丙环唑乳油(EC)、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WG)、20%戊唑醇乳油(EC)和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SC)次之,平均EC50值在1~3 mg/L之间;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和24%腈苯唑悬浮剂(SC)毒力一般,平均EC50值在9~20 mg/L之间;40%百菌清悬浮剂(SC)毒力最弱,平均EC50值为46.572 4 mg/L。80%多菌灵WP、12.5%氟环唑SC、25%丙环唑EC、37%苯醚甲环唑WG、20%戊唑醇EC和50%甲基硫菌灵SC可有效抑制香蕉灰纹病菌菌丝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7.
由疫霉菌引起的苗疫、褐腐病是柑桔苗期和结果期间的重要病害,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柠檬褐腐病菌柑桔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氟噻唑吡乙酮、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霜脲氰、氟菌?霜霉威、甲霜?锰锌、代森锰锌、百菌清、三乙膦酸铝、氢氧化铜和丁子香酚,EC50值分别为0.0017、0.0116、0.6264、0.6471、1.596、4.034、13.23、25.40、41.74、69.15和71.51 mg?L-1。  相似文献   

8.
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 )引起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是香蕉产区的主要叶斑病之一。为了筛选到对该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杀菌剂,该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用7种杀菌剂对香蕉多主棒孢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效果较好的是丙环唑,EC50值为4.2470 ug/mL,其次为多抗霉素和苯甲﹒丙环唑,EC50值分别为4.7223和5.9986 ug/mL。根据毒力测定结果认为,这3种杀菌剂对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在生产中试验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测定得到抑霉唑、吡唑·醚菌酯、啶菌噁唑、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5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的室内毒力值。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菌丝和孢子均有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两种测定方法EC50值均<1μg/ml的是咪鲜胺,葡萄灰霉病对咪鲜胺最敏感,可作为治疗和保护药剂在生产中使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法EC50值<1μg/ml的是啶菌噁唑和苯醚甲环唑,可作为葡萄灰霉病的治疗药剂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筛选到对猕猴桃果梗干枯病菌(Glomerella septospora)具有高效抑制作用的杀菌剂,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室内毒力,其毒力大小根据EC50值和毒力方程的斜率进行评判,结果表明肟菌?戊唑醇(WG)、戊唑醇(SC)、吡唑醚菌酯(EC)和氟硅唑(EC)4种药剂具有强烈的抑菌作用。以上4种杀菌剂可作为猕猴桃果梗干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1.
以12年生晚湖景桃树为供试材料,通过2012~2014连续两年大田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太湖流域典型水蜜桃园磷、钾养分周年投入特征及其对桃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蜜桃园养分投入高,周年纯养分投入量达213.00~290.70 kg P2O5•hm-2和299.40~357.90 kg K2O•hm-2。磷钾养分主要通过复合肥等无机肥带入,占其总养分投入比例分别达37.46%~67.29%和35.77%~67.18%,且基肥投入养分量占周年桃园养分投入总量的35.50%~48.24%和39.56%~44.59%。农户习惯性施肥条件下,水蜜桃桃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平均含量分别达14.02%、0.37%和6.47 mg•100g-1 FW。较农户习惯性施肥处理而言,减量施肥处理显著降低桃果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及桃果固酸比,而对桃果微量元素含量未有显著影响。同时,沼液施用处理对桃果品质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摘 要:为探讨不同浓度氧气处理对蟠桃果实冷藏后货架品质的影响,以 ‘玉露’蟠桃为试材,对冷藏期和货架期间果实失重率、腐烂率、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褐变度的等指标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0-1%和1-3%的O2对蟠桃果实造成了伤害,表现为果实腐烂发酵、产生严重异味;对照果实冷藏后期和货架期间,果实风味丧失,果肉褐变;3-5%、6-8%和8-10%的O2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果肉褐变的发生,较好的保持了果实的固有风味和外观色泽,货架期间,果肉未发生褐变,其中以氧气浓度为3-5%和6-8%的O2处理效果较好。推荐‘玉露’蟠桃的气调冷藏的O2参数为6-8%。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南方软溶质水蜜桃‘玉露’的不同成熟度,比较果实单果重、果型、色差、TSS和TA含量、硬度、出汁率、腐烂率和贮藏性等指标发现,七成熟(CK)采收的果实色泽和品质都与成熟(八、九成熟)果实有显著差异,即使在室温下贮藏后,仍不能达到成熟果实品质;但室温下贮藏3 d后腐烂率为30.4%,6 d后腐烂率为41.9%,仍具有部分商品性。而成熟(八、九成熟)的果实,采收时果实品质差异较小,室温贮藏后,经过后熟,色泽与留树完熟的果实无显著差异;其中八成熟果实在室温贮藏3 d后,腐烂率达到40.5%,6 d后为50%,而九成熟果实在室温贮藏3 d后腐烂率即达到了68.2%,6 d后不具商品性。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设施栽培的4年生春雪毛桃(砧木为青州冬雪蜜桃)为试材,研究硒元素在桃中的吸收运转及积累特性,为设施桃富硒果品生产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花后40d至80d,设施桃不同部位硒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其中叶片呈‘升-降-升(土施氨基酸硒)’与‘持续上升(叶面喷施氨基酸硒)’、果肉呈‘升-降’、果皮呈‘升-降(土施氨基酸硒)’和‘降-升-降(叶面喷施氨基酸硒)’、果核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设施桃从果实硬核至转色阶段是设施桃可食部分-果肉对硒元素吸收的活跃期;硒肥的施用方式不仅影响硒元素在果皮、果肉和果核及果肉和叶片等各部位的累积顺序,而且显著影响硒元素的利用效率,叶面喷硒的硒元素利用率远高于土壤根际施硒的硒元素利用率。综上,设施桃从坐果到果实成熟,采用叶面喷硒,尤其是加强果实硬核至果实转色阶段的施用,是设施桃富硒果品生产的关键措施。此外,抑制设施桃果实成熟前后新梢的补偿性生长是减轻或避免果实中硒元素外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桃树是我国广泛分布的树种,当牛在放牧或圈养时食用了较多的桃树枝叶,可引起中毒,以春季新鲜牧草缺乏时发病较多,且不分品种和年龄均可发病,多于采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病。笔者从医几年来,偶遇两例牛误食桃树枝叶中毒病例,现将诊治体会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晰在桃树登记的农药现状,通过检索登记作物为桃树或者使用场所为桃园的农药,并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截至 2022年 5 月 30日,我国现有登记农药 4.4854万个,可用于桃树且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共 103个,占比极低;其中,单剂43个,混剂60个。其中杀虫杀螨剂占登记总数的67%,其次是杀菌剂28个,占比27.18%,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各1个,昆虫性信息素4个(均为梨小性迷向素)。登记药剂中涉及悬浮剂、乳油、可溶液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等11种剂型,其中悬浮剂占比最多。所有登记药剂中有9种有效成分符合A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针对桃园主要害虫蚜虫、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分别检索药剂信息,发现相同防治对象,在不同作物上登记的药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以鲜食黄桃金陵黄露为试材,研究不同透光率的纸袋对果实色泽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套袋处理增加了金陵黄露果皮的L值和b值,降低了a值,随着透光率的减少,果皮呈现深红、鲜红、黄红相间、黄色。其中1-KW(透光率25%)、1-KK(透光率20%)、1-LP (透光率0)3个套袋处理后果皮的L、a、b值与对照(不套袋)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套袋处理后降低了金陵黄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总酸和Vc含量,其中1-LP处理后四个指标分别为10.3、9.42、0.45和8.77mg/100g,与对照达到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黄桃果实色泽与纸袋的透光率紧密相关,为定向生产不同色泽的黄桃提供了思路,同时建议果实套袋后相关加强肥水管理和进行采前除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