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合民 《种子》2006,25(6):99-100
紫光大圆茄以其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特别是其品质优良、综合园艺性状好、商品性突出而深受人们的青睐。多年来,我们课题组对该品种进行了露地、温室、大棚等不同方式的栽培试验和研究,其中春季露地栽培较设施栽培技术简单、风险小、投资少,较夏秋茬栽培上市早而长、收益稳而高。该品种已被广大茄农接受和认可,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华北、东北地区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金茄”嫩果富含营养,是一种良好的保健蔬菜,是赤水河流域重要的春夏蔬菜之一,在夏秋季蔬菜供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探索了延长茄子的生长期和采收期,达到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茄子产量、品质和效益的高产高效节本生产技术,2003年示范面积达到30hm^2,平均单产值5400元/667m^2,纯收入4320元/667m^2,示范总纯收入194.4万元。  相似文献   

3.
对嫁接茄与自根茄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嫁接对茄子的商品性影响大;嫁接茄的产量为6 246.6kg·(667m~2)~(-1),比自根茄高959.9kg·(667m~2)~(-1),达到极显著差异;嫁接茄增加了茄子的抗病性,枯萎病发病率明显低于自根茄。嫁接是茄子克服连作障碍和实现茄子长季节栽培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大棚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保护地栽培中,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果菜类蔬菜占主导地位。其中茄子以产量高、用工少、栽培相对简单、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但大棚茄子栽培必须因地制宜正确的选用优良品种,选择正确的栽培方式及良种良法配套。  相似文献   

5.
小拱棚茄子的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前15~20天.产量提高20%,经济效益较高,是航子早熟栽培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棚室越冬茬茄子的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前50~70天.产量提高20%~30%;每666.7m^2投入4000~6000元.产量达4500~6000kg,而纯收入可达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广校王庙教学实习基地.在农民技师陈家宝的带领下,进行了三年的棚室越冬茬茄子早熟高产栽培试验(面积约15hm^2),并获得了成功。菜农增收颇丰。现将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6-2002年在河西走廊自然条件下试验结果证明;采用覆膜栽培方式可使甜菜采种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与露地栽培方式比较其平均增产幅度为26.8%。增加经济效益7935.2元/hm^2。  相似文献   

8.
夏秋茄子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承杰 《种业导刊》2010,(11):26-26
1选种催芽 夏秋栽培茄子由于多在麦收后栽植,宜选择耐热、抗病性强、高产的中晚熟品种。北方应选择黑又亮、九叶茄、安阳紫圆茄等品种,南方宜选用红线茄、油罐茄、伏龙茄、星光伏秋茄、晚茄1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茄子是茄属中以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1 6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其产量高、适应性强、供应期长,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长江流域主要栽培方式有大棚春提早促成栽培(塑料大棚10月冷床育苗,翌年2月中下旬定植)、露地及地膜覆盖栽培(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大棚越冬育苗床育苗或翌年1月上中旬电热温床育苗,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定植)、夏秋栽培(4月上旬至5月下旬露地阳畦育  相似文献   

10.
2a的大棚茄子套种豇豆的无公害栽培模式表明:在同一面积的土地上,该栽培模式比普通栽培模式每公顷产值增加了10.4%,经济效益可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春早熟茄子是南方栽培最广泛的一种茄果类蔬菜,也是春夏季蔬菜供应的主要品种。传统早熟茄子栽培育苗采用营养钵或冷床育苗,工作量大,苗龄长,低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病害,苗期管理技术要求高,定植缓苗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春马铃薯全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程地膜覆盖,前期地膜覆盖,露地栽培3种栽培方式进行了5种处理。其结果表明:全程地膜覆盖马铃薯生长势极强,易徒长,产量最低;全程地膜覆盖在初蕾期喷施200mg/kg多效唑(或混喷150mg/kg膨大素),能有效控制营养生长,促进块茎膨大,马铃薯块茎外观品质好,产量较露地栽培增产极显著,较前期地膜覆盖(喷多效唑)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3.
《作物育种信息》2005,(12):9-10
保护地茄子连作栽培时黄萎病、枯萎病发病率高达30%-50%,已成为制约保护地茄子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国内外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抗病性强的野生茄子砧木进行嫁接栽培,较好地解决了茄子重茬和土传病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利用塑料大棚栽培春季早熟茄子,一般在10月下旬播种,翌年2月底至3月上旬定植,4月下旬开始收获。近年来,江西省乐平市推广春季茄子特早熟栽培模式,即9月底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2月上中旬定植,利用冬暖式大棚种植的3月底至4月上旬开始收获,利用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或水泥构件拱杆大棚种植的4月中旬开始收获,批发价格高,以2011年为例,3月底上市的茄子,批发价高达7.6元/千克,4月上旬上市的批发价达6元/千克,经济效益很好。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涛  拥嘎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8):52-56
地膜覆盖作为一项有效的旱作增产技术,可显著改善土壤水温生态条件,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为了解覆膜栽培对西藏春油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山油4号’为研究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析了覆膜栽培对西藏春油菜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缩短生育期5天,株高、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单角粒数均较露地栽培升高,千粒重降低。覆膜栽培产量为2601.67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508.34 kg/hm2,增产率为24.28%。籽粒含油量增加了2.4%,芥酸和硫甙含量变化不大。说明覆膜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西藏春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可作为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在西藏油菜生产上运用。  相似文献   

16.
“紫色树,开紫花,紫花落了结紫瓜,紫瓜又像紫色瓶,紫色瓶里装芝麻。”这是一则关于茄子的谜语,其实茄子从颜色上分类,不只有紫茄一种,还有青茄、白茄和黄茄等;从形状上看也不只有瓶形茄,还有圆茄、灯泡茄、长颈茄、东北羊角茄等。但是在茄子中还以紫色灯泡茄最为常见,其营养价值也最高。  相似文献   

17.
地膜春小麦新品种陇春15号系从750025-12×山前麦的后代832-648中选择的变异株,后经北南交替选育而成,1996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陇春15号是目前甘肃省春小麦推广品种中最适于地膜栽培的品种之一,其株高适中偏矮、抗倒伏,穗大粒多,品质优良,对当前流行的主要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高抗~免疫.陇春15号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和中部川水地区地膜栽培中,适播期为3月上中旬,一般较当地露地栽培提早7~10d;丰产栽培措施为纯N119.3~127.2kg/hm  相似文献   

18.
茄子     
正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又称矮瓜,是茄科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学将之分为圆茄、矮茄和长茄3个变种。茄子原产于亚洲热带,现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但以亚洲栽培最多,中国各地均有栽培。茄喜高温,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其叶大,卵形至长圆状卵形;果的形状大小变异极大,形状有长条形、圆形、椭圆、梨形等,颜色多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白色。其富含维生素,还含磷、钙、钾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生物碱。茄果可供蔬食,根、茎、叶可入药。茄子营养价值高,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双层地膜西瓜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水镇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是全国有名的西瓜之乡,生产西瓜有百年历史。在上个世纪60年代,黑水西瓜以优良的品质、独特的口感进人中南海,成为全国知名品牌。黑水西瓜经黑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在技术和管理上日臻成熟,现已成规模,年产西瓜2亿千克左右。主要品种有:冠龙系列、新红宝系列、京欣系列、无籽系列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栽培方式主要有单层地膜栽培、双层地膜栽培和露地栽培,这里重点介绍双层地膜西瓜早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番茄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种植最广泛的蔬菜之一。我国华南地区可全年进行番茄栽培。北方地区主要以春、夏、秋露地栽培为主。随着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可进行春早熟、秋延后栽培。番茄在当地进行四季生产、全年供应已不成问题。加上南菜北运等长途运销业的发展,番茄在我国已实现了全年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