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春,《前汉书·律历志》、《风俗通》诸书的解释为“春,蠢也”。“蠢”是昆虫活动的意思,春来虫动,幼苗吐绿,万物兴旺,《公羊传》又注说:“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道,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曰春。”春又被神化成为春神东君执掌的神,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节,多指节气,是按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划分的,地球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它反映了季节变化、气候特点、物侯现象的规律,春与节连起来,古人称这天是年之首、月之首、日之首。意味着春回大地,一元复始,气象更新。我国古代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  相似文献   

2.
<正>立春谁家二月煮新丝,一江黄鲫应不识。明日倘或桃李晓,莫问老梅知不知。——唐刘长卿立春天气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斗指艮,这年春天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就来到了。公元2023年的立春是在2月4日10时42分。明代作品《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相似文献   

3.
<正>小寒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唐元稹小寒天气当一年之中太阳到达黄经285°时,斗指癸,这年冬天的第五个节气——小寒就来到了。每年的小寒节气一般从1月5-7日开始,公元2023年的小寒是在1月5日23时04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之名,由此而来。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  相似文献   

4.
春的雅称     
《湖南林业》2009,(2):21-21
三春:古人习惯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所以,有的诗文中提到的“三春”,其实就是指春天。孟郊《游子吟》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九春:春季3个月共90天,10天一春,故又得“九春”之名。阮籍《咏怀》云:“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林业》2009,(8):38-38
《黄帝内经》中说:“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千金要方》中亦云:“饮食过多则聚积,渴饮过多则成痰。”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业》2014,(12):F0002-F0002
丹霞山又称“中国红石公园”,为广东省四大名山之首。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经发现的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因此,它也被称之为“露天的地质博物馆”;同时,景区内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貌似神凝的阳元石、阴元石、双乳石、睡美人等景点,又使丹霞山有“天然的性文化博物馆”之称。  相似文献   

7.
<正>小暑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孟浩然小暑天气当一年之中太阳到达黄经105°时,斗指丁,这年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就来到了。每年的小暑节气一般为公历7月6—8日,公元2023年的小暑是在7月7日10时37分。小暑、大暑,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开始炎热之时称为小暑,最热时称为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相似文献   

8.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的《愚公移山》中所描述的王屋山位于济源市西北部,古属九州之中州,是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其中有奇峰秀岭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飞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观。踯躅于山涧野径,徘徊于碧水之间,感受道家精髓,王屋之神韵令人入浴仙风,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9.
侃侃森林拯救地球岳春恩到目前,地球上人类已超过53亿,而世界人口增加速度每天即达25万。由于地球人满为患,而生活在地球上的“万物之灵”又恣意掠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不择手段地向大自然索取,滥伐森林、过渡放牧、陡坡垦殖,肆意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只弄得地球...  相似文献   

10.
(一)巍巍昆仑峰,滟滟江流东。葱茏千山秀,郁郁万壑松。松风薄云天,听涛发幽情。霜林添风雅,赋比兴益浓。亭亭劲松兮御寒凝,松风龙吟兮涤心灵。意境新颖兮赋佳句,情志淡泊兮神静宁这是笔者于1997年为赞《松风诗词》所写的《松风曲》,发表于该刊第二期上。为了宣传国土绿化,弘扬诗词文化,1996年春在原林业部副部长梁昌武、刘广运的倡议下,组建了“松风诗社”。诗社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办公室”共建了“松风诗词编委会”,当年9月编印了《松风诗词》第一期,内部发行。发行后,受到林业系统广大离退休同志的欢迎,并纷纷投…  相似文献   

11.
<正>立冬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唐李白立冬天气当一年之中太阳到达黄经225°时,斗指乾,这年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就来到了。每年的立冬节气一般在公历11月7-8日交节,公元2023年的立冬是在11月8日00时35分。立冬既表示一年四季的终了,也是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冬,十月节。  相似文献   

12.
<正>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天气当一年之中太阳到达黄经15°时,斗指乙,这年春天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就来到了。每年的清明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交节,公元2023年的清明是在4月5日09时07分。清明,清,清澈洁净,万物以水为净,可见此时降雨较多,后世也有诸多古诗可以论证。明,明朗明净,在雨水的滋润下,在春的回归中,清明标志着生机盎然的图景即将呈现在这片土地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林业》2008,(6):39-39
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是道教对养生者提出的基本要求。节的含义有三:(一)节制之意。就是要节制食欲。嵇康《养生论》说:“饮食不节,以生百病。”权贵人家整天吃着大鱼大肉却没有食欲,这是因为美味佳肴吃得太多。肠胃饱满,使人感到腹中闷胀,体内的“真气”就不能畅通地运行,日积月累,就会滋生百病。所以,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说:“饮食不节.杀人顷刻。:”清人曹庭栋《老老恒言·饮食》中解释“饮食有节”说:“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就是要少食多餐。  相似文献   

14.
<正>芒种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宋范成大芒种天气当一年之中太阳到达黄经75°时,斗指丙,这年的第九个节气——芒种就来到了。每年的芒种节气一般为公历6月4至7日,公元2023年的芒种是在6月6日06时15分。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其中“芒”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将要收割;“种”指黍、稷等夏播作物正值的播种时节。同时芒种谐音“忙种”,  相似文献   

15.
谁来“修地球”何青国语滑稽幽默,恐怕世上无以伦比。把农耕形象称之为“修地球”,便是妙语一则。土地,乃万物之母,从古至今视为生命、财富与根本。难怪国人建“土地庙”,信奉“土地神”,沿袭几千年,迄今风俗依旧。这里我们姑且不论此举封建迷信也罢,愚昧无知也罢...  相似文献   

16.
桃花,是我国自古以来用以象征春天的名卉。桃花盛开之时,红萼锦簇,云蒸霞蔚,与婆娑的绿柳相映成趣,使大地春光倍添明媚。艳丽的桃花,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诗经》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雅句。《史记》中也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哲理名言。晋代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更使人们向往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人间仙境。唐代诗人皮日休盛赞桃花为“艳中之艳,花中之花”。清代文学家李渔还说桃花可“领袖群芳:。翻开古代诗集,吟咏桃花的诗作比比皆是,或赞春、或惜春、或怨春,或寄兴、或感怀、或赠友,种类繁多、异彩纷…  相似文献   

17.
笔者家住市区,连续多年在自家庭院栽植梅花6盆,每逢“元旦”、“春节”和“五一”节各有2盆开放,花多而鲜艳,受到了亲朋好友的赞赏。  相似文献   

18.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传统节日,民间都有大张灯彩的习俗。因此,元宵节又叫“灯节”。 灯节观灯的习俗始于何时,众说纷纭,大都认为起源于唐代,如新版《辞海》“元宵”条注:“唐代以来有观灯的风俗。”《七、修类稿》曰:“元宵放灯,起唐开元之间。”而《史记》则曰:“汉家祀太一,以昏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  相似文献   

19.
笔者家住市区,连续多年在自家庭院栽植梅花3盆,每逢“元旦”、“春节”和“五一”节各有2盆开放,花多而鲜艳,受到亲朋好友的赞赏。我的决窍如下:梅花花芽分化完成以后,为控制其花期,将盆栽梅花放在室外,  相似文献   

20.
杨洪昀 《云南林业》2002,23(1):25-25
大理的森林资源极为丰富,除自然生长外,人工植树造林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相传,古时候的白族先民都有集体植树、封山育林的习俗。插柳节、缀彩节、祭山等活动,便是古代白族人民集体植树的节日。 白族植树的日子,选在干支是巳的“蛇日”因为民间俗称蛇为小龙。龙日有雨,种树易活。而祭山则是在立冬节气后的第一个“寅日”,寓老虎护山、保护林木之意。 古代白族先民的插柳节,多在立春前的“蛇日”举行。这一天 ,白族村寨,十室九空,人们全到村外河边种柳树。中午,人们排成队,每人手舞2根柳枝。踏着鼓乐节拍,沿河踏歌而行。当踏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