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用我室研制的伊氏锥虫多因素致弱苗免疫马血清中的补体,观察其灭活前后对体液免疫和细胞的作用。结果:灭活补体的免疫血清,在体外试验,对锥虫形态活力不认异常,巨噬细胞对用灭活补体的免疫血清处理的锥虫吞噬率仅达8%;在体内试验,锥虫对小白鼠具有致病力,潜伏期为3-5天,存活期为8-16天,未灭活补体的免疫血清,可使锥虫形态异常,活力减退、停止;用示被灭活补体的免疫马血清处理的锥虫,注射小白鼠可健活60-7 相似文献
3.
4.
5.
6.
以家畜伊氏锥虫弱毒株免疫家兔12只,然后进行攻虫试验。其中11只被保护,1只发病死亡。以BA-ELISA检测家兔免疫后及攻虫后特异性IgG、IgM的变化,发现免疫后IgG、IgM均于第21d达到峰值;攻虫后IgM于第6d达到峰值,IgG于第9d达到峰值。攻虫后,随着免疫组家兔体内特异性IgG、IgM的不断上升,其血液内的锥虫也同时被清除。体外中和试验也表明,特异性抗体对锥虫的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家畜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1885)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马、骡、驴、骆驼、黄牛、水牛、牦牛、象、猪、狗、羊均可感染。霍步赢、迮文琳(1940、1943)在我省安顺首次发现马骡伊氏锥虫病,温俊板、吉炳发(1981)又在普定县发现耕牛伊氏锥虫病,但均未见虫体系统鉴定的报道。为了解我市盘县特区耕牛伊牛伊氏锥虫病的感染情况,我们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虫体鉴定,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血清的来源:在盘县随机选择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饲养方式,自繁自养的耕牛作为调… 相似文献
9.
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被检血清标本:采自锥虫病疫区耕牛和7只实验感染兔。2.标准锥虫阳、阴性血清:锥虫阳性血清为感染家兔血清,其锥虫胶乳试验凝集价在1:160以上,琼扩或对流免疫电泳在1:8以上。阴性血清采自健康兔和非疫区健康牛。3.血吸虫阳性血清:采自动物实验感染牛,用间接血凝法和粪检法检测均为阳性。4.肝片吸虫阳性血清:采自实验感染牛和羊。5.焦虫阳性血清:有双芽焦虫感染、双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程长贵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3,(2):46-46
笔者在该病多年诊治中,对发病牛只(品种为滨湖水牛,一般为3~6岁,体重300~500kg)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治疗,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1治疗方法对危重病牛,首先用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5瓶+Vc2mL×10支,一次性静脉滴注,第2d再行使用抗锥虫药拜耳(205),按10mg/kg+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颈静脉滴注,第2d再行使用抗锥虫药拜耳(205),按10mg/kg+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颈静脉滴注。对临床症状较为明显的病例,使用拜耳(205),按12mL/kg+等渗生理盐水500mL,一次性颈静脉滴注。对未…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伊氏锥虫抗原的变异规律及其用于免疫预防的可能性,首先对伊氏锥虫安微株单虫克隆2个早期变异体ShTatl.1、ShTat1.2采用蛋白酶抑制剂TLCK处理,分离纯化这2种变异体的VSG,用ShTat1.1 VSG免疫KM小鼠,ShTat1.1锥虫攻击免疫鼠后6d分离锥虫,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T)和班点酶标记试验(Dot-EIA)鉴定为ShTat1.2,说明同一克隆锥虫感染兔,小鼠第1次发生抗原变异后产生的变异体相同。依据这一规律,设计了免疫预防保护试验,试验小鼠分3组:一组为未免疫对照组,一组为ShTat1.1VSG单一抗原免疫组,另一组为ShTat1.1 VSG,ShTat1.2 VSG混合免疫抗原免疫组,各组均以ShTat1.1锥虫攻击,结果ShTat1.1 VSG ShTat1.2VSG免疫组小鼠全部获得保护,单用ShTat1.1 VSG免疫组小鼠和未免疫小鼠血中全部出虫、死亡,前者比后者出虫时间、存活时间延长。提示运用伊氏锥虫抗原变异这一规律设计的这种复合抗原,能激发宿主克服虫体抗原变异对免疫保护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以无细胞培养系统培养布氏锥虫伊氏亚种(Trypanosma brucei subsp.evansi,简称伊氏锥虫),可见其有规律地形成集落.在每日混匀换液后8h开始虫体向局部聚集,形成集落;随着聚集过程的进展,集落范围缩小,虫密度增高,与周围境界愈加明显.12h集落大小趋于稳定,而虫密度仍持续上升至18h其表现为集落内虫体向多层立体分布发展.虫体不附着于培养器皿,运动活泼.在集落虫密度不断增高的同时,集落内单个虫体逐渐减少,而由分裂态虫体形成的小虫簇相应增多.集落实际上是旺盛分裂增殖的虫体群落.从培养8h起,每2h把培养物混匀1次,其前12h虫密度增长情况与始终静置培养的培养物基本一致,但12h后不再增殖,而后者则持续增殖至18h致使前者的最高虫密度仅为后者的约3/4.结果说明,集落的形成和保持有助于生长繁殖,是伊氏锥虫固有的生物学特性.本文还讨论了其形成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