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宅基地整理及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耕地资源、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对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由于长期来,农村宅基地规模和布局的不合理,导致大量耕地被侵占,农村闲置用地逐年增加,从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首先对农村宅基地的现状、问题及其导致这种现状和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种农村宅基地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3.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宅基地整理的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建设发展都是围绕着城市,而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由于多种原因一直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下,缺少相应的规划和有效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比较普通的6种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5.
公众参与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是我国土地整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公众参与可以使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文章分析了以德国和荷兰为代表的国外土地整理中公众参与的研究进展,并与我国公众参与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的现状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公众参与在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的方式和法律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与方法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宅基地用地是一种重要的土地消费形式,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新洲区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概况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论述了新洲区农村宅基地整理与利用的步骤、模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关于旧村废弃宅基地复垦整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村出现废弃旧宅基地现象,造成大量耕地闲置浪费,阻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影响了农村和谐发展。因此,通过分析废弃旧宅基地存在的危害性,结合工程实践,对农村废弃宅基地存在的问题,复垦后的效益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就复垦的规划、群众参与、乡土建筑文化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快村庄规划进程。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加速实施复垦项目,推动农村经济和谐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时磊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0,(5):33-38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乡村振兴和农村脱贫攻坚过程中既有效缓解了发展用地需求,又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发挥了重要功用。但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保障耕地、集约用地政策初衷的现象,出现政策执行成本较高等困境。基于农村宅基地的基本社会保障和可复垦为耕地,以及政策性财产收益价值和综合配套等性质,提出完善退地农民补偿安置,拓展增减挂钩政策多元融资渠道,因地制宜编制增减挂钩方案,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等措施,以实现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工作公正、平等、有效的实施,是保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建立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参与主体利益博弈分析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参与主体、收益函数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并用长沙市宁乡县关山村宅基地整理实例予以论证,提出了逐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立法体系、适当放宽农村土地政策、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农村宅基地整治的片面性和基本农田整理的局限性,得出现阶段的基本农田整理方式对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和耕地质量逐渐下降的现状改变不大的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农村宅基地整治的基本农田整理的新方式,即在基本农田整理过程中将位于基本农田周边和内部以及侵占耕地建房的宅基地拆迁,空出的土地开垦成新耕地。经过分析发现该模式能够很好的改善农村宅基地用地粗放以及基本农田质量偏低的现状,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农村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普遍存在宅基地基础数据缺失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各项工作。【方法】 文章详细分析了党中央对推进农村宅基地相关改革工作的指示与当前改革工作的各项要求,明确了加快推进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的重大作用,结合当前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的相关要求与薄弱环节,以及结合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等相类似工作,提出了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的优化方法。【结果】 该文着重于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与技术方法,围绕调查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出了相应建议。【结论】 加快实施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有助于宅基地改革试点县全面摸清宅基地基本情况、利用现状,形成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建设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和实现宅基地数字化管理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也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宅基地资源时空分布及利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目前中国农村宅基地资源基本状况,以2009年来可获得的农村居民点面积、村庄现状用地面积等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农村宅基地总量估算方法,测算分析2009—2019年中国农村宅基地资源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及利用特征等。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宅基地总量在933.98万~1 194.13万hm~2,其中,村庄集镇,东部西部中部东北,且省(自治区、市)间差异明显;2)宅基地总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其中,集镇增速村庄,西部增速东部中部东北,省(自治区、市)差异显著,未来在经济因素、管理因素和规划因素多重影响下,预计将保持下降态势;3)超占和闲置是现有农村宅基地利用的明显特征,农民认知不清晰、规划与管理不到位、农村人口流动加剧等是其主因。未来可通过构建完善的宅基地统计与监测体系等,加强对农村宅基地资源监控与管理,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宅基地是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实时掌握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变化、发展信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研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有的变化监测研究主要针对于城市建筑物,且依旧存在大量的人工监测方法,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对农村宅基地进行高效动态变化监测的有效手段。【方法】 文章基于面向宅基地图像的半自动标注及训练方法,对训练样本进行半自动化提取与训练。通过构建的深度学习多尺度融合监测模型对宅基地图斑进行智能化提取,依据模型对提取出的多期宅基地图斑进行叠加分析,自动提取出宅基地新增与拆除的变化图斑,以此实现农村宅基地的动态变化监测。【结果】 面向宅基地图像的半自动标注及训练模型有效实现了训练样本集的半自动化构建与训练,通过实时的影像输入,完成了样本的动态构建与训练,提高了训练效率;深度学习多尺度融合监测模型对研究区宅基地动态变化的监测效果明显,成功提取出多期宅基地建筑物的精确轮廓,识别出宅基地的变化区域,反映出宅基地变化的数量、面积、形态特征。【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多尺度融合监测模型,对于宅基地图斑的动态变化监测效果明显,该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农村宅基地的动态变化监测,可为农村宅基地的变化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实现宅基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利用宅基地相关数据和信息系统,在县域范围内实现宅基地统一数字化管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实施提供宅基地数字化支撑。【方法】 文章分析了目前已建的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现状,总结了系统功能的基本需求,明确了系统设计的重点内容,并根据以上内容提出了现阶段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和系统数据共享等建设重点。【结果】 昆山市以实现宅基地数字化管理为目标,构建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采集、数据库管理、宅基地权属信息管理、宅基地利用现状管理、宅基地“一张图”空间分析、宅基地审批、宅基地盘活利用、宅基地监测监管和宅基地信息共享服务多个子系统。选择B/S和微服务架构,采用Java和C语言开发,利用Portal、工作流和WebGIS等技术,实现宅基地数字化管理体系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应用和数据服务等。【结论】 建设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宅基地制度改革和管理的顺利实施,也符合宅基地数字化管理目标。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要从宅基地制度改革和管理的需求分析出发,因地制宜进行系统设计,打通宅基地相关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方便服务各类用户,满足各级政府电子政务服务、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视角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有偿退出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实践中或为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而损害农民利益,或因忽视了土地市场规律而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基于四川、重庆、浙江、西藏、吉林等地的实地调研,从宅基地退出涉及的产权主体和实施主体角度归纳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类型,分析不同主体情景下的成效与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实践有是否履行住房保障职能两种情景,根据政府介入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又可细化为农民偶然退出、隐性市场行为、经济或社会导向型政府主导等类型,尽管实施主体和驱动力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退出主体不健全、退出客体权能残缺、政府主导下市场关系被忽略、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研究表明,政府完善基础性制度环境和宅基地制度安排、以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更有助于宅基地有偿退出。因此,应健全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相关的法律体系;明确界定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和流转制度;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成员身份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制定市场规则,建立农村土地的市场化价格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基础性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农村宅基地进行影像采集,建立实景三维模型,为后续农村宅基地科学合理化管理平台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文章以邢台市信都区为研究区,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测区影像数据,通过大疆智图软件构建实景三维模型。【结果】 实景三维模型结果精度较高,误差均达到地籍测绘规范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村宅基地管理系统平台。【结论】 通过平台搭建,推动宅基地各项流程电子化管理,实现实景立体三维模型,为农村宅基地管理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还方便后续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7.
规范管理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促进乡村治理的内在需求,充分认识宅基地规范管理的现实困境,归纳总结地方创新实践,是构建宅基地规范管理体系的重要路径。基于江西省4个国家“宅改”试点县和17个规范管理先行县的专题调研成果,运用系统归纳法,分析了宅基地规范管理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地方实践经验,探讨了推进宅基地规范管理的有益启示。研究表明,当前宅基地规范管理面临着宅基地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集体所有权行使能力明显不足、协同管理机制运行不畅、实用性村庄规划管理滞后等问题。江西省从聚焦制度建设,强化制度供给;加强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完善集体所有权行使机制;探索协同管理模式,提升宅基地管理水平;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优化宅基地建设布局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江西省创新实践可得出四点启示:1)要准确把握制度“脉搏”,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体系;2)回归“集体所有”本性,确保“收得回、分得出、用得好、管得住”;3)构建协同管理机制,保障制度执行落实;4)做好村庄规划,形成宅基地规范管理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8.
19.
功能价值视角下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测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采用宅基地功能价值理论,从宅基地4大功能维度构建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价值体系,建立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并以全国10 省20 个村庄1 242 个农户的问卷调研数据为依据,实证分析不同类型村庄农民对宅基地功能需求的差异,将宅基地功能需求率作为修正系数引入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实证测算集聚提升类村庄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镇西冯村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研究发现:1)宅基地住房保障功能、生产经营功能、经济财产功能和情感传承功能的经济效用是宅基地退出补偿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2)宅基地的住房保障价值可通过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廉租房补贴测算,宅基地生产经营价值可通过农户从事分散式畜禽养殖收益测算,宅基地经济财产价值可通过宅基地用途转变收益测算,情感传承价值可通过农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测算;3)依据功能价值论测算的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高于实践中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因此,国家需依据功能价值论制定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指导意见,以不同类型村庄农民宅基地功能需求差异为基础,制定差异化的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方案。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沟壑区宅基地复垦土壤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宅基地复垦土壤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探讨适宜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的培肥模式。【方法】在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长武县,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以及施用化肥、有机复合肥、有机复合肥+菌肥、有机肥、有机肥+菌肥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培肥措施下复垦土壤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度(Vmax)和Vmax/Km)的变化特征。【结果】复垦培肥后,化肥处理降低了土壤脲酶Vmax及磷酸酶的Vmax、Vmax/Km值,有机复合肥处理降低了土壤脲酶的Vmax/Km值,有机复合肥+菌肥处理降低了土壤脲酶及磷酸酶的Vmax、Vmax/Km值,有机肥+菌肥和有机肥处理均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的Vmax、Vmax/Km值。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转化酶Vmax,脲酶Km、Vmax和磷酸酶Vmax可用于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结论】有机肥单施或与菌肥配施是黄土高原沟壑区宅基地复垦较为适宜的培肥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