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大丰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如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锈病、麦蚜、小麦吸浆虫、小麦黏虫等的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方法,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包括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腥黑穗病与麦散黑穗病、小麦叶枯病、小麦赤霉病、麦蚜等方面,以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包括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黑穗病、小麦赤霉病、蚜虫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包括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腥黑穗病与麦散黑穗病、小麦叶枯病、小麦赤霉病、麦蚜等方面,以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程红雨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116-117,137
2012年桐城市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主要表现为水田小麦病情重于旱地小麦、迟熟(迟播)小麦病情重于早熟(早播)小麦、土壤湿度大的小麦病情较重、病情后期急剧上升等特点,重发的主要原因是前期菌量较高、花期雨日较多、水田小麦种植面积比例较大和降雨影响防效等。  相似文献   

6.
黄淮冬麦区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黄淮冬麦区小麦以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上,独具其特殊的规律性。由于近几年气候条件和栽培种植方式的变化,病虫发生规律也随之变化,病害的主次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小麦的白粉病、黑穗病退居次要病害,小麦纹枯病上升为主要病害,防治方法也应随其进行变化。目前,黄淮小麦区发生的主要病害有:小麦病病毒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叶枯病、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全蚀病。常发生的虫害有: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红蜘蛛等。  相似文献   

7.
影响小麦抗寒性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麦自身特性、抗寒锻炼和抗寒剂应用3个方面,综述了影响小麦抗寒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小麦的抗寒性与小麦的品种特性、形态特征、苗龄和组织类型有关。抗寒锻炼过程中,低温、光照、栽培措施,以及干旱、盐分等其他非生物逆境,对小麦的抗寒性水平产生影响。冠菌素、矮壮素、脱落酸等化学物质通过抑制小麦生长,促进抗寒锻炼来提高小麦的抗寒力,而氯化钙、氨基乙醇、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则通过提高小麦膜的稳定性,来增强小麦对低温胁迫的抵抗和适应。  相似文献   

8.
舞钢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舞钢市小麦主要病害是: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缩枯病、小麦亦霉病、小麦全蚀病;主要虫害是: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等。根据舞钢市小麦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总结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小麦产业发展情况及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作为三大主粮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国内,从小麦面积和产量波动、生产区域分布、品种演变、小麦品质以及供需形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小麦产业发展情况,并结合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发达国家小麦产业发展特点,概括总结国外小麦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结果表明:我国小麦供给总量基本充足、小麦优势产区基本形成、小麦品种由稳产为主逐步向高产优质多抗转变、小麦需求向优质专用小麦转变。但存在小麦种植面积小而散、多品种混种普遍、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小麦产业在今后发展中应加强基础建设,引导形成集中连片种植,落实优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以需求为导向引导规范种植、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所谓优质专用小麦,就是指具有专门用途的优质小麦.如面包型小麦、饼干型小麦、优质挂面小麦及专用饺子粉、拉面粉等。  相似文献   

11.
麦类作物是青海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为大麦、燕麦、莜麦等。简单介绍了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根腐病、小麦吸浆虫、麦蚜、麦茎蜂等几种病虫害的流行规律、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普通小麦与大麦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普通小麦与大麦远缘杂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大麦具有早熟、多花多粒性、抗盐碱、抗穗发芽、赖氨酸含量高、抗白粉病、叶枯病、锈病等优良性状,大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可以把这些优良性状导入小麦,对丰富小麦遗传种质资源、提高小麦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截止目前不完全统计,已成功进行普通小麦与普通大麦、野生二棱大麦、栽培二棱大麦、智利大麦、球茎大麦、海大麦、平展大麦和窄小大麦等的杂交;成功进行了硬粒小麦与智利大麦,提莫菲维小麦与布顿大麦,一粒小麦、二粒小麦与普通大麦等的杂交.已创制出约24种不同的大小麦杂交后代材料,并对部分材料利用染色体分带、原位杂交、分子遗传标记等手段进行了鉴定.对大麦优良性状的利用目前较多的是抗病性、抗穗发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等.大小麦杂交对拓展小麦种质资源具有重要作用,今后应当利用现代基因克隆及重组技术,把远缘杂交和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提高大小麦杂交的成功率和大麦优良性状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三觉镇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年来栽培面积显著扩大,整体产量不断提升,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为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效益,该文介绍了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科学定植、田间管理等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介绍了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吸浆虫等地区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期提高小麦种植收益,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小麦主要病虫害小麦锈病、小麦白秆病、小麦根腐病、小麦赤霉病、麦茎蜂、麦穗夜蛾等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黑龙江省麦田小麦炭疽病、小麦蠕孢叶斑根腐病、小麦白秆病等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发病因素、防治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促进小麦高效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野生二粒小麦具有籽粒大、蛋白质含量高等优良品质性状,又对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有良好的抗性,科研工作者在其抗旱、耐盐、抗虫性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利用野生二粒小麦的优良性状进行小麦育种改良。本文对野生二粒小麦的研究及其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加快普通小麦遗传与品质改良、新品种选育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四川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促进小麦生产的机械化进程对于保障小麦生产的高效、安全有重要作用。机械化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小麦生产效益,目前四川小麦农机产品仍存在可靠性不足、损失率高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当前小麦机械化生产的研究现状,针对机械化播种和收获、小麦长势动态监测等关键性环节开展了国内外现状研究,剖析了四川小麦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品种布局、促进小麦规模化种植、加大关键技术和农机具研发力度等发展建议,为提升小麦生产机械水平,促进小麦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已成为目前小麦种植产业的关键,为了增加小麦的产量,提高小麦的质量,促进小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针对小麦高产种植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小麦选种、土壤选择、种植施肥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糯小麦和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若干品质性状间的差别。结果表明,与供试的普通小麦品种(系)相比较,糯小麦的子粒硬度、容重、吸水率、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和出粉率等品质性状平均值均低于普通小麦,但糯小麦的子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高于普通小麦。对3个供试的糯小麦比较分析,硬度、沉降值、稳定时间等品质性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旱地小麦育种进展与育种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西是北方麦区典型的干旱省份,旱地小麦面积比例较大,旱地小麦生产对全省小麦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选育抗旱性、丰产性、稳产适应性等方面具有突破性的小麦品种,归纳了山西小麦生产发展概况,总结了山西旱地小麦育种在团队建设、育种方法、育种成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生产条件下旱地小麦育种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从育种目标、种质材料创新和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突破的育种策略和探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