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育苗 草莓的匍匐茎、根状茎、茎尖和种子都可作繁殖材料,生产上最常用匍匐茎分株繁殖.在果实采收后,将母株隔行间除,给匍匐茎苗留出空地.及时疏松土壤,清除残根枯叶和杂草,当匍匐茎大量发生后,要追施速效肥料,保持土壤湿润,用以恢复母株生长势,促使抽生的匍匐茎生长.  相似文献   

2.
潘继兰 《新农村》2013,(9):24-24
草莓种苗抽生匍匐茎后,自匍匐茎第二节开始有不定根发生,扎到土壤后即可形成匍匐茎株苗,为了培育出健壮子株苗,应加强匍匐茎培育。1.施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适量化肥,施入深度应掌握在20厘米左右。一般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施农家肥3 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料500千克,尿素5千克,磷酸二铵18千克,硫酸钾7千克。  相似文献   

3.
草莓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温度水浴处理后的草莓匍匐茎进行茎尖脱毒培养,并用小叶嫁接法和电镜检测法进行病毒检测,筛选出效果最好的草莓脱毒热处理温度.实验结果表明,经40~42℃高温处理匍匐茎后再剥取茎尖,得到的试管苗能达到100%脱毒率,但综合成活率考虑,只需用40℃处理就可.  相似文献   

4.
许多草莓栽培农户反映:"地姑娘"草莓抽生匍匐茎较难,抽生出的匍匐茎极易出现梢焦、卷曲现象且2类3类苗较多.但大越先生培育的"地姑娘"草莓却源源不断地抽生匍匐茎,无一棵2类3类苗.去年,大越先生从普及中心引进540棵母株,第1茬就抽生匍匐茎900棵,至8月份,已收获第3茬匍匐茎,共17000余棵,充分满足了一栋2000m2大棚的用苗.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草莓"红颊"品种几种母本苗的育苗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繁苗数量上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即前期缓、中期快、后期缓;不同母本苗的单株平均匍匐茎和子苗发生量,以生产苗29.4条和23.4株为最好;在1~3级匍匐茎和子苗发生时间上,各处理间有1~2周的差异,前期以生产苗繁育为好、中期以子苗繁育为好;育苗效果与母本苗长势等素质关系较大。  相似文献   

6.
草莓种苗抽生匍匐茎后,自匍匐茎第二节开始有不定根发生,扎到土壤后即可形成匍匐茎株苗,为了培育出健壮子株苗,应加强匍匐茎培育。1.施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适量化肥,施入深度应掌握在20厘米左右。一般自施农家肥3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料500千克,尿素5千克,磷酸二铵18干克,硫酸钾7千克。  相似文献   

7.
利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技术进行匍匐茎育苗是培育优质草莓种苗的有效途径,草莓育苗光环境调控是该技术能否实现产业化推广的关键问题。以‘红颜’草莓为试材,在LED光照条件下设置不同光照强度[200、250、300和350μmol/(m~2·s)]和光照周期(12 h/d和16 h/d)的交叉实验区进行了水培草莓匍匐茎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2种光照周期下培育的草莓匍匐茎的长度均随着日累积光照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在16 h/d光照周期下的草莓匍匐茎更短,故高日累积光照量会抑制匍匐茎伸长。与8.6 mol/(m~2·d)日累积光照量相比,在11.5 mol/(m~2·d)的光照条件下培育的草莓匍匐茎和子苗的数量分别提高了38.9%和33.7%,一级子苗的茎粗和干重分别提高了33.8%和105.4%。在11.5~20.2 mol/(m~2·d)的光照区间,即使提高日累积光照量也未增加匍匐茎和子苗的数量以及子苗的茎粗和干重。在20.2 mol/(m~2·d)日累积光照量的光照环境下,子苗的净光合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这表明该子苗叶片的光合活性受到一定损伤。草莓匍匐茎与子苗的光量子产量和电能产量随着日累积光照量的增加而降低。11.5~17.3 mol/(m~2·d)日累积光照量有利于提高子苗的产量和质量,但由于11.5 mol/(m~2·d)光照条件下的草莓匍匐茎与子苗的光量子产量和电能产量最高,故该光照环境适用于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的水培草莓匍匐茎育苗。  相似文献   

8.
1注意灌水降温,搭棚遮阳当地面露白龟裂时,应在夜间引水沟灌,当水渗透苗地后停灌,并排出沟内积水;无灌溉条件的地块,每天早晚浇水,浇足淋透,土壤保持湿润,降低地表温度。夏季高温季节对于草莓育苗地,可在畦面上搭1米高的荫棚,棚上盖茅草等物;前期最好在畦边种植一些高秆作物,如玉米、高粱等以便遮阳降温保湿。2促发匍匐茎,定向压蔓促苗扎根要经常除去老叶、花序和匍匐茎,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母苗生长,有利通风透光。匍匐茎大量发生前,喷1次5毫克/千克赤霉素,每株10毫升,可促使母株早生多生匍匐茎还可促进母株和子株生长。草莓匍匐茎能陆续产…  相似文献   

9.
<正>草莓植株在生长过程中会长出一些比较细长的匍匐茎,这些匍匐茎接触泥土后会自行生根长成小苗,当小苗长出3~4片叶时,剪断匍匐茎就得到1株新的幼苗,生产上草莓的这种繁殖幼苗的方法称为匍匐茎分枝繁殖法。此法结合生产进行,在秋季栽培,可在春节前后收获草莓,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同时棚温利于匍匐茎生长,每株还可繁殖5~10株草莓苗。1定植分枝繁殖的草莓不仅要生长,还要结果,因此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草莓脱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从种苗繁育、增产效果、产品品质等方面对草莓脱毒苗进行研究。在不同地点进行的种苗繁育试验表明,草莓脱毒苗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带毒苗),株高、株径、分株、叶数、匍匐茎数等5个调查项目,脱毒苗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只有茎粗一项差异显著。丰产性试验及品质分析证明,脱毒苗与对照相比,花径增加38%,第一序果重增加4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0%,单株结果数增加20%~30%,单果重提高30%左右,增产30%~40%。  相似文献   

11.
红塔区农科所2000年引入莓宝3号草莓品种试验种植,2001年扩大示范面积,2002年成为了红塔区的又一个草莓主推品种。1植株生育特性莓宝3号植株生长势旺,株高28~35cm,株幅30~35cm,叶片厚而深绿,叶茎较脆而长。匍匐茎发生早且较多,繁苗容易。该品种属浅休眠、早熟型,栽培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12.
草莓因其营养丰富、酸甜适度、芳香浓郁而受到消费者青睐,而草莓生产需要大量的优质壮苗。本文作者介绍了草莓的无性繁殖育苗技术,包括匍匐茎繁殖、老株分株繁殖和茎尖组织培养繁殖,以供草莓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草莓匍匐茎茎尖分生组织进行脱毒培养一步生根成苗,结果表明,1/2MS+IAA 0.1mg/L培养基对草莓茎尖分生组织一步成苗具有较好效果,试管苗出苗率达到83%~90%。  相似文献   

14.
赵伶 《北京农业》2005,(8):17-18
日光温室栽培全明星草莓,冀东地区历年都是8月中下旬定植幼苗(也叫匍匐茎苗)。定植的这些幼苗,都是苗圃繁育的当年4月下旬,将草莓母株按行株距15厘米和35厘米定植在苗圃中,母株长出匍匐茎,匍匐茎上便可繁育出幼苗。冀东地区乐亭县人称草莓之乡的中堡王庄乡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明  相似文献   

15.
利用草莓试管苗托叶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脱毒草莓试管苗叶柄基部的托叶在“MS+6-BA 1.0~2.0 mg.L^-1”培养基上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再生了草莓试管植株,植株再生率达100%,每个托叶最高分化试管苗数达12.5株;提高了脱毒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提高了脱毒草莓试管种质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脱毒草莓试管苗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草莓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操作简便、脱毒效率高的病毒脱除技术,促进草莓脱毒苗产业化发展,采用感染草莓斑驳病毒的草莓母株为材料,通过对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法、热培养处理后茎尖组织培养法、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等方式进行脱毒技术研究,比较几种脱毒技术手段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草莓组培苗的脱毒率虽然比直接茎尖培养有所上升,但其成活率却下降。而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与直接茎尖培养法、热培养处理后茎尖培养法相比,在相同茎尖长度时,脱毒率和生存率更高,且茎尖长度为0.8~1.0 mm时,其存活率和成活率达到93.3%和96.4%。因此,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对草莓脱毒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草莓主要利用母株上的匍匐茎子苗进行种苗繁殖,但在繁育过程中,匍匐茎子苗极易感染多种土传病毒,造成病毒病发生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为从种苗源头上根治草莓病毒病,特进行了草莓主要品种的种苗组织培养脱病毒研究,并以生产出的脱毒原种苗为母本苗,在连栋塑料大棚内进行原种一代苗的无土栽培繁育生产,达到了高效、快速繁育草莓脱毒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组培条件下脱毒与带毒丰香草莓植株表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区分草莓微繁殖苗生长表型中的组培效应和脱毒效应,以草莓主栽品种丰香为试材,通过茎尖培养进行脱毒,采用RT-PCR技术进行病毒鉴定,并比较脱毒微繁殖苗、带毒微繁殖苗(草莓斑驳病毒)和带毒普通苗在田间和日光温室条件下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无论带毒与否,微繁殖苗的单株匍匐茎子苗数、新茎数、花序数、开花数和结果数均高于带毒普通苗,而它们的物候期差异不大.在整个生长季内,脱毒微繁殖二代苗的生长势最强.其株高始终高于一代苗和普通苗.脱毒和带病毒微繁殖一代苗与带病毒普通苗的产量差异不大,但脱毒微繁殖二代苗的产量比普通苗和一代苗高19.7%,差异显著.微繁殖苗的自粉病发病较早.在发病早期,微繁殖苗的感病率比普通苗高5%~10%,微繁殖苗的病情指数约是普通苗的1.5倍.组培效应导致了微繁殖苗在单株匍匐茎子苗数、新茎数、花序数、开花数和结果数上高于普通苗.微繁殖苗对白粉病的抗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草莓优良品种的组培快繁和脱毒苗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草莓优良栽培品种的匍匐茎为起始材料,试验出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BA 0.50 mg/L诱导草莓匍匐茎芽和茎尖植株再生、增殖、生根的培养基,确立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的基本措施,在此基础上剖析低造价草莓试管苗的培育手段,不仅可以快速培育出脱毒苗,也可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安书红  顾地周  胡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14+17829-17814,17829
[目的]探讨试管内诱导草莓匍匐茎发生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为草莓进一步脱毒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影响草莓丰香试管内诱导匍匐茎发生的激素浓度配比进行优化筛选,对各步骤各主要因子和水平的作用进行探讨,进而获得可用于脱毒的草莓匍匐茎茎尖。[结果]草莓丰香试管苗匍匐茎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LS+6-BA 1.00 mg/L+GA3 1.90 mg/L+KT 1.00 mg/L,在该培养基上其诱导率达99.5%以上。[结论]在试管内对草莓进行匍匐茎诱导是可行的。该研究为进一步茎尖脱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