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电员工直接承担着农电安全、营销管理、设备维护、供电服务等多项任务。他们既是供电企业的“流动窗口”,又是农电工作的主力军。新形势下,加强农电管理,保持队伍稳定,已成为县级供电企业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电员工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作为直接面向广大用电客户的农电员工,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社会形象.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加强农电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精心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素质过硬、作风果敢、服务优质的农电员工队伍,不仅是农电员工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建设新农村的社会所需,更是提升供电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品牌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安徽省宿松供电公司不断加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企业内部管理和农电员工队伍建设,深化"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内涵,有力推动了宿松县新农村建设,成为宿松县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让我们面临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也对企业员工队伍更替管理提出十分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探讨农电队伍的老龄化问题,重点介绍内江地区农电员工队伍的现状,浅析其存在的员工老龄化原因,列举员工老龄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提出解决农...  相似文献   

5.
谭勇 《农电管理》2008,(6):41-42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村电力市场迫切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农电职工队伍,这既是巩固和发展农电体制改革成果、促进农电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快农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升农电职工素质的内在要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如何及时地掌握农电员工的思想状况、怎样有效地提高对农电队伍的管理,是农电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电工》2007,15(8):18-21
农村电网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电工作是国家电网公司工作的重要内容,农电队伍是国家电网公司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全面加强县供电企业管理,既是实现"一强三优"战略目标,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和大力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党和国家赋予公司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电员工队伍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支队伍的稳定与否、工作质量优劣。对农村电网的安全、企业利益、公司形象和农村社会稳定有着重大影响。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广大农电员工迅速和企业融为一体,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的农电工队伍建设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工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村电工,他们已经收编成为供电企业的员工,直接承担着农电安全、营销管理、设备维护、供电服务等工作任务,是农电工作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大部分农电工由原来的村电工聘用而来,有一部分人员存在着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时,由于待遇不高,造成人才流失,又因其工作地点分散,给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如何加强农电工管理,保持农电工队伍稳定,已成为县供电企业的当务之急.如何抓好农电工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9.
<正>要想改善农电员工管理现状,提高农电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就要激励农电员工提高个人技术水平,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进而促进企业稳健发展。供电企业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符合农电员工岗位培训要求的基地,加强农电员工技能培训,引导农电员工主动参与学习,同时重视农电员工的职位升迁和福利待遇问题,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焦珍铭 《农电管理》2003,(10):33-34
农电企业面临的形势是员工流动率比较高,特别是一些合同工、临时工以及外聘的农村电工,所以,经常会出现对企业员工流动难以处理的现象。还有,一方面农电企业员工的工资报酬普遍距供电企业有一定的差距。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农电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工作或多或少存在不满意的问题。做同样的工作,获得的报酬却相距甚远不合理。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拥有一批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忠诚的顾客,而且需要获得一支对企业感到满意并且忠诚的员工队伍,并努力将他们的满意和忠诚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所以,农电企业如何确保那些高绩效或具有开发潜力的…  相似文献   

11.
近日,山东省夏津县供电公司召开十二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18名来自基层供电所的农电员工当选职工代表前来参加职代会,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共商企业发展大计。近年来,夏津供电公司不断提高农电员工的生活待遇,现又将农电员工的党团关系纳入公司统一管理,使300余名农电员工全部加入工会组织,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2.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定需要适应新农电发展要求的农电人去完成.  相似文献   

13.
朱德林 《农村电工》2004,12(2):11-11
电力体制的改革,使农电成为供电企业的半壁江山。广大供电所员工和农村电工在成为供电企业员工的同时,其业务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开始与主业实现全面接轨,这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农电队伍生存与发展的必然。1 农电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现状1.1 缺乏大局意识。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人员的自我定位决定了其工作的价值取向。大部分农电职工只看到管理上的归属划分,在计较个人利害得失的同时,对农电体制转型后,由行政管理转入市场经济管理认识不足,对改革后自己作为供电企业的员工进入农村电力市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以及对自身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不足。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员工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空间,员工如何发展,往何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成长条件.近年来,安徽省固镇供电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围绕构建农电员工多维度成长空间这一课题,不断优化劳动组织结构,完善用人机制、考核机制和分配机制,形成了凝聚人心、启迪人智、激扬人意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农电管理》2012,(12):10
队伍建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农电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电工队伍。各电力企业全面加强农电队伍建设,以提高员工素质、安全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为重点,抓好农电培训工作;建立企业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维护农电队伍稳定。通过探  相似文献   

16.
在2005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首届农村供电所所长知识技能竞赛中,华北电网公司获得团体总分一等奖,包揽个人全能前三名。面对竞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华北电网公司农电部综合处副处长冯瑞明告诉记者,“甘为‘人梯’、‘用心’培训”八个字是他们的“夺冠秘诀”。在供电所员工队伍建设上,该公司积极为供电所员工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所属各供电公司按照网公司要求,注重铸造供电所员工成才和进步的“阶梯”,提升了农电队伍整体素质,推动了农电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班组是供电企业的细胞,是供电企业从事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优质服务活动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供电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供电所自2000年农电体制改革以来,由于其性质和特点,一直以来在建设与管理中自成体系,在经历了农电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专业化改革等历程后,供电所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正逐步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的发展要求.当前,在大力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供电所实质作为县供电企业的一个班组,其职责定位和服务性质决定了要不断提高供电所管理水平,加强供电所的建设与管理,引入班组管理理念,使农电班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形式和内容相统一,不断促进和夯实农电管理基础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张俊  毛雅芳  李新国 《农村电工》2004,12(10):11-11
江西省上饶供电公司按照“零库存管理,无障碍服务”的企业理念,从健全规章制度着手,从规范员工行为做起,积极开展“农电管理年”活动,健全县(区)公司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提高了农电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邢芳 《农村电工》2010,18(9):12-13
在"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一大批适应农电发展要求的新型农电工来促进农电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用人机制的制约,农电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不高,人才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合理体现,使农电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从而制约了农电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农电企业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农电工是连接农电企业与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安全供电的一线生力军,是农电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由于历史原因,农电工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农电工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电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关键要造就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技术过硬、服务意识超前的农电工队伍,这已成为广大农电企业管理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