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额壁蜂属膜翅目切叶蜂科的独栖性昆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蜂巢茧内越冬。成虫于果树花期出茧活动,营巢产卵,其它各虫期均在巢内渡过。由于具有这一特性,因而可自然地避免果园喷药治虫与杀伤传粉昆虫的矛盾。国外研究认为角额壁蜂个体在苹果上的传粉能力约为蜜蜂的80倍。是  相似文献   

2.
利用驯化的角额壁蜂提高苹果树座果率及产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角额壁蜂[Osmiacornifrons(Radoszkowski)]是膜翅目切叶蜂科的独栖性昆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蜂巢中茧内越冬。成虫于果树花期出茧活动,营巢产卵,其他各虫期均在巢内度过,因而可自然地避免果园喷药治虫与杀伤传粉昆虫的矛盾。据日本前田泰生等研究,角额壁蜂个体在苹果上的传粉能办约为蜜蜂的80倍,是一种有利用前景的果树授粉昆虫。日本和美国分别自60和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科院引进日本“角额壁蜂”,一年一代是较好的野生传粉昆虫。我站1990年在山地果园试放回收成功,传粉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 1.蜂种:日本角额壁蜂蜂茧1000头。 2.人工自制巢管内径5~7mm,长15~18  相似文献   

4.
果树授粉能手—角额壁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额壁蜂是一种野生传粉昆虫,1987年由中国农科院从日本引入。两年来,在我县投放试验证明,角额壁蜂对果树的授粉效果非常理想。一、角额壁蜂的形态特征角额壁蜂属膜翅目切叶蜂科。雌蜂体长11—12毫米,紫黑色,头长略大于宽,全身  相似文献   

5.
张丽 《果农之友》2011,(3):28-28
1壁蜂的生活习性衡水市桃城区生产中推广的壁蜂主要有凹唇壁蜂、紫壁蜂和由日本引进的角额壁蜂3种。壁蜂1年1代。卵、幼虫、蛹和成虫均在巢管内越夏越冬。成虫具有群聚独栖的特性,喜欢在茎杆、树洞、石洞内用泥土建巢室,采集花粉繁殖后代。雄蜂羽化出茧后只在雄巢周围飞翔与雌蜂交尾。雌蜂交尾后,先选巢管,然后以腹毛刷采集花粉、产卵、筑巢室。  相似文献   

6.
1999年我们于青岛引进5000头角额壁蜂在鸭梨上进行生活习性观察和授粉试验,得到较好的效果。 一、角额壁蜂的生活习性 角额壁蜂属人工驯化野生蜂,一年一代,不需人工饲养,一年中有300天在巢茧内生活,在自然界中只生活35~40天。该蜂黑灰色,体长10~15mm,雌蜂略大于雄蜂,比蜜蜂略小,经人工驯化,诱引其集中营巢,以达到回收目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野生角额壁蜂资源为当地苹果梨进行授粉,对延边地区角额壁蜂的寄生蜂及其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边地区角额壁蜂的寄生蜂有2种,一种是叉唇寡毛土蜂,寄生率为3.40%,而另一种为青蜂,寄生率为17.00%.对寄生蜂可采取人工防治,即在剥巢取茧时人工剔除寄生蜂茧,防效在40%左右,在果园放蜂时人工捕杀寄生蜂,防效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8.
壁蜂是独栖性野生花蜂,是苹果等果树的重要传粉昆虫。我国壁蜂种类主要有角额壁蜂、凹唇壁蜂、紫壁蜂、叉壁蜂和壮壁蜂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从日本引进角额壁蜂,在河北省、山东省沿海果区试验取得良好的授粉效果,以后又在国内采集利用凹唇壁蜂、紫壁蜂等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角额壁蜂自然生存,早春活动早,耐低温,访花能力强,即使在雨天等恶劣天气也能出巢访花,有效授粉飞行距离20m左右。一只角额壁蜂日访花量4000朵,相当于蜜蜂的80倍,比自然授粉提高坐果率30%-40%,与人工授粉相当。角额壁蜂1年1代,年繁殖量10倍左右,性情温和,便于人工诱引放养管理。阐述了角额壁蜂的人工培育技术和授粉管理技术,包括蜂箱、巢管、茧盒制作,放养、回收、保存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用于果树授粉的壁蜂主要有三种:凹唇壁蜂、角额壁蜂和紫壁蜂。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对以上三种壁蜂在陕西的适应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只有凹唇壁蜂适于陕西及西北地区;角额壁蜂和紫壁蜂对湿度要求较大,仅适于我国山东等沿海地区。所以,在陕西种群逐年下降,数量减少,其中紫壁蜂几乎不能回收,因此并不是所有壁蜂都可以用来授粉。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为提高果树坐果率,果农多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但因花期短,用工多,树顶授粉不便,导致投资多,难度大。近几年,随着角额壁蜂的引进,采用壁蜂授粉确实省工省力。现介绍角额壁蜂授粉技术。 1 放蜂时间要准确 蜂茧保存于0~5℃的冰箱内,于花前7~10天放出,若提前将冰箱温度调到8~10%,能缩短出茧时间,可于花前2~3天放出。蜂茧放出过晚,易错过花期,回收也少。  相似文献   

12.
角额壁蜂生物学特性及芒果花期授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设置蜂箱,制作巢管,经人工驯化后诱导角额壁蜂为芒果花期授粉。壁蜂蜂茧投放果园后,破茧出巢始期9d,盛期13d,末期23d,成蜂生命期40d左右。供试秋芒和椰香芒利用壁蜂授粉花序座果率为对照的4.0倍和4.1倍,花序座果数为对照的7.7倍和7.1倍。结果表明,利用角额壁蜂授粉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87年初,我国从日本引进1500头壁蜂茧,在河北省2个县3个果园进行释放授粉试验,由于设巢点少,只收回蜂茧87头。1988年,威海市环翠区从日本引进壁蜂茧1500头,在华侨园艺场山地果园释放。根据果园的环境和树种,改进了措施,当年收回引进日本的角额壁蜂7809头,繁殖5倍多,超国外同类水平(为美国繁殖的1.5~3倍)。还收得当地凹唇壁蜂3347头和紫壁蜂1705头,当年共收得壁蜂12861  相似文献   

14.
紫壁蜂、凹唇壁蜂喜在人工巢管内营巢,在果园中用芦苇管和纸管设巢可回收大量蜂种.它们均为一年一代.卵、幼虫、蛹在巢管内生长发育,成虫羽化后以滞育状态在茧内越冬.早春用0—4℃冰箱冷藏蜂茧,待果树开花前1周左右在园内释放.两种壁蜂访花范围是杏、樱桃、李、桃、梨、苹果等.壁蜂访花采蜜繁衍后代,同时提高了花朵坐果率及果品质量.两种壁蜂访花速度快、工作时间长、授粉能力强,因此成为我国北方果的优良授粉昆虫.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油桃壁蜂授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角额壁蜂为试材,研究了壁蜂不同释放技术对日光温室油桃授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剥茧放蜂技术可以保证所释放壁蜂的有效性,使日光温室油桃获得较高的坐果率;剪茧释放壁蜂技术也可以明显提高油桃的坐果率,采用壁蜂自然破茧放蜂技术对油桃坐果率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果树授粉昆虫—紫壁蜂,凹唇壁蜂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徐环李  周伟儒 《果树科学》1994,11(3):153-156
紫壁蜂,凹唇壁蜂喜在人工巢管内营巢,在果园中用芦苇管和纸管设巢可回收大量蜂种。它们均为一年一代。卵,幼虫,蛹在巢管内生长发育,成虫羽化后以滞育状态在茧内越冬。早春用0-4℃冰箱冷藏蜂茧,待果树开花前1周左右在园内释放。两种壁蜂访花范围是杏,樱桃,李,桃,梨,苹果等。壁蜂访花采蜜繁衍后代,同时提高了花朵丛刊要率及果品质量,两种壁蜂访花速度快,工作时间长,授粉能力强,因此成为我国北方果树优良授粉昆虫。  相似文献   

17.
“凹唇壁蜂”是栖霰县农牧局90年在栖霞镇公山前山地果园里,释放日本“角额壁蜂”时,设巢回收到的一个当地较好的野生传粉昆虫。经中国农科院吴燕如教授鉴定,定名为“凹唇壁蜂”。经过两年来的试验观察,一头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从烟台武宁镇引进50个角额壁蜂茧,在塔山乡苹果园中投放,当年回收蜂茧100多个,经过2年的应用与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应用概况2005年在塔山乡宗占霆20年生红富士、国光苹果园初花期,按每666.7m2100头释放,并在150m以外设自然授粉区(对照)。落花后以蜂箱为起点,在150m的范围内和以外的自然授粉区各随机调查20株的花朵数、坐果数,计算坐果率。调查结果表明,利用角额蜂壁授粉的红富士花朵坐果率为61.7%,自然授粉的坐果率为29.6%。壁蜂授粉的效果明显好于自然授粉的。果品质量调查表明,壁蜂授粉的果形端正,单果重增加25~35g,横径增加1…  相似文献   

19.
苹果梨角额壁蜂授粉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吉林省龙井地区选择6个苹果梨园,在苹果梨花期释放角额壁蜂,进行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在苹果梨园成功地进行角额壁蜂的释放和繁殖;苹果梨利用角额壁蜂授粉,其坐果率可以达到人工授粉的效果;角额壁蜂授粉苹果梨平均每个梨果有种子9.16粒,比人工授粉增加0.42倍。  相似文献   

20.
苹果园利用角额壁蜂授粉技术1991—1996年,我们在当地一些苹果园利用角额壁蜂授粉,取得了优良效果。多年调查的平均值表明,角额壁蜂授粉比自然授粉的苹果园,花朵坐果率提高19.7个百分点,单果重增加3.8%,株产增高24.3%。苹果园利用角额壁蜂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