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免疫荧光技术在家禽传染病研究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免疫荧光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其在抗原定位、组织亲嗜性和蛋白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免疫荧光技术在家禽传染病研究和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家禽传染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免疫荧光技术是把血清学和显微镜示踪法结合起来的一种技术。介绍了直接免疫荧光技术、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与免疫荧光、免疫酶、免疫铁蛋白等标记技术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更广泛的用途.本文综述了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医学、农学等部门中进一步交流、推广和提高免疫荧光技术,上海市生物物理学会举办的“全国实用免疫荧光技术进修班”,于1986年8月12日至23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学员84人,其中牧医、动检和商检的中年科技人员27人。讲课内容:免疫学研究现状和展望、免疫调节中的几个问题、荧光标记抗体的制备、免疫荧光技术的应用和新进展、人和动物支原体以及丝虫的免疫荧光抗体间接法、商品检验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越来越高,对牛奶的质量安全也逐渐重视起来.本文综合阐述了免疫学技术在牛奶质量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酶联免疫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免疫-PCR技术、免疫芯片技术在牛奶质量检测应用中的优缺点,旨在为进一步开展免疫学技术在牛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检测免疫球蛋白的方法有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技术和免疫酶技术等。但是 ,免疫荧光技术应用范围窄 ,灵敏度不高 ;放射免疫技术存在放射污染这一严重问题 ;免疫酶技术虽避免了放射污染 ,但灵敏度却未达到放免的水平。 80年代出现的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则避免了以上各技术的缺点 ,展示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试验应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化学发光自显影法 ( ChemiluminescentAutographic Immunoassay,CLAGIA ) [2 ] ,对 30头奶牛分娩后 5d内所泌乳样的 Ig G进行了检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标准牛 Ig G,用辛酸沉淀法从牛血清中纯化 ,终…  相似文献   

7.
免疫荧光技术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荧光技术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研究青海畜牧兽医学院韩志辉,贾秉安免疫荧光技术是把血清学方法和显微镜示踪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技术。其原理系将抗体标记上荧光素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荧光现象的一种特异免疫荧光反应方法。此种方法结合了免疫学反应的特...  相似文献   

8.
1941年,Coons等首先应用荧光素标记抗体,奠定了免疫荧光技术的基础。由于免疫荧光技术有高度特异性,操作方法简单,并能快速测定抗原或抗体,近年在兽医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排除食品沙门氏菌免疫荧光快速检验中杂菌和杂质对结果判断的干扰,我们应用红细胞吸附免疫荧光技术(EAIA),取得了较普通免疫荧光技术(OIF)明显为好的结果。但是本技术所使用的红细胞须予先用抗体致敏,一般基层实验室难以做到,而且由于红细胞上的抗体量少,吸附菌也少,因而对于个别菌量少的标本,漏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与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放射免疫测定法相比更具优越性。本文综述了胶体金技术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标记技术以及目前在禽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马病毒性动脉炎(EVA)是马属动物之间通过呼吸道或生殖器官传播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马业及赛马比赛的重要疾病之一,应用各种诊断技术对该病做出准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前提.EVA的诊断技术包括检测病毒,检测血清抗体,涉及的技术和方法包括病毒的分离及中和试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荧光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每种诊断技术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应根据目的及工作条件等综合情况予以选择,论文就各种诊断技术的原理、方法及特点进行了概述和比较,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兔疫荧光技术又称荧光抗体技术。它是把抗原抗体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显微形态学相结合,可以特异、敏感、快速地检测和定位某些未知抗原和抗体。自Coons等(1941)建立免疫荧光技术以来,免疫荧光技术已在医学、农学、兽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广泛应用。结合我们的体会,本文对免疫荧光技术作一概括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免疫荧光直接法快速诊断小鹅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应用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鹅瘟病毒抗原,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应用免疫荧光直接法就快速诊断小鹅瘟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小鹅瘟(GP)种毒 1.弱毒:广东省兽研所惠赠,鸭胚28代毒。  相似文献   

14.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及其在寄生虫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是在生物化学、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技术,是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被检样品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在显微镜下检测荧光,并对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它把显微镜技术的精确性和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方法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作为一种快速诊断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病的诊断,也是许多动物寄生虫病(如弓形虫病)的常规诊断方法。随着标记抗体、抗原的普及,免疫荧光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5.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人工感染仔猪的检出阳性率为91.4%(42/46),电镜观察阳性率为67.4%(31/46);对自然腹泻猪的检出阳性率为47.8%(11/23).对人工感染仔猪二十种组织器官冷冻切片的检测表明,PEDV 感染为肠道局部感染,应用肠粘膜涂片和冷冻切片对人工感染猪和自然腹泻猪检出率相同.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PED 阳性猪场血清的检出阳性率为89%(89/100);对屠宰场猪血清的检出阳性率为25.2%(51/202).PED 血清于4℃和20℃保存一个月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俭测,其抗体效价分别降低2个或3个滴度;-20℃冻存10个月,未见抗体效价下降.对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出的 PED 阳性的52头份猪血清进行猪传染性胃肠炎中和试验,阳性率为21.2%,首次证明我国存在 PED 与 TGE 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荧光抗体技术又称免疫荧光技术,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检测[1].大肠杆菌感染动物出现严重的菌血症和败血症,表现为严重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腹膜炎等.对大肠杆菌病的诊断,通常采取平板划线分离细菌,进一步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鉴定以及分子水平的鉴定.这一方法操作过程复杂,检测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7.
自1977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现猪弓形体病,其诊断除采用病原分离、形态学观察以外,目前也有人应用免疫荧光技术、酶标记等方法确定病原,同时免疫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辅以MTT法研究黄芪多糖(APS)抗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作用的可行性。将安全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APS和NDV以预防和治疗两种方式加入CEF培养体系中,MTT法测定CEF活力,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DV增殖情况。结果显示预防组CEF增殖活力强于治疗组,治疗组NDV的增殖量较预防组大,P<0.05或P<0.01。表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能直观的反应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情况,该技术联合MTT法研究中药抗病毒作用可靠、可行。  相似文献   

19.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抗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免疫荧光直接法检测组织病料中的猪细小病毒(PPV)抗原时,因病毒粒子小,检出率较低。为提高检出率,又适于检验部门的应用,将猪细小病毒高免血清与胎儿组织中PPV抗原形成特异的反应,再加兔抗猪IgG荧光抗体,扩大抗原抗体反应的范围来提高检出率,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诊断技术。通过特异性试验,阻断试验,证明此技术特异敏感、快速(5小时内即可报告检验结果)用该技术对黑龙江和辽宁省9个猪场送检的32头(窝)病例进行检测,阳性率为25%。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接种PCV2且经多次传代的PK-15带毒细胞分散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上,制成抗原诊断板,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PCV2的抗体。通过对各种反应物的工作浓度与作用时间的优化,建立了PCV2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可用于PCV2抗体水平的监测,为今后的猪圆环病毒疫苗抗体检测的研究提供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