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阳丰之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胡兴国扎根基层20余年,积极响应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出"456"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林业产业是摆脱贫困的重要举措。核桃产业是林产业的重要内容,其产量和质量对核桃产区农户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目前桃核产区的发展普遍存在单产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为了提高核桃的产量、质量和产值,技术支撑是关键。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探索核桃品种改良、配方施肥、整形修剪、霜冻防治等核桃提质增效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给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助力脱贫提供了方向,乡村振兴的助力下,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管理混乱等问题。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应该利用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强化科学技术支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富丰经营主体、加强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和物流体系建设、加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的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加强食用菌菌材林的培育以及食用菌废菌棒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助力贵州省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唐衍波 《花卉》2022,(2):136-137
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不仅是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青山绿水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科技推广是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出发点,强调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建立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以此满足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践证明大力发展林业科技推广是助推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详细分析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以此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郭旭  胡灿  卢小兵  汤华飞  李玲  易韦 《北方园艺》2021,(21):143-151
该研究总结了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剖析了贵州省刺梨产业现阶段发展所存在的短板,探索了贵州省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对实现农民增收和现代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巩固脱贫攻坚战略行动伟大成果、完成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贵州省拥有较好的刺梨产业发展资源禀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加工技术体系、刺梨产品体系和市场营销推广体系初步形成,刺梨产业政策体系渐趋完善.在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过程中,标准化种植难,采收和储存加工等环节存在短板,产业价值链较短,产业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不明显,刺梨产品研发存在问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引领,营销建设任重道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走出具有贵州省特色的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把刺梨产业打造成为贵州省富民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长武县把生态文明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起来,遵循现代林业的发展路径,在打造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和林业产业强县上发力。经过不断的探索,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为现代林业发展探索了一条道路,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要处理好、解决好这些问题,继续做大做强干杂果经济林产业,让林业成为振兴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翠霞  许佳彬 《北方园艺》2021,(12):155-162
"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要自觉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打造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硅谷"为重要路径,为科教强省、农业强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该研究在分析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打造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硅谷"的重要意义和总体思路,指出打造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硅谷"的路径要以构建技术体系为核心、以构建服务体系为支撑和以构建组织体系为保障.结合发展实际,提出未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要走科技强基础的绿色食品产业硬核之路、走强劲融合促发展的绿色食品产业集聚之路、走发挥区域优势特色绿色食品品牌建设之路以及走强化经营主体增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韧性之路.  相似文献   

8.
油茶属典型的地方名特优经济林品种,也是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树种之一,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林业精准扶贫过程中,愈发显现出油茶的优势。发展油茶产业也是山区产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黟县地处皖南山区适宜油茶栽培,通过宣传发动、组织指导油茶产业,使之成为黟县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立足乡村振兴视域,核桃种植不仅是一条构筑特色农业之路,也可通过“核桃产业链”的构建促进电商、旅游、生态、人文等多领域发展。从现实维度出发,核桃种植存在一定的农业技术门槛,以栽培技术与管理技术为落脚点,针对相关要点分析和归纳,旨在提升国内核桃种植区域的综合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概述我国食用菌产业角色正发生深刻变化,是"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的新抓手,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新方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推手。从生态,菌种,产业分工,资金,品牌,人才,行风和国家政策等8个方面深入探讨其与我国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检测了真姬菇菌丝对卡那霉素、头胞霉素、氨卞霉素、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真姬菇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与对照比较3种抗生素不同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真姬菇菌丝对潮霉素非常敏感,10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真姬菇的菌丝生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真姬菇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扦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朱莉  孙奂明  赵菲 《北方园艺》2010,(5):114-115
以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为试材,进行扦插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最适合北京地区直立迷迭香生产的插条类型。结果表明:在嫩梢、半木质化和完全木质化3种插条类型中,完全木质化插条生根早、根量大、分枝多,扦插效果最好,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种子层积处理前进行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层积天数的试验,对影响美国东部黑核桃种子层积催芽因素进行了探讨。催芽前进行冷水浸种5d(天),沙藏层积催芽150d(天),发芽率最高,发芽最快,播种后60d(天)调查,出苗率达75%。  相似文献   

19.
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方法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通过三种方法收集菌丝体 ,经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后得到其单核体 ,将不同菌株的单核体杂交配对后得到了不同于亲本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20.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