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明厚皮甜瓜果实及叶片转化酶与果实膨大及糖分积累的内在机理,为厚皮甜瓜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丰蜜二号和好运52为材料,对甜瓜果实农艺性状、可溶性糖含量、转化酶及叶片转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两个厚皮甜瓜在授粉后16 d内果实纵径长度、横径宽度及果肉厚增长迅速,还原糖含量迅速增加,果肉和叶片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急剧下降,蔗糖含量低;授粉16 d后,蔗糖含量迅速增加,果肉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的活性下降,但叶片中性转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结论】两个厚皮甜瓜在授粉后16 d内,果实迅速膨大,24 d后果实膨大速度缓慢,甜瓜蔗糖积累迅速,果肉转化酶活性降到较低水平;相关分析表明,两个厚皮甜瓜品种的还原糖含量与果肉中性转化酶呈显著负相关;在丰蜜二号中,蔗糖积累与叶片中性转化酶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厚皮甜瓜果实及叶片转化酶与果实膨大及糖分积累的内在机理,为厚皮甜瓜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丰蜜二号和好运52为材料,对甜瓜果实农艺性状、可溶性糖含量、转化酶及叶片转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两个厚皮甜瓜在授粉后16d内果实纵径长度、横径宽度及果肉厚增长迅速,还原糖含量迅速增加,果肉和叶片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急剧下降,蔗糖含量低;授粉16d后,蔗糖含量迅速增加,果肉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的活性下降,但叶片中性转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结论】两个厚皮甜瓜在授粉后16d内,果实迅速膨大,24d后果实膨大速度缓慢,甜瓜蔗糖积累迅速,果肉转化酶活性降到较低水平;相关分析表明,两个厚皮甜瓜品种的还原糖含量与果肉中性转化酶呈显著负相关;在丰蜜二号中,蔗糖积累与叶片中性转化酶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江浙沪地区种植的65个甜瓜品种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甜瓜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江浙沪地区种植的65个甜瓜品种的5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甜瓜品种的单果鲜重、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果腔纵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边心差等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52.33%、37.63%、51.80%、33.09%、42.84%和39.48%;15个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4,其中果皮底色和果肉颜色两个质量性状与单果鲜重、果腔纵径、果腔横径、果肉厚度、果实纵径、果实横径、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边心差等9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50,表明65个甜瓜品种果实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甜瓜品种果实多个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所有品种划分为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个类型,其中,薄皮甜瓜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厚皮甜瓜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结论]江浙沪地区种植的甜瓜品种果实性状遗传差异明显,其中厚皮甜瓜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狭窄,需引进新的种质资源拓宽其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QTL分析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含量,挖掘影响该性状的候选基因,为厚皮甜瓜甜味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高糖材料VZX(V醉仙)为母本和低糖材料HP(高代自交系)为父本杂交衍生的F2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果实赤道位置心部果肉蔗糖含量,从F2群体中挑选蔗糖含量极端高和极端低的单株各20个,分别构建高蔗糖池和低蔗糖池,对双亲及混合池均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约20×覆盖深度),定位蔗糖性状的关联区间,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候选基因。【结果】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含量在F2群体中基本呈正态分布,符合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对双亲及混池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共获得有效数据32.62 G,Q20在95%以上,平均覆盖深度为17.76,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的总reads数目比例在98.72%~99.02%,测序数据质量高,参考基因组选择合理有效;在8号染色体定位到1个3.29 Mb的区间,共注释到108个基因;在初定位区间内获得1个参与糖酵解和糖异生生化过程的候选基因EVM0000647,在高糖和低糖亲本间编码区无非同义突变,但启动子区域具有大量差异位点,且表达量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极端混池测序(BSA)方法,在8号染色体上定位到1个影响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含量的QTL,大小为3.29 Mb,共注释到108个基因,其中候选基因EVM0000647,通过差异表达负调控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厚皮甜瓜果实光合产物分配和果实糖分积累的内在生理机制,为厚皮甜瓜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厚皮甜瓜品种丰蜜二号和好运52为试验材料,在授粉期至果成熟期测定叶片光合参数及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两个厚皮甜瓜在果实膨大初期(4月20日)蔗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都很低,而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较高,5月12日后蔗糖迅速积累,到6月5日和8日,丰蜜二号和好运52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达最高,分别为13.89%和10.37%,而此期厚皮甜瓜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丰蜜二号和好运52蔗糖积累的转折点是在授粉后22 d,但随着蔗糖积累和果实的成熟,厚皮甜瓜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逐渐下降;丰蜜二号适宜收获期为授粉后45 d左右,此时果实内可溶性总糖含量达到最高,为13.89%,风味最佳;而好运52最佳收获期在授粉后48 d,其可溶性总糖达最高,为10.3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厚皮甜瓜果实光合产物分配和果实糖分积累的内在生理机制,为厚皮甜瓜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厚皮甜瓜品种丰蜜二号和好运52为试验材料,在授粉期至果成熟期测定叶片光合参数及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两个厚皮甜瓜在果实膨大初期(4月20日)蔗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都很低,而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较高,5月12日后蔗糖迅速积累,到6月5日和8日,丰蜜二号和好运52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达最高,分别为13.89%和10.37%,而此期厚皮甜瓜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丰蜜二号和好运52蔗糖积累的转折点是在授粉后22d,但随着蔗糖积累和果实的成熟,厚皮甜瓜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逐渐下降;丰蜜二号适宜收获期为授粉后45d左右,此时果实内可溶性总糖含量达到最高,为13.89%,风味最佳;而好运52最佳收获期在授粉后48d,其可溶性总糖达最高,为10.37%。  相似文献   

7.
冬季弱光条件下不同厚皮甜瓜品种生理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新疆不同厚皮甜瓜品种为材料,研究新疆冬季弱光条件下不同厚皮甜瓜生理指标的变化,为进一步筛选出新疆冬季弱光条件下的耐弱光指标奠定基础,并为厚皮甜瓜品种耐弱光鉴定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新疆冬季弱光条件下对5个厚皮甜瓜品种测定比叶重、叶绿素含量、CAT、POD、SOD等指标,对比各单项指标的耐弱光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厚皮甜瓜品种在新疆冬季弱光条件下,果实膨大期的比叶重品种间存在差异,可作为冬季耐弱光品种鉴定指标;开花期到坐果期耐弱光品种叶绿素含量快速升高,坐果后叶绿素含量缓慢下降,较耐弱光和不耐弱光品种变化幅度不大;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无差异.耐弱光和较耐弱光品种CAT含量变化伸蔓期到开花期下降,开花期到坐果期先升高后下降,坐果期到果实膨大期又升高,不耐弱光的品种从伸蔓期到果实膨大期一直呈缓慢下降;POD含量伸蔓期到开花期缓慢升高,开花期到坐果期缓慢下降,坐果期到果实膨大期又急剧升高.耐弱光厚皮甜瓜品种的POD活性比不耐弱光厚皮甜瓜品种弱;SOD伸蔓期到开花期耐弱光品种活力下降比不耐弱光品种幅度大,坐果期到膨大期耐弱光品种活力仍在上升,而不耐弱光品种活力开始快速下降.[结论]不同厚皮甜瓜品种在新疆冬季弱光条件下,比叶重、CAT、POD、SOD等生理指标可作为筛选冬季设施栽培耐弱光品种的鉴定指标.不同厚皮甜瓜在冬季弱光条件下耐弱光品种的SLW值大于不耐弱光品种,CAT和SOD活性明显强于不耐弱光品种,POD活性明显弱于不耐弱光品种.仅以少数性状指标来评价厚皮甜瓜不同品种间的耐弱光性,难以得到客观有效的结果,通过对这些指标下一步的综合分析更利于准确客观地鉴定厚皮甜瓜耐弱光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槽类型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热带设施甜瓜无土栽培选择合适的栽培槽类型.[方法]以甜瓜品种“南海蜜”为材料,设计4种不同栽培槽类型(地平式、地下式、半包式和全包式栽培槽),研究热带设施无土栽培条件下栽培槽类型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甜瓜株高、茎粗、功能叶叶面积、干重物质累积量、果实纵横径和产量均以全包式槽处理最大.果实品质方面,可溶性糖含量高低排序为地下槽>全包槽>半包槽>地平槽;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低排序为全包槽≥地下槽>半包槽>地平槽;VC含量高低排序表现为地下槽≥全包槽>地平槽>半包槽;而中心和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在热带设施甜瓜无土栽培生产中,采用全包式栽培槽栽培是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网纹甜瓜的果实品质,筛选适宜的氨基酸类生物刺激素.[方法]测定网纹甜瓜果实膨大速率、果实产量、口感品质以及果肉养分含量等指标,运用方差分析,比较甘氨酸和鱼蛋白两种氨基酸类生物刺激素处理对品质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鱼蛋白处理心糖较对照提高13.9%,边糖较对照提高19.9%.不同类型氨基酸含量也高于其他处理,品质方面占明显优势.[结论]授粉后每10d喷施浓度为1 g/L的鱼蛋白,对网纹甜瓜提质效果较好,可在网纹甜瓜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贮藏方式对新疆厚皮甜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得出比较理想的贮藏方式.该实验以新疆厚皮甜瓜"金凤凰"为试材,分别进行了冷藏、冷藏结合臭氧间隙处理、024%-6%、C020.2%-4).5%气调3种贮藏方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6℃贮藏条件下,气调贮藏显著抑制了甜瓜的呼吸强度,延缓了果实的衰老,并有效抑制了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降低了果实的腐烂指数.保持了甜瓜较好的品质和风味;与气调贮藏的甜瓜相比,冷藏结合臭氧间隙处理的甜瓜的生理指标和贮藏品质不如气调贮藏的好,而冷藏的甜瓜的贮藏品质最差.试验同时得出采用冷藏结合臭氧间隙处理模式,效果好于冷藏,但不及气调贮藏的效果,气调贮藏保鲜甜瓜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裂果发生与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和细胞代谢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以易裂品种伏脆蜜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在裂果高发生时期的半红期,研究裂果中裂果和非裂果部位及测定正常果果皮SOD、POD、PPO、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及果肉中的蔗糖、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可滴定酸和内源激素含量。【结果】 裂果部位果皮中 POD和SOD活性极显著高于非裂果部位和正常果果皮;裂果部位果皮的半纤维素、WSP和ISP含量极显著低于非裂果部位果皮中的含量,裂果部位果皮中CSP含量显著低于非裂果部位果皮中的含量;裂果部位果肉中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非裂果部位果肉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非裂果部位果皮中GA3含量极显著高于裂果部位果皮;在裂果部位果肉中IAA含量极显著高于非裂果果肉。【结论】 裂果部位果皮中半纤维素含量、WSP和ISP含量以及POD活性和SOD活性的变化,改变了果皮的结构和果皮的性质,再加上果肉中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改变及在果皮果肉中内源激素IAA含量变化,导致果实内部和果皮不协调的生长,致使果实开裂。  相似文献   

12.
新疆8个葡萄品种糖组分及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8个葡萄品种果实成熟期糖类物质组分和含量等特性,为筛选出高糖葡萄品种及今后果实品质调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红提、维多利亚、玫瑰香、新郁、火焰无核、夏黑、克瑞森无核、木纳格为研究对象,在果实成熟期取样,测定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其果实糖组分及含量,分析各组分所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比较分析各品种的糖组分及含量特性。【结果】8个品种在果实成熟期糖组分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蔗糖为辅,其中果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达52.51%,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49.58%,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仅3.14%。8个葡萄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火焰无核的含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品种,维多利亚最低。火焰无核的可溶性固形物较维多利亚高61.8%,果糖含量较维多利亚高了55.42%。通过聚类分析,火焰无核与克瑞森无核、夏黑糖组分关系较近,维多利亚与其他品种关系较远。【结论】通过对8个葡萄品种比较分析筛选出高糖品种火焰无核,为高果糖类型,低糖品种维多利亚,属于低果糖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对克瑞森无核葡萄进行主干环剥后,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组分特性与差异,为环剥对果实可溶性糖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在4个不同时期,对克瑞森无核葡萄进行主干环剥,监测果实的生长发育情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成熟期果实中可溶性糖组成成分和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个试验处理中,第1次环剥处理的果实的果形指数最大,比对照处理大5.67%,单粒重也最大,达2.99 g。成熟期最早的是第3次环剥处理, 5个试验处理的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高,变化幅度大,蔗糖含量相对稳定,葡萄糖的含量略高于果糖。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的是第2次环剥处理,极显著大于对照处理,比其高21.67%;果糖含量最高的是第3次环剥处理,极显著大于对照处理,比其高21.4%;蔗糖含量最高的是第4次环剥处理,比对照处理高29.65%;总糖含量最高的是第2次环剥处理。葡萄糖和果糖与可溶性总糖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葡萄糖与果糖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糖与可溶性总糖间的相关性最大,略高于葡萄糖与可溶性总糖间的相关系数。蔗糖与可溶性总糖间的相关性最小,且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主干环剥有利于克瑞森无核果实的生长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前期(坐果后到果实膨大期)进行环剥明显可以达到增产目的,后期(果实膨大期过后)环剥有利于果实提前成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研究新疆酿酒葡萄糖类物质积累特性,为资源特性评价及糖品质调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赤霞珠、赤霞珠5、赤霞珠6、赤霞珠9、梅鹿辄、梅鹿辄4、品丽珠、霞多丽、威代尔和雷司令等10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其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分析各糖类物质组分所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及各品种(系)的可溶性糖含量特性。【结果】10个品种(系)成熟时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蔗糖积累为辅,且果糖略高于葡萄糖,其中果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51.23%,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49.02%,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仅2.91%。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赤霞珠5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较含量最低的威代尔高了29.21%。赤霞珠5的可溶性固形物较威代尔高了30.59%。聚类分析将10个酿酒葡萄品种划分为 3 个类群。第1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9、梅鹿辄4、赤霞珠、梅鹿辄,各糖类物质含量均适中;第2类群葡萄品种为霞多丽、威代尔、雷司令,各糖类物质含量均偏低;第3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6、品丽珠、赤霞珠5,各糖组分关系较近,糖类物质含量均较高。【结论】筛选出高糖型品种(系)为赤霞珠5,低糖型品种为威代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阿克苏地区红旗坡农场长富2号和烟富6号苹果不同成熟期的果实中,矿物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关系,为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长富2号和烟富6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成熟期果实内矿物质元素和可溶性糖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可溶性糖种类和含量,利用凯氏定氮法、钒钼黄比色法、火焰光度计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姜黄素比色法测定果实中的矿物质元素。【结果】 9月16日,长富2号和烟富6号的蔗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分别是20.12和36.4 mg/g,33.82和18.29 mg/g,3.52和4.68 mg/g,存在显著差异,在10月5~25日期间2品种的果糖含量分别是71.50和90.43 mg/g,91.64和78.69 mg/g,94.48和82.52 mg/g,均达到显著水平显著差异。长富2号果实中的N、Ca、Cu、Fe和Zn含量在9月16日~10月25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N含量与Ca、Cu、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蔗糖与Ca、Cu、Fe呈显著负相关,与Z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在烟富6号中Ca元素与山梨醇呈显著负相关,Mg和Fe元素对蔗糖呈极显著正相关,B元素与果糖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10月15日,长富2号的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达到最大值,烟富6号此时的葡萄糖含量也是最高的。10月25日,2品种的蔗糖含量达到最高值。长富2号的果糖含量也达到最大值,烟富6号在10月5日达到最大值。长富2号全磷和B含量在10月5日达到最大值,全钾含量在10月15~25日上升,Mg含量在此期间处于下降趋势,9月16日~10月25日,全氮、Fe、Ca、Cu和Zn含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烟富6号中全氮含量从9月16日~10月25日期间,呈‘S’型增长,Ca、Cu和Zn含量在此期间处于下降状态,10月15~25日期间全磷、Fe、Mg含量不断上升,全钾含量在此前间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砧木对无核葡萄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筛选出提高无核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优良砧木,为葡萄果实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种不同砧木嫁接的4年生克瑞森无核葡萄和自根苗为试材,利用HPLC技术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测定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中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影响,及二者间的相关性变化。【结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克瑞森无核葡萄砧木嫁接苗和自根苗的果实糖分积累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为辅。砧木嫁接在不同程度上能够提高克瑞森无核葡萄的可溶性糖的积累,不同砧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5BB、5C、101-14MG和SO4嫁接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内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其中101-14MG嫁接苗可溶性糖与自根苗比最大提高了14.67%,促进作用最明显。而贝达和188-08不利于提高果实内糖含量。在果实发育期间各砧木嫁接苗果实蔗糖转化酶(AI和NI)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发育中期(花后75 d)酶活性达到峰值;而蔗糖合成酶整体呈上升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与自根苗相比,7个砧木中101-14MG更利于提高克瑞森无核葡萄的AI和SS-c活性,SO4更利于提高其SS-c和SPS活性,嫁接苗果实内糖组分含量与AI、SPS和SS-s活性相关性较大,其共同作用影响了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其中SS-s对糖分的积累贡献最大。【结论】7种砧木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中,SO4、101-14MG、5BB和5C嫁接均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内可溶性糖的积累,其中101-14MG表现最佳。克瑞森无核嫁接苗果实内可溶性糖的积累是AI、SPS和SS-s活性共同调控的结果,其中SS-s是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糖积累中最重要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环剥后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改善枣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a生灰枣为对象,测定环剥后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1)灰枣环剥和对照的果实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其积累随着果实的发育总体呈上升趋势。环剥明显提高了灰枣果实果糖、葡萄糖和果实发育后期的蔗糖含量。果实成熟期蔗糖显著高于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灰枣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2)环剥有助于提高环剥口愈合前(7月15日)果实内中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的活性。果实全红期至实成熟,环剥处理果实的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是环剥处理果实蔗糖含量高与对照的主要原因。【结论】环剥有利于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SSs活性对环剥处理果实的蔗糖代谢起主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遮荫弱光对甜瓜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遮荫弱光对甜瓜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遮荫弱光影响甜瓜的生理机制过程。【方法】以新疆当地3个甜瓜品种为材料,设置适度遮荫、轻度遮荫和不遮荫3个处理,测定光合指标、SPAO值和果实产量与品质,数据运用SPSS 19.0软件分析。【结果】与正常光照相比,遮荫弱光造成甜瓜叶片SPAD值、气孔导度(Gs) 、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迅速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上升,甜瓜果肉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折光糖和VC含量均下降。卡拉库塞的相关指标变化幅度较其力甘和比谢克沁小。【结论】不同甜瓜品种对遮荫弱光胁迫的适应性亦不同。甜瓜在轻度遮荫和重度遮荫环境下,其光合性能下降,光合产物累积能力及输出能力受阻,最终甜瓜产量和品质亦随遮荫程度加深而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4种抗寒主栽苹果品种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及其它果实性状,研究主要香气成分,为寒地苹果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黑龙江4个主栽抗寒品种为试材,检测果实的总酚、抗氧化能力、类黄酮、果皮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等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糖酸,HS-SPME法检测分析香气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4个苹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龙冠>龙丰>七月鲜>金红。总糖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金红>龙丰>七月鲜>龙冠。总酸含量金红>七月鲜>龙丰>龙冠。共检测出9类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7类,各成分排序由大到小:酯类>烯烃类>杂环类>酸类>醇类>醛类>烷烃类。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很大差异,果实香味物质主要集中在醇类、烯烃类和酯类,其中酯类含量最高(56.24%),表现为“果香”味。不同参试品种糖酸比和味感评价存在明显差异,龙冠最高为22.96,七月鲜最低为9.92,表现出酸的味感。【结论】4个苹果品种果实的糖酸组成与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均为“酯香型”苹果,酯类物质可能对这4个品种果实风味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内果皮发育过程中木质素、糖含量的变化对内果皮木质化的影响,为优良扁桃品种选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薄壳纸皮和厚壳长石头扁桃为主要试材,测定扁桃果实内果皮在整个发育时期的糖含量,分析其糖含量的变化情况;用巯基乙酸法测定内果皮木质素含量,分析其木质素沉积的进程.[结果]在扁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纸皮和长石头内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