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东港养殖场利用两口沙泥底质虾池(5.33公顷)进行花蛤育苗试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993年10月投放亲蛤750公斤,经7个月管理,培育出每公斤3000粒的花蛤苗17.5万公斤,产值75万元(包括亲蛤产后出售收入3万元),扣除生产成本10万元,纯收入65万元,每公顷纯收入12万余元。现将主要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虾池混养花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科技》1993,(2):12-13
近年来,由于国外市场影响,虾价波动很大,且虾池老化,虾病流行,严重影响养虾业的发展。为了提高虾池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站在饶平县黄冈镇大沃管理区小红山虾场进行是池混养花蛤试验,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虾池综合利用已被广大养虾生产者所重视。近年来厦门市同安区等地在秋冬季利用虾池进行日本对虾与花蛤混养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具体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池塘选择 1.1虾池条件 进行混养的虾池除具备一般对虾养殖池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求排灌方便,池底为沙泥底,含沙量 60%以上,池深大于 1.2米。 1.2水质条件 海水比重要求在 1.010~ 1.022之间, pH值稳定在 7.8~ 8.4,氨氮含量 0.6mg/l以下,底质硫化氢低于 0.01mg/l,有淡水注入的内湾水质尤佳。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2.1清污和翻整 虾塘早季收成后…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东港养殖场,利用两口沙泥底质虾池(80亩)进行花蛤育苗试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去年10月份投放亲蛤7500公斤,经7个月精心管理,培育出个体大、健壮、规格为每公斤3000粒左右的花蛤苗种17.5万公斤,总产值75万元,亩均纯收入8000多元。现将主要做法简介如下: 一、育苗前的准备 1.清池、翻晒:该虾池在上半年养殖斑节对虾失败后,马上进行清淤清污和晒池,7月上旬用牛彻底翻犁一遍,翻犁后再晒池。翻犁的目的在于起消毒、氧化、改良底质作用,且利于贝苗钻土栖息。 2.消毒:虾池在育苗前进水浸泡、交换数次,使PH值稳定在7.8~8.4之间。同时用生石灰进行消  相似文献   

5.
虾池混养菲律宾蛤仔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宸 《水产科技情报》2000,27(4):147-148
报道了虾池混养菲律宾蛤仔的技术措施,试验池产量达19.87t/hm^2,成活率72.3%,投入产出比为1:4.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斑节对虾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优化养殖结构,于2011年2月开始进行斑节对虾池套养红鳍东方鲀、花蛤试验.在2口面积均为2.5 hm2的养虾池内,每口池塘放养75万尾斑节对虾虾苗,套养平均规格约85g/尾的大棚越冬红鳍东方鲀苗种1万尾和平均规格为260粒·kg-1的花蛤苗3500 kg.经过约10个月的养殖,共收获平均规格23.33尾·kg-1的斑节对虾24400 kg、3.2尾·kg-1的红鳍东方鲀5060 kg以及平均规格103粒·kg-1的花蛤17057 kg,产值205.99万元,利润121.81万元.斑节对虾的饲料系数为1.62,红鳍东方鲀为1.59.套养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张是  何海 《齐鲁渔业》2004,21(4):16-16
在虾池内进行多种类优化组合养殖,是目前虾池开发利用的方向,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种综合养殖方式有共生互利作用,也是养殖业处于低谷时期的主要养殖模式。虾池混养文蛤,具有简易、高产、低本、高效等优势,是虾池混养的一种高效模式。现将对虾池高效混养文蛤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26000m^2(39亩)和31349m^2(47亩)2个养虾池,分别移入在室内培育的菲律宾蛤仔壳顶后期幼虫和双水管稚贝各80亿粒和9.7亿粒,经土池中间培育、越冬后,共生产出2000—3000粒/500g幼贝7.9亿粒,成活率分别达到4.5%和4.3%。  相似文献   

9.
10.
<正> 近几年,日照市虾池一般采取车虾与梭子蟹混养的模式,效益较好,但部分泥底虾池不适合这两个品种养殖。从1997年开始,东港区涛雒水产工作站连续五年进行了泥底虾池养殖文蛤试验。文蛤一般自然生长在沙质滩涂上,但经过试验发现,文蛤也很适合在泥质虾池中生长,并且生长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养虾池保刺参苗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人工培育刺参苗种的过程中,如果附苗密度较大,一般要稀疏保苗,而保苗的方法大都在室内育苗池或大棚保苗池中进行,以提高成活率和促其生长,而在室外养虾池中保刺参苗种还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试验,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土池大水面培育花蛤苗种技术的突破,实现了花蛤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养殖规模迅速扩大。2009年,我们在莆田北江垦区1500亩(单口池塘)的土池中开展花蛤苗种大水面培育,现将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三疣梭子蟹是温暖性名贵海产蟹类,但近海捕捞量剧减,而目前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故开展梭子蟹人工养殖势在必行。乐亭县近海是三疣梭子蟹天然繁育场所,自然条件优越。从1993年虾病暴发以来,乐亭县开展对虾与梭子蟹混养和利用虾池稍加改造进行梭子蟹单养,都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14.
花鲈苗种淡水池塘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宇 《淡水渔业》1996,26(6):9-11
从自然海区捕获的平均全长1.7cm、平均体重0.0590g的花鲈稚鱼,在淡水池塘中培育41d,达到平均全长6.35cm,平均体重2.5904g,成活率达45.9%,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林炫锋 《水产养殖》2012,33(3):32-34
花蛤属帘蛤科蛤仔属,学名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cve),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均有分布,为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花蛤苗种繁育基地。花蛤育苗养殖产业已成为莆田市的特色产业,苗种供应全国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6.
17.
泥蚶苗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虾池进行泥蚶苗中间培育、初始培育密度100万粒/亩,平均壳长1.93mm,经过3个月的培育,长至平均壳长5.6mm,中间培育成活率为47.3%。  相似文献   

18.
王华青 《科学养鱼》2004,(10):32-33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bescen)俗称海瓜子,隶属瓣鳃目、樱蛤科、明樱蛤属,体呈三角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粉红色,生活在潮间带至水深10米的泥沙质徐或海底内,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以浙江、福建沿海产量最大。笔者于2003年6月至2004年2月参与了彩虹明樱蛤苗种中间培育技术研究。经过9个月的培育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深水养殖花蛤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深水养殖花蛤的可行性和播种密度、时间对产量、成活率的影响,初步掌握了深水养殖花蛤的规律和方法,并探讨了养殖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同时指导大面积深水养殖花蛤。  相似文献   

20.
虾池造礁养参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虾池造礁养参在我国北部沿海迅速兴起,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成为废旧虾池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热点。根据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县两级政府的安排,我局于2003年改造高标准海参养殖池塘1.3hm^2(20亩),进行了虾池造礁养参示范试验,经过1年多的精心管理,泥滩造礁养参试验在我省西部首获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