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土壤微生物在农村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对农作物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技术与方法,具有安全、不污染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优点.该文介绍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和机制,探讨了生防微生物应用于农业生产时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室,根据植物微生物态工程原理,利用体细菌在农业生态中调节植物的微生物环境,使其有利于寄主,不利于有害微生物,从而达到增加产量改进品质,防治病害的目的,称之为“增产菌”。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生防机制,包括竞争作用、拮抗作用、溶菌作用、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5个方面,介绍了枯草芽孢杆菌在6种番茄病害即灰霉病、青枯病、早疫病、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防治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生物防治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生物农药施用则是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广泛、应用面积最大的措施。就其利用对象而言,生物农药一般分为直接利用生物活体和利用源于生物的生理活性物质两大类。生物活体包括昆虫、细菌、真菌、线虫、病毒及拮抗微生物等,生理活性物质包括农用抗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性信息素、摄食抑制剂、保幼激素和源于植物的生理活性物质等。目前,国外已有多种微生物杀菌剂成功上市,其中细菌性杀菌剂有假单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真菌性杀菌剂有木霉菌、粘帚霉菌等。国内外对真菌性杀菌剂的开发一直给予很大关注,目前已有20多个属的真菌被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实践,其中开发产品最多的植物病害生防制剂是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同时,由于木霉菌适应性强,防治谱广,也是目前研究较多、较有前途的生物杀菌剂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微生物防治概念入手,阐述了微生物防治机制及微生物种类,分析了微生物防治在园艺植物病害防治运用中的问题,并探索了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对微生物的运用策略,以提高园艺植物病害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介绍大庆地区园林绿化植物常见病害种类及其防治方法,以供大庆地区进行园林绿化植物病害防治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植物病害微生态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微生态学与植物病理学、生理学相结合,应用微生态理论防治植物病害是一个新的方向.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能起到防病、治病、促进植物生长且无环境污染的良好功效.本文概括了植物病害微生态防治的研究沿革、微生态制剂防治植物病害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以及我国植物病害微生态防治的研究情况,以期为应用微生态理论防治植物病害及开发新型的植物微生态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葡萄枝干病害是一类复杂的病原性真菌病害,危害严重,防治困难,其与植物免疫力有关的"机会性发病"特点是限制其高效防治的重要因素。植物微生物组与其免疫力息息相关,明确、构建和改造微生物组是实现葡萄枝干病害有效防治的可能途径之一。综述了葡萄枝干病害的发生特点、微生物(组)与病害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利用微生物组学研究葡萄枝干病害的局限及改进方面,对葡萄枝干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木霉生防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化学防治成本较高和易污染环境,而且病原物易对杀菌剂产生耐药性甚至抗药性,所以,在植物病害防治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探索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解决植物病害问题,生物防治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尤其是拮抗木霉(Tri2 choderma spp.)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倍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6,(8):13-16
为开发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生物制剂奠定基础,通过对已筛选的黄瓜枯萎病拮抗菌HM-7进行培养特征观察、显微观察、革兰氏染色、16S r DNA全序列分析、系统发育分析等研究,初步鉴定拮抗菌HM-7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属是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微生物类群之一,也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生防菌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拮抗菌HM-7有望开发为生物制剂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1.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果实采后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采后病害严重影响水果的贮藏及果品质量。因化学杀菌剂在应用中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及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防治果实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手段作为一种有效替代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枯草芽孢杆菌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研究的模式菌株,为重要的生防菌源。在探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果实采后病害拮抗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展示了枯草芽孢杆菌应用于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行性和潜力,为今后果实采后生防产品的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贛州脐橙园脐橙根际土壤中获得192个细菌分离物,通过平板拮抗测试,筛选出对柑桔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有较强拮抗作用的6个芽孢菌株,抑菌圈直径达12.0~25.0mm,其中菌株G32对柑桔溃疡病菌抑制效果最好,稳定性高;温室控病试验表明,菌株G32的控病效果最佳,接种溃疡病菌前喷施拮抗菌G32的预防效果达60.7%,接种溃疡病菌后喷施拮抗菌G32的治疗效果为53.2%;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将G32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3.
魏蕾 《蔬菜》2022,(11):32-39
摘要:土传病害是世界性的难题,为了解决化学杀菌剂对环境的破坏以及病原菌抗性增强的诸多问 题,利用植物根际微生物防治土传病害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对根际微生物的种类、防治土传 病害的机理的综述,指出在研究方法上要加强高通量测序技术、宏基因组学、生物信息技术的应用,同 时研究探索更有效的菌株分离培养技术;在生产实际中要在考虑菌群协同作用的基础上提高生防菌的杀 菌效率,以期为正确利用根际微生物促进植株营养吸收、抵抗土传病害、适应环境胁迫,促进农业可持 续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黄瓜白粉病菌生防菌筛选及生防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筛选获得有效控制黄瓜白粉病的生防菌株,再通过孢子萌发抑制试验、温室盆栽苗药效试验,田间防病试验共筛选到4株编号为H2、H1、H3和H7的菌株对黄瓜白粉病防效显著。结果表明: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1.25%、87.77%、82.7%和75.29%。对该4株生防细菌的防病机理初步研究证明,它们的胞外代谢产物具有防病作用。  相似文献   

15.
梨轮纹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南京、连云港、高邮3地梨园病叶、病果、健叶、健果、病枝、健枝和土壤样本90份,分离纯化后得到871个细菌分离物,对其进行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皿内抑制试验,共获得21株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其中拮抗性能最好的细菌sf 628抑菌圈直径达45 mm,抑制率达59.21%。梨果接种试验结果表明,21株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中有5株拮抗细菌对梨轮纹病菌引起的病斑扩展抑制率大于50%,其中菌株sf 628抑制率达60.61%。进一步的理化特性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f 628为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于播种时穴施单一生防菌细菌D、放线菌317和木霉菌,研究黄瓜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细菌D和放线菌317的施入利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同时有效控制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增加;木霉菌的施入利于土壤中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增加;3个菌株对根际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都有促进的作用,在拉秧期各酶活达到最大值。拉秧期的结果表明,接种细菌D和放线菌317的处理可提高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对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不明显;接种木霉处理可明显提高根际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对细菌的数量影响不明显;3个菌株处理细菌与真菌数量比约为对照的1~2倍,放线菌与真菌的数量比约为对照的1~3倍。细菌D、放线菌317和木霉处理均可提高黄瓜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15种生防菌中筛选出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效果较明显的4种生防菌NSY4、NSY19、NSY50、DSN012。以津研4号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4种生防菌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枯萎病防治的作用。结果表明,生防菌NSY4基质可显著提高黄瓜幼苗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总根长及根体积,分别比不添加生防菌的对照增加42.86%、26.09%、47.06%、58.82%、57.58%和51.44%;黄瓜根际基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20%、37.60%、71.88%、5.22%。添加生防菌的基质处理显著增加了根际基质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减少了真菌、尖孢镰孢菌数量;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25.00%~62.50%。因此,基质中接种生防菌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降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其中添加生防菌NSY4的基质处理可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有效缓解尖孢镰孢菌的侵害,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丰富的土壤微生物资源中挖掘对西瓜枯萎病有较高防效的生防菌株,通过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法分离获得西瓜根际土壤主要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和测定盆栽防效的方法,从中筛选出对西瓜枯萎病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并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和gyrA基因序列比对获得生防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8份西瓜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到182个细菌单菌落,并筛选获得对西瓜枯萎病防效较高的3株拮抗细菌,接种30 d后盆栽防效均高于75%,与30%噁霉灵水剂防效无显著差异。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序列分析结果,明确拮抗菌株JHXG0406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拮抗菌株JHXG0221和XQXG0111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获得了3株对西瓜枯萎病有较好防效的菌株,具有作为生防菌剂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皿对峙培养等方法对10株耐铜锌木霉菌进行筛选,得到8株抑制率较高的生防菌株,并进行了防治瓜类枯萎病盆栽试验,最终筛选出2株防治效果较好的木霉菌变异株TR123、TR68。结果表明:多数REMI变异株的生防效果优于野生菌株,其中以TR123、TR68生防效果最好,野生木霉菌株中T36生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以东北油豆角腐皮镰孢菌为靶标菌,采用室内平板对峙培养和温室防效测定方法,从发病油豆角根际(围)土壤中筛选拮抗能力强的芽胞杆菌菌株,以期获得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的生防资源。结果表明:该试验筛选到一株拮抗芽胞杆菌WJ-126,初步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在温室人工接种条件下,该菌株对油豆角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的相对防效可达60.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