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3种化感物质香草酸、香豆酸和丁香酸对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草酸和香豆酸各浓度处理对萝卜种子发芽率均无影响,而丁香酸在10-4 mol/L显著降低了萝卜种子发芽率,香草酸和丁香酸均在浓度达到10-4mol/L时显著抑制莴笋种子的发芽;而香豆酸在10-5 mol/L时显著降低莴笋种子发芽率;3种化感物质对萝卜和莴笋幼苗生长的影响均呈现出随着浓度的升高,其受抑程度增强的趋势;在相同浓度下,3种化感物质对萝卜的抑制效果表现为丁香酸>香豆酸>香草酸,而对莴笋的抑制效果则表现为香豆酸>丁香酸>香草酸.  相似文献   

2.
甜瓜连作土壤中酚酸类物质测定及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瓜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甜瓜土壤中酚酸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变化,利用生防木霉菌降解特性,降解土壤中酚酸类物质,为缓解甜瓜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连作甜瓜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香兰素、香豆酸、阿魏酸、苯甲酸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连作3年后7种酚酸的总量达245.39mg·kg~(-1)干土,显著高于未连作土壤;采用孢子菌悬液、PD菌悬液和麦麸发酵物3种不同的接种方式,测定木霉菌T23对甜瓜根际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降解作用,表明木霉菌T23能够有效降解土壤中积累的酚酸物质,其中麦麸发酵物降解率可达到25%以上,降解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3种化感物质(香豆酸、丁香酸和苯甲酸)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酸和苯甲酸各处理浓度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均无影响;而香豆酸在10-5mol/L显著抑制了白菜种子发芽率;3种化感物质对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均呈现出随着浓度的升高,其受抑程度增强的趋势,在相同浓度下,3种化感物质的抑制效果表现为香豆酸>丁香酸>苯甲酸。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6,(7):14-18
阿魏酸是西瓜分泌的化感物质之一,在西瓜自毒作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选用质量浓度为0~1 000 mg·L~(-1)的阿魏酸浸泡处理西瓜种子,观察西瓜种子的萌发、生长,并检测处理7 d后幼苗不同部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阿魏酸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种子活力指数,抑制了根和茎的伸长及鲜质量的增加。随着阿魏酸质量浓度的提高,根和茎中的超氧阴离子浓度及膜质过氧化程度显著增加,抗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也显著提高,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导致西瓜根中酚酸类物质的质量浓度持续升高。说明西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激活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酚类物质的影响,阿魏酸可能通过在根中过量积累酚类物质而影响根的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连作梨园根际土壤的化感作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化感成分进行分析,为解决梨园连作障碍提供参考。【方法】以连作梨园根际土壤和‘川梨’实生(Pyrus pashia Buch.)幼苗为试材,通过生物测试研究根际土壤化感作用,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2种根际土壤水浸提液浓度为0.25 g·m L~(-1)时就对梨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强,1 g·m L~(-1)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幼苗株高、叶面积、地上、地下部分鲜重等均显著下降;从2种连作土壤中分别分离出9大类物质78种和10大类77种化学组分,包括烷烃、酯类、醇类、酮类、酚类等物质,最主要的物质种类均为烷烃类,占总成分的38.49%和30.48%,其次是酯类,醇类等;2者均四十烷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11.22%和8.75%。【结论】连作梨园根际土壤确实存在化感作用,对再植幼苗生长不利,经鉴定其化感成分种类有烷烃类、酯类、酚类、酮类等物质,具体这些化感物质的化感效应及其相关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疆野苹果多酚物质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30个单株的成熟果实为试材,对果实多酚物质的组成、含量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30个单株多酚物质含量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均在36.12%以上,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鉴定出原花青素、没食子酸、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素、表儿茶素、香草醛、阿魏酸、苯甲酸、根皮苷、槲皮素、肉桂酸、根皮素等13种多酚物质,其中原花青素、表儿茶素、根皮苷和绿原酸是野苹果的主要多酚组分,总酚及主要多酚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栽培苹果(Malus domestica)品种红星。  相似文献   

7.
几种酚酸类物质对山桃种子萌发后根系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见酚酸类化感物质对桃的化感效应强度,为桃连作障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桃种子为受体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梯度的几种常见酚酸类化感物质香草醛、苯甲酸、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阿魏酸对山桃种子萌发后主根长度、侧根发生数量等的影响。计算不同浓度化感效应的敏感指数SI,并以其绝对值为抑制效应,经转换为概率值后估计回归方程,测算抑制效应为0.5时对应的所需浓度SI0.5,即为该种物质对山桃的化感效应强度。【结果】香草醛、苯甲酸、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阿魏酸处理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0、10、0.1、10、10、0.1 mg·L-1时,即可对山桃种子萌发主根的长度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P0.01),对照清水处理的种子主根上侧根数量平均超过20条,不同化感物质在不同浓度处理下,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侧根数量减少。香草醛、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阿魏酸等物质对侧根数量的抑制效应较大,在低质量浓度1 mg·L-1时SI值就可以达到-0.2,而同样浓度下对应的主根SI值为-0.08~-0.15。主根长和侧根数量2种参试指标所得到的SI0.5浓度基本相同,说明2者均可作为酚酸类物质对山桃的化感效应强度评价指标。【结论】采用山桃种子萌发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作为测评指标,经综合比较,参试的几种酚酸类化感物质的SI0.5(即化感作用强度)由小到大依次为阿魏酸、苯甲醛、苯甲酸、香草醛、没食子酸和对羟基苯甲酸。  相似文献   

8.
以铁核桃(Juglans sigillata)‘黔核7号’叶片为试材,研究了叶片发育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铁核桃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在其整个生长周期呈双峰曲线变化规律,4月12日至5月11日上升,5月11日至7月6日下降,7月6日至8月1日大幅上升,8月1日至9月19日逐渐下降。HPLC鉴定出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丁香酸、丁香醛、对香豆酸、阿魏酸、芦丁、槲皮素、杨梅素、胡桃醌,共12种单体酚;含量最高的为芦丁,其次为绿原酸;含量较低的为对香豆酸、没食子酸。5月是铁核桃叶片中大多数单体酚含量降低的时期,而8月是部分单体酚含量升高的时期。总酚、总黄酮含量与还原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较高,单体酚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较低。铁核桃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丰富,抗氧化活性强,其动态变化与叶片发育阶段及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香蕉枯萎病感病品种‘巴西蕉’和抗病品种‘南天黄’根系分泌物中10种酚酸物质的含量,并选取含量具有明显差异的酚酸物质验证其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ium f. sp. cubense,Foc)4号生理小种菌落生长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接种Foc4诱导后,对羟基苯甲酸和肉桂酸仅在抗病品种‘南天黄’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邻苯二甲酸的含量在抗病品种中高于感病品种近2倍。在PDA培养基中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肉桂酸对Foc4菌落生长的抑制率随着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强。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物质与香蕉品种抗性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以衢州地区主栽柑桔品种椪柑、常山胡柚和新发展品种加工型香橙的青果为材料,于第二次生理落果后一段时期内每隔7 d采摘一次青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青果皮中原儿茶酸、阔马酸、咖啡酸、香草酸、阿魏酸等5种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研究并探讨以上物质的变化与差异性。结果表明,这3种柑桔青果皮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变化规律不同;青果皮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关系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且差异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同一时期青果皮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总含量均为椪柑>加工型香橙>常山胡柚,椪柑和加工型香橙青果皮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总含量均在7月26日最高,常山胡柚青果皮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总含量在8月9日最高。了解酚酸类物质在柑桔青果果皮中含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对日后的生产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