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门塔尔牛和新疆褐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刘竹初眉丽莎汗麦尼沙汗张瑞刀力坤(新疆策勒县畜牧局848300)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策勒、洛浦、于田等县的本地土种黄牛,由于受当地干旱生态环境与种质的影响,体型表现比较小,产肉和产乳以及役用能力也较低,几个...  相似文献   

2.
我县早在六七十年代就用西门塔尔、黑白花牛改良当地黄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探索今后我县三河地区(河阴、河东、河西)黄牛改良的方向,1995年我们从青海省冷冻站引进西门塔尔、黑白花、海福特、安格斯牛冻精,改良当地黄牛,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试...  相似文献   

3.
自1980年湟源县实施黄牛改良工程以来.先后利用荷斯坦、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当地黄牛.经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近30年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黄牛改良工作稳步发展。近两年又开展实施了胚胎移植、性控冻精和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全县牛良种比例明显提高。1980年。全县仅有改良能繁母牛360头,其中荷斯坦牛245头.西门塔尔牛115头,良种母畜比例2.5%。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门塔尔牛是我国育成的肉役奶兼用品种,被农业部列入黄牛改良区域规划中的主推品种.青海省民和县2006年起开展了中国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方式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工作.本研究于2007-2009年对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后代进行了不同年龄阶段体尺、体重测定,以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为中国西门塔尔牛在高原地区品种改良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和田地区地处新疆最南端,是以农为主的地区。黄牛是和田地区家畜的主体畜种之一,但和田黄牛个体小,生产性能低,为改变这种状况,1979年开始引进新疆褐牛、西门塔尔、黑白花、夏洛来等冻精颗粒改良本地黄牛,10年累计受配母牛10.7万头次,产改良牛6.2万头。为验证改良效果,确定改良方向,我们对和田市肖尔瓦克乡的2600头牛进行了调查,现将西门塔尔和黑白花杂交牛与本地牛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肉牛杂交改良的历史 追溯我国黄牛改良史,早在30年代就引入黑白花牛,短角牛等进行改良,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引进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先后从国外引进乳用黑白花、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肉用的夏洛来、利木赞、海福特、安哥斯等品种,改良我国的黄牛,使黄牛从单一役用向着肉、乳、役兼用方面发展。经多次试验研究,确定以西门塔尔牛、夏洛来、利木赞牛为改良当地黄牛的当家品种,吸收了外来品种的优点,改进了体型结构,提高了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云南省寻甸县鸡街镇耻格村黄牛体格较小、生长发育速度缓慢、产肉率低等问题,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率,本试验采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技术对该村黄牛进行改良,通过对后代犊牛的体重、体长与胸围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改良技术对耻格村黄牛后代犊牛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牛的平均体重、体高、体斜长等指标均较耻格村纯种黄牛有了明显提高,且杂交牛的耐受力与抗病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每头12月龄的杂交牛可增收1926元,进一步提高了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可进一步扩大推广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改良技术的牛种改良范围,从而为养殖户带来更大的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西门塔尔、短角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报告杜忍让,张军强(陕西省农科院宜君基点,727204)发展草食动物搞好黄牛改良是发展畜牧业生产,扩大肉食来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根据宣君养牛发展现状,在该地区原黄牛改良的基础上,引进西门塔尔、短角红牛品种改良当...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甘肃省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使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西部本地母黄牛人工授精,笔者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杂种F1公牛、母牛的体尺和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牛、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论述西门塔尔牛与我国西部地区本地黄牛的杂交改良效果,为今后我国黄牛改良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效果,采用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作为肉牛终端父本,分别与本地黄牛开展二元经济杂交,对杂交F1体重变化、屠宰性能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杂交F1均比本地黄牛生长速度快且产肉率高,可有效提高本地黄牛的屠宰性能。说明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改良本地黄牛杂交优势明显,可有效增加本地黄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 灵璧县共有17万农户,大家畜存栏15.8万头,其中黄牛12.7万头,占大家畜总数80.4%,能繁殖母牛5.6万头,占黄牛总数44.1%.该县黄牛属华北牛类型中的一个类群,体型小、役力弱、生长发育慢。为了改变这些缺点,从1981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冻精,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截止目前共冷配母牛40520头,近3年冷配头数连续突破万头,受胎率由1981年的42.3%提高到72.5%,已繁殖西门塔尔杂交牛2.1万头,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发育快,役用性能强,经济效益高,表现了明显的杂交优势,我县黄牛改良冷配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德国黄牛、利木赞牛杂交组合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德国黄牛、利木赞牛为父本,以临夏县当地西门塔尔高代杂种牛、秦川牛为母本,在农户全舍饲条件下,分四组进行组合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从初生到12月龄试验牛的体重和体高、胸围、体斜长平均数表现出德西组>德秦组>利西组>利秦组,德国黄牛杂交改良效果好于利木赞牛,西门塔尔高代杂种牛的肉用性能显著高于秦川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河西地区黄牛人工授精,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P<0.05)。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很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省黄牛改良工作,早在五十年代就引用荷兰牛、爱尔夏、短角、拉脱维亚等外国品种和秦川牛、南阳牛、广丰牛等国内良种牛来改良。到六十年代初期,曾引进西门塔尔公牛,在瑞安县进行改良试点、发现了黄西杂种牛的优势。随着我省冻精技术的推广采用黑白花和西门塔尔公牛的精液,冷配母牛二万六千一百六十八头,已培育犊牛一万六千二百四十二头,其中西门塔尔改良牛四千另十头,扩大了黄牛的改良面。  相似文献   

16.
在高海拔地区用荷斯坦、西门塔尔牛改良当地土种黄牛,后代改良母牛产奶量提高显著。在目前较低的饲养水平下,西×黄F2更能适应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饲养。  相似文献   

17.
我县从1977年开始引进纯种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随着冷配技术的普及,全县西本杂种牛数量逐年增多,到1988年,全县已存栏38434头,占牛总数的38.%。现将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西门塔尔牛在乌鲁木齐地区冷配杂交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试验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县西门塔尔牛冻精冷配改良当地黄牛的F1代进行杂交改良效果的研究探讨,结果表明:改良黄牛体型外貌倾向于父系.对乌鲁木齐县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初生重比当地黄牛分别增加6.5kg和6.6kg,增幅为33.8%和37.1%;各年龄段体重与当地黄牛相比提高效果极显著(P〈0.01);24月龄体尺比当地黄牛增长效果显著(P〈0.01);120d集中育肥后增重效果明显好于当地黄牛,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西杂牛是西门塔尔公牛和当地黄牛杂交改良后代的总称。我国从上世纪初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七十年代农业部组织批量引进,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AI)改良我国黄牛。经过三十多年持续努力,黄牛改良取得了显著成效,西杂牛在生长发育肉用性能等方面明显优于本地黄牛,是我国肉牛产业牛源的重要保障。目前全国饲养西杂牛1200万头,随着牛改进程加快,数量将不断扩增。为了充分发挥西杂牛乳肉兼用特征,全面体现其经济价值,开发利用乳用性能意义凸显。  相似文献   

20.
<正> 早在本世纪初期,俄国人就将一些纯种及杂种西门塔尔牛引入我国东北。据报道,内蒙三河牛、黑龙江滨洲牛中约有19%的是西门塔尔血统;北方黑白花奶牛的部分牛群中也有少量西门塔尔血统。 从五十年代末起,我国曾有计划地从苏联引入西门塔尔牛,养在内蒙、黑龙江、新疆等地,进行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效果较好。七十年代又从奥地利、西德、瑞土等国引入大批纯种西门塔尔牛,分在全国23个种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