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9~1985年,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方式中,以耙地并投入玉米秸或投入玉米秸和小麦秸代替传統的麦前翻耕法,结果表明,“少耕”和“培肥”相结合,可以全面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耙层土壤容重偏小,促进小麦根系和地上部的生育,使小麦、玉米增产。便耙秸还田延至三、四年,耙层下部的容重比对照偏大,耙层的容重亦逐漸大于对照,影响根系良好发育,小麦、玉米不再表现增产。据此,提出了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方式中,將小麦播前翻耕的传統耕法改为耙、耕交替,即耙秸两年,翻耕一年的土壤耕作制。以改善土壤的营养和物理状况,提高作物产量,降低成本。并克服连续耙秸,土壤容重增大,有碍作物根系生育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永济县五一农业社的早地小麦增产经验中,有一条最宝贵的也是最成功的田间管理技术经验,就是冬小麦的十月耙,腊月耱。现将其具体做法和好处介绍如下:一、十月耙:在土壤封冻前,麦苗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用耙齿2寸长的短齿耙,耙上放一张步犁压住,在所有麦田上轻轻拖耙一次。该社的这一措施,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土壤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药剂量、施药时间、用药次数相同的情况下,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毒死蜱、敌敌畏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不同,不同施药时间、不同用药次数情况下,各药剂残留量也不同,其中以毒死蜱、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三唑磷在土壤中残留量较高,敌敌畏较低,吡虫啉的残留量超过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4.
化学防治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可分为种苗处理、土壤施药和植株喷药三种方法。一、种苗处理使用药剂处理种苗以消灭种苗内外的病原物,或种子着药以保护幼苗免受病原物的侵染。因此,用于杀死种苗内外病原物以及防止土壤中病原侵染幼苗的杀菌剂,最好是具有挥发性和内吸性的。种苗处  相似文献   

5.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土保持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蚀是造成土壤流失、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免耕覆盖、深松覆盖、耙茬覆盖和传统耕作4种不同处理方式对风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是:免耕覆盖>深松覆盖>耙茬覆盖>传统耕作;地表粗糙度的变化趋势为:免耕覆盖>深松覆盖>耙地覆盖>传统耕;耙茬覆盖、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的抗风蚀能力要优于传统耕作。  相似文献   

6.
<正>一、选地与整地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当土壤黏重时,要进行深耕整地,增加松土层,耕后耙压,耙碎坷垃,整平地面,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分蒸发。耙压后,起高垄,使垄高20公分。二、施足底肥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需要的肥料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底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底肥可用腐熟的堆厩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数据的无量纲处理确定土壤质量的单指标指数,用已修正后的内罗梅公式计算综合质量,对重庆市万州区1982年和2005年土壤质量单指标指数和综合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价,得出土壤质量的演变特征:一方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综合质量提高,土壤质量为“低”等级的耕地所占比例减少,土壤质量为“良好”、“中等”等级的耕地所占比例增加,旱地转变为菜地、园地或撂荒地,土壤质量也相应提高;另一方面是土壤酸化、土壤中养分不均衡,土壤质量为”优”等级的耕地比例减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实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药剂消毒在播种前后将药剂施入土壤中,目的是防止种子带病和土传病虫害的蔓延。目前常用的药剂消毒有6种:1.甲醛消毒。每平方米用50毫升甲醛,加水6~12千克,播前10~15天在棚内土壤上喷洒,用薄膜密闭盖严,播前1星期揭膜,使药液充分挥发。2.多菌灵消毒。多菌灵杀菌谱广,能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很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用药1.5克。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学》2014,(4):17-21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性质与水稻生长的影响,优化吉林省盐碱稻区栽培模式。以吉粳88和吉粳111为供试材料,通过在中低度盐碱稻区设置传统精耙地栽培(对照)、旱平免水耙栽培、三增综合栽培3种不同栽培模式,并测定在3种栽培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根系氧化活力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在土壤的改良效果方面,无论在低度盐碱稻区或中度盐碱稻区,与传统精耙地栽培相比较,三增综合栽培和旱平免水耙栽培可降低土壤容重和电导率,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三增综合栽培旱平免水耙栽培传统精耙地栽培。在水稻生长方面,三增综合栽培和旱平免水耙栽培水稻成穗率、根系活力以及实际产量均高于传统精耙地栽培,其中三增综合栽培下,吉粳111和吉粳88产量平均为10 204.8 kg·hm-2和10 662.9 kg·hm-2,比旱平免水耙栽培增加了21.0%和22.2%,比传统精耙栽培增加了30.3%和26.2%。这些结果表明,三增综合栽培模式相对于旱平免水耙栽培和传统精耙地栽培有明显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10.
海涂土壤是陆源碎屑在海洋动力作用下逐步在海涂地区沉积形成的。随着海涂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生物作用的影响逐渐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受生物小循环的控制,随着植物的“生长—死亡—再生长”,其有机残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蚕农反映适龄桑树春季生长芽萌发延迟,芽、叶伸展缓慢,条数、条长、条粗均降低,即使重施化肥,桑树仍不旺长,蚕农称之为桑树“发僵”,桑园土壤酸化是造成桑树“发僵”的主要病因。1.桑园土壤酸化的原因。①长期偏施酸性和生理酸性化肥:如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12.
<正> 果林易遭受多种病、虫、草的为害。果林遭受病虫草为害后,可以通过“点滴”注射的方法,利用药剂的触杀、熏蒸和内吸作用、扩散能力,以及对害虫的引诱作用,对植物体的某个部位或作物生长地段的某些区段施药,能获得全面施药的防治效果。近年来,点滴注射法在生产中正不断得以推广和应用。现将果林“点滴注射法”介绍如下: 1 高压注射法 该法是利用机械泵或手压泵产生的压力把药液通过针管  相似文献   

13.
从1979年起,连续六年的试验研究证明: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方式中,采用以耙代耕和秸杆还田的“少耕”和“培肥”相结合的措施,较传統耕法可以减少机组的进地次数,减轻机具对耕层土壤的破坏,提高机具的利用率和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作业成本,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仅小麦播种前的土壤耕作阶段,以耙代耕与传統耕法相比较,平均每亩可减少燃油消耗1.25公斤,节約32%,可降低作业成本1.5元,节約30%,幷可节省全部耕地后平地所用人工,提高了工效,有利于小麦适时播种。试验结果提出了农机和农艺结合的耙秸还田机械化作业工艺和机具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李金坤 《河北农业》2005,(10):11-11
1.把甲醛、溴甲烷、棉隆等有熏蒸作用的药剂加入到土壤(全部苗床土消毒)。此法杀菌比较彻底,除能杀死土壤里的病菌以外还能杀死土壤里的线虫、草籽等,但在杀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里的有益生物。因此,除非土壤病害特别严重,一般很少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圆盘耙工作过程中,圆盘耙单体的工作偏角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不同偏角将会导致耙片所受到的三向力不同,进而直接影响机具的稳定性和耙片的入土性能。为此设计了具有偏角调节功能的圆盘耙单体,通过在土槽实验室进行耙片单体偏角对土壤反力影响规律的试验,得出在作业速度V=5km·h-1,作业深度为100mm条件下土壤三向反力随耙片偏角的变化规律为土壤的牵引阻力Fx随着偏角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在偏角a=25°左右达到稳定值;土壤的侧向力Fy随着偏角的增加而增加,在偏角a=25°左右达到稳定值;土壤的垂直反力Fz随着偏角的增加而减少。耙片在偏角a=-25°左右范围作业时,可使耙片保持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土壤反力与偏角之间的曲线关系说明,在满足耙片入土性能和耕深稳定性前提下,应该使用最小的偏角,以减少总功率消耗。此结论为耙片单体结构参数的选择和整机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效土壤消毒剂是沈阳市农科院实验厂研制生产的一种广谱土壤消毒杀菌剂,可有效防治由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土传病害.该药剂对蔬菜、西甜瓜等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猝倒病有特效,对因重茬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尤为显著.该药属无公害杀菌剂,在土壤中无残毒,能促进植物生长,是目前解决西瓜重茬病害的理想药剂.其使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的药剂和施药方法对辛夷栗带角胸叶蝉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10%的吡虫啉树冠喷施效果较好;10%扑虱灵和10倍40%氧化乐果涂干防效均好;20倍40%氧化乐果树干注药效果较好;用“树大夫”树干滴注方法简便,见效快。  相似文献   

18.
棕壤不同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棕壤地区建设高产稳产玉米田和完善土壤肥力评价体系,进行了棕壤不同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机质较低时,翻耙、旋耕或深松等物理机械耕作虽然可以创造播种前的较低容重条件,但是随着土壤的自然沉实,土壤容重在苗期就会迅速上升。玉米播种前的土壤容重越低,在苗期升高的幅度越大,1.101、.20 g.cm-...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含药平板培养的方法分别测定了棉隆、芥末精油、异硫氰酸苯酯3种异硫氰酸酯类化学药剂对常见土传辣椒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土壤熏蒸及盆栽试验,研究了这些药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异硫氰酸酯类化学药剂的挥发性毒力和非挥发性毒力差异很大。挥发性毒力:芥末精油棉隆异硫氰酸苯酯;非挥发性毒力:异硫氰酸苯酯芥末精油。芳香族异硫氰酸酯挥发性毒力弱于脂肪族异硫氰酸酯,但其溶于培养基时毒力较强。异硫氰酸酯类化学药剂抑制孢子萌发的作用强于抑制菌丝生长的作用。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棉隆和芥末精油对辣椒疫病的防效高于异硫氰酸苯酯,前两种药剂用量为0.03%(质量分数)时,防效可以达到100%,且平板计数结果表明,根际土中辣椒疫霉的数量为0。田间试验表明,98%棉隆微粒剂处理辣椒大棚连作障碍土壤,可使次年土传病害发生率降低60%,并增加辣椒产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稀土矿山酸性土壤改良方法。[目的]以江西赣州某稀土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钢渣和有机肥为土壤改良药剂,设置了钢渣2%、有机肥3%、有机肥3%+钢渣2%、有机肥8%、有机肥8%+钢渣2%、空白对照6个处理,研究不同添加量的钢渣与有机质对矿区酸性土壤p H、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水解性氮、速效钾、总孔隙度等理化性质以及白菜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电导率等指标和有机肥的添加量具有正相关关系,总孔隙度在改良前后变化不明显;钢渣可以提高黏粒含量和土壤p H,促进植物的发芽与生长;在植被后期生长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保证土壤肥力,使稀土矿山的复绿效果得以长期延续。[结论]钢渣是一种改良矿区酸性土壤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