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西林业科技》1996,(5):29-30
世行贷款NAP、FRDPP项目实施工作总结信丰县林业局利用外资项目办(江西341600)关键词:国家造林项目,实施情况1995年,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NAP)”是我县实施的第5年,也是项目造林即将结束一年,“森林资源发展与保护项目(FRDPP...  相似文献   

2.
总结经验,继续执行好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林业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中心王前进“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即NAP(NationalAfforestationProject)的内容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3亿个特别提款权(约折合3亿美元),在我国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云南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NAP)”的科技推广后所取得的成效。为了增加项目造林的科技含量,项目一启动就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前后推广了省内外重要科技成果6项,对主要造林树种建立了试验林、示范林、环境保护监测样地,以及配套的科学管理等措施。通过这些举措,使项目造林取得显著成效,完成造林任务64275.81hm2(96.4万亩),为协议任务面积的146.1%,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由于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造林水平,使“NAP”项目在省内工程造林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林业科学技术在NAP中的作用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吴金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91)NAP是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的英文缩写。这个项目于1990年获世行批准,是一项集营林、科研和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工程项目。项目投资总额5亿美元,其中由世行贷款...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国家造林项目”(简称:NAP)区内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现状、原因,阐明了NAP防止地力衰退采取的对策。并根据土壤肥力监测结果分析了NAP实施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为正确指导人工林建设和保护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项目实施5年来,由于严格执行了“环保规程”,土壤肥力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略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云南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NAP)”1991~1995年的科技推广情况。前后推广了省内外重要科技成果6项,对主要造林树种建立了试验林、示范林、环境保护监测样地,以及配套的科学管理等措施。通过这些举措,使项目造林取得显著成效,完成造林任务6427581hm2,为协议任务面积的1461%,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由于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造林水平,使“NAP”项目在省内工程造林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科研和科技推广专题报告〔Ⅰ〕云南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NAP)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自1991年至1994年,历经三年时间,现有的项目已告一段落,有的还待继续深化研究。为了将前期通过实践证明有效的科研成果及时推广应于生产,我...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国家造林项目”是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的项目(即NAP项目),从1991开始历时6年,共营造落叶松集约经营人工林9027778hm2,其中日本落叶松70120hm2,长白落叶松2015778hm2,大部分已郁闭成林。现根据其投资和生长情...  相似文献   

9.
AP:作用和效益王双贵NAP(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河北省分项目,从1990年秋季启动,在平原农区营造杨树、白榆、刺槐等品种的速生丰产林4万公顷,总投资8040.7万元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贷款780.1万个特别提款权,折合1075.7万美元。经...  相似文献   

10.
云南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科研和科技推广专题报告[Ⅱ]云南世行“国家造林项目”(NAP)科研、推广成果继该刊1995年专题报告[Ⅰ]后,本次再组织推荐四篇报告,即1.云南松优良种源在丰产林栽培中的应用;2.松树菌根土育苗造林技术推广;3.杉木施肥试...  相似文献   

11.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速生丰产技术在造林工程中的应用董健,李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速生丰产技术的研究,系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NAP)的重点课题。该课题由辽宁省林科院和辽宁省林业厅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办公室共同主持,10个单位1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经过几年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林业特点及对我国林业建设思考沙德纯(辽宁省林业厅项目办沈阳110036)4按着国家造林项目(NAP)的计划要求,我国14个省和部项目管理中心共17人于1995年1月14日~5月20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农业中心林、野、鱼学院接受了林...  相似文献   

13.
刚果12号桉林地土壤肥力监测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次土壤肥力监测试验,以处理九(N3P3K3)效果最佳,处理八(N3P2K2)次之,对照处理(N1P1K1)最差。为了提高林木生长量和质量,造林前要下足基肥,造林后要以N、P、K科学配比适时进行追肥,同时要适时适量加施生理碱性肥料,使土壤养分发挥应有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3个项目省(区)内10个主要造林树种新造速生丰产林地上的34个土壤肥力定位观测点上连续5年观测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后土壤中各类养分含量逐年变化程度不一,相比之下,土壤速效N、P、K含量的变幅较大,而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变幅较小。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下降型”土壤中的速效N、P、K含量提高较显著,提高幅度对于速效P相对较大,对于速效N相对较小。建议通过土壤肥力观测确定施肥方案,侧重对“土壤速效养分下降型”土壤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面积营造集约经营人工林病虫害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国家造林项目(简称:NAP)”环保监测,以及120万公顷人工幼林病虫害的调查结果,分析了项目区内主要病虫害发生的面积、种类和原因。为正确的指导人工林的建设和保护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项目实施5年来,由于严格的执行了“环保规程”,人工林常见的病虫害均有发现,但是没有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6.
马褂木地理种源试验苗期及幼林生长测定报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该试验为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第一期工程(NAP)之科研推广计划中的阔叶树试验内容。报告对木兰科鹅掌揪属的2个种和1个人工杂交种即鹅掌揪(马褂木)、 北美鹅掌揪、杂交马褂木共17个种源进行了育苗试验,20个种源进行了造林试验。对1年生苗高生长及造林后1、2年生的树高及年度高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对各种源苗期、1年生、2年生幼林高生长进行了对比及方差分析。测定结果初步表明各种源间的高生长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7.
赴美国LOUISIANA州立大学学习总结杨家伟(云南省林业厅世行项目办)1995年1月14日至5月20日,林业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中心、云南、贵州、四川、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西、辽宁等省(区)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办人...  相似文献   

18.
社区林业评估(CFA)与以往的造林总体设计方法不同,它将山场、市场、农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广泛应用于群众参与性项目中。本文论述了CFA的概念、特点及其在FDPA项目总体设计中的应用,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树木资源(续1)黄世满,谢国干(海南大学)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KAE木兰科MAGNOLIACEAE※○绢毛木兰(MagonoliaalbosericeaChunetCTsoong),梭叶(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2个项目省(区)的7个主要造林树种新造丰产林地上的18个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点连续5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造林施工会导致造林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在全部18个观测点中,在发生水土流失相对最严重的造林后当年或次年,84%的点只发生了微度或轻度土壤侵蚀,11%的点发生了中重度土壤侵蚀,只有1个点发生了重度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造林当年和次年,从造林后第3年(或第2年)起,地表径流量降低到一定水平,以后历年随降雨量波动,而土壤流失量则迅速减少,以后逐渐消失。高强度的整地作业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全垦整地与穴垦整地相比可使土壤流失量增加100%。造林地土壤养分流失量年变化与水土流失年变化同步,在流失的养分总量中,土体有机质>土体全N、P、K>水体N、P、K>土体速效N、P、K。建议改变大强度造林清场、整地和幼林抚育作业方式,以减少或消除造林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