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白桦强化种子园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白桦强化种子园内34个半同胞家系5年生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和材质性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木材密度、纤维宽度、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和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家系选择潜力较大,家系遗传力为0.60~0.97,且以综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家系遗传力最大(0.97).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以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最大...  相似文献   

2.
对四川省双流县生长的南方四季杨3,5,8,11年生样木基本材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1%NaOH抽提物含量和壁腔比差异极显著;4个不同取材部位之间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差异极显著;年龄×取材部位的交互效应在木材基本密度上差异显著,其余指标不存在年龄×取材部位的交互效应.木材材性性状随着年龄及取材部位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变异规律:1%NaOH抽提物含量从3~8龄呈下降趋势,到11龄略有回升;壁腔比在3~8龄差异不大,而在11龄时,壁腔比有所增加;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随年龄增加呈增大趋势;从树干下部到上部1%NaOH抽提物含量及基本密度呈增长趋势,木材纤维长度呈递减趋势,而壁腔比无明显规律可循,各部位壁腔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巨桉纸浆原料林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年生巨桉纸浆原料林分别立地(好、差)、密度(111株/667m2、124株/667m2、138株/667m2、152株/667m2和166株/667m2)、树体不同部位(基部、干部、顶部)和心、边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四川巨桉纸浆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①两种立地条件上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极显著,差立地上的灰分、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木质素含量均大于好立地上木材的相应含量,苯-醇抽出物、纤维素含量为好立地大于差立地。②林分密度对木材化学成分组成的影响在0·05水平上不显著,密度与立地之间也不存在交互效应,仅立地对木材化学成分(除纤维素含量外)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在差、好立地上木材综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分别为密度138株/667m2和124株/667m2的林分。两种立地上综纤维素含量最低的均为密度为166株/667m2的林分。③两种立地上木材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含量在树体干部最大;苯-醇抽出物含量为顶部最大。差立地上的各种密度的林分中密度152株/667m2的林分热水抽出物含量为顶部最小,其余密度冷、热水抽出物均为干部最小;1%NaOH抽出物含量为干部最小,木素含量为基部最小,纤维素含量为干部最大,综纤维素含量为基部最大。在好立地上,热水抽出物和1%NOH抽出物含量为干部最大,苯-醇抽出物为顶部最大,木素、纤维素含量为干部最大,综纤维素以干部最小。④两种立地上心、边材灰分、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异规律为差立地>好立地;纤维素及综纤维素含量为好立地>差立地。好立地上木材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木素含量为心材大于边材,灰分、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纤维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为边材大于心材;差立地上木材纤维素、综纤维素含量为边材大于心材,其他化学成分均为心材大于边材。  相似文献   

4.
小兴安岭地区白桦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59个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s.)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对树高、胸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苯醇抽提物含量和综纤维素含量7个性状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运用选择指数法开展了白桦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并对这些入选家系作了遗传增益估算.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在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性状家系遗传力为0.52~0.92;遗传变异系数除树高(20.71%)较大外,其它性状皆小于5%.对7个性状进行了多重比较并绘制了散点图,发现选择的性状标准不同,选择出的优良家系也不尽相同.进一步运用等权重的指数选择方法综合选择出了7个生长和材性兼优的家系.入选家系各性状的遗传增益为0.24%~9.52%,生长性状的遗传增益大于材质性状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5.
枫香木材化学成分及其在高度上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枫香木材纵向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枫香木材的苯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35%、4.14%、82.02%和24.84%,方差分析显示,以上指标在其纵向上均不显著;冷水抽提物、1%Na OH抽提物和纤维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60%、17.64%和46.58%,在纵向上达到1%显著性水平。(2)枫香木材纵向变化规律各异,沿树基到树梢方向上,冷水抽提物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变化规律;苯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Na OH抽提物和木质素含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综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呈逐渐升高和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30年生杂种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中的16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及材性性状,估算其变异系数、相关系数、遗传力及遗传增益,以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的生长与材性性状存在较丰富变异,树高、胸径以及材积变异系数较大,其中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1.77%,纤维素质量分数、半纤维素质量分数、木质素质量分数以及基本密度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78%。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可以进行独立选择。家系间的树高、胸径、材积以及纤维素质量分数差异显著,基本密度、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以及木质素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材积以及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68.4%、49.1%,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综合生长与材性性状筛选出适合做纸桨材的优良家系为日3×兴8、日5×兴8和日11×石51,在20%入选率下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5.0%、6.9%,3个家系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均值分别高于家系平均值13.46%、1.95%。  相似文献   

7.
以施肥和未施肥两种条件下12年生的5株I-69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cv."Lux" ex I-69/55)为研究对象,对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和壁腔比等纤维形态指标及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纤维素、木素和聚戊糖含量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I-69杨施肥处理后纤维宽度和壁腔比有所提高,但施肥处理降低了纤维长度和长宽比;施肥处理提高了I-69杨边材和心材的纤维素含量,降低了其木素含量和边材1%NaOH抽提物含量,而对苯醇抽提物影响轻微;施肥处理的有无对I-69杨边材各项化学成分影响不显著;对心材化学成分除水分含量之外,其余各项影响也都不显著;不同部位对施肥I-69杨化学成分的影响除聚戊糖外,其余各项成分都不显著;对未施肥I-69杨除1%NaOH抽提物和聚戊糖含量差异外,其余各项成分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都匀种子园子代测定林的9个半同胞家系的11年生木材样品为材料,研究其基本密度、灰分、1%Na OH抽提物、纤维素4项指标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只有基本密度和1%Na OH抽出物差异显著;木材基本密度和化学组分纵向和径向呈多样性变化,共有4种变异类型;纵向树梢部分的灰分含量最高,而纤维素含量最低,都与中部和基部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树梢部分不适合做纸浆用材;径向中层基本密度非常接近整体平均密度,径向上除灰分外,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且平均值较为接近,木材较为均一;灰分与基本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基本密度对灰分进行正向选择。  相似文献   

9.
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的多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及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为材料,研究了油松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在主干生长、树冠结构、木材性质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方面的变异,分析了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内性状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的树干与木材密度性状指标在无性系间和半同胞家系内差异显著,在无性系不同分株内和半同胞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其他观测性状在油松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无性系的主干生长和针叶性状平均指标值高于半同胞家系,无性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相对一致,而半同胞家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差异较大;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在树冠结构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指标间差异显著,在侧枝和材性指标间差异不显著,胸径与分枝角间的相关系数和侧枝相对长度、侧枝相对粗度与早晚材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正负相反,早晚材均宽与木材密度间的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繁殖方式植株的树高生长、花量、木材密度、早晚材指标之间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研究结果为今后油松的无性系选择、无性系造林和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化学组成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0个10年生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的水分含量、1%NaOH抽出物含量和综纤维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分含量1、%NaOH抽出物含量和综纤维素含量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木材水分含量、综纤维素含量同树高、胸径、形率、冠幅、皮厚、主枝粗、枝干比、主枝夹角、主枝长的相关关系不显著。1%NaOH抽出物含量与树高、胸径、冠幅的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1%NaOH抽出物含量与综纤维素含量之间显著负相关。水分含量1、%NaOH抽出物含量和综纤维素含量都受到中等水平的遗传控制。重复力分别为0.709 1、0.701 0和0.588 8。按照20%的选择率,水分含量、1%NaOH抽出物含量和综纤维素含量的遗传增益分别为8.71%、8.70%和1.19%。  相似文献   

11.
桉树树皮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国家标准,对人工林桉树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方法]测定桉树树皮的综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灰分、抽提物含量,并与其他4种植物进行比较。[结果]人工林桉树树皮化学成分含量分别为,综纤维素79.35%,纤维素46.81%,木质素19.69%,1%NaOH抽提物19.83%,冷水抽提物5.30%,热水抽提物8.11%,苯醇抽提物2.63%,灰分2.82%。[结论]桉树树皮综纤维素、纤维素、灰分、抽提物含量较高,木质素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竹柳材因其良好的生物学特性,本世纪初被广泛引种到内蒙古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目前已进入平茬抚育期,间伐竹柳材可以作为人造板工业原材料。通过GB/T2677.2~10-1995、GB/T17660-1999、GB/T6043-2009和硝酸乙醇法,系统测试研究了不同树龄、不同部位的竹柳材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同一树龄不同部位竹柳材中纤维素、综纤维素、1% NaOH抽提物差异显著。不同树龄竹柳材中纤维素、酸不溶木素、苯醇抽提物和1% NaOH抽提物含量差异显著。通过对竹柳材化学性质的研究,得出竹柳材可以作为人造板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花旗松锯材剩余物为原料,对其化学组分、纤维形态以及制浆造纸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的含量分别为13.82%、17.04%和23.95%;klason木质素含量为26.57%;综纤维、α纤维素、半纤维索的含量分别为75.44%、50.65%和24.79%;戊聚糖含量为8.59%.纤维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腔径、双壁厚分别为3263、17.68、11.14、6.51μm;纤维的长宽比和壁腔比分别为184和0.63;纤维的结晶度为50.85%.制浆造纸的最佳方法是硫酸盐蒽醌法.最佳条件为用碱量23%、硫化度28%、保温时间210min、蒽醌用量为0.1%.此时,残碱为5.61g·L-1;粗浆得率为45.34%,卡伯值为17.79,特性粘度为1039.30mL·g-1,纸张的抗张强度为76.17Nm·g-1,撕裂指数为24.62mN·m2·g-1,耐破指数为5.32kPa·ms·g-1,综合强度为20.13.  相似文献   

14.
白桦优良家系及单株配合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试验林场10年生白桦216个半同胞子代家系测定林的胸径、树高、材积和纤维素含量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家系间树高、材积和纤维素含量差异极显著,胸径差异显著.综合育种值评分法、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和独立淘汰水平评选法选择结果,选出20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含量平均增加23.83%、22.46%、62.04%和16.15%,遗传增益分别为12.32%、8.74%、35.21%和14.9%.从优良家系内选择80株优良单株,其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含量平均增加36.83%、40.6%、108.61%和25.65%,预期遗传增益分别为15.55%、10.91%、39.9%和18.59%,这些优良单株可作为营建白桦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5.
对人工林巨尾桉脱落树皮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和FTIR光谱分析,并与5年生木质部相比较.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2-5年生脱落树皮的冷、热水,苯醇和1% NaOH抽提物含量均高于5年生木质部,并随树龄增加而降低;脱落树皮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低于5年生木质部,并随树龄增加而提高.从FTIR光谱图推断:脱落树皮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6.
白桦核心种质构建的抽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桦种质资源240个家系的胸径、树高、材积和纤维素含量数据为依据,在采用马氏距离计算家系间距离、不加权类平均聚类法和10%的抽样比例下,研究了多次聚类随机抽样法、多次聚类优先取样法和多次聚类偏离度取样法构建的核心种质遗传参数、聚类结果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多次聚类优先取样法构建的核心种质最能代表原种质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