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毛竹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毛竹种子为材料,研究测定了种子萌发过程中部分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整体都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总体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黄皮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一些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皮种子在吸水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的含量下降;异柠檬酸裂解酶、α-和β-淀粉酶的活性先上升,然后下降;10~(-2)~10ppm ABA处理种子,使种子活力增加,100ppm ABA明显地降低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3.
以西藏自治区特有物种巨柏的种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萌发时期种子的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CAT活性和POD活性共5个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探索巨柏种子萌发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巨柏种子萌发过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巨柏种子萌发过程中含水量呈增长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CAT活性和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盐生植物盐爪爪种子为材料,比较不同浓度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 CO3)胁迫对其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100 mmol/L NaC1处理后盐爪爪萌发种子中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变化,而0~100 mmol/L Na2CO3处理后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NaCl处理的萌发种子中可溶性糖变化较平稳且呈现上升趋势,Na2CO3处理的种子可溶性糖先升高后降低;0~ 100 mmol/L NaCl处理后盐爪爪萌发种子中脯氨酸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而0~100 mmol/L Na2CO3处理后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NaCl处理后可溶性蛋白上升幅度大于Na2CO3处理后上升幅度,二者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研究发现,盐爪爪种子萌发对于低浓度中性盐(NaCl)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和抗性,而在碱性盐(Na2CO3)的胁迫下其萌芽受到一定的抑制.  相似文献   

5.
冷吸胀对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温度是限制植物地缘分布,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等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在植物整个生育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东京桐(Deutzianthus tonkienensis)种子为材料,研究测定了种子萌发过程中部分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期间,脂肪含量先下降后逐渐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脂肪酶活力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淀粉含量先平稳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α-淀粉酶活力、可溶性糖含量都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东京桐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且种子最早萌发。  相似文献   

7.
磁化水对冬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望  关志琼  王玉玲 《种子》2004,23(2):31-33
用不同磁场强度处理的磁化水浸种处理冬瓜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的酯酶、过氧化物酶以及抗坏血酸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磁化水能够提高冬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同时也能够相对地提高冬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并使冬瓜种子出苗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8.
以“毕纳一号”为试材,用不同浓度药液对种子浸种和幼苗灌根来探讨植物动力208与强力多维生根对烟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时会抑制种子萌发而促进主根生长,其中强力多维生根3 g/L抑制作用最强;灌根时能促进各种酶的活性.说明2种叶面肥不适合浸种,可用于灌根.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对冬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活性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一定规格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小麦种子,可提高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GA3含量和α-淀粉酶活性,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干物重等。且壳聚糖浓度效应明显。其处理种子的最佳浓度范围为4-6mg/ml。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水分胁迫对千金子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在6个水分处理下对千金子种子进行砂上发芽试验,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随水分增加,千金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胚根长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胚芽长逐渐增长,胚根/胚芽比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的趋势.发芽率和发芽势在T3处理下达到最高,胚根长在T4达...  相似文献   

11.
青蒿种子品质检验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青蒿种子品质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为青蒿种子检验规程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青蒿种子的品质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测定了不同产地青蒿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率、生活力、发芽率等,并初步制定了青蒿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以绿豆种子为受体,采用室内生测法,探讨黄花蒿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蒿各部位(根、茎、叶)水浸提液随处理浓度增加,对绿豆的化感效应增强,对种子萌发的抑制强弱为:叶>茎>根,且随处理浓度升高,发芽率降低;对幼苗的根系生长表现为低浓度(20mg/mL根、茎水浸提液)促进,当浓度高达40mg/mL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幼苗高度总体降低,最高降幅分别为46.29%,47.67%和56.48%;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也不同程度减少。可见黄花蒿影响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因此大面积栽培黄花蒿或绿豆种植应考虑黄花蒿的化感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药青蒿提取液对水稻种子和幼苗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三根  黄昀  吕俊 《种子》2003,(3):21-22
用中药青蒿提取液处理水稻种子 ,研究其对水稻幼苗生长和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适当浓度范围内 ,青蒿素提取液能明显提高水稻种子生长率、活力和活力比 ,增加植株干物重 ,根系活力及淀粉酶活性 ,提高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 ,增强 SOD,CAT和 POD等几种保护酶活性 ,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蒿种子带菌检测及药剂消毒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伍晓丽  李隆云 《种子》2008,27(1):23-25
采用平皿法对Q9等18个青蒿(Artemisia annua L.)种子样品进行了带菌检测,并研究了3种杀菌荆对青蒿带菌种子样品的消毒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青蒿种子外部和内部携带的主要真菌类群为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根霉属(Rhizopus)真菌,其中又以青霉属真菌占优势。在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中,青霉属真菌的携带量在70%以上;在种子内部携带的真菌中,青霉属真菌的携带量在50%以上。白方甲托对各青蒿种子样品所携带的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5.
梅新娣  张凤萍  代婷 《种子》2022,(1):56-65
以分布在新疆北疆境内的大叶补血草为材料,通过模拟野外3种不同胁迫环境(即0~300 mmol/L NaCl溶液、0~150 mmol/L Na2CO3溶液、0~595 mmol/L甘露醇溶液)对种子萌发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种子萌发时间推迟,发芽指数先增加后减少,在50 mmol/L NaCl时最大;随NaCl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势升高,萌发率曲线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且在300 mmol/L NaCl处理时,种子萌发率最低;随Na2CO3浓度增加,发芽指数先增加后减少,50 mmol/L Na2CO3处理下最高;随Na2CO3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势增加,且在第10天和第15天保持不变,萌发率曲线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30 mmol/L和50 mmol/L Na2CO3处理下,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对照,150 mmol/L Na2  相似文献   

16.
重庆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及其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重庆地区酉阳县、沙坪坝和北碚的10个主要青蒿类型进行了青篙素含量测定及其AFLP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青蒿株系青蒿素含量不同,栽培株系和色茎株系青蒿素含量较高;进一步的AFLP分析表明引物组合EA04-MC05和EA01-MC01分别在高产青蒿株系和茎色青蒿株系中均能扩增出一条特异性条带;根据AFLP差异带,用WPGMA法对10个主要青蒿类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没有得到与青蒿素含量的明确关联,只是从产地上将酉阳青蒿与北碚、沙坪坝青蒿区分,说明不同地区青蒿的遗传差异较大.本文通过研究影响青蒿素含量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为进一步克隆青蒿素合成相关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帆  梁宏伟  熊丹 《种子》2007,26(10):21-23
研究测定了濒危珍稀植物香果树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及一些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种子在吸水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趋势是先升后降,过氧化物酶、淀粉酶的活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α-淀粉酶、β-淀粉酶的活性在种子萌发前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但在发芽发生后,α-淀粉酶的活性迅速大幅度上升,β-淀粉酶的活性反而缓慢下降。这些生理生化代谢的变化最终导致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栽培型与野生型引种青蒿愈伤组织及毛状根的诱导差异,以2种类型青蒿种子为材料,在不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中诱导青蒿苗,并利用青蒿的根、茎和叶片在MS+6-BA 0.5 mg/L+IBA 0.5 mg/L诱导愈伤组织,发根农杆菌C58C1、ATCC15834和Accc10600诱导毛状根。结果表明青蒿愈伤组织诱导效率以根最佳,其次为茎和叶片。农杆菌C58C1和ATCC15834分别以青蒿的根和叶片的诱导率可达100%和70%;Accc10600菌种不能诱导青蒿叶片毛状根发生,但是可诱导根生出毛根的芽点。该研究为青蒿素的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测定了5个不同土壤类型白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在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和一些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不同土壤类型白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比较结果是:褐土>荒漠土>黄棕壤>棕钙土>黄绵土;种子在吸水萌发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但是还原糖含量一直在增加;在48h前,不同土壤类型的白榆种子淀粉酶总活力、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在萌发的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β-淀粉酶活性在48 h后开始急剧下降,总淀粉酶活性在56 h时达到最高值,其中种子活性最高的是褐土,最低的是黄绵土,之后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