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南方,许多双季稻田在晚稻收割以后,不翻耕,不利用,白白闲着。广西荔浦县双江乡两江大队农民宋增和、北流县新圩乡下坡大队农民李永和、湖北云梦县吴铺区农民杨云明,去年分别利用冬闲的晚稻田栽培蘑菇,取得了每平方尺产菇二斤或二斤多的好收成,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下面简要介绍李永和利用冬闲稻田栽培蘑菇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选地搭棚选择地势较高、沙壤土、近村旁、北边有避风屏障的早熟晚稻田。按长三十二米、宽四米面积搭人字棚架,最高处离地面二米,中间有十一条直径  相似文献   

2.
1981年10月,我厂与县良种场协作,利用桔园畦间空地套种平菇400尺~2,香菇200尺~2。截至次年3月15日止,每尺~2已收鲜平菇2.5斤,鲜香菇1.2斤。栽培方法是:在树阴下南半边整地,畦面略斜,宽2.5尺,长35尺。提前二天用0.5%的敌敌畏或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大球盖菇高产、高品质栽培管理方式,以木屑、稻壳为栽培原料,比较4个不同畦长×畦宽×畦深处理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产量、品质等,研究不同畦型对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大球盖菇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单朵平均鲜质量、出菇密度和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可采收4潮菇,但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低于试验其他处理;处理B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单朵平均鲜质量、生物学效率及氨基酸含量最低;处理C大球盖菇氨基酸含量最高;处理D还原糖、蛋白质含量最高。综上,处理A产量最高,处理D品质最好,为栽培大球盖菇适宜畦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田阳畦栽平菇已普遍推广,但阳哇栽培畦中间常常不出菇或很少出菇,从而影响到产量的提高。为了寻找一种阳畦高产栽培法,于1985年秋季进行了畦形比较试验. (一)畦地设计畦地选择在屋前菜园地。按座北朝南挖畦,试验区长2 .09米、宽1.加米、深0.15米.中间筑0 .1米宽的小埂;对照区长2.的米、宽1米、深0.15米。面积均为2.50米2,详见下图。.、单位.厘米土J更产‘,公试脸区! (二)铺料播种试验和对照区各用培养料50公斤,其配方为棉籽壳45公斤、谷壳4.5  相似文献   

5.
现将大棚床畦栽培技术要求简介如下: 一、选场作床:场地选择坐北朝南,地势平坦、砂质土壤、近水源的地方,用塑料薄膜和稻草帘搭成似拱形的菇房,菇房北高2米,南高1.2米,长35—40米、宽8—10米。房顶上盖稻草帘时,每两块稻草帘之间相隔20—25公分,就有充足漫射光供幼菇生长所需。然后整地  相似文献   

6.
菇菜间种是一种新型的栽培形式,即在有限的小块土地上,多层次的、充分的利用土地、光、气、水等自然资源,是立体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1986年—1987年,我们初步探讨了平菇、凤尾菇与多种蔬菜间种的高产栽培工艺。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供试品种:1.菌种:凤尾菇、菌糠侧耳、宁杂一号。2.蔬菜:蕃茄、花菜、刀豆、卷心菜。二、试验方法:春季:试验1为凤尾菇与卷心菜间种。试验2为凤尾菇与刀豆间种。畦长7米,宽1.3米,每小区面积为9.5平方米。菇菜间种,畦中间挖50厘米宽、10厘米深的浅沟作菇畦,面积3.5平方米。畦两边各留15厘米宽种菜,  相似文献   

7.
一、选地作畦:栽培场所应选择地势平坦、向阳通风之处,远离厕所、禽畜舍等污染源。栽培前先掘土曝晒,喷洒茶子饼等药液驱杀蚯蚓等害虫。并设高2米的简易菇棚,防止强烈阳光直射。将地整成长5~10米,宽1.2米,高20厘米的南北向条畦(菇床),以利场地通风。条畦两侧边沿筑高10厘米泥堤坝,以防培养料外倾,或用石头、砖砌成,有条件可用木板在畦沿固定。畦内床面呈龟背形并拍实,畦间留宽50厘米的作业道,四周设排水沟。清除场地一切污物,净化周围环境,床表及四周撒施石灰粉,抑制杂菌滋生。  相似文献   

8.
牌头公社桑园二队,79年开始种菇3000尺~2,其中1000尺~2用沼气肥渣作培养料,平均单产产量为1.68斤/尺~2(秋菇1.20斤),比粪草培养料的低0.09斤;80年又用沼气渣料种菇1000尺~2,秋菇产量平均每尺~21.38斤,比上年同期增加0.18斤,比粪草对照每尺~2增加0.16斤。两年生产实践证明:利用沼气渣种菇,只要辅料配比合理,精心管理,同样可以获得好收成。  相似文献   

9.
1981~83年,我们用棉籽壳发酵料进行蘑菇室外阳畦栽培试验,获得了较理想的产量,现简述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阳畦应选择通风朝阳的高燥、离水源较近的地方。畦为东西走向,座北向南,长5~10米,宽1米,深1尺。挖出的土堆在地面筑1尺高的土墙,每隔1尺插一根弓状细竹,上面蒙一层聚乙烯薄膜,畦底沿纵向留高15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松江县泗联公社长浜生产队,自1980年以来每年种植蘑菇3500尺~2,连续三年获得了较高的产量。1982年,春秋菇单产2.894斤/尺~2,产值3.225元(其中春菇单产0.91斤/尺~2、产值0.992元;秋菇单产1.984斤/尺~2、产值2.23 3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菇房不足和老菇房病虫害多等问题,我们于1983年在冬闲水稻田搭简易草棚种菇180米~2。在投料量偏少(40斤/米~2)的情况下,单产也达到11斤/米~2,接近我区室内栽培水平。1984年全乡栽培面积5770米~2,投料量增至54.2斤/米~2,平均单产达13.5斤/米~2,纯收入6.90元/米~2。其中有25%的菇房单产达到17.3斤/米~2,纯收入10元/米~2。现将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甘蔗田里种植蘑菇,值得在南方蔗区推广,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菇棚搭设九月底十月初,选择地势较高、平坦、不积水的蔗田,用两畦间的蔗沟为菇床,毗邻的蔗沟作人行道,三条蔗沟可作两床。每床设架两层,上下相距六十厘米左右。以畦上高一米五以上的成熟蔗茎为柱,以竹杆横夹蔗茎为梁,用高一米八以上的粗竹为支柱撑顶加固。菇棚两端用编好的蔗叶帘或塑料薄膜围封,留南北门与通风窗。每亩蔗田可种植八百平方米蘑菇。二、制培养料按室内栽培蘑菇的培养料选用原料,配方、堆料、翻堆的方法大体  相似文献   

13.
榆黄蘑大棚畦栽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栽培榆黄蘑,具有出菇早,产菇期长,产量高等特点.具体做法如下:(一)做畦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场地建棚,也可利用育苗移栽后的闲置大棚栽培。畦宽60~80cm,深15cm.长4~5m,畦问留40cm 宽作业道。大棚膜上盖草帘等物调节光照和温度。  相似文献   

14.
在蘑菇栽培中,有的菇农于复土前将原播下的菌种块拔除,再在穴内添加培养料后复土,简称“拔种”。为了弄清其作用和增产效果,我们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是在菌种培养室中进行。为了便于掌握温、湿度,用塑料薄膜围成宽15尺、高6尺、长12尺的菇房。菇床宽2.5尺,长12尺,4层×4行,计480平方尺,实际面积为  相似文献   

15.
晚秋作物结束后 ,选择荫畦、背风向阳的田块栽培大球盖菇 ,既可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养地效果 ,又可省土、省成本 ,获得高效 ,一举两得。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1 栽培场地与时间 选择近水源 ,便于排灌、背风向阳的冬闲田、菜园地、果园地等作栽培场 ,整成高 30cm、宽 1m ,长度不限的龟背形畦床 ,畦间人行道宽 40cm ,播前翻土晒白 ,使土壤熟化 ,再用农药除杂、灭虫。较为理想的播种时间 :秋菇 9月下旬至 1 0月上旬 ,春菇 2月中下旬。2 培养料选备与处理 ①干纯稻草 1 0 0 % ;②干稻草 80 % ,干木屑 2 0 % ;玉米芯、玉米秆、豆秆等均可。播种…  相似文献   

16.
牛踏草是利用耕牛来踩踏蘑菇培养料。具有备料简单,省肥节劳,肥效高等优点。1981年我们在大河、花溪公社分别用这种堆料试种,获得单产1~1.5斤/尺~2的好收成。培养料配方:每栽培1000尺~2用麦草(可加部份稻草)3000斤,油饼200斤,石膏粉200斤,过磷酸钙100斤,尿素30~50斤,石灰30~50斤。在堆料前40天,把牛圈积粪清除干净,将新鲜洁白的干麦草均匀分次垫入,每2~3天垫一次,在堆料前10天基本能垫完,边垫边往草上均匀泼浇粪尿。如要加入  相似文献   

17.
用生料制平菇凤尾菇菌种,具有工序简单,操作方便,降低成本,不需要灭菌消毒,发菌快,成活率高达95%以上,出菇早、产量高等优点。制作方法:选用新鲜干燥、无霉烂,并经太阳晒1~2天后的棉籽壳,进行堆制发酵。在堆制时,每百斤棉籽壳加多菌灵2两、石膏2斤、石灰粉1斤、水160~180斤左右,拌匀后堆制成圆锥形,上面盖好塑料  相似文献   

18.
我们县于1973开始种蘑菇,虽不断改进栽培管理技术,但单产仍提不高.始终徘徊在1.4~1.5斤/尺~2。以1983年为例,全县143.5万尺~2面积,其中有13.54万尺~2(188间菇房)平均单产不到0.8斤,还有2730尺~2(3间菇房)平均单产只有0.1。由于经济效益低,影响了菇农积极性。就在这一年,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给我们送来了优良菌株“101”,经过6400尺~2面积的试种,平均单产达3.348斤/尺~2,其中产量最高的是何林妹专业户,2150尺~2面积,平均单产3.98斤/尺~2,单价4.03元/尺~2,比全县平均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稻草料容易霉烂。保温时间短,养分不足的缺点,我们试用稻草、废棉花,牛屎混合培养料栽培草菇,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选富含有机质的土地,将土壤翻松、晒白、敲碎,按东西向整成高0.5尺、宽2尺的畦。稻草先放水中浸泡5小时左右,捞起后去掉禾稍,切成1尺的短草;废棉花用3%的石灰水浸透、扭干;牛屎晒干、粉碎,并喷少量水拌匀,埋堆发酵两天。其混合比例为稻草70%、废棉花20%、牛屎10%。堆草播种时、先在菇床畦面四周撒上牛屎和草  相似文献   

20.
高棚层架式香菇栽培技术 ,搭建棚架 ,需消耗一定的林木资源 ,成本高。为了提高香菇栽培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从1998年开始探索低棚畦式栽培香菇花厚菇模式 ,经过三年的试验 ,取得了良好效果。1 低棚畦式的规格与制作  1场地选择 :场地要求干燥 ,环境无污染源 ,通风良好 ,阳光充足 ,有水源 ,排水方便。 2低棚畦式的规格与制作 :低棚为拱型弹篾塑料棚 ,棚宽 3 m,拱型篾长 5 m,塑料膜宽 5 m ,遮阳网宽 4m。长度视场地而定 ,棚内作两畦菇床 ,每畦宽 1.1m,中间走道宽 80 cm,菇床面比人行道及排水沟高2 0 cm ,菇床上每隔 2 5 cm横架一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