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天麻是主产于中国的传统常用名贵中药。为有效防控天麻栽培中的虫害,2002年以来在三峡地区对天麻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与研究发现影响天麻生产的主要是蝼蛄、金龟子、天麻蛆、蚜虫、粉蚧、白蚁、跳虫等害虫。对天麻主要虫害发生情况及其行之有效的无公害防控技术措施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天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 害 对天麻产量影响较大的病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受到有害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病原性病害;另一类是生理性的块茎腐烂病。  相似文献   

3.
吴才祥 《中国食用菌》2001,20(6):21-21,25
笔者从事有性天麻的制种与栽培多年。据我的观察和实践 ,我认为南方天麻的首要病害还是疣孢霉病。疣孢霉病又名湿泡病、白腐病、褐腐病。有害疣孢霉 (MycogonePerniciosaMogn)是浸染蜜环菌和天麻的主要菌种 ,其次还有马鞍菌疣孢霉 (Myco gonecervinaDiem)。病症 早期菌丝洁白 ,在菌峰表面形成白色绒状物 ,像棉絮将菌蜂包裹 ,气生菌丝长达 1~ 2cm ,后期变黄褐色 ,渗出褐色水珠 ,最后在菌峰上留下稀疏的菌索式的暗褐色线状物 ,菌丝消退 ,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病原 疣孢霉属菌丝白色 ,有隔 ,3 5~…  相似文献   

4.
向崇高 《食用菌》2012,(4):56-57
天麻生产中发生烂麻,损失惨重。其实只要查清烂麻的根源,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烂麻是可以预防的。现将引起烂麻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由麻种引起的烂麻天麻和其它植物一样,如果多年传代繁殖,必然会退化。表现为个体细长、畸形,小米麻成堆。用于做麻种,丧失发芽力,抗病性减弱,麻体上缠绕许多菌索,有的带黑色病斑。如果从流行病害的地方引种,播种后一个月麻种即腐烂。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黑腐病,由尖孢镰刀菌(白雾云)引起;黑心病(锈腐病)由柱孢霉菌引起;乌龟麻,由病毒引起;白绢病,由罗氏白娟病菌侵染引起。这些病菌已经在永胜地  相似文献   

5.
天麻的塑料袋栽培技术王光明,刘传伦,袁金荣,黄爱玲(山东省淄博市农科所淄博255011)天麻(GastodiaelataBl.)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是一种珍贵中药材。传统的天麻栽培多采用沟栽、床栽或箱栽。这些方法的共同缺点,一是病害较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天麻病虫害发生危害及防治特点的阐述,提出天麻野外人工种植的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做到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并且防治重点放在防上。其中病害防治重点是抓好6项农业综合防治措施,虫害防治以诱杀、人工捕杀及药杀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牛文康  刘di瑕 《食用菌》1993,15(5):24-24
中药材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主治头晕、头痛、四肢痉挛、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等病。由于野生天麻逐年减少,发展天麻生产十分必要。现有的天麻栽培方法虽多,但都未脱离利用野生蜜环菌索和木材培养菌材进行菌材伴栽的基本模式。这既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又因菌材培养和天麻伴栽中菌索的形成和萌发过程缩短了天麻生长时对土壤有效温度期(10cm 土温15~25℃)的利用而影响天麻的产量和质量。本法的优点就在于采用蜜环菌人工制种,以玉米芯为主料进行人工菌床栽培,使天麻达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论天麻的退化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以野生天麻驯化为家栽的各历史发展阶段为线索,论述了天麻退化的表现与症状,提出了从栽培、育种、病防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技术措施防治天麻退化。  相似文献   

9.
辣椒落叶病是危害辣椒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通常所说的辣椒落叶病,是指引起辣椒发生落叶现象的几种病害的统一称呼。在哈尔滨郊区引起辣椒落叶的病害主要是炭疽病、灰星病、疮痂病。一、辣椒落叶病是怎样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天麻的生理、病理、生态三个方面对天麻块茎腐烂病的发病原因进行简述 ,并提出防治措施。应用表明 ,其防治措施能有效地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以CH2Cl2为溶剂,提取鲜、干天麻样品中的低极性组分,通过GC-MS测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鲜干天麻中低极性组分及其含量的差异均较明显,但也有共同的成分。鲜天麻中的低极性组分和含量均高于干天麻样品中的低极性组分,鲜天麻中有较高含量的酯类。  相似文献   

12.
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不同菌株与天麻(Gastrodia elata)进行伴栽试验,研究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蜜环菌菌株M1能显著提高天麻产量,室内瓶栽和室内地栽(室内地面覆土栽培)试验均表现出良好的伴栽效果,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3.
2株优良天麻共生蜜环菌生长条件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2株昭通本地天麻共生蜜环菌(SNA03、SNA04)菌索生长的最佳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进行筛选,以生物量为考察指标。2株菌菌索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暗培养下菌索生长速度最快;单糖(葡萄糖)为2菌株生长的最佳碳源,有机氮中的酵母膏和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适无机元素为K2SO4(SNA03)和KH2PO4(SNA04),最适维生素为VB2;最佳营养条件组合为葡萄糖∶酵母膏∶K2SO4(SNA03)或KH2PO4(SNA04)∶VB2=15g·L-1∶3g·L-1∶2g·L-1∶0.005g·L-)1,氮源(酵母膏)是影响菌索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来自昭通的2株天麻共生蜜环菌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基本一致。最佳生长条件的确定,对昭通蜜环菌快速工业化制种及天麻的大规模生产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蜜环菌的种类及其在天麻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赵俊  赵杰 《食用菌学报》2007,14(1):67-72
阐述了中国蜜环菌的分类历史和现状,介绍了中国蜜环菌的种类、分布及其生态学特征和生长特性,分析了蜜环菌在天麻生产中菌种退化、复壮等问题及产生“空穴”的原因,提出了广泛开展杂交育种、永续利用菌株优良栽培特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郭渊 《中国食用菌》1996,15(2):19-21
为提高天麻栽培产量,扩大天麻栽培地域,提高山区有限土地利用率,笔者将影响天麻田间高产栽培的几个关键因子进行比较试验,总结出天麻田间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为大力发展天麻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黔西北蜜环菌菌种退化造成的天麻减产问题,首次对其进行诱变选育和母种培养基筛选,结果表明,接种菌索部位在尖端0~1.0cm时生长最好;氨水的诱变效果最好,1%氨水诱变2min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突变株;最适合优良突变株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g、黄豆粉20g、马铃薯200g、琼脂15g、磷酸二氢钾2g,水1000mL,pH自然。  相似文献   

17.
汉中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开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海龙 《北方园艺》2011,(9):100-102
汉中市共分布野生兰科植物34属57种,分别占到陕西省的87.8%和68.3%,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兰属中的春兰和惠兰、独蒜兰属的独蒜兰,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有传统贵重中药天麻、白芨等。汉中市野生兰科植物总体资源量大、分布广,有着悠久的兰科植物栽培和开发利用历史,但近年来由于盗挖滥采现象较为严重,建议加强保护,建立野生兰科植物基因库,并加强人工栽培进行开发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摘要:通过对县域野生蔬菜资源调查发现,檧木(俗称“刺龙苞”)在镇巴县内生长较为普遍,野生 资源很丰富,为了进一步开发刺龙苞野生资源,结合刺龙苞在镇巴的生长环境、分布现状和形态表现, 介绍了刺龙苞的生物特性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就如何通过种子育苗栽培进一步人工培育扩大刺龙苞面 积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枝条成熟度对辽东楤木嫩芽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辽东楤木枝条为试材,根据枝条木质化和纤维化程度将枝条分为1 级、2 级和3 级,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反 季节栽培,研究枝条成熟度对辽东楤木嫩芽生长以及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条的成熟度显著影响辽东楤木嫩芽 的生长及品质,随着枝条成熟度的增加,嫩芽的萌发率明显增大,嫩芽单株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VC、多糖等 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皂苷和黄酮的含量也显著上升。综上所述,辽东楤木反季节生产中应选择成熟度高、木质化 程度良好的枝条,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