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血矛线虫、血吸虫、锥虫和肝片吸虫能同时混合牛羊,使病畜消瘦,甚至死亡,造成畜牧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加快消灭或控制牛羊上述四种寄生虫病,作者研究解决了其快速联检技术。将血矛线虫、血吸虫、锥虫和肝片吸虫抗原各自定点在同一条硝酸纤维素膜上,研制成四种寄生虫联检膜.采用兔抗牛羊 IgG连接酶联 SPA,解决了酶联 SPA 与牛羊 IgG 不亲合性的技术关键.建立了斑点酶标快速联检牛羊血矛线  相似文献   

2.
 用成年家兔10只进行5期试验,喂饲不同钙、磷比例饲粮,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试兔碱性磷酸酶活力个体差异较大.Ca:P:6=76:1,Ca:P=0.56:1与 Ca:P=2.48:1酶活力的差异极显著.酶活力变化曲线表明,家兔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在其自身酶活力的基础上,调节钙、磷代谢有共同的规律.成兔随饲粮钙含量的不断增加,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但当 Ca:P 达到6.76:1时,酶活力反而强烈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华鳖和杂交鳢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同源性及其含量。[方法]采集中华鳖和杂交鳢血清与25种商品二抗共同抚育,进行免疫印迹及酶联免疫分析。[结果]中华鳖和杂交鳢血清可与兔抗鸡IgM、兔抗猪IgG、兔抗鸡IgG、兔抗大鼠IgM、兔抗猴IgG和羊抗人IgG等6种二抗发生免疫印迹反应。利用鸡IgG、鸡IgM、猪IgG、大鼠IgM、猴IgG和人IgG的ELISA试剂盒测定了中华鳖和杂交鳢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中华鳖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为28.5~215.4μg/L,杂交鳢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为24.5~201.5μg/L。[结论]该研究能够丰富中华鳖、杂交鳢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研究,对中华鳖、杂交鳢的健康养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镉污染对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同工酶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活性测定技术,比较和分析了饲养于不同浓度镉液中的鲤鱼在镉含量达到积累-释放平衡后,其肌肉和肝脏组织的酯酶同工酶,碱性磷酸酶同工酶及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结果不同浓度镉液中的鲤鱼在镉含量达到镉的残留量使鲤鱼肌肉和直脏组织酯酶同工酶和三性磷酸酶同工酶谱带减少,活性减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增多,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析了黑猪血清蛋白质和碱性磷酸酶同工酶生化位点多态性的分布。结果:血清蛋白质可分离出10 ~12 条区带,血红蛋白分离出1 ~2 条区带,结合珠蛋白分离出4 条区带,铜蓝蛋白分离出1 条区带,糖蛋白分离出7 ~9 条区带,脂蛋白分离出4 条区带,光密度扫描黑猪血清蛋白质相对面积比分别为白蛋白占31 .90 % ,α1 蛋白占11 .16 % ,α2 蛋白占24 .42 % ,β蛋白占11 .31 % ,γ蛋白占21 .18 % 。碱性磷酸酶同工酶分离出2 条区带,其中 A L P1 占73 .67 % , A L P2 占21 .71 %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和碱性磷酸酶重复性较好,分辨较高,测定蛋白质和碱性磷酸酶的迁移率( Rm 值) 和百分含量的变化对分析猪的遗传特征、选育优良品种和诊断诸多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鸡IgG与鹅IgG的相似性,探讨羊抗鸡酶标二抗用于检测鹅血清抗体的可行性。用辛酸-硫酸铵盐析法提纯鸡、鸭、鹅、小鼠、兔、猪、羊的IgG,比较上述动物IgG粗提物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并用蛋白免疫转印法定性检测上述动物血清IgG与羊抗鸡酶标二抗的结合情况;然后用直接ELISA方法分析不同动物血清分别与抗鸡酶标抗体和抗鹅酶标抗体结合程度的差异;最后用间接ELISA方法比较两种酶标抗体对同一鹅群大肠杆菌抗体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鸡、鸭、鹅IgG具有较大的相似性,都能够与抗鸡酶标二抗结合;羊抗鸡酶标二抗可以替代抗鹅酶标二抗来检测鹅的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7.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技术,从紫贻贝中分离提取出碱性磷酸酶。酶促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的最适作用p H值为9.0,最适作用温度为37℃;碱性磷酸酶在p H值5.5~7.5的偏酸性范围内不稳定,而在p H值8.5~9.5的偏碱性范围内较稳定;碱性磷酸酶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在60℃加热60 min后其酶活仍保留47.5%,说明该酶对热具有一定的耐受力;37℃时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参数为:Km=0.09 mmol/L,rmax=0.22 mmol/(L·min)。  相似文献   

8.
DFRKN-1碱性磷酸酶的提取纯化和主要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取纯化根结线虫天敌真菌-1(Destroying fungi of root-knot nematode-1,DFRKN-1)的碱性磷酸酶,并对其主要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以DFRKN-1为提酶材料,经正丁醇提取,硫酸铵分级沉淀分离,透析获得酶的粗提取液,用SephadexG-150凝胶过滤柱层析纯化,获得纯化碱性磷酸酶,并测定纯化碱性磷酸酶的理化性质。[结果]酶纯度达到电泳纯,提纯倍数达到15.7倍,比活力达5333 U/mg;该酶的最适pH值为8.9,最适温度为43℃,米氏常数为6.82 mmol/L;K+、Ba2+、Mg2+对该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均有激活作用,甲醛、草酸、酒石酸对该碱性磷酸酶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DFRKN-1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EeoRI、BamHI、HindⅢ和PstI对纯种二花脸猪和梅山猪白细胞基因组DNA进行内切酶消化和电泳,经Southcrn blot将DNA转移到NC膜上。将来源于猪MHC的Ⅰ类基因猪移植抗原(SLA)基因片段克隆PD1-A DNA(4.3kb)用digoxigcnin标记作为DNA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反应。比较了不同品系和个体间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结果表明:(1)经各种单酶消化后分子杂交反应中。产生1~5条大小不等的片段。长度范围介于9.0~1.0kb之间;(2)在使用4种酶单独消化时。1头二花脸公猪不仅与2头梅山母猪显示不同的RFLP带型,而且与2头二花脸母猪也显示完全不同的带型;(3)在使用4种酶单独消化时,2头梅山母猪表现完全相同的RFLP带型;(4)在使用 EcoRI、BamHI、Pstl 3种酶单独消化时。2头二花脸母猪呈现完全相同的RFLP带型,但在用HindⅢ酶消化时,虽然都有一条共同带,但其中1头多一条带。(5)如果比较2头梅山母猪及2头二花脸母猪,它们的基因组DNA的EcoRI和BamHI消化的带型完全一致;但它们的HindⅢ和PstI消化的带型不同,显然有一条共同的带。用SLA基因克隆PDI-A作为探针,结果表明。不仅二花脸猪的RFLP表现与梅山猪有所区别,而且似乎二花脸猪更易表现个体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标]筛选分离自硝尔库勒盐湖产碱性磷酸酶菌株,对菌株进行多项分类鉴定,分离纯化碱性磷酸酶。[方法]利用微孔板法,筛选碱性磷酸酶产生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利用硫酸铵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得到电泳纯的酶16S rRNA序列分析等实验,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从我国硝尔库勒盐湖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碱性磷酸酶酶的菌株tarim4,经过多项分类鉴定显示它是与Natrinema pellirubrum不同的新菌株。[结论]多项分类结果鉴定,菌株为Natrinema pellirubrum tarim 4。该菌株产生的碱性磷酸酶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了大约克夏猪的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与其耐热、耐粗饲性能的关系,探讨了血清酶活力在猪的生产和育种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这三种血清酶有较强的稳定性,且对逆境中的大约克夏猪有较强的耐热、耐粗饲性,生产性能表现也良好,可考虑选择应用于生产和育种。  相似文献   

12.
烟草脉带花叶病毒试纸条的制作及田间病株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它一种快速、特异、简便的烟草脉带花叶病毒检测方法.应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和免疫层析原理,在玻璃纤维膜、硝酸纤维膜的检测带和质控带上分别喷上胶体金与烟草脉带花叶病毒兔多克隆抗体的偶联物、烟草脉带花叶病毒兔多克隆抗体和羊抗兔IgG,研制出烟草脉带花叶病毒快速榆测试纸条.病汁液稀释1000倍后仍可快速检出,3~10 min即可显示结果.对烟草上危害严重的4种病毒进行测试,均无非特异性反应.4℃干燥密封保存的试纸条有效期大于2个月.用试纸条对田间病株进行随机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一种检测牛日本血吸虫病的快速诊断技术,试验以乳胶微球标记的兔抗牛IgG抗体作为免疫探针,以血吸虫可溶性抗原为检测线,羊抗兔IgG为质控线,研制了牛日本血吸虫病抗体检测试纸条。对该试纸条进行了效价、敏感性、特异性、非特异性、保存期、批内批间可重复性及符合率等各项试验,结果表明试纸条的效价为1∶2;对于实验感染日本血吸虫28 d和 35~56 d的病牛血清,试纸条的敏感性分别为20%(2/10—检出阳性份数/检测数)和100%(30/30);用于检测健康牛血清的特异性为100%(20/20—检出阴性份数/检测数),检测东毕吸虫、肝片吸虫、锥虫病牛血清,未见交叉反应现象;对于粪孵确诊为血吸虫病阴、阳性的牛血清,试纸条与粪孵法的阴阳性符合率均为100%;与IHA阴阳性符合率也均为100%;试纸条批内批间可重复性好,2~8℃保存的试纸条有效期达15个月。用试纸条检测实验感染血吸虫牛治疗前后体内不同时期血清抗体的水平,发现牛感染血吸虫后第5周的血清均可检测出血吸虫抗体,在治疗后第16~24周血吸虫抗体消失。  相似文献   

14.
监测了实验感染兔出血症(RHD)病兔在发病不同时期血清碱性磷酸酶(SAKP)、酸性磷酸酶(SACP)、山梨醇脱氢酶(SSDH)、乳酸脫氢酶(SLDH)及其同工酶(Iso-LDH)和γ谷氨酰转肽酶(Sγ-GT)的活性.结果表明,感染RHD后这些血清酶的活性均升高.在高热期与濒死期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Iso-LDH酶谱的变化反映了肝组织损伤.从而提示:a.RDH时病兔肝实质损害发生较早,且发展迅速而重剧;b.上述诸血清酶活性的升高与肝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c.肝细胞变性与坏死等病理过程是引起这些酶活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太湖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富营养程度不同的点位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APA)的垂向变化,并同步测定了相应柱状沉积物中各磷形态的含量,分析了酶活力与各磷形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同一湖泊,不同点位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大小不同,酶活力分布与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和沉积环境有关,污染程度高、水动力条件差、水体交换能力弱的点位酶活力高。酶活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最大值出现在湖泊沉积物的最表层,且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递减。酶活力大小与磷形态相关性表明,与碱性磷酸酶活力最具相关性的是总磷(P<0.05),其次是无机磷(P<0.1),其相关性在水动力条件差的点位尤为显著,与总有机磷的相关性在不同点位则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6.
鸡血浆碱性磷酸酶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磷酸苯二钠法测定新扬州鸡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表明家系间、性别间和同功酶类型间有显著差异;随日龄增加逐渐下降,开产前回升;产蛋后4—5h升至最高,之后,逐渐下降,20h降至最低;采食后,血浆碱性磷酸酶水平很高,6—18h降至较低水平,旦相对稳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该酶同功酶可分为F型(含有AKP~(?)带)和S型(含有AKP~(?)带)。一般情况下,F型酶和S型酶各具2条带,其相对含量随日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酶学反应方法,检测了增生性肠炎阳性猪与阴性猪的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1)猪增生性肠炎阳性猪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胰蛋白酶活性同比阴性猪均下降,其中空肠、回肠的同比差异显著(P<0.05);(2)阳性猪回肠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胰腺、十二指肠、空肠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阴性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阳性猪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猪增生性肠炎病猪空肠、回肠胰蛋白酶以及回肠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酶活性降低引起了增生性肠炎猪消化机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0、10、22、26和30 a时间序列柠条林地土壤物理、化学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柠条林可提高土壤粘粒、粉粒含量,10~26 a土壤容重显著降低;除全磷表现为减少趋势外,随生长年限延长,柠条林地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土壤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柠条生长年限增加呈增加趋势,但各种酶表现最佳状态的时间不同,且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对柠条林地土壤变化的敏感性高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19.
黄土丘陵区不同年限柠条林地土壤质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0、10、22、26和30 a时间序列柠条林地土壤物理、化学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柠条林可提高土壤粘粒、粉粒含量,10~26 a土壤容重显著降低;除全磷表现为减少趋势外,随生长年限延长,柠条林地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土壤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柠条生长年限增加呈增加趋势,但各种酶表现最佳状态的时间不同,且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对柠条林地土壤变化的敏感性高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4年生人参土壤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深度土层速效氮、磷、钾及土壤酶活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参根区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及土壤脲酶、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表现为表层根层底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