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指出当前广州市观光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对游客市场的调查研究,从游客信息与观光农业发展的相关性出发,设计游客信息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广州市观光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观光农业园消费者研究—以金鹭鸵鸟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光农业园旅游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近几年发展壮大起来。借鉴消费者计划行为理论,根据观光农业园游客行为的特征,调查了郑州市金鹭鸵鸟园观光农业园的游客选择行为,寻找了观光农业园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旅游企业提出了几点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都振玉 《河南农业》2016,(29):60-61
通过对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归纳当前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提出创新发展观光畜牧业等突出游客体验、互动式休闲产品开发的模式,加强休闲农业与职业教育企校联合,促进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与现代职业教育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吉林省长春市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行业数据统计、文献调查研究以及现场走访的结果,对长春市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品牌形象对游客忠诚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长春市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形象的树立、提高游客忠诚度提供客观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符柏 《农业与技术》2014,(4):241-241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它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体,把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新兴的农业科技应用与游客参加农事体验活动等融为一体,这既是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对防城港市休闲观光农业的调查与分析,从而提出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构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游客满意度进行客观评价的依据。从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入手,在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观光农业产品自身的特征,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构建观光农业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陈迪新  李鑫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96-8298
在调查洛阳观光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对洛阳观光农业存在的模式、发展现状、优势以及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后,指出目前洛阳观光农业正朝着不断成熟、完善、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类型比较单一,配套设施不齐全、项目创意等方面仍需大的投入的结论。建议应从拓展观光农业旅游类型、加大宣传力度、拓展资金来源等方面着手。洛阳观光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只要合理有效地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克服劣势,迎接挑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8.
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 ,是一种特殊的农业形态 ,主要为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风景游览、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狩猎捕捞等活动吸引游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回归自然的心情日渐迫切 ,观光农业对都市居民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且能有可观的门票收入。都市观光农业的功能有四 :1 .经济功能 ;2 .旅游功能 ;3 .生态功能 ;4.科普功能。观光农业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观光农园 :包括旅游农场、自助式农场、休闲式农场 ;2 .田园化农业 ;3 .花卉植物园 ;4.森林公园 ;5 .民俗观光林 ;6.农业大观园。如我国广东中山的海上庄…  相似文献   

9.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急速发展的旅游业当中,我国观光农业以其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独特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因此许多商家发现商机,纷纷投资起这种别具一格的旅游产业,使得我国观光农业迅速发展起来。但是,我国观光农业在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我国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树立创新意识,强化资源特色等对策,以期为我国观光农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通过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娱乐、体验等需求的现代农业.在实际调研的数据和案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观光农业中"农家乐"这一具体的发展方式,运用管理学中"SWOI"分析方法进行组织评价,分别对它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为促进"农家乐"的良好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辅导员制度,在一定区域内建立服务规范并开展培训,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多方力量努力解决农户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烟台采摘型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和参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促进烟台采摘型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问卷调查与评分法,研究了烟台采摘型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和参与行为。结果表明:游客对福山大樱桃采摘旅游满意度综合评分为30.3分,属极高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游客对福山大樱桃采摘旅游满意度评分增加,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游客学历与福山大樱桃采摘旅游满意度评分呈负相关,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游客获取福山大樱桃采摘旅游信息的渠道主要通过朋友介绍和网络;游客参加福山大樱桃采摘旅游的方式主要是自驾游和旅行社;参加福山大樱桃采摘旅游的目的呈现多样性;68.2%的游客表示会重游,79.8%的游客表示会向其他人推荐。游客对福山大樱桃采摘的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游客具有较高的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12.
利用SPSS 17.0软件,根据烟台市大樱桃采摘园实地调研数据,建立了有序Logistic模型,对烟台市采摘型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之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游客职业、了解渠道、旅游目的和参加次数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建议重点围绕目标群体、宣传方式和内容、宣传效益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采摘型休闲农业的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旅游客源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是当今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要内容.以皖西大别山为例,寻找高重游意愿群体,选择最合适的群体作为目标市场并通过交叉分类研究分析其基本特征,结果显示: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以年轻型为主,成年型次之,国内旅游发展空间巨大;关注特定人口特征下的目标游客群体可以将重游率提高200.9%;目标游客群体的态度、行为特征与整体市场基本保持一致,但在人口学特征上有较大差别;目标市场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游客和具有本科学历且已婚有成年子女的游客均是被忽略的重要细分群体.  相似文献   

14.
赵俊磊  林媚珍  蒙金华  郭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04-12108
客源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客源分析是一个景区进行营销策划的基础。通过对抽样问卷调查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余荫山房客源市场的特征:主要是中青年为主、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教师和学生;客源地是以广州市和番禺为主占;以家庭为单位的自驾车游客较多。然后又选取了广州大学城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表明,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有兴趣会去余荫山房游玩,学生的旅游偏好也证明余荫山房这种类型的景点在学生中很受欢迎,所以得出结论,即大学城将是余荫山房巨大的客源。最后根据人口统计细分市场的特点和客源地细分市场,将其核心客源市场定位于广州市客源市场和大学城客源市场的家庭游客群体、离退休游客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此,余荫山房应采取差异性的营销策略,综合地运用价格策略、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观光果园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服务有机结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是游客实现游憩活动的场所。观光果园通过果品生产和提供旅游服务提升经济效益。浙北桃花岛的发展经验表明,观光果园类休闲农业的旅游开发,除了要具备一般旅游区应具备的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等条件之外,依托优势农业产业,实现农旅互动;以节庆活动为抓手,形成"注意力"经济;精心打造景区,使季节观光向周年休闲转变,是此类休闲观光农业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三亚市观光旅游者和度假旅游者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小慧  罗艳菊  袁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84-18387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旅游者的消费结构,将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分为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6个子模型,对三亚市观光和度假旅游者的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亚市度假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大于观光旅游者的人均生态足迹。两类旅游者影响因子稍有差异,其区别在于游览和娱乐因子的比例。今后,应该倡导观光旅游者合理使用生态资源,度假旅游者进行健康、生态的度假,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火热,旅游市场不断壮大。但乡村旅游区在发展与管理的过程中依然缺乏对游客的深入理解,缺少对旅游市场的细致分析。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区为案例,分析乡村旅游区游客的旅游动机,主要包括领略田园风光、缓解压力、远离城市喧嚣、体验当地文化等,基于游客的主要出游动机从旅游环境、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的乡村旅游发展建议,以期对乡村旅游区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入境游客对黄山旅游的体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黄山市为实证,对近年黄山市入境游客的抽样调查和游客所感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度量人类各种活动的生态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程度之中.用该方法计算并分析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001年旅游者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鼎湖山2001年全体旅游者的总生态足迹为11 313.47 hm2,人均生态足迹为0.017 hm2;远程旅游者的生态足迹中以交通生态足迹所占比例最大;远、中、近程旅游者的生态足迹随旅行距离而增加,即旅行距离越远,生态足迹越大,对生态的影响也越大.表4参13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三个典型温泉旅游地游客抽样调查显示:甘肃温泉游客的主要动机有放松亲情、康体保健、关系、社交、自我发展和享受。康体保健、关系、社交、享受四个动机因子在人口统计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康体保健动机上,不同职业的游客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关系动机上,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游客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社交动机上,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享受动机上,不同收入的游客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以上研究,对温泉旅游地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提供若干对策。建议温泉旅游经营者针对目标市场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来提高温泉旅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