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苹果园补钙的原因。套袋本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套袋以后的苹果更易发生缺钙,导致了苹果苦痘病、痘班病、水心病等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并且还会引起果实表面裂  相似文献   

2.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苹果霉心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可以有效防治苹果霉心病,对坐果率影响不大,储藏期烂果较少,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50%邦果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虽然对苹果霉心病有较好防效,但储藏期烂果严重,生产上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苹果每年的贮藏量也逐年提高。伴随着贮藏量的增加,苹果贮藏病害的防治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苹果在贮藏期间。发生多种病害,造成烂果,一般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可高达30%-50%。苹果贮藏期病害分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其中侵染性病害主要有青霉病、软腐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生理性病害主要有果肉褐变病、果肉粉绵病、褐心病、水心病等。  相似文献   

4.
霉心病是苹果常见的病害之一,其发生之后直接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苹果的口感,造成苹果销售困难,是果农增收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重点分析了苹果霉心病出现的2种主要病症,从选种、水肥修剪、生草管理、化学防治、防治网络建立等方面重点阐述了现代霉心病防治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在苹果花露红期和落花60%~70%时喷施4种生物药剂防治苹果霉心病的效果。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宁南霉素可溶性粉剂和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4种生物药剂对苹果霉心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10%、85.54%、76.30%和70.41%,花朵坐果率分别为93.67%、96.33%、84.67%和85.67%;化学药剂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苹果霉心病的防治效果为91.10%,但花朵坐果率仅为63.33%。综合比较,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较好,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室内测定表明: 益菌B017可抑制褐斑病孢子的萌发;在PDBA平板上可抑制苹果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病菌的菌丝生长,其无菌滤液对苹果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在苹果生育前期,适时喷施B017于苹果表面,后期褐斑病发病率下降20.91%~24.73%,病情指数下降21.63%~39.56%;苹果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的发病率分别下降25.15%~43.02%,30.49%~68.49%,27.27%~36.88%.苹果的一年生脱毒苗喷施B017后,能促使苗高增加,离嫁接口5cm处的径粗增大。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延安市宝塔区苹果园霉心病发生情况,于2020年对宝塔区9个苹果园开展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气候条件及果农的及时施药,2020年苹果霉心病普遍发生较轻,管理水平好的果园病果率较低,管理水平差的果园病果率相对较高,落花80%未进行喷药防治的果园病果率较高。另外,根据调查的情况及霉心病的发生情况,提出了防治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每年储藏的苹果约占当年总产量的15%以上,苹果在储藏期间常发生多种病害,发病率一般10.6~20%,严重的可达30~50%。苹果在储藏期间常发生霉心病、青霉病、轮纹病等多种侵染性病害,以及水痘病、痘斑病、缩果病、密果病等生理性病害。其中许多病害通过采收前加强田间管理,完全可以达到预防及减轻发病。  相似文献   

9.
程冉 《油气储运》2004,(2):40-41
苹果采收后,果农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烂果病的发生.其实,苹果烂果病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褐腐病等综合侵染所致,烂果率在10%~70%,对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对苹果的出口和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苹果烂果病发病在贮藏期,但得病在生产期,为此,防治此病,必须从生产期抓起.……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调查发现,今年由于气候条件及果农的及时施药,苹果霉心病普遍发生较轻,管理水平好的果园病果率较低,管理水平差的果园病果率相对较高,落花80%未进行喷药防治的病果率较高。另外,根据调查的情况及霉心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苹果贮藏期病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采收后,果农常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烂果病的发生.苹果烂果病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褐腐病等综合侵染造成的,果园烂果率可从10%~70%不等,对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对苹果的出口和发展造成极大影响,因此,了解其发生原因,探索其有效防治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苹果霉心病发生规律、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苹果霉心病的危害症状,苹果霉心病的致病病原、发病规律,包括病原菌的越冬习性、病原菌的侵染规律、苹果萼筒开张程度与苹果霉心病的关系等,分析了苹果霉心病的发病原因,最后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化学防治等3方面介绍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物药剂防治苹果霉心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生物农药对苹果霉心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的防效为83.18%,效果最好,其次是日产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效为82.27%,且对坐果率、果形指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13,(6):56-56
最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韩东海和他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最新的无损水果检测仪器,使用该仪器,可以在不损坏水果的前提下,对其内部质量进行检测,这项成果填补了国内鸭梨黑心病的无损检测方法的空白,对苹果水心病的检测精度和褐变苹果的正确判别率有了显著提高,总体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岐山县耕地面积3.68万hm^2,其中苹果栽培面积6400hm^2,挂果园4333hm^2.年产商品果11.25万t,是陕西省苹果生产基地县之一。近年来苹果霉心病已成为本县苹果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是果实生长期、采收期和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经调查,2009年在本县苹果霉心病严重发生年份,全县平均病果率高达16.0%,最重果园病果率高达45%.严重影响了果品质量和果农的经济收入。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为害。提高果农收益.近几年县农技人员对该病的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苹果霉心病,是苹果病害中一个侵染过程较为复杂、病原菌由多种弱寄生菌组成的复合型病害。髓着自然条件的变化,生产措施的调整,这一本属次级发生类型的病害,近年来逐渐成为危害较重的主要病害,特别是2009年,更有危害升级的现象发生,已逐渐引起厂大果农和科技人员的重视。但在该病防治过程中。部分果农由于技术等原因,对苹果霉心病的防治存在一些误区,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韩东海和他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最新的无损水果检测仪器,使用该仪器,可以在不损坏水果的前提下,对其内部质量进行检测。这项成果填补了国内鸭梨黑心病的无损检测方法的空白,显著提高了对苹果水心病  相似文献   

18.
1.适时采收。苹果的采收期对贮藏质量影响很大,采收太早,果实外观色泽风味都不好,而且容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二氧化碳伤害和失水萎蔫等;采收太晚,在贮藏中果实容易衰老,果肉发绵、褐变,发生斑点病、水心病、果肉湿褐病和腐烂。碘化淀粉指数在80%左右为最佳采收时期。一般而言,早熟品种在盛花期后100天左右采收,中熟品种101~140天,晚熟品种141~175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苹果水心病的症状特点,从生理,环境和感病品种三方面分析了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苹果霉心病的危害逐年加剧,严重时病果率高达40%以上。苹果霉心病的防治关键是花期喷药预防以降低果实带菌率,采收后及时冷藏以控制病情发展。一、病状和病因苹果霉心病外观症状不明显,较难识别。切开病果观察,发现病果心室变褐,并产生灰绿色或粉红色霉状物,着色早,极易脱落。该病是由多种病菌引起,病菌腐生性很强,在田间的病果、土壤及树体均可越冬。次年春季病菌随风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