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鞘豆叶甲Pagria signata Motschulsky危害白三叶草等多种豆科植物,近年来在河南省焦作市绿地、草坪猖獗成灾。一年发生2代,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羽化、成虫食叶为害。8月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这代幼虫危害至秋后在土中越冬。成虫期喷洒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敌杀死5000倍液,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花椒跳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跳甲Podagricomelashirahatai(Chajo)在河南林州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土壤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土,5月下旬产卵,6月上旬第1代幼虫开始危害,危害期13一20天。9月中旬出现第2代幼虫,10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取食10一15天,于10月中下旬开始入土越冬。化学防治在成虫产卵盛期进行,用溴氰菊酯、杀灭菊酯、水胺硫磷喷雾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红黄半皮丝叶蜂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森林害虫,严重危害桤木,该虫在四川省武胜县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变成预蛹越夏越冬,第二代成虫于翌春3月上旬当气温高于12℃时开始羽化,3月下旬幼虫出现。10月下旬当气温在15℃左右时第一代成虫羽化,11月初幼虫出现,11月下旬幼虫老熟,应用80%敌敌畏2000倍液、25%杀虫双8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倍液、40%ZML氰戊菊酯12000倍液喷杀3龄以下幼虫,收效甚好,在越夏及越冬期中将土地翻挖,可杀死土中预蛹及蛹。  相似文献   

4.
红云翅斑螟Salebriasemirubela(Scpoli)在鲁东南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以幼虫危害柳梢,幼虫一生共转移危害3~4次,取食叶片60~80片。6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用25%灭幼脲Ⅲ号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5.
白眼尺蛾ProblepsisalbidiorWarren是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Carr的一种食叶害虫。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小叶女贞较密的枝叶中越冬。越冬幼出于翌年3月上旬出蛰取食,部分老熟幼虫取食几天即入土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5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5、6、7、8、9各月的中下旬,越冬代幼虫主要在11月和翌年3月中下旬为害。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Bt乳剂1.5亿孢子/ml菌液喷杀幼虫,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鱼尾竹环蝶危害毛竹、雷竹等10余种竹子。在浙江省嵊州市1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取食竹叶,危害严重,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始见成虫,6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7月上旬幼虫孵化,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取食至10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8月下旬用20%杀灭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6%以上,用绿得宝可湿粉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7.
榆三节叶蜂在吉林省辉南1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以预蛹状态越冬,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化蛹,6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产卵.7月上旬幼虫孵化,7月中旬幼虫老熟人土结茧化蛹,8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幼虫孵化后,危害至9月上中旬老熟幼虫人土越冬.采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4000倍液)或活孢子苏云金杆菌(2.5亿.mL-1~3.0亿.mL-1活孢子)喷雾防治幼虫,防治效果达到99.5%和95.3%.  相似文献   

8.
榆锐卷叶象甲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榆树叶片,在辽宁省抚顺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地被物或表土层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活动并危害嫩叶,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幼虫孵化,幼虫卷叶危害,致使整树树冠悬挂黑褐色枯死的卷叶,6月下旬化蛹,7月上旬至中旬达羽化高峰,成虫于7月下旬、8月上旬进入越冬状态。5月下旬用2.5%溴氢菊脂4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7月下旬或翌年5月上旬,用拟除虫菊酯制成的毒笔,在树干基部涂两个闭合环,毒杀成虫。  相似文献   

9.
合欢巢蛾是近年来庭院、行道、绿地中合欢树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在济南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出蛰,6月下旬产卵,7月上、中旬幼虫孵化;8月中旬第1代成虫羽化,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9月中、下旬幼虫下树作茧化蛹越冬。7月中旬、8月下旬初孵幼虫危害期,将1.8%虫螨克星乳油用5倍柴油稀释后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效果达95%以上;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液2000倍液常量喷雾,防治效果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10.
昆嵛山腮扁叶蜂Cephalcia kunyushanica Xiao 1983年首次发现于烟台市俞山林场,在烟台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做土室越夏越冬,翌年5月下旬成虫开始出现,6月上旬幼虫孵化,危害红松、赤松等,8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下树越夏越冬。  相似文献   

11.
旋纹潜叶蛾Leucoptera scitella Zeller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4代.以蛹在枝干树皮缝或枝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并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5月中旬幼虫老熟并结茧,5月下旬1代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下旬化蛹,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化,8月上旬化蛹、成虫羽化并产卵,8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9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越冬.在第1代幼虫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倍液和生绿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5 d后效果分别达到97.2%,98.0%和85.7%.  相似文献   

12.
黄缘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 flavomarginata Maa在赫章危害华山松.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夏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始见成虫并产卵,4月中旬幼虫孵化,5月下旬幼虫开始下树入土,进入越夏越冬状态.4月中旬为成虫羽化、产卵盛期,4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4月中、下旬为防治幼虫最佳时期.采用30%氯马乳油1500倍液树冠喷药,12 h虫口死亡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桃仁蜂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桃仁蜂EurytomamaslovskiiNikolskaya在河北承德多数1年代,少数2年1代,老熟幼虫翌年3月底4月初开始化蛹,盛期在4月上中旬;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4月底5月初成虫开始产卵,产卵盛期在5月上旬,1个幼果内产卵1至多粒,5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并危害,同核内的幼虫有互相残杀的习性,最终1个果核内仅存活1头幼虫,6月下旬,幼虫陆续老熟并越夏,越冬,2年1代者第2年代以  相似文献   

14.
黄缘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缘阿扁叶蜂危害巴尾松针叶,在广西贺县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筑室而以预蛹越夏,越冬,翌年1月中旬开始化蛹,2月上旬始见成虫羽化,3月初成虫开始产卵,3月中旬卵开始孵化,幼虫历期306天,应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4000倍液喷杀3龄前幼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flavomarginataMaa危害马尾松针叶,在广西贺县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筑室而以预蛹越夏、越冬,翌年1月中旬开始化蛹,2月上旬始见成虫羽化,3月初成虫开始产卵,3月中旬卵开始孵化,幼虫历期306天。应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4000倍液喷杀3龄前幼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双斑锦天牛AcaloleptesubluscaThomson在山东省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该虫危害冬青卫矛EuonymusjapomcusLinneaus,成虫羽化盛期为6月上中旬,主要天敌为管氏肿腿蜂等,寄生率为20%左右。对双斑锦天牛的防治可在幼虫期根施3%涕灭威或3%呋喃丹颗粒剂,也可在成虫期于根际喷洒40%久效磷乳油800倍液,均能取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臭椿皮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棒皮蛾在豫南南部地区每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蛹越冬。该虫危害臭椿幼树及苗木叶片。成虫羽化期为4月下旬,6月下旬,8月下旬,主要天敌为舞毒蛾黑瘤姬峰,野蚕黑瘤姬蜂,臭椿皮蛾姬蜂。白僵菌,寄生率达58.4%,在幼虫期可用25%灭幼脲3500~4000倍液防治,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白眼尺蛾Problepsis albidior Warren是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的一种食叶害虫。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小叶女贞较密的枝叶中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3年上旬出蛰取食,部分老熟幼虫取食几天即入土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5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5、6、7、8、9各月的中下旬,赵冬代幼虫主要在11月翌年3月下旬为害。用2.5%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19.
云杉梢斑螟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杉梢斑螟以幼虫危害青海云杉新梢嫩叶,在甘肃省寿鹿山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1龄幼虫在当年新梢基部和针叶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活动并危害新梢,6月中旬化蛹,6月底始见成虫,7月上旬末,中旬初达羽化高峰。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7月下旬幼虫孵化,幼虫轻微危害后于9月中,下旬进入越冬状态,6月中旬,用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液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90%左右;羽化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20.
橄榄锄须丛螟在广东汕头1a4代,林间世代重叠现象严重。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入土在表土层1~3cm处或枯枝落叶层结茧越冬。翌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化蛹,3月中旬至4月下旬成虫羽化。4月上旬出现第1代幼虫,6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7月下旬出现第3代幼虫,9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11—12月可结合清园进行林地除草、松土,将表土及杂草堆成堆焚烧,消灭幼虫和蛹。在成虫羽化高峰时,采用DU一Ⅱ黑光诱虫灯可诱杀大量成虫。在幼虫为害高峰时,可采用90%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90%万灵2000倍液进行防治以及保护天敌等综合措施,达到控制害虫为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