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包膜氮肥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膜氮肥肥效周期长,其养分可根据作物生长期的需求和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控制供应,达到养分供应速度和作物需求基本同步.目前,在棉花生产中,常规施氮以基追结合为主,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中后期追氮对棉花果枝的伤害较多.鉴此,笔者进行了棉花施用包膜氮肥效果研究,以期为棉花生产提供既简便又合理的节氮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健康脱毒种苗及栽培方式对杭白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2020年早小洋菊二代脱毒苗和早小洋菊常规苗为试验材料,考察脱毒种苗和栽培方式对杭白菊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脱毒种苗较常规苗,其多项农艺性状的指标均有提高,增产效果显著,每公顷增产1.55 kg,增幅达27.26%。在栽培方式中,发现直立型栽培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均优于常规压条种植,其中以双条双株栽培方式最佳,其株高、茎粗等农艺性状得到提升,产量增幅明显,每公顷增产3.67 kg,增幅达50.6%,且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总黄酮含量相比于《药典》标准分别提高了170%、275%、28.6%和108%。在不同时期的激素处理中,发现在花蕾膨大中期喷施0.06 mol/L GA3,可显著提高杭白菊的品质。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健康脱毒种苗及配套的优化栽培能有效提高杭白菊的农艺性状和品质,“良种+良法”模式为杭白菊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洪涝对棉花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乐农  彭克勤 《作物学报》1999,25(1):109-115
采用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洪涝中各因素对棉花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淹水天数、淹水深度、淹水生育期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各因素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减少了总铃数,而且在淹水条件下棉花品质降低。(2)棉花蕾期对淹水最敏感,减产最严重。并且其棉花品质(纤维整齐度、平均纤维长)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2种滴灌施肥方式下3个施氮水平对膜下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各处理棉花干物质积累量与出苗后天数关系均符合Logistic方程,呈现"S"型曲线增长趋势.开花到盛铃期是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在此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地上部总积累量的60%左右,是棉花生产的关键时期.施肥...  相似文献   

5.
为滇重楼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将三年生健康苗在大田遮荫栽培模式下以不同行距种植,调查不同龄期滇重楼的农艺性状及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种植4 a后,检测七年生滇重楼产量和根茎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滇重楼生长、病害、产量及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株行距20 cm×20 cm时滇重楼长势突出、丰产性和药材品质最好;低于此密度,植株生长发育好、病害发生轻、总皂苷含量高,但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高于此密度,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块茎长、块茎粗、休眠芽长和块茎鲜重降低,且茎腐病和根腐病显著加重,根茎中总皂苷的含量显著降低。因此,在云南省德宏州及生态条件相似区域推荐滇重楼栽培以株行距20 cm×20 cm(25×104苗/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枯萎病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02年长江流域棉花区试的10个新品种进行了抗枯萎病(Fusariumwilt)鉴定,并从每个品种中各选择30个单株,分株计产,按株取样检验其纤维品质。分析棉株不同的枯萎病级别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2个品种抗枯萎病;6个耐病;2个感病。(2)枯萎病株的皮棉产量比健株减产的百分率分别为:Ⅰ级26.48%,Ⅱ级45.50%,Ⅲ级54.57%,Ⅳ级77.76%,减产极显著。(3)病株纤维的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和伸长率也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健株。棉株枯萎病级别与纤维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比强度和麦克隆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为冀中南棉区棉花高产栽培群体调控和品种审定设置合理的品比试验提供理论依据。以衡棉4号、冀棉958和快育66为供试材料,于2012-2013年在冀中南棉区(河北深州)设置密度试验(37500,52500,67500株/hm2),研究种植密度对陆地棉株高、果枝数、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增高、果枝数减少;产量构成因子单铃重和衣分降低,不同时期单株蕾花铃数也降低。群体产量随密度增加而提高,52500~67500株/hm2是冀中南地区棉花适宜种植的密度范围,可作为高产栽培群体调控和区域品比试验安排的参考密度。密度对棉铃纤维品质存在一定影响,随密度的增加,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呈增加的趋势,马克隆值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杨涛  拥嘎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8):52-56
地膜覆盖作为一项有效的旱作增产技术,可显著改善土壤水温生态条件,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为了解覆膜栽培对西藏春油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山油4号’为研究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析了覆膜栽培对西藏春油菜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缩短生育期5天,株高、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单角粒数均较露地栽培升高,千粒重降低。覆膜栽培产量为2601.67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508.34 kg/hm2,增产率为24.28%。籽粒含油量增加了2.4%,芥酸和硫甙含量变化不大。说明覆膜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西藏春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可作为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在西藏油菜生产上运用。  相似文献   

9.
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4年的试验,提出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中最佳育苗方式为抛秧盘育苗(3粒/孔)或旱育秧播种量为150g/m2;采用33.3cm~26.7cm×20.0cm插秧方式,每穴插2~4苗,是吉林省水稻旱育稀植栽培较为合理的栽培措施组合。利用该项栽培措施组合,不仅可以获得9t/hm2以上产量,而且还可以提高和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气象要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奎屯垦区、车排子垦区和乌苏市各乡、场镇,是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奎屯垦区的"锦"牌棉花雄居全国十大知名品牌棉花榜首,是新疆第一个取得全国质量第一荣誉的棉花品牌.2001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我区棉花产量和品质大幅下滑,造成这个结果的重要原因是棉花生长期内气象条件恶劣,大风、低温、冰雹、干旱及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生长季内的低温冷害和虫害更是雪上加霜.本文根据乌苏、奎屯、车排子三站气象观测资料和对照作物观测资料,分析了本年度影响本地区的气象因素及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生产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提高本地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本地区优质棉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配比对转基因抗虫棉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合理施肥是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但以前研究更多集中于产量,且试验品种多为常规棉。而转基因抗虫棉氮磷钾营养要求较高。不少研究表明,缺钾条件下易早衰,严重影响生育后期棉铃形成和发育,对产量造成影响,但对品质影响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在前人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氮磷钾配比对转基因抗虫棉  相似文献   

12.
氮肥与化控配合应用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9~1991年采用均匀设计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研究了氮肥与化控配合应用对棉花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建立了以皮棉产量、纯利润、霜前花率、僵瓣率和纤维长度等为目标性状的二元二次函数模型。解析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其增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适量施氮产量、效益高;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霜前花比例下降,僵瓣率提高。适当化控有改进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作用。氮肥与化控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表明增施氮肥同时适当化控有利于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在本棉区中等偏上肥力水平的条件下,每公顷产皮棉1200~1425kg、纯利润8100~9600元的优化方案是:纯氮112.5~150.0kg/hm~2,化控缩节安量为30~72g/hm~2。  相似文献   

13.
 2004—2005年在河北吴桥试验站研究了缩节胺单独使用(DPC)与DTA-6 复配使用(DPC+)对转基因抗虫棉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PC与DPC+均可提高成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但DPC+增产效果更明显;两处理对转基因抗虫棉纤维主要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产量因子和形态性状对高品质抗虫杂交棉皮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皮棉产量为指标,利用系统聚类中的最小离差平方和法将30个高品质抗虫棉杂交组合聚为高、中、低产3类,比较3类组合3个产量因子及10个形态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并将其与皮棉产量作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量类型杂交组合在株铃数和衣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两者随着皮棉产量的提高而增加,与皮棉产量的简单相关系数居前两位,且株铃数对皮棉产量具有最大的正向直接效应;10个形态性状未发现存在显著差异,节枝比对皮棉产量具有较大的正向直接效应,始果枝高对皮棉产量具有最大的负向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5.
滴灌条件下不同供水模式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供水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耗水规律、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1997~1998设置了4种供水模式,即以当地畦灌条件下棉花多年平均逐月需水量(ET)为基础,各月灌水量分别设置为需水量的85%、70%、55%和40%.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的株高、叶面积指数、果枝数、蕾铃数、铃重、耗水量和皮棉产量随供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衣分、整齐度、麦克隆值随供水量的增加有一定的递减趋势,但对其它纤维品质项无明显影响.通过综合评价认为,大田滴灌棉花供水量以需水量的70%为宜.在不考虑降雨的条件下,其供水模式为6月份5d灌1次、7月份4d灌1次、8月份5d灌1次、9月份7d灌1次,每次灌水定额为150m3@hm-2.  相似文献   

16.
棉花萎蔫综合症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询该病害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便为制定综合治理措施提供基础依据。通过使用澳作生态仪器有限公司的叶绿素仪SPAD-502,测试病株与正常株上部第一和第二节主茎叶和果枝第一叶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发病初期病株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正常株,随时间推移,其差别缩小。通过调查测量同品种(系)的发病株与正常株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发病早的植株株高和果枝数比正常株显著降低,发病较晚的,株高和果枝数比正常株有所降低但不明显;病株不论发病早晚,7—8月均表现为幼蕾大量脱落,这与棉花其他病害造成幼铃而不是幼蕾脱落明显不同。其次是病株大铃、小铃脱落增加及花朵减少。通过分别采摘收获病株和正常株的子棉并分别称重轧子计算,所有病株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减产。通过将病株材料减产比例与其发病株率挂钩测算,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系)减产比例和其发病株率呈正相关(系数R=0.98),其拟合的回归方程为Y=-1.180+0.852X。通过对同品种(系)病株和正常株纤维作专业检测,结果表明:发病株纤维品质明显下降,尤以马克隆值下降幅度最大。说明病株棉铃的成熟发育进程发生变异。观察测试结果表明,发病棉株生理机制发生变异,造成叶绿素含量降低,株高降低,果枝减少,幼蕾脱落和幼铃脱落增加,结铃减少从而造成减产,还造成病株纤维成熟度下降;发病越早造成的影响越大,发病株率越高减产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17.
在三个地区进行了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农艺因素对杂交棉浙杂166的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杂交种若干生理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最佳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因地区而异,金华点要比杭州和慈溪要求较低的种植密度和较高的氮肥用量;播种日期以4月15日播种地膜覆盖的处理铃数最多。从纤维产量和衣指上看,最适密度和氮肥用量分别为每公顷4.5万株和180kg,播种日期为杭州和慈溪为4月15日,金华为4月20日,播种后全部地膜覆盖。不同密度、氮肥用量及播种期之间,纤维品质无显著差异,但慈溪点表现为N1(135kg·hm 2)处理的纤维长度显著低于其它氮肥用量较多的处理。叶绿素含量(以SPAD表示)生育期间变异很大,在初花期和吐絮期,杂交种浙杂166高于其双亲和常规品种泗棉3号,而在盛花期和结铃期恰好相反。杂种及其双亲的MDA含量在生育期间也表现出较大的变化,且杂种的变化模式与不育系相似,表现为蕾期较低,而初花期及此后保持较高。与双亲相比,浙杂166具有明显的SOD杂种优势,生育期间的变化模式也与不育系相似。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爆裂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爆裂玉米品种为试材,在5个密度下对其产量、穗部性状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在5.25万株到8.25 万株/hm2密度下,产量一直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3个品种在最高密度时产量达到4567.9kg/hm2~5596.0 kg/hm2,分别比目前生产上的6.0万株/hm2密度增产12.8%、8.4%和20.2%;随着密度的增加,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穗长和稳粗均呈下降趋势,但幅度均很小;出籽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呈抛物线变化,在6.75万株/hm2达到最高,继续增加密度则有所下降;增加密度可明显提高膨爆倍数,但不会影响粒度等级、爆花率和适口性,对花形影响较小;随着密度的增加,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蛋白质含量则呈减少趋势,但变化幅度均很微小,脂肪含量几乎不受密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