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粮粮型 1、小麦—夏玉米:小麦收后平作夏玉米,亩产小麦400公斤,玉米500公斤,亩产值1430元。 2、小麦—套玉米:亩产小麦350公斤,玉米500公斤,亩产值1300元。 3、地膜土豆—水稻:3月中下旬种植地膜土豆,亩产土豆1500公斤,折合粮食300公斤,水稻500公斤,亩产值2700元。  相似文献   

2.
卢龙县燕河营镇严山头村,从1995年开始与遵化广野集团签定生产青首大根萝卜种植合同。为了增加经济效益,菜农采用上茬种植地膜土豆、下茬种植青首大根萝卜的复种栽培模式,一般地膜土豆亩产2000公斤,亩产值1000元,  相似文献   

3.
昌黎县通过近几年的栽培实践证明,种植地膜花生复种秋菜花效益可观,按去年的价格计算,平均亩产值约Z700元。地膜花生,七月底八月初收获,批发湿果,亩产300-400公斤,亩产值1130-1400元;秋菜花亩产3000-3500公斤,亩产值1500-1800元。上下两茬亩产值2700-3600元,比单一种植地膜花生亩增加经济效益1.5-2.5倍。  相似文献   

4.
青蒜苗-鲜食毛豆-夏黄瓜三种三收模式,栽培技术简单,病虫害较轻,效益稳定,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青蒜苗需在塑料暖棚里种植,9月中旬播种,春节前后上市,亩产1000—1500公斤,亩产值3000—4500元;鲜食毛豆2月中旬直播,生长后期拆棚,亩产500—650公斤左右,亩产值2500—3000元;黄瓜6月上旬直播,8月底-9月初拉秧,亩产5000—6000公斤,亩产值4000—5000元。三茬合计亩效益可达1万元。  相似文献   

5.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7,(16):31-31
香沙芋艿为天南星科芋属,在我国不少地方有种植.但海门市特有的犟黄泥土质条件下培育的香沙芋素以香、糯而著称,备受消费者欢迎,加上与其他作物的间套作,种植效益较高。采用这种栽培方式,一股亩产马铃薯1000公斤.亩产值1000~1500元;香沙芋艿2000公斤左右,亩产值4500~5000元;豌豆苗700公斤,亩产值1500元左右,合计全年亩产值7000~8000元。  相似文献   

6.
共颂禹 《农家致富》2006,(23):32-32
采用本栽培方式,一般亩产马铃薯1000公斤.亩产值1000~1500元:香沙芋艿2000公斤左右,亩产值4500~5000元:豌点头苗700公斤。亩产值1500元左右,全年合计亩产值7000~8000元。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其栽培形式由单一型向立体型发展,并形成区域化种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昌黎县推广地膜土豆套玉米复种大白菜模式已达3万余亩,平均亩产值2210元左右,总产值达到6630万元。现将技术栽培要点综合如下:1 地膜土豆1.1 选用中、早熟品种“克新4号”、“早大白”等品种。1.2 2月上、中旬整薯催芽。将选好的种子装袋,堆放在住人火炕的另一头(靠烟囱的一头),用被子盖严保温催芽,但要经常上下翻动几次,促芽均  相似文献   

8.
苏峰 《福建农业》2005,(4):9-10
近年来,我乡在伍坊、永跃等村推广西瓜一制种一萝卜高优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伍坊村民苏明华等农户上季种植西瓜,亩产西瓜4500公斤,收入1800元,下季制种300公斤,收入2200元,“霜降”时又种萝卜,亩收2000公斤,收入600元,亩产值达4600元,与普通种植水稻相比,亩增产值3000余元。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春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选择: 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选用脱毒马铃薯种薯比不脱毒种薯能增产30—50%,春季采用早熟品种如“费乌瑞它”,“早大白”等,一般2月底3月初播种,5月底6月初收获,亩产马铃薯15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3000公斤,一般亩产值1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东港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于2012年实施100亩地“薯谷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使旱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提高了5倍,上茬马铃薯亩产2,000kg,市场价1.6元/kg,亩产值3,200元,去掉地膜、化肥、薯种等成本1,000元/亩,效益在2,200元;下茬谷子亩产500kg,出小米350斤,市场价格8.00元/斤,产值在2,800元,去掉化肥、谷种、等成本1,000元,效益1,800元,两茬合计效益在3,000元,是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增产、增收的一个效益较高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江苏省海门市中西部地区摸索出了一套双季茄子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春季茄子亩产4500公斤左右,亩产值可达7000元,秋季茄子亩产3000公斤,产值35000多元,全年合计亩产值超万元,种植效益较为显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赤豆、甘薯、榨菜是江苏省海门地区的特粮特经特色农产品。为全面提高种植效益.近年来.海门市中部几个乡镇在示范的基础上,推广了“玉米+赤豆=甘薯-榨菜”这一用养结合型茬口.一般亩产玉米籽500.600公斤.亩产值720.860元:赤豆80.100公斤,亩产值500—600元;甘薯2500公斤左右.除留种薯外,亩产值1200多元:榨菜可亩产鲜头3000公斤,加工腌制成半成品1800公斤左右.亩产值为2500多元:合计全年亩产值近5000元。有效地提高了种植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李家村种植大户王寿庆,在30亩承包田采用薯菜复种二茬生产,创造了大田亩产超万公斤、收入超5000元的高效益典型。一、上茬马铃薯1.播种选择脱毒种薯荷兰三号,于播种前30天催芽,3月10日覆膜播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变本地区传统的水稻-三麦、水稻-油菜的种植模式.1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又能够提高种植效益,我们进行了水稻-洋葱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水稻亩产700公斤.产直1300元,有机栽培亩产2000元以上;洋葱亩产5500公斤,产值3200元,每亩合计总产值4500元.纯收入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06,(12):32-32
将韭菜、毛豆、小白瓜等进行间套栽培,每个种植组合为1.33米,种植1行韭菜,韭菜播幅为0.33米,空幅1米。3月上中旬,在1米空幅中间播种1行早毛豆,6月上旬上市,亩产鲜豆荚500公斤,亩产值600元。5月中旬,在毛豆行间套栽小白瓜,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上市,亩产小白瓜1000公斤左右,亩产值20  相似文献   

16.
于春梅 《福建农业》2010,(11):17-19
<正>近年来,在梅列区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重视下,区农业局、城区烟草分公司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广下,我镇4个村对农作物结构进行了调整,特别是推广烟—超级稻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此栽培一般烤烟平均亩产量150公斤以上,水稻亩产量达600公斤左右,年平均亩产值达4500元以上,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滦县小马庄镇许河槽村农民,经多年实践探索出了上茬地膜土豆、下茬鲜食玉米两种两收高效种植模式,其中上茬地膜土豆平均亩产达到3500kg,成品率达到85%以上,亩产值3000多元,亩利润1500多元。下茬鲜食玉米亩产3000多棒,产值2100~2500元,亩利润1500元。全年上、下两茬获得平均亩利润3000多元。1地膜土豆栽培技术1.1整地。年前11月份浇足底墒水,每亩  相似文献   

18.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7,(18):31-32
海门是江苏省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浙贝母种植面积较多。近年来,根据浙贝母的市场行情,海门市采取了浙贝母与葡萄间作,同时在浙贝母倒苗后种植青毛豆的种植模式,一般亩产浙贝母1000~1250公斤。去除留种成本,以近3年浙贝母市价计算,亩产值在8000兀以上:葡萄于第二年开始产果,亩产300~500公斤,亩产值2000元左右;收青毛豆450~500公斤,亩产值800~1000元,合计全年亩产值超1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内丘县常丰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创建于2007年,并同时完成马铃薯品种的无公害产品认证,经过几年的规模种植,摸索筛选出了适合我县种植的津薯8号、早大白两个品种,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背景下,2013年常丰村全村种植马铃薯800余亩,平均亩产2500公斤,亩产值在4000元以上,并形成了一整套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现整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6~2010年,江苏省射阳县陈洋镇、合德镇成功示范了"莴苣、糯玉米、芫荽"高效栽培模式,取得较好的效益。该模式亩产莴苣3500~4000公斤,糯玉米800~1000公斤,芫荽750公斤,亩产值7100元,纯收入4500元左右。一、种植方式通常畦宽7米(不包括墒沟),9月下旬整地施肥做畦,搭建南北走向的钢架大棚,跨度6米,棚内中央走道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