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先敏 《种子》1991,(3):51-52
杂交稻制种产量再上新台阶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是提高结实率。目前,汕优63、D优63等组合的结实率尚未有60%的田块。那么,杂交稻制种能否使结实率突破60%,亩产达到300公斤呢?1990年在四川省种子公司田大成的主持下,我们对杂交稻制种高结实  相似文献   

2.
建湖县是国家级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江苏省杂交稻珍汕97A不育系原种和汕优63等组合定点繁殖制种单位。1992年,全县杂交稻种子生产在经历了前期干旱、后期多雨和病虫害多发的不利条件下喜获丰收。5.05万亩制种田,总产883.8万公斤,平均亩产175公斤,是自1977年连续制种16年来亩产超过150公斤的第5个年头。为确保汕优63种子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3.
搞好防杂保纯工作是提高杂交稻种子纯度和产量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在杂交稻汕优63种子生产、经营、销售上,认真抓好质量管理,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求信誉,取得了大面积优质高产。1978~1986年间,全乡杂交稻制种亩产为150.3公斤,纯度只有97%。1987年以来,亩产已稳定在200公斤以上,纯度保持在99%左右,产量、质量名列全县前茅,种子畅销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市,受到了用户的好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再生制种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投入少,效益高,是增种增收的一条新途径。1991年搞威优63再生制种试验10亩,全年平均每亩收获杂交种子315.45公斤(头季亩产210.56公斤,再生季亩产104.89公斤),亩纯收入达1546元。再生季制种省工,省种,经济效益高,亩纯收入达565元,能节约制种土地35%,效益十分显著。威优63再生制种主要技术是:  相似文献   

5.
刘文炳 《作物杂志》1992,8(2):33-34
为克服传统杂交稻制种需割叶、剥苞以及“花期相遇、花时不遇”的矛盾,我们经10余年的研究探索出杂交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创制种大面积亩产超300公斤,最高亩产达423.2公斤的全国纪录,为机械化制种开拓了新途径。众所周知,杂交水稻和常规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是每亩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资料表明,制种亩产从100~150公斤提高到200~250公斤,主要是靠增加有效穗数;若从200~25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必须以增加有效穗与结实率并重;而制种亩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县大面积栽培的杂交稻获得了高产。1984年全县栽培杂交稻23万亩,亩产达606.4公斤;1885年20万,亩产达616.1公斤;1986年18.7万亩,亩产624.3公斤。总结几年来杂交稻生产的实践,亩产要突破600公斤的技术关键是:  相似文献   

7.
在杂交稻制种高产片(亩产250公斤左右)中调查统计,个别田块尽管花期相遇,父母本苗穗结构合理(父本6.5万左右,母本20万左右),可结实率仍然较低(35%左右),制种亩产在150公斤左右。进一步分析这些高产片中的制种低产田块发现,母本的柱头外露率较低(40%左右)。据试验研究,母本柱头  相似文献   

8.
1985年以来,凤凰县杂交水稻制种平均亩产超过了200公斤,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一、改秋制为夏制,确定最佳授粉期和播差期 制种产量的高低取决于是否安全抽穗,花期、花时是否相遇。使威优64和汕优64抽穗扬花期安排在小暑(7月6日)边;汕优63在7月底至8月抽穗扬花、此时日平均气温26~30℃,光照充足,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能够安全扬花授粉。……  相似文献   

9.
为摸索杂交水稻汕优63的制种高产途径,不断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近几年我们根据制种田间实际情况,设计了亩产300公斤以上的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方案。1990年116.07亩制种田,收割前经省市县有关部门联合验收,平均理论亩产360.1公斤,实收亩产321.04公斤。其穗粒结构为:每亩有效穗26.46万,每穗总粒数为104.06粒,实粒数为53.10粒,结实率为51.03%,千粒重为25.63克。现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冯庆云  李鸿凯 《种子》1990,(2):50-51
光敏核不育粳稻制种从1985年配组合和产量比较,1987年开始在洪湖市万全和丰口2镇及南湖农场制种、示范各50亩左右,制种平均单产在50公斤左右,示范比鄂五增产75公斤左右,比汕优64增产20公斤左右,增产幅度为5~10%以上。1988年在洪湖、加鱼、黄陂、枝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育忠 《种子》1995,(6):41-43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经过一系列的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亩产已由80年代初的几十公斤上升到现在的200公斤。但由于父母本花期花叶相遇难,父本花粉量不足,以及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阻碍杂交稻制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把机械化制种引入杂交稻种子生产已成为目前高产制种技术研究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就杂交稻机械化制种技术有关采粉、贮粉和授粉机械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86年县种于公司在基点武安乡武安村的10个组制种1189亩,组合为汕优63,总产165732.5公斤,单产139.4公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通过实践,对汕优63制种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合理播期、播差,是实现良好花遇的前  相似文献   

13.
以杂稻三系制种理论为依据,吸取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县历年气象资料和制种经验,自1990年以来,在忠诚基地(坝区,海拔260m)先后进行了“Ⅱ优63”、“汕优63”和“D优63”等组合的制种高产技术试验、示范和应用研究,均获得了成功。“Ⅱ优63”1990年198亩制种面积,全部通过黔东南州科委及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14.
天柱县集中连片制种已进行了五年,一九八一年亩产突破了百斤关,1982年全县又连片制种978亩,总产98349.6斤,平均亩产100.6斤。其中汕优二号447.4亩,总产45617.4斤,亩产102斤;汕优三号33.24亩,总产4264斤,亩产128.3斤;汕优三号255.84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高低,一开始就成为杂交水稻扩大生产和经济潜力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杂交稻生产上的当家组合汕优63,由于其母本的异交习性偏差,直接影响制种产量的提高,挫伤农户的制种积极性。近年来,国内一些科研、教育单位与生产部门合作,研制出一批多功能增效剂、增粒剂及调花剂等新型激素类药物,以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本试验以汕优组合制种为对象,研究“AB型增粒剂”、“883丰产  相似文献   

16.
我省自1976年开始杂交稻制种以来,亩产逐步提高,1982年,进一步完善了县制县供的体制,贯彻了配套技术措施,加上气候较好,全省17.8万亩讪优6号制种田,平均亩产152.2斤,比1981年亩产79.2斤,增长了90.7%。1983年,在制种生产的前、中、后期,均遇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有的还很严重。由于各地认真搞好技术服务,采取相应的措施,抗灾夺丰收,全省15.2万亩汕优6号制种田,平均亩产又提高到190斤,比1982年增长了24.8%。两年来,还涌现了亩产500斤以上田块19.7亩,其中中仙居县郑桥乡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制种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杂交水稻汕优63制种花期相遇这一根本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对究竟是父本早穗好还是母本早穗好,或者是父母本同期抽穗好,花期误差天数在多大允许范围内合适等问题上,各地看法不尽相同。为了解不同花遇标准对母本结实率的影响,探讨汕优63制种最佳花遇标准,极大限度地提高制种产量,自1987年以来,我们对全县大面积制种  相似文献   

18.
杂交中灿协优57制种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优 57系安徽农科院水稻所用协青早 A作母本 ,2 DZ0 57作父本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 1996、1998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国家审定。该组合高产稳产 ,适应性强 ,米质中上等。近几年来我市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 7.5万~ 10 .5万亩 ,一般亩产 550 kg左右。协优57制种 5年 ,一般亩产 173kg左右 ,高产田可达 2 50kg。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好这一高产稳产组合 ,现将其主要栽培特性及制种高产技术总结如下。1 协优 57主要栽培特性叶色浓绿 ,生长旺盛 ,株形较松散 ,分蘖力中等偏上。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成熟时秆青籽黄。株高 110cm以上 ,比汕优 6 3略矮 ,…  相似文献   

19.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光合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父本“9311”、母本“培矮64S”和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为研究材料,采用14C同位素示踪等技术,研究了“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光合能力与叶鞘光合产物的分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净光合速率均值比汕优63高0.10 µmol CO2 m-2 s-1,尤以第3期,即灌浆关键时期,极显著高于汕优63,其他时期差异不显著;其叶鞘叶绿素含量的均值比汕优63高2.36 SPAD值,各期均高于汕优63,其中,第1、3期显著高于汕优63;其剑叶叶鞘的Rubisco初始活性和总活性与汕优63差异不显著,但Rubisco活化率均值比汕优63高1.52%,具有平均优势,其中第3期显著高于汕优63;其叶鞘光合产物输送到穗部的量即转化为经济产量的量比汕优63高;与父母本相比,其剑叶叶鞘光合能力的均值具有平均优势或超亲优势;水稻叶鞘完全具有同叶片一样的光合能力,只有值的大小差异;水稻叶鞘的光合产物对产量的贡献一般为10%~20%。两优培九叶鞘及叶片光合功能都较强是其具有超高产特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汕优晚3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优质、抗病、稳产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1990年引入我区,经三年试验示范表现良好,是我区推广的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制种产量高,易夺高产。1992年春制207.7亩,平均亩产224.4公斤,最高的亩产达275公斤。 1 掌握好父本的特征特性。晚3是明恢63经辐射诱变筛选而成,株叶型与明恢63相似。株高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