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红之 《花木盆景》2008,(2):42-45
一年一度的日本微型盆景盛会——雅风展,于1月4日至7日在京都市左京区的市劝业馆举行。此次展览是第33回,依然由全日本小品盆栽协会、京都市政府和京都新闻社主办。  相似文献   

2.
我国盆景艺术创于汉代,盛于唐宋,传至世界各地至今,有史可究已过千年之久,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它把大自然的美,经过人们的艺术构思,创作融合于盆盎之中,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感染,是大自然风景的缩影,它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且以诗情画意见胜。  相似文献   

3.
肖遣 《花木盆景》2004,(8):22-23
位于华盛顿近效的美国国家植物园里,有一座欧美规模最大的盆栽盆影博物馆。馆里设有中国、日本、北美、国际和热带五个展厅。1976年建馆时,日本盆栽协会向美国捐赠了53件盆栽作品,以纪念美国建国200周年,这些作品就陈列在日本厅里。中国馆的盆景,主要由香港盆景大师  相似文献   

4.
潘景 《花卉》2009,(8):32-32
盆景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之一,于唐代由中国传到日本,并由日本传到欧美各国。近十年来,中国盆景得到我国与欧美等地人仕的爱戴,每年部举行不少盆景展览。  相似文献   

5.
朱勇 《花木盆景》2004,(8):28-29
近年来黑松日益受到专业和业余盆景爱好者的偏爱,主要原因一是受到日本盆栽和台湾盆景的影响;二是黑松盆景具有区别于其他杂木类盆景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三是黑松盆景管理比较粗放,随着岁月的流逝,树龄越老,越具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6.
盆景源于中国唐代,已有1300年的历史,然而美国的广大专业盆景工作和业余爱好对中国盆景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还不知道有中国盆景的存在。数十年来他们一直受到日本盆栽的影响,搞不明白盆景和盆栽之间的关系,还误以为二是截然不同的。自从香港伍宜孙先生捐赠了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05,(8):13-13
9月6日,第八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会将在北京植物园拉开帷幕。据筹委会介绍,会议和展览会将于今年9月6日至15日在北京植物园举行,其中会议时间为9月6目至8日。  相似文献   

8.
日本行     
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但它通过日本的努力而风靡于世界。作为一个中国的盆景爱好,想了解一下、亲眼看一下日本盆景的底细究竟如何,这种心情想必大家是能理解的。我们怀着对中国盆景的热爱,相约在一起,终于如愿以偿,圆了这我久远的梦。  相似文献   

9.
200年9月,在湖南岳阳市举办的中国盆景学术讨论会上,从各地挑选出来的动势盆景(系列)作品在会上同时展出,使到会盆景界人士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闭幕式上,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教授以他八十岁高龄长的身份,语重心长地要求我们从十个方面去研讨中国盆景。后来图刊于《花木盆景》2002第11期B版中。当我读到“如何创立‘既具中国民族特色,又弘扬  相似文献   

10.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结识了常州宝盛园的主人——辛长宝先生,从此,我和盆景结下了不解之缘。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后来流传到日本、韩国,近代又由日本流传到西方,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艺术。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盆景艺术发展的态势十分迅猛,尤其是日本,在培育技术、造型方法、工具材料、技艺传授、生产制作等方面,越来越科学,越来越规范。  相似文献   

11.
丘大军 《花木盆景》2007,(12):71-71
由海南省委宣传部主办、海南省盆景艺术专业委员会承办的“胡庆魁海南乡土树种盆景展”于10月9日至11日在海南省书画院举行。 胡庆魁,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盆景艺术委员会高级顾问。二十余年来业余痴迷于盆景,为寻访适合盆景制作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刘仲明 《花木盆景》2003,(4):20-21,5
我和谢克英先生在十年前相逢,在相识交往中,觉得他的为人处世热情诚恳,处事有方,醉心于盆景艺术,所以就“情投意合”而成为莫逆之交。  相似文献   

13.
树石盆景在中国盆景的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表现,从唐朝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侍女手捧有树有石的盆景,经过历代艺术家创造和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民族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盆景艺术形式。树石盆景最能表现大自然的丰姿神采,突出中国盆景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充分展示自然美,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体现作品的思想性,传自然之神和作者之神,代表着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盆景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现风靡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中国盆景艺术如春风化雨,充满生机。特别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盆景艺术犹如明珠出土,闪耀其更加灿烂的艺术光辉。  相似文献   

15.
朴树,别名相思、沙朴、朴榆,系榆科朴属。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长江流域中下游以及华南各省区。  相似文献   

16.
张钧和 《花卉》2012,(6):36-37
(一)丛林盆景 丛林式盆景,广州人称“并林”.日本人叫“寄植”这是由三株树木以至多株并合于一盆,表现丛林野景的艺术造型。这种丛林盆景的成败关键在布局,  相似文献   

17.
育坯,是从事盆景创作的一种基本功。桩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制作树木盆景的桩头,它是盆景艺术作品外观形象的骨架。桩坯选不好,或修剪失误,纵有鬼斧神功之技,亦难成佳作。育坯,是盆景创作的基础技巧,万丈高楼从地起,基不牢固,难至其高。  相似文献   

18.
朱宝祥一生致力于通派盆景艺术的发展。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深思传统盆景存在着造型呆板、姿态单调、千篇一律的格局,已不能满足于人们的审美观念,现有的盆景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他决心在通派盆景“两弯半”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9.
应美国国立国家植物园主任汤姆斯先生的邀请,我们一行八人参加5月28日至5月31日在华盛顿“Hilton”饭店举办的第五届世界盆栽大会。5月26日抵达后的第二天,我们在汤姆斯先生的陪同下,驱车前往位于郊外的一植物园。汤姆斯先生给我们介绍了该植物园的情况与未来发展后,我们乘游览车,浏览了一遍古木参天的植物园,下午安排参观植物园内的盆景园。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或省市级的大型盆景展览活动十分频繁,这是我国盆景事业兴旺发展的表现,是件大好事。各类不同档次的盆景展览,有利于盆景艺术的交流切磋以提高盆景爱好的造型技艺与欣赏水平,有利于我国盆景艺术的普及与提高。而每次展览,大都进行了评比,依次评出金,银,铜和其它奖项,旨在让后学学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