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秦川牛普查情况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秦川牛是我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以种用和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而享誉国内外。为了摸清秦川牛的发展现状,我们制定了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秦川牛的产业,我省从2003年10月份~2004年1月在全省开展了秦川牛普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展特点从普查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农牧部门和广大农民把秦川牛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秦川牛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特点是:1.1 秦川牛数量稳步增长截止2004年2月底,全省秦川牛存栏100.77万头,占全省黄牛存栏的45%,较2001年的92.46万头增长了9%。2003年秦川牛出栏35.40…  相似文献   

2.
秦川牛是国之瑰宝,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目前,全县秦川牛存栏5万头,其中适繁母牛1·5万头。群众养殖秦川牛积极性空前高涨,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不断涌现,一大批群众靠养殖秦川肉牛走上富裕之路。但当前秦川母牛不孕症比较严重,据对300头成年母牛调查,患不孕症母牛34  相似文献   

3.
赵成宝 《畜牧与兽医》2012,44(12):107-108
<正>1黄牛改良工作现状1.1养牛及牛群结构全县牛存栏1.78万头,其中黄牛及杂种肉牛1.25万头,当地品种牦牛1 600头,奶牛4 300头;牛出栏2 500头,其中肉牛2 300头,牦牛200头。现有基础母牛8 600头,其中黄牛及杂种牛4 400头,奶牛3 800头,牦牛460头;秦川牛、牦牛等种公牛存栏30头,本交适龄母牛2 000头,本交占总配种  相似文献   

4.
对秦川牛发展之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秦川牛是我国珍贵的黄牛品种.近年来,由于奶牛产业发展的冲击,秦川肉牛产业发展滞缓,存栏数量锐减,甚至随着肉牛的无序改良,秦川牛原本优秀基因有可能丢失.本文就秦川牛的保种、选育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秦川牛保种和选育措施,探索秦川牛今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家畜改良站是陕西省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种源龙头单位.2002年3月的陕西省人民政府专题问题会议<纪要>指出:改良站的主要任务是对秦川牛提纯复壮、扩大种群、保护种质资源.<纪要>要求改良站到2010年,秦川牛种公牛存栏100头,母牛150头.年生产冷冻精液200万份,还要生产秦川肉牛胚胎、供应秦川肉牛良种.省政府对家畜改良站的高度重视是秦川牛种质资源保护、选育提高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又一大契机.  相似文献   

6.
在今后两年中,陕西省将有35万头秦川母牛嫁给“洋丈夫”———英国安格斯公牛,以杂交优势繁育高产优质肉牛品种,提高秦川牛生产的商品率和经济效益。主持研究这一项目的杨凌金坤公司,已与周至、眉县、澄城、蒲城、大荔、洛南、杨凌、商州等八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白水、大荔县两个配种站签订了“格斯牛×秦川牛”杂交牛开发协议,在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已全面付诸实施。英国安格斯肉牛是目前世界上广为推崇的优质肉用牛良种,以安格斯肉牛的公牛与秦川牛的母牛进行简单二元经济杂交,所产生的杂交一代的优势是生产发育快,…  相似文献   

7.
我国肉牛养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至本世纪初的十年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成为肉牛生产大国,如河北省2006年牛出栏601.6万头(包括奶公牛),牛肉产量90万吨,人均占有量13.2千克。但是自2006年开始全国肉牛养殖明显滑坡,据河北省2010年统计,全省出栏仅361.2万头,牛肉产量58.1万吨,与2006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0%和35%,这种情况也反映了全国肉牛业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是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养牛历史悠久、品种较全,且肉牛饲养数量多、质量高、效益好,位居全省前列。据统计,2017年年末,全县黄肉牛饲养量43.7万头,其中,存栏25.0万头,出栏18.7万头,牛肉产量2.8万吨,肉牛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  相似文献   

9.
1吉林省肉牛业现状1.1肉牛饲养规模逐步增大吉林省1978年黄牛存栏107万头,出栏44872头;至2001年末,全省黄牛存栏446.64万头,出栏281.28万头,分别为1978年的4.17倍和62.65倍。2003年末,吉林省牛饲养量已达822万头,肉牛存栏488.3万头,肉牛出栏168万头,生产牛肉46.2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是西北肉牛产业带优质肉牛的主要产区,有很好的肉牛业发展基础,牛群规模比较大、品种优良(秦川牛及其杂交改良牛约占60%以上)、商品出栏率高(55%以上);产业聚集度好,技术研发能力及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现拥有国家、省部级研发平台5个,以及省级专业协会2个等,且群众素有养秦川牛及其改良牛的习惯,加之陕西秦宝牧业、陕西秦川牛业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实力较强,对拉动全省肉牛产业发展、打造肉牛产业经济板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谈秦川牛转型选育及杂交利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川牛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地方优良黄牛品种,秦川牛应该由役用方向向肉用方向转型。本文以眉县秦川牛良种选育示范基地为例,探讨了秦川牛转型的主要选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固原市原州区肉牛改良工作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调查了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肉牛改良工作开展情况,测量了区内67头繁殖母牛的体尺,利用肉用指数(Beef purpose index,BPI)研究了牛群的经济类型。结果表明:利秦F_1和西秦F_1的繁殖母牛平均BPI分别达到3.40和3.42,比纯种秦川牛提高了12.21%和12.87%,改良效果显著(P<0.05),利秦F1和西秦F1改良效果无明显区别(P>0.05)。  相似文献   

13.
华亭县自古以来就是黄牛的主产区之一,又是秦川牛、早胜牛的边缘产区,养牛已成了当地农户发展致富的主导产业。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华亭县肉牛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基础母牛保护力度不大、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加工链短是制约华亭县肉牛养殖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该县进一步加快肉牛改良、扩繁和规模化发展,降低养殖户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秦川牛肉用选育及其技术策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近几年来,我国肉牛生产发展很快,但生产水平较低,平均产肉率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迄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自己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要大力发展我国的肉牛生产,除了利用国外优秀的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我国地方黄牛外,还必须培育自己的肉牛品种。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市场变化入手,对秦川牛作了评价,回顾了它的选育历史,指出了现时期秦川牛肉用选育方向的紧迫性。在分析了秦川牛的优点及其与国外著名肉牛品种相比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秦川牛选育的主要目标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选择和建立核心群、建立健全秦川牛的选育体系、建立选育协作组、开展联合育种、导入适当外血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加快秦川肉牛的分子育种等,以早日培育出秦川肉牛新品系,使所形成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在秦川牛现有经济类型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与改造,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促进肉牛产业化发展。这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秦川肉牛改良历程和不同肉牛品种对秦川牛的改良效果,提出在保留秦川牛原有的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等优点的基础上,改良其早熟性差、饲料报酬低、尖尻、后躯发育差、产肉率和泌乳性能低等缺陷的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秦川牛因原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而得名,具有体躯高大、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肉用性能好等特点,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和国家级资源保护品种,是肉牛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文章介绍了秦川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秦川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指导,推动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实掌握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肉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感染情况,建立健全百万头肉牛基地的动物卫生防疫体系,有效防治疫病的发生流行,确保百万头肉牛基地健康发展,对全市肉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通过详细普查,掌握了全市肉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病情况,为有效防控肉牛疫病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秦川牛肉用新品系(以下简称“秦川肉牛”)AdipoR1、AdipoR2基因的CDS区进行克隆及分析,并探究其在秦川肉牛不同组织及肌细胞诱导分化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以秦川肉牛为研究对象,经PCR扩增得到AdipoR1、AdipoR2基因CDS区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功能结构进行预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术获得AdipoR1、AdipoR2基因在秦川肉牛15个组织和诱导分化后不同时间的表达量,再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秦川肉牛AdipoR1基因编码序列全长为1128 bp,编码37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42446.41 u,理论等电点为6.70,AdipoR1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二、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属于亲水性蛋白,没有信号肽位点;AdipoR2基因编码序列全长1161 bp,编码38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43707.70 u,理论等电点为6.27。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AdipoR1蛋白有60.9%的可能定位在细胞膜,AdipoR2蛋白有73.9%的可能定位在细胞膜。不同物种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秦川肉牛AdipoR1、AdipoR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瘤牛和野牦牛的亲缘性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dipoR1、AdipoR2基因在秦川肉牛心脏、肝脏、肌肉等15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肌细胞诱导分化时序上也有明显差异。本试验揭示了AdipoR1和AdipoR2基因在秦川肉牛不同组织和肌细胞诱导分化后不同时间上的表达差异,以期为进一步探究AdipoR1、AdipoR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与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川牛是中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优良的肉用品质,做好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我国未来养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秦川牛的选育、改良及存在问题,秦川牛未来的育种方向,技术路线和措施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秦川牛作为中国地方良种黄牛之一,具有独特的遗传性能.本文从秦川牛的分子群体遗传特征及起源、进化、经济性状、分子遗传标记及相关功能基因多态性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秦川牛分子育种的前景及目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