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谈农村养猪场的带猪消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猪群良好的生存环境是控制疫病发生流行和保障猪群健康生长、发育、繁殖的重要前提,带猪消毒是改善猪群生存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就农村养猪场的带猪消毒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宋玉英 《兽医导刊》2016,(23):16-17
正一、猪群健康检查与疫病监测猪群健康检查与疫病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对猪群健康状况的定期检查,对猪群中常见疫病及日常生产状况的治疗收集分析,监测各类疫病和防疫措施的效果,对猪群健康水平的综合评估,对疫病发生的危险度的预测预报等。(一)健康检查饲养员对自己所养猪只要随时观察,如发现异常,及时向兽医或技术员汇报。猪场技术员和兽医每日至少巡视猪群2~3遍,并经常与饲养员取得联系,互通信息,以  相似文献   

3.
1 技术简介 免疫接种是指使用疫(菌)苗等各种生物制剂,在平时对猪群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在可能发生或疫病发生早期对猪群实行紧急免疫接种,以提高猪群对相应疫病的特异性抵抗力.免疫接种是规模化猪场综合性防疫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根据规模化养猪的特点,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防止外来疫病传人猪群、控制与净化猪群中已有疫病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为了防止或阻断病原体侵入猪群,保证猪群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控措施。目的在于给猪群生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大限度的使猪群远离病原体的攻击。  相似文献   

5.
由于猪场各种条件的限制,导致猪群的疫病频发,每一次的疫情暴发都会给猪场经济利益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笔者在本文中对猪群主要疫病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控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减少猪群疫病带来的损失,为猪场和养殖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6.
猪群疫病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而猪舍是病原微生物理想的栖息场所,存在于养猪生产的各个角落,如空地、舍内、空气等,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及传播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及传播即不给其提供繁殖场所、传播途径,给猪群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降低猪生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为猪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
冬季我国的大多数地区气温会降低很多,气候也会随之变得比较恶劣。青饲料的缺乏、气温变低、日照的时间变短这些因素都会使猪群的生长速率变缓,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与此同时,冬季还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病,如果对猪群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工作,会导致猪群出现疫病,进而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冬季如何对猪群做精心的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将猪场的冬季饲养管理应注意的事项做了如下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6个养猪场中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情况,了解呼吸道疫病在猪养殖中发生的原因和防控方法。调查结果显示,产生该项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猪群之间疾病的传染以及生长环境所导致的。因此,养殖人员要改变其原有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模式,注重猪群在生长过程中的疫病情况,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正>夏季气候炎热潮湿,猪群采食量减少,饲料报酬降低,种猪生产性能下降,母猪分娩率和产仔数减少,育成猪生长速度缓慢;同时由于高温应激,猪群整体免疫力低下,导致一些细菌性疾病、部分病毒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夏季对猪群要注意防暑降温,加强科学饲养管理,以减少夏季猪群常发疫病的发生,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0.
<正>夏季气候炎热潮湿,猪群采食量减少,饲料报酬降低,种猪生产性能下降,母猪分娩率和产仔数减少,育成猪生长速度缓慢;同时由于高温应激,猪群整体免疫力低下,导致一些细菌性疾病、部分病毒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夏季对猪群要注意防暑降温,加强科学饲养管理,以减少夏季猪群常发疫病的发生,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1.
春季猪养殖中各种疫病发病率明显较高,这是由于春季细菌和病毒非常容易盛行,若是防控不及时、不到位,将引起大面积暴发的现象.对此猪养殖场必须在春季加大对各种疫病的防控力度,确保生猪的健康生长,为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概述春季猪疫病高发原因与主要类型,介绍了春季猪疫病防控关键技术,并总结了猪养殖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万遂如 《养猪》2006,(4):59-62
夏季气候炎热潮湿,不仅造成猪群采食量减少,饲料报酬降低,种猪生产性能下降,母猪分娩率和产仔数减少,育成猪生长速度缓慢;同时由于夏季高温应激,猪群整体免疫力低下,而导致一些细菌性疾病、部分病毒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夏季对猪群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减少夏季常发疫病的发生,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1夏季猪群常发主要疫病1.1猪链球菌病1.1.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链球菌主要存在于污染的环境、粪便、灰尘及水中,经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创伤(如断脐、断尾、去势、打耳号、剪牙及注射等)感染,吸血昆…  相似文献   

13.
冬、春季节,昼夜温差大、通风不良,猪群应激反应大。疫病流行,疫情复杂,发病猪群多、死亡率高,多发于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饲料、人工、水电、取暖等费用增加。在冬、春季节养好猪,必须采取综合保健防控措施,尽量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稳定。  相似文献   

14.
正猪群感染疫病不仅影响养殖户经济收入,对猪肉制品安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猪群疫病的防控得到了重视,猪群疫病成为研究重点。不同疫病在病发特点、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不同,需要掌握这些特征,制定适合的防控措施才能实现健康养殖。1猪群疫病发病特征1.1疫病类型诸多据调查显示,我国动物传染性疫病达到上百种,一类疫病包含口蹄疫、猪瘟。二类疫病如狂犬病、魏氏梭菌病,10种  相似文献   

15.
侯全章 《兽医导刊》2022,(3):214-215
当前在猪养殖过程中,猪疫病防控是养殖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能降低猪疫病的发病率,降低由猪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猪疫病的防控工作中,猪疫苗免疫接种是主要的防控手段,通过接种相关病原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从而增减猪群对各种病原感染的抵抗力.但目前,在国内养殖场中,猪疫苗接种现状不容乐观,对猪免疫接种存在...  相似文献   

16.
猪咬尾症,也称为“反不适综合征”“猪恶癖症”“异食癖”等。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仔猪断奶过早、疫病防治不科学和管理不当等各种应激因素可以造成猪相互咬尾咬耳的现象,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据资料报道:猪发生咬尾咬耳的恶癖,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要比正常猪群下降26.4%。  相似文献   

17.
唐立荣 《猪业科学》2013,(3):106-107
养猪有“二怕”:一怕猪价波动亏损;二怕猪场发生疫情.猪群发生疫病会影响猪场经济效益,有时可能是一个猪场的灭顶之灾.对于猪场来说猪价行情我们很难掌控,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来提高猪群的健康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疫病给猪场带来的风险.只有控制好猪群疫病,提高猪的成活率和生产性能我们才能够在养猪这个高风险低收入的行业中建立起根基,才可以降低养猪成本.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建立好的防疫体系是养猪者追求的目标.现就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8.
对2016年中国猪群疫病流行病学情况开展调查,对猪群疫病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016年中国整体范围内猪群疫病趋于平稳,流行强度明显降低。根据2016年猪群疫病流行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法,目的在于对2017年疫病预防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幸奠权 《动物保健》2014,(11):68-69
猪咬尾症,也称为“反不适综合症”、“猪恶癖症”、“异食癖”等。近年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仔猪断奶过早、疫病防治不科学和管理不当等各种应激因素可以造成猪相互咬尾咬耳的现象,严重影响猪的缝康和生产性能。据资料报道:猪发生咬尾咬耳这种恶癖,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下降26.4%。  相似文献   

20.
<正>冬季我国的大多数地区气温会降低很多,气候也会随之变得比较恶劣。青饲料的缺乏、气温变低、日照的时间变短这些因素都会使猪群的生长速率变缓,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与此同时,冬季还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病,如果对猪群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工作,会导致猪群出现疫病,进而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冬季如何对猪群做精心的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将猪场的冬季饲养管理应注意的事项做了如下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