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余氨中毒的症状轻症中毒的患羊表现精神呆滞,步态踉跄不稳,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甚至停止,口内涎液分泌增多并垂流于体外;严重中毒的患羊呻吟不安,全身肌肉震颤,动作失调,伴有前肢麻痹、瘤胃臌气等症状,口内过度流涎并伴有大量泡沫,呼吸急促、气喘,以致最后倒地搐搦窒息而死亡。  相似文献   

2.
孙逊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317-317
介绍了谯城区牛常见氨中毒、瘤胃膨气病与放线菌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谯城区的牛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肉牛尿素中毒临床症状表现,结合血氨浓度的检测,判断肉牛尿素中毒程度;并根据患牛中毒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表明,18头出现不同程度尿素中毒症状的患牛,经分类治疗后痊愈。由此可见,根据肉牛尿素中毒轻重程度不同,采取分类治疗的方法,值得在临床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一)症状 一般于食后6~8小时发病.该病发病快时,常在发病后3~5小时内死亡.患羊死前张口吐舌,摔头蹬腿,高声哞叫,从口流出泡沫样含血液体;病程较缓慢的,病初患羊兴奋摔头,后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目光无神,呈严重脱水症状,并伴有腹泻.根据采食精料多少中毒有轻有重,有急有缓.  相似文献   

5.
<正>一、尿素中毒用尿素作为牛的补充饲料、氨化饲料及铵盐,使用不当时,牛均易发生中毒。牛尿素中毒典型症状是发病迅速,急性中毒者可能突然死亡,患牛腹痛、臌气、兴奋、哞叫,出现神经症状、虚脱、流涎等;慢性中毒者后躯不全麻痹,四肢僵硬。诊断病牛有饲喂尿素史,通过测定日粮中的非蛋白氮量,剖检见瘤胃pH值大于8,血氨升高超过正常值  相似文献   

6.
<正>羊口炎是指羊的口腔黏膜表层和深层组织出现炎症,虽不是什么大病,也不会导致羊只死亡,但患羊由于不敢吃草,故易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其生长发育,对羔羊的危害则更大。1.病因。原发性口炎多由外伤引起,继发性口炎则多于羊患口疮、口蹄疫、羊痘、霉菌性口炎、过敏反应和羔羊营养不良时发生。2.症状。病羊食欲减少,口内流涎,咀嚼缓慢,欲吃而不敢吃,继发细菌感染时有口臭。患卡他性口炎时,病羊口腔黏膜发红、充血、肿胀、  相似文献   

7.
<正>羊在进行放牧时食入含有氰苷的植物(玉米苗、桃、李、杏叶子等),容易引起氢氰酸中毒。其原理是氰苷经胃内酶及酸的作用产生游离的氢氰酸,从而造成羊氢氰酸中毒。一、临床症状初期,病羊咳嗽并伴有体温升高,最高在40℃以上,呈弛张热型;呼吸较浅且频率变快,多呈混合型呼吸困难。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羊出现精神不振、头部不时摇摆、四肢无力、口中流涎、体温下降、浑身发抖等症状,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8.
羊肝片吸虫病是反刍动物常发的寄生虫病,其病源是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该虫寄生于羊的肝脏或胆管中,引发胆管炎和肝炎,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和营养代谢障碍,可引起大批死亡.慢性病程可致羊只瘦弱、发育障碍,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羊肝片吸虫病流行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肝片吸虫病又称羊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多呈地方性流行。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会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急性重症羊常因此病导致大批死亡。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羊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严重降低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羊肝片吸虫病俗称肝蛭,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等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疾病[1]。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致使患畜消瘦、发育障碍、生产力下降,甚至引起患畜死亡,给畜牧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现将一例绵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根据肉牛尿素中毒临床症状表现的不同,结合血氨浓度的检测,对尿素中毒程度不同的肉牛采用了不同的西药进行治疗,同时辅以中药方剂配合治疗。试验结果表明,16头出现明显尿素中毒症状的患牛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痊愈。由此可见,中西药结合治疗肉牛尿素中毒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羊腹部臌胀性疾病的疾病类型和特征,为此疾病预防和诊治提供借鉴。一年间选取患有腹部臌胀性疾病84只羊开展观察研究,对所有患羊进行整体检查、部分患羊解剖分析和实验室检查,明确患羊的具体病因,并总结其病情症状。结果发现84只患羊中,腹部臌胀性疾病的疾病类型主要包含皱胃阻塞、瘤胃酸中毒、瘤胃积食、前胃弛缓、瓣胃阻塞、皱胃变位、瘤胃臌气等,占比分别为19.05%, 20.24%, 14.29%, 9.52%, 19.05%, 7.14%, 10.71%。因此,针对此类疾病,畜主应积极优化羊的饲喂,避免此类疾病发生,同时结合各种疾病发病特征,分析疾病发生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疑似病例的调查发现,山羊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在发病初期,病羊体温升高达40.7~41.7℃,精神沉郁,少数羊食欲下降,饮水量减少,多数羊采食、饮水停止,拱背,发抖,有的呆立或趴卧在地;呼吸急促,伴有喘息气,从鼻孔、眼角流出浆液至粘液性分泌物,最后多呈脓性;流粘液性呈灰白色口涎.个别羊只还有轻咳、结膜潮红、面部浮肿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片形吸虫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所致。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幼畜及绵羊常因此病导致大批死亡。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羊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可危害其他反刍动物及猪和马属动物,人亦可遭受感染。  相似文献   

15.
肝片吸虫隶属于吸虫纲、片形科、片形属。虫体主要寄生在牛、羊的肝脏胆管中,也可寄生于人体。该虫能引起肝炎和胆管炎,并伴有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羊感染肝片吸虫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近几年,豫南地区新引进的波尔山羊畜群,容易感染,尤其幼羔更易感染,  相似文献   

16.
羊胃肠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羊只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出现坏死性炎症或者出血症的统称,发病时多伴有消化紊乱,严重者会造成羊只自身中毒症状,对羊只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减少羊胃肠炎对羊只的影响,本文对该病的发病诱因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论述,以供养殖户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利用脲酶抑制剂饲喂肉牛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羊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能产生豚酶,脉酶可将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痛胃微生物则利用分解的氢为氮源,形成本身的菌体蛋白质,之后再利用这些菌体为营养素。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关键是尿素分解氨的速度要与瘤胃微生物利用氨的速度最好保持同步。如果分解速度过快,大量未被利用的氨在体内积蓄就会使牛、羊造成氨中毒。可是尿素在痛胃中的分解速度大约为瘤胃微生物利用氨速度的4倍,因此如何降低肥酶活性、控制尿素分解速度,是避免反刍动物氨中毒和提高尿素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研制出“肥酶抑制剂反刍动物专用预混料…  相似文献   

18.
尿素是一种极易溶的结晶含氮化合物,常作为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以补充氮素,其含氮量高达45%~46%,属于非蛋白氮羊瘤胃内有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能够利用这些非蛋白氮合成可以被动物机体利用的蛋白质.如果羊只采食尿素过多或者分解太快,血液中氨的浓度会迅速升高,将导致动物中毒,严重者可造成死亡.文章总结了羊尿素中毒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以期为养羊户和饲料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夏季 《吉林农业》2004,(6):32-32
随着秸秆养羊技术在农村的普及推广, 养羊户已认识到了氨化饲草是喂羊的优质饲草, 在农村养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推广氨化饲草养羊过程中,往往由于一部分养羊户对氨化饲草处理不当以及饲喂不善, 致使羊食入或吸入过量的余氨, 而引起羊氨中毒, 给养羊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20.
肝片吸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兽的肝脏胆管中,也寄生于人体。此虫能引起肝炎、胆管炎、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幼龄羊,可引起大批死亡。我们当地老百姓称此病为"吊水兜"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