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褂木丰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素霞 《中国林业》2009,(12):47-47
上个世纪80年代,安徽省旌德地区营造的杉木林,现已多数进入成熟采伐期,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林业发展形式,增加林农经济收入,选用何种树种对迹地进行更新,以营造高效速生丰产林,是林业工作者首要考虑的课题。马褂木作为迹地更新树种,经与枫香、光皮桦、南酸枣造林对比分析,首选高效速生丰产树种,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前言毛竹实生苗研究工作,自1963年开始,首先在广西柳州地区林科所进行毛竹实生苗培育和造林试验,到1966年共培育了10余万亩,并营造了350亩试验林。1967年开始在广西全面推广并在全国引起了重视,先后有十九个省(区)引种发展了毛竹实生苗。1980年毛竹实生苗造林,列为全国18项林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实践证明,毛竹实生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成林成材快,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是多快好省发展毛竹林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迹地人工更新是消灭荒山、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地方财源、壮大林业产业和增加林农收益的主要途径之一。迹地人工更新主要是“三大迹地”,即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森林病虫害迹地。浙江一带的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原树种以松木、杉木、柏木为主,森林病虫害迹地原树种以马尾松、黑松为主,还有部分受鞭角华扁叶蜂危害的柏木及柳杉。我们总结20多年来从事迹地人工更新的实践,认为较成功的迹地人工更新最主要的技术是:造林设计时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并注重更新树种的乡土化、阔叶化和多样化。只有这样培育的森林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较大的生长量、较高的蓄积量、经济效益好、森林功能多和物种资源较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杉木林采伐迹地在留养部分杉木萌条的同时,栽种毛竹形成杉竹混交林,比单一营造毛竹林节约造林成本,又可使采伐迹地提前恢复森林环境.皖南山区杉木商品林采伐迹地面积较大的地区,采用杉竹混交,迹地更新,在生产上是较为适用的营林方式.  相似文献   

5.
关于更新造林模式的探讨李福双师国洪路洪顺(河北林业学校)孟滦林管局桃山林场在70年代以前主要是荒山荒地造林。70年代末开始迹地更新造林,实行新的更新造林模式,共营造人工天然混交林1600多公顷,现已成林近1333.3hm2,使大面积的低质次生林改造成...  相似文献   

6.
冯骥 《中国林业》2009,(1):56-56
安徽省旌德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营造的杉木林,现多数已经进入成熟采伐期,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林业发展形式,增加林农经济收入,选用何种树种对杉木迹地进行更新,以营造高效速生丰产林,是我们林业工作者首要考虑的课题。2004年3月,在安徽省黄山市林科所林业专家的指导下,笔者选择了杉木采伐迹地进行了4种速生阔叶树种造林更新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秃杉林冠下造林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不同造林方法对秃杉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分析了秃杉在湿地松林冠下造林和迹地更新造林两种不同方法造林后产生的不同效果,为残次林分改造选择造林树种,寻找最佳造林方法,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营造生物多样性,达到秃杉速生丰产目的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枫香杉木(萌芽)混交造林的主要方法是:在第一代实生杉木纯林的采代迹地上,栽植适当密度的枫香,抚育过程中保留部分伐蔸上的萌芽条,使之形成枫香杉木针阔混交林。这是我们在杉木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树种选择和配置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特定的更新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9.
方军 《安徽林业》2010,(1):51-51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由于其萌生能力强,其采伐迹地更新时的树种选择成了当前林业生产上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杉木采伐迹地栽植南酸枣形成针阔混交林是戴公山林场在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树种选择的实践中进行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程长 《安徽林业科技》2009,(2):45-45,19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杉木是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随着林龄增长,部分杉木进入了主伐期,这些林分林木老化,生产力下降,急需更新采伐。上世纪,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树种主要以马尾松为主,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其林分生长不好,效益不佳。如何营造人工杉木二代林的问题是我们林业急于解决的课题。2001年,笔者对30公顷杉木采伐迹地,进行不同更新模型试验,并对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进行了定期测定比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总结出从树种选择、整地、造林、抚育、施肥到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可行的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并提出9种可行的造林设计模式。对于干旱沙区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干琼 《中国林业》2008,(20):50-50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业县之一,盛产杉木、毛竹及各种阔叶树。由于造林灭荒时所选择的造林树种单一,近几年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较多,极大地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和群众的收入。该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大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3.
林业站的造林管理无林或原来不属于林业用地的土地上用人工种植的方法造林,称为人工造林。在原来生长森林的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上用人工种植的方法造林,称为人工更新。二者都属于造林的范畴。它们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用人工种植的方法培育的森林称为人工...  相似文献   

14.
江敏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97-99,104
在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白眉村白眉水库西侧山场90 hm2的水源涵养林火灾迹地,选择木荷、山杜英、枫香、台湾相思等阔叶树树种,采用不同整地方式和不同造林方式营造水源涵养林试验,2 a的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造林更新效果比较理想,选用的树种是合适的,采用带状整地并以营造混交林的方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毛竹是粤北地区短轮伐期先锋树种,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探讨了母竹移栽造林不同造林清理方式、不同造林时间、不同种苗产地对毛竹成活率、出笋率的影响,为林业生产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毛竹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毛竹是粤北地区短轮伐期先锋树种,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探讨了母竹移栽造林不同造林清理方式、不同造林时间、不同种苗产地对毛竹成活率、出笋率的影响,为林业生产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为分析对象,论述了造林前的林地清理和整地方法,常用的造林和抚育技术,阐述了不同的造林目的要采取不同的造林密度和营造不同树种混交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林木无性系育种回顾和今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性系育种及以其为基础的无性系林业是现阶段世界林业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国家都积极探索各自传统实生苗造林树种的无性系繁殖技术和育种途径。高效无性繁殖技术昀开发,巳促使云杉、落叶橙、辐射松,杉、桉,木麻黄、柚术、榆、刺槐、浊桐、油茶及一些经济灌术由实生造林向大规模无性系造林过渡,从而使遗传改良效率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东毛竹实生苗造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主要针对毛竹实生苗造林中普遍存在的造林成林成材率偏低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提高毛竹实生苗造林成林成材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瓦山水胡桃(Pterocaryainsignis)又名华西枫杨,系胡桃科枫杨属的高大乔木,性喜温暖低湿环境,稍耐阴。在秦岭林区自然分布于海拔750~2000m的河谷两侧,尤以1200~1600m之间生长最佳,为该区速生用材树种之一[1],也是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更新先锋树种。为了加快采伐迹地人工更新的步伐,使其尽快成林,我们从1989年开始进行瓦山水胡桃的育苗、造林试验工作。先后育苗4hm2,造林10.5hm2。现将有苗造林技术介绍如下。1育苗技术1.三困地选择圃地位于秦岭南坡中部的宁西林业局马家坪林场、菜子评林场、板房沟林场的河旁。海拔高13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