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常规栽培石刁柏(芦笋)的采笋期多在4月(春笋)和6~8月(夏笋),采收期比较集中。而采用塑料棚栽培芦笋,春笋可以提前至2月份采收,夏笋提前到5月,延长了采收期,提高了芦笋的产量和效益。1芦笋棚栽技术要点1.1选好棚栽笋田选择露地栽植芦笋3a(年)以上...  相似文献   

2.
设施芦笋早发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层膜覆盖栽培,通过4 项措施,可大幅度提早芦笋的采摘上市日期,比单层棚提早15 d(天),比露地提早50 d(天)出笋,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3.
石刁柏不同时期留母茎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和芦笋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通过改变芦笋留母茎时期,以植株生长速度的加快来避开芦笋茎枯病的发病峰期,以期养好母茎,为优质丰产打下基础。常规留母茎,前期产量低。推迟留母茎,提前20~25天采收,提高了前期产量,弥补了工厂生产淡季;同时也延长了采笋时期,提高总产量达17%~30%。1992年度在金华产区推广33.3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莫现会  李全等 《蔬菜》2001,(5):32-33
绿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L.)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幼茎(即嫩茎)是一种高档保健名菜。广西1996年引种成功,经多年试种,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一般健壮苗移栽大田后,8-10个月开始采笋,第2年667m2产鲜笋200~300kg,第3年产鲜笋500kg左右,第4年进入盛产期,产量800~1000kg,可连续采笋10年。绿芦笋产品投放市场后,市场销路好,生产效益高。深受种植业者及消费者的欢迎。 绿芦笋育苗有露地育苗、营养钵或营养袋育苗、塑料大棚及阳畦育苗等方…  相似文献   

5.
西辽河平原引种芦笋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笋主产区频繁的涝灾和严重的病害是造成我国芦笋生长能力波动大、笋农收益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而芦笋的北移种植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2005年由美国加州芦笋种子公司引进3个芦笋品种在西辽河平原试种.结果表明:单株采笋支数和采笋重量均以阿特拉斯最高,格兰德最低,阿波罗居中;定植当年的茎数、第1分枝高度均与翌年单株采笋重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定植当年的株重与采笋支数、采笋重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三级笋、等外笋的比例高是影响芦笋高效栽培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杨林 《西北园艺》2007,(5):50-51
1)空心笋:产生原因:①采笋前期地温较低,白天地表温度高于地下,造成根系对养分和水分吸收缓慢,影响地表部分嫩茎的生长而产生空心。②采笋期氮肥过多,芦笋嫩茎细胞组织膨胀过早过快,中心组织跟不上周边组织增长。⑧笋龄越大,空心率越高。预防对策:①选产量高、品质好、不易空心的良种。如鲁芦笋一号、芦笋王、阿特拉斯等。  相似文献   

7.
栽培芦笋(石刁柏)一般是第一年春季育苗,晚秋或翌年春季用大苗定植,第三年才能采笋。虽然近几年有的地方采用小苗定植法比大苗定植第三年采笋有着较高的产量,但由于第一年的生育期偏短,第二年仍不能采笋。这不仅见效晚,而且病害重、产量低,影响了芦笋生产的发展,减少了农民的经  相似文献   

8.
大棚绿芦笋两棚三膜覆盖促发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地区芦笋多采用设施栽培,但也会遭遇冬季和早春低温寒潮影响,导致品质变差。通过多次多点试验,发现采用地膜+中棚覆盖可以促进芦笋嫩茎提早萌发和抽升,始收期提前,且早春产量增加明显。但该技术适用于大棚芦笋留母茎栽培方式,且需要选择2年生以上的绿芦笋生产田块。  相似文献   

9.
武汉地区设施芦笋高效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地区设施芦笋栽培因春季鳞芽萌发提前、冬季清园休眠延迟等致使其需肥情况与露地有所不同。通过巧施定植肥和萌芽肥、轻施采笋肥、重施复壮肥和秋发肥、适施养分回流肥,既能满足设施芦笋地上茎旺盛生长需求,也能保证采笋期的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0.
正利用芦笋大棚的冬季保温效果和采"光头笋"期间畦沟的空间套种马铃薯、青菜、紫云英,充分利用了芦笋地富余的养分,生产期间一般不施肥、不用农药,产品正值春节前后上市,效益较高。杭州市富阳区芦笋自1986年引种成功,经历了栽培品种从白芦笋到绿芦笋,栽培方式从露地到大棚、到多层覆盖栽培的发展过程,现栽培面积达800 hm~2(1.2万亩),居全省首位,为浙江省特色优  相似文献   

11.
王雪花  任晔  冯均科  杨晨晨 《蔬菜》2021,(11):25-29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有效养分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早大白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露地(对照)和普通聚乙烯地膜、生物可降解膜、稻草3种覆盖方式,比较了不同时期土壤含水率、pH值、养分含量以及产量。结果表明:稻草覆盖保水效果最佳;生物可降解膜覆盖、稻草覆盖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可提高土壤肥力,以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尤为明显,成熟期几乎所有速效养分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高出7.49 g/kg、23.00 mg/kg、11.0 mg/kg、26.0 mg/kg。综合成本效益,除了稻草覆盖由于小薯多而效益比对照降低22.2%外,普通聚乙烯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比对照效益分别提高29.7%和24.2%。总之,普通聚乙烯地膜和生物可降解膜均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效益,但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还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减少环境污染,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营养纸膜覆盖栽培番茄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塑料地膜和无覆盖为对照 ,研究了营养纸膜对番茄生长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 ,覆盖营养纸膜可加快植株生长 ,促进花芽分化、根系发育以及产量增加和品质的改善 ,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覆盖塑料地膜提高2 7.8%和 10 .2 % ,比无覆盖的提高 187.5 %和 2 0 .7% ;营养纸膜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 ,增温效果接近塑料地膜 ,对杂草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特别对阔叶类杂草效果更佳 ;营养纸膜铺设在栽培畦内可以自行分解。  相似文献   

13.
果园地面覆盖对苹果果实品质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华红’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果园地面覆盖方式对果实品质和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能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提高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改善果实质地,增加果实磷、钙、镁、硼、铁、铜含量。稻壳炭覆盖、秸秆覆盖和生草覆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清耕(对照)高2.69%和4.77%以上。稻壳炭覆盖果皮穿刺强度最大,地布覆盖果肉坚实度和果肉纤维指数最大。果实钾、钙、镁含量以稻壳炭覆盖最高,氮、磷、铁含量以生草覆盖最高,钙、硼含量以秸秆覆盖最高。  相似文献   

14.
以金鸡心黄皮为试材,研究了遮阴及地膜覆盖处理对黄皮果实品质与果实表面温湿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雨天气下,遮阴及遮阴+地膜覆盖处理的果实表面日平均湿度低;晴天天气下,地膜覆盖处理及对照果实表面的日平均温度高,昼夜温差大,阴雨及晴天天气下温度变化、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地膜覆盖提高了果实品质,遮阴及遮阴+地膜覆盖降低了果实好果率。  相似文献   

15.
王芙兰 《中国甜菜》2011,(2):38-39,42
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的甜菜全膜覆盖节水栽培技术与常规半覆膜栽培技术比较,甜菜全膜覆盖节水栽培技术具有节水、保墒、提高前期土壤温度、有利于中晚熟高产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种植、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全膜覆盖种植的甜菜较当地大宗作物小麦、啤酒大麦增加纯收入30%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该技术非常适宜在西北干旱荒漠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消毒时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覆膜与添加有机物(鸡粪、麦糠)在太阳能消毒中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加覆膜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可使10、15、20及30cm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达到40.5、38.5、35.8和33.3℃,较不覆膜分别提高7.5、6.5、5.4和4.7℃,较覆膜但不添加有机物分别提高3.4、3.2、3.0和3.0℃;可使其土壤日最高温度分别达到46.4、43.5、40.3和36.4℃,较不覆膜处理分别提高10.1、9.2、7.9和5.8℃,较覆膜但不添加有机物处理分别提高了4.9、6.3、5.8、4.2℃。同时,覆膜、添加有机物增大了土壤日温差。故利用太阳能消毒时添加有机物与覆膜结合可显著提升0~20cm深度内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17.
孙学保 《中国甜菜》2014,(2):46-47,58
研究了饲用型甜高粱在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全膜双垄沟灌栽培、全膜覆盖平作栽培、露地栽培)对土壤含水量、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的影响;单茬收割以及不同株高条件下2茬收割、3茬收割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能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水,使植株茎秆含糖率增加,显著增加株高和产量,尤其全膜覆盖平作处理较露地栽培水分利用效率高70.52kg/(mm· hm2),增产41.74%.收获两茬产量要比收获1茬高10.98%,比收割3茬高18.64%;在收割两茬的情况下,头茬株高150cm时刈割总产量比头茬株高200cm时刈割总产增产4.49%.在生育期只有150d左右的区域,饲用型甜高粱可选择两茬或单茬收割,头茬在株高150cm左右收割,二茬收割时间在早霜来临之前.  相似文献   

18.
耕作和覆盖对苹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比分析了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措施结合玉米秸秆、地膜及生草覆盖对苹果园0~40 cm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处理土壤3种酶活性均达到显著差异(P < 0.05) , 采用土壤耕作和覆盖均能提高果园土壤酶活性; 而耕作和覆盖相结合可更有效地提高果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 以翻耕+秸秆覆盖效果最好, 3种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翻耕无覆盖) 高13.82%、27.41%和363.26%; 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也存在差异, 其中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均有所降低, 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升高趋势。因而, 在渭北旱塬苹果生产基地, 采用翻耕+秸秆覆盖技术将对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改善土壤微环境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不同覆盖模式对番茄产量和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文臣  张微 《长江蔬菜》2015,(12):17-19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2种方式对温室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性状、番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温室番茄生长的最佳覆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有效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该处理下的番茄商品性和产量与地膜覆盖处理的相比显著提高,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20.
大棚不同地膜栽培对蔬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大棚内进行不同地膜,研究了大棚内麻地膜覆盖对辣椒、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内麻地膜覆盖栽培促进蔬菜生长,提高辣椒、黄瓜产量。麻地膜覆盖栽培辣椒、黄瓜比聚乙烯农用黑膜增产5.2%、14.5%,比CK(不覆盖)增产24.7%、23.0%,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