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黑线姬鼠预测预报、防控及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探讨其种群数量、种群组成的年度、月份、季节变化规律。在稻田、旱地耕作区采用夹夜法,对贵州省凯里市1984—2022年稻田、旱地耕作区黑线姬鼠捕获率进行年度、月份、季节种群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在该地区主要分布于稻田区和旱地耕作区,占总鼠数的62.36%,各年度间种群组成比例在50.69%~94.44%,为当地绝对优势鼠种,是主要的监测和防控对象。不同年度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各年度间平均捕获率为0.70%~6.38%,相互间存在9.11倍差异,平均捕获率为3.92%;1984—1992年捕获率较高,平均为4.86%,处于种群密度较高的波动较大状态;2011—2022年捕获率较低,平均为1.20%,处于种群密度较低的稳定状态。不同月份及季节间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月份以7月最高,2月最低,捕获率分别为3.52%、0.95%;不同季节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捕获率分别为3.05%、1.29%。该分析得出黑线姬鼠是凯里市鼠类绝对优势种,近10 a来处于种群密度较低的稳定状态,7月和夏季种群数量最高;该研究为黑线姬鼠列为凯...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安龙县褐家鼠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4-2017年贵州省安龙县褐家鼠种群数量消长动态和种群繁殖特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平均捕获率为0. 62%,其中,住宅总平均捕获率为1. 23%,稻田、旱地总平均捕获率为0. 31%,一年中在6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期,平均捕获率为1. 17%。褐家鼠一年四季都可繁殖,3~10月为主要繁殖期,每年在4-5月和10月出现2个种群繁殖高峰期,平均怀孕率为68. 63%~65. 85%和62. 16%,多年平均怀孕率为49. 46%,平均胎仔数为5. 61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2. 19%,平均繁殖指数1. 43。种群繁殖特征年际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繁殖特征变化差异显著。每年5月和10月为褐家鼠的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3.
黑线姬鼠胎仔数变动规律及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黑线姬鼠胎仔数的变动规律及在种群数量预测预报中的意义,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依据。1987-2012年每月定期在稻田、旱地2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结果表明:黑线姬鼠胎仔数2~10只,平均胎仔数为5.29只,胎仔数分布为常态分布,以5、6只最多,分别占总孕鼠数的35.10%、33.92%,绝大多数胎仔数在4~7只之间,占总孕鼠数的94.59%;不同年度之间胎仔数差异不显著,不同月份、季节之间胎仔数差异极显著;胎仔数与种群数量密切相关,胎仔数的多少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年平均胎仔数与当年平均捕获率,上年平均胎仔数与翌年6月数量峰种群数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提前6个月对黑线姬鼠的发生量和发生程度作出预报,胎仔数可作为种群数量预测预报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褐家鼠是黔中地区农舍的优势种害鼠。明确不同年龄组、不同季节本地区褐家鼠的体型特征,既可以丰富褐家鼠种群生态研究资料,也可为预测其种群数量动态,进而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于1986—2019年期间,采用逐月夹捕法捕获农舍区害鼠,共捕获了1746只褐家鼠。测量捕获鼠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高等体型指标,分析了褐家鼠这些指标的雌雄、年龄、季节间的差异。结果显示,黔中地区农舍褐家鼠种群体重主要集中在30.01~160.00 g之间,占种群个体总数的83.62%,种群中亚成年组和成年Ⅰ组个体占总鼠数的69.76%。雌雄鼠间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及耳高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组这些体型特征指标差异极显著;不同季节间这些体型指标也有差异。由此可见,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褐家鼠雌雄鼠生长速度一致,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季节变化对褐家鼠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1987—2005年贵州省余庆县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及种群数量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黑线姬鼠年均捕获率为6.90%±2.57%,一年内在5—6月和10—11月出现2次数量高峰期,最高峰在6月,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制定了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分级标准。建立了应用早春3 月种群数量基数(X1)、4月种群数量×4月繁殖指数(X2)预测数量高峰期6月种群密度(Y)的2个短期预测预报模型:Y=1.3669X1+5.6175;Y=0.4988X2+7.2940,可提前3个月和2个月预测当年数量峰种群密度和发生程度,经回测验证,数值和数量级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数值预测平均吻合率为86.61%和86.11%,数量级预测吻合率均为78.95%,结果比较准确,故该预测预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对鼠类灾变规律的影响,摸清黔中地区不同气候环境鼠类活动最适宜的温度与降雨区间范围,本研究通过对黔中地区息烽县1987—2017年鼠情监测数据与历年温度和降雨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黔中地区温度和降雨与当地鼠类种群数量关系密切,且鼠类各种群对气候因子有一定的适应性,不同气候条件(温度与降雨)与鼠类种群数量均存在线性关系。鼠类最适温度区间范围值为22.1~25.0℃,并达到种群数量高峰,而降雨最适宜区间范围值为180.1~210.0 mm,且在住宅区、稻田区、旱地区3种生境鼠类种群均达到数量高峰,当降雨高于210.1 mm时,住宅区种群数量略有下降,旱地区种群数量略有上升,稻田区却趋于平稳,鼠类种群数量随年降雨量起伏,表现为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山姬鼠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96-2008年贵州省大方县高山姬鼠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山姬鼠种群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波动,主要繁殖期在4~9月,一年中在春季4~5月和秋季8~9月出现2次妊娠高峰期。研究期间共解剖标本1080只, 雌鼠556只,雄鼠524只,种群性比为1.06,10年平均怀孕率为20.63%,平均胎仔数为5.92只,平均繁殖指数为0.67,平均睾丸下降率为72.05%,雄鼠睾丸下降率季节变化与雌鼠怀孕率季节变化呈同步变动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繁殖参数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龄组之间种群繁殖参数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种群繁殖参数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  相似文献   

8.
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研究分析了1999—2004年贵州省余庆县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期间共解剖黑线姬鼠1011只(其中,雌鼠483只,雄鼠528只)。黑线姬鼠种群性比存在显著的年龄变化,不同年龄组之间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群体,平均怀孕率为45.97%,胎仔数为5.02只,睾丸下降率为91.98%,繁殖指数为1.0618,除平均胎仔数与总平均胎仔数差异不显著外,平均怀孕率、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均显著高于总体平均值,分别为总体平均值的1.57倍、1.42倍、1.52倍,它们在种群中所占比例的多少与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鼠类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6 ̄1998年贵州省家栖鼠和农田鼠类的调查结果表明:家栖鼠和农田鼠种主要有10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2.5%,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47.98%,根据近几年来鼠类发生特点及一系列新鼠药、新技术试验开发研究情况,提出了一套适合于贵州省鼠类的防治对策及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褐家鼠的年龄鉴定及种群年龄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986~2008年贵州省余庆、息烽、大方、三都、关岭5个县捕获的3059只褐家鼠(雌鼠1573只,雄鼠1486只)体重统计表明,褐家鼠平均体重为108.30±49.00g,雌、雄鼠之间体重差异不显著。根据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繁殖状况,将褐家鼠划分为5 个年龄组,制定了各年龄组的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体重小于或等于60.0g;亚成年组(Ⅱ):60.1~110.0g;成年Ⅰ组(Ⅲ):110.1~160.0g;成年Ⅱ组(Ⅳ):160.1~210.0g;老年组(Ⅴ):210.0g以上。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参与种群繁殖的主要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平均怀孕率为46.60%,平均胎仔数为7.00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91.49%。种群年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不同地区之间种群年龄组成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复合微生物肥对宁南旱地马铃薯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合理用量,以庄薯3号为材料于2015年在宁夏南部雨养农田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肥料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化肥等量养分条件下,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提高马铃薯株高、茎粗以及主茎数,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提高马铃薯单株块茎数、单株产量、大中薯重量百分比。与常规化肥相比,复合微生物肥提高了马铃薯还原糖、维生素C、淀粉及干物质含量,提高了马铃薯品质。马铃薯增产率为1.0%~14.7%,水分利用效率增加率为4.3%~17.6%,通过水肥效应方程拟合得出复合微生物肥的最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施肥量分别为954.8和1415kg/hm2,在宁南旱地施用750kg/hm2时即可获得高产,因此分析认为宁南旱地马铃薯施用量在750~1415kg/hm2范围内能可获得高产并实现水分高效。  相似文献   

12.
粒子流能量场对小麦发芽及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粒子流在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粒子流处理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其发芽等效应,选用‘长旱58’和‘晋麦47’2个旱地主栽品种,在不同浓度的粒子流能量场处理后进行室内发芽试验和2个点(长武和合阳)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粒子流能量场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1.0%~2.67%,发芽率1.12%~4.82%。同时对苗期生物学性状有显著的效应,粒子流能量场处理发芽15天后,2个品种种子根条数存在较大差异,‘长旱58’的比对照减少5.8%~7.1%,而‘晋麦47’比对照增加1.3%~7.8%;粒子流能量场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种子根的伸长生长,品种间的差异极显著;单株生物量均呈降低趋势;对株高的影响并不显著。粒子流能量场处理后可以提高小麦籽粒产量,以120W/h/kg处理产量最高,‘长旱58’比对照增产5.3%,‘晋麦47’比对照增产6.2%。对产量结构的效应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处理还可以提高开花期旗叶光和速率。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旱地麦田探墒沟播增产增效机理,2015-2016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小麦基地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休闲期耕作播种方式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消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麦田休闲期深翻利于蓄积降雨,提高底墒46.74mm,增产10.77%~13.38%,提高净收入1.62%~5.56%。探墒沟播较常规条播越冬、拔节期0~300cm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分别达11.24~22.35、17.11~25.56mm,深翻条件下显著降低播前–拔节耗水量及其所占比例,提高拔节后耗水量,提高生育期总耗水量11.89~21.13mm;降低越冬–拔节群体分蘖增加率和拔节–开花减少率,提高成穗率、穗长、小穗数和可孕小穗数;增加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6.39%~19.12%和12.67%~13.15%,分别提高净收入和产投比103.25%~111.12%和30.27%~35.93%。此外,生育期探墒沟播耗水增产作用大于休闲期深翻。总之,旱地麦田休闲期深翻结合探墒沟播有利于降低生育前期耗水,减少早春无效分蘖发生,提高成穗率和可孕小穗数,实现增产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对水碳调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水碳调控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变化,基于田间与室内试验,研究不同水碳处理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蔗糖酶活性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小。与常规肥管理相比,有机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而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蔗糖酶活性影响较大。与淹水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同施肥管理条件下,控制灌溉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不一致。控制灌溉和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联合调控总体提高了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且控制灌溉与有机肥施用结合效果更加明显。控制灌溉和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联合调控稻田0~40 cm土层土壤菌落数均值分别增加了1.73×105~3.83×105和2.33×104~2.43×105,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82%~4.14%和2.95%~5.66%,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30.47%~64.25%和-25.04%~20.98%。  相似文献   

15.
滴灌条件下不同N、K肥施用量对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西北旱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最适合春小麦生长和高产的N、K肥施用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的施N水平(0、80、160、240 kg/hm2)和施K水平(0、88、176、264 kg/hm2)对甘肃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水平下,增施N、K肥对春小麦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施用过量则会抑制其生长。在磷肥(P2O5)和钾肥(K2O)用量分别为60 kg/hm2、176 kg/hm2情况下,N0水平下春小麦平均产量为5813 kg/hm2,N1水平下产量为6563 kg/hm2,比N0增产10.6%~ 15.3%,N2水平下产量为7025 kg/hm2,比N0增产19.1%~22.5%。不同K肥水平下春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是同一N、P水平下,随着施钾量的增加,春小麦产量出现先增后减的抛物线趋势。通过试验初步确定,滴灌条件下该地区春小麦达到高产的适宜氮肥(N)用量为150~160 kg/hm2,钾肥(K2O)用量为88 kg/hm2。  相似文献   

16.
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旱地小麦产量特征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以抗旱闻名的山西省旱地小麦育成品种为材料,在雨养和灌溉2种水分处理下分析了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以及各年代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探明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提升的生理及形态机制,对未来旱地小麦育种的性状选择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山西旱地小麦品种平均产量随年代逐渐增加,1990s前产量的年均增益明显高于1990s后,1990s-2010s间产量增加差异不显著;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随年代呈增加趋势,而穗粒数和抗旱性随年代呈波动性变化。山西省旱地小麦产量整体偏低,通过遗传改良提升产量仍具有较大的空间。综合产量因素的改良趋势,在今后的旱地小麦育种中应继续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以提高小麦穗粒数作为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人工控梢提高初投产期‘东魁’杨梅坐果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工控梢对初投产期‘东魁’杨梅坐果率的影响,2013年开始,对初投产期‘东魁’杨梅不同时期、不同花枝(结果枝)类型的坐果情况以及落花落果动态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东魁’杨梅人工控梢保果试验。结果表明:初投产‘东魁’杨梅以春梢花枝坐果率最高,达8.8%~9.16%,春夏二次梢花枝次之,平均坐果率达7.02%~8.37%,夏梢花枝再次之,为2.22%~6.67%,秋梢花枝最低,为0~2.06%;落花落果主要集中在谢花后半个月内,此期落花落果率达80.6%~100%;而人工控梢(摘心、抹芽)可显著提高初投产‘东魁’杨梅的坐果率,尤以花枝上抽发的新梢留基部0.3 cm摘心坐果率最高,平均达16.338%,花枝上抽发的新梢全部抹除的次之,平均坐果率达12.25%,显著高于对照(2.18%)。研究表明:新梢抽发长度与坐果率呈负相关,人工摘心、抹芽适合于初投产期‘东魁’杨梅的保果,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