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城镇化的高度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文明程度和进步的标志.推进城镇化发展是带动兵团第六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是实现六师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是促进六师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和新疆长治久安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种子作为农业的基础资源,对农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系统介绍了种子市场在农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详细描述了种子市场的背景和现状,包括种子市场的定义和范围,以及其发展历程和现状趋势。通过评估种子市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探讨了种子质量与产量提升的关系,种子价格对农民成本的影响,以及种子市场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评估了种子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包括种子市场与农业增效、农村就业和经济结构的关联。全面分析了政策环境、科技创新和农民素质等因素对种子市场发展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本研究试图通过深入探讨种子市场发展对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影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团场职工原蔬菜种植区域转变为耕地,必须从市场上购买生活所需蔬菜。然而市场上出售的蔬菜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本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后蔬菜安全问题进行了思考,简述了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概况及蔬菜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介绍了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操作流程和优势,为解决城市居民蔬菜供应和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农村因地制宜,持续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使农业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是,进入21世纪后许多地区感到调整的难度在加大,不知如何进一步调整,笔者通过调研,产生了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7.
铜仁市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各方面之间的纽带。铜仁市农业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农民增收缓慢,急需农村沼气生态技术,通过几年沼气工程实施,沼气生态作用得到充分显现,沼气既能解决农户生活用能,又能巩固以退耕还林的生态建设成果,还能减少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造成对农村的污染,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有机肥料,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从而推动农村种植和养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措施。1铜仁市农村沼气… 相似文献
8.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农业农村人才评价机制、服务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是供需循环中重要一环.通过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挖掘农村电商消费潜力,搭建农商互联互通平台,充分释放农村市场的活力和潜力,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无人植保飞机是现代植保的尖端武器,无人植保飞机喷洒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最后一截断链,所以无人植保飞机是中国无人植保事业最需要扶植的项目。最近从农业大省湖南传来无人植保飞机纳入购置补贴的喜讯。从2014年起,在湖南农村,各界关注的遥控植保飞机有了补贴,这是全国首次纳入补贴目录的新鲜事件,具有划时 相似文献
11.
12.
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发展,结合实践,从做大、做强、做优乡村产业入手,提出河南省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思考,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收入和消费的阶段性变化,客观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本文以福建省为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与消费阶段性变化的分析,探讨农村改革、市场建设、消费环境、货币收入等因素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农村教育的状况,认为农村教育落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土地和人口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选择哈尔滨市为研究区,运用因子分析法、协调度指数模型等方法分析2005-2014年研究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情况。分别以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构建了研究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城镇发展由土地滞后型向人口滞后型转变;(2)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发展状态由失调类转为过渡类。(3)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及合理规划角度进行研究区城镇化的发展,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Currently, rural residential space can't continue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tourism receptions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resulting in the ev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 in rural areas. In the past decade,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Taking three tourism-oriented villages in Jizhou District, Tianjin, namely Xiaochuanfangyu Village, Dongshuichang Village and Maojiayu Village, as the objects of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rural tourism on the evolu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architectural style at the microscopic scale. 相似文献
17.
WANG Jua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9,(1):49-52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construction in Luocun Town, Zichuan District, Zibo City was taken as the entry point, the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 local revita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8.
分析河南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以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2 方面为切入点,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因子出发,选取了14 个评价指标,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1)2000—2014 年河南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各因素指数不断上升,生活水平和人口构成增长的幅度明显快于产业结构和人口素质,2000—2006 年,城镇规模指数>产出水平指数>投入水平指数,2008 年投入水平指数超过城镇规模指数和产出水平指数;(2)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大致经历了失调衰退发展阶段(2000—2004 年)、过渡阶段(2005 年)和协调发展阶段(2006—2014 年),协调发展度由0.15 提高到0.99;(3)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数整体上呈持续上升趋势,2013 年土地城镇化指数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河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步入优质协调发展阶段。该研究得出了河南省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为推动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分析江苏省及三大区域的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推进其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确定权重,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8年江苏省和2018年13个地级市的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2000—2001、2003—2013年江苏省人口城镇化指数略高于土地城镇化指数,属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2002、2014—2018年江苏省土地城镇化指数高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属于人口城镇化滞后型。(2)江苏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等级分别为失调(2000—2001年),中低度协调(2002—2004年),中度协调(2005—2008年),中高度协调(2009—2012年),高度协调(2013—2018年)。(3)江苏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空间呈现“南北”结构,江苏省城镇化水平不均衡且两极化现象突出。(4)除徐州市外,江苏省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阶梯状分布”,其中南京市的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最高,宿迁市最低。该研究得出了江苏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时间演变规律及空间格局特征,为江苏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The pastoral complex is a product of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way to build beautiful villages, and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pastoral complex, ranging from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s to the functional layout, and put forward the practical strategy of the pastoral complex planning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o innovate the pastoral complex model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s the carri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poverty alleviation as the guide; and to enrich the pastoral complex with local culture as the reliance. In this paper, Guixi Town of Beichuan Qiang Autonomous County was selected for research to explore its unique national cultural value and ecological advantages, so as to provide perfect theories for the planning of rural towns and explore a new dir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相似文献